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学生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基于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使学生形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课堂情境的创设,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实物情境创设,发展学生观察力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包含着多个方面,只有各个部分都良好发展了,才能具有全面的、综合的能力结构。观察也恰好是能力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是认识世界的重要能力,据心理学家分析,进入大脑的信息80%是视觉信息,仅此一个数据就足以说明观察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当然并不是看到的都能成为知识的一部分,对所观察到的实物要进行科学的定性分析乃至量化分析,才能转化为可用的知识。
实例一:自然堆放的铅笔,最上面一层是一支,往下面每层增加一支,一共十层,问共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往往通过观察铅笔堆积形状是三角形,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为:(10×10)/2=50。这是一个错解,因为这个问题的截面是梯形而不是三角形。原因是最上面一层是1而不是0,所以这是一个“上底”为1、“下底”为10的梯形而不是三角形。也就是说,应当把这个图形“看作”梯形,按照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得(1 10)×10/2=55。所以“看”到了一个实物形象,与头脑中固有的图形要进行类比,“概括”其特征,“抽象”成纯粹的几何问题,实现“数”与“形”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智活动丰富,绝非一般的观察可完成,因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二、数学规律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内容充满了各种数学的规律模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在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学生会进行猜想—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归纳,提高了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多种信息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就数学而言,学生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利用大量的信息,通过分析、判断、猜测、推理做出合理化结论的过程。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给出的信息经过加工形成判断,进而做出选择。
实例二: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货比三家》一节:小明家准备购买一台冰箱,你能帮他们做做小参谋吗?小明父母收集了某地区A、B、C三家国产品牌冰箱销售情况资料,分别用统计的折线图、直方图、扇形图给出,让学生对三家产品进行选择。这节课我采用同学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小组之间的辩论,各自说出自己选择某种产品的理由。通过辩论,学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确实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并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对于多种信息的情境,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会对问题的理性思考,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形成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学习信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实例三:苏教版八年级数学《概率计算》中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一个计数一个投掷。教师是知识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增加了感性认识,体会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这样实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让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数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贴近生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大屯中学)
一、实物情境创设,发展学生观察力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包含着多个方面,只有各个部分都良好发展了,才能具有全面的、综合的能力结构。观察也恰好是能力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是认识世界的重要能力,据心理学家分析,进入大脑的信息80%是视觉信息,仅此一个数据就足以说明观察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当然并不是看到的都能成为知识的一部分,对所观察到的实物要进行科学的定性分析乃至量化分析,才能转化为可用的知识。
实例一:自然堆放的铅笔,最上面一层是一支,往下面每层增加一支,一共十层,问共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往往通过观察铅笔堆积形状是三角形,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为:(10×10)/2=50。这是一个错解,因为这个问题的截面是梯形而不是三角形。原因是最上面一层是1而不是0,所以这是一个“上底”为1、“下底”为10的梯形而不是三角形。也就是说,应当把这个图形“看作”梯形,按照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得(1 10)×10/2=55。所以“看”到了一个实物形象,与头脑中固有的图形要进行类比,“概括”其特征,“抽象”成纯粹的几何问题,实现“数”与“形”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智活动丰富,绝非一般的观察可完成,因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二、数学规律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内容充满了各种数学的规律模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在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学生会进行猜想—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归纳,提高了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多种信息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就数学而言,学生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利用大量的信息,通过分析、判断、猜测、推理做出合理化结论的过程。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给出的信息经过加工形成判断,进而做出选择。
实例二: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货比三家》一节:小明家准备购买一台冰箱,你能帮他们做做小参谋吗?小明父母收集了某地区A、B、C三家国产品牌冰箱销售情况资料,分别用统计的折线图、直方图、扇形图给出,让学生对三家产品进行选择。这节课我采用同学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小组之间的辩论,各自说出自己选择某种产品的理由。通过辩论,学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确实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并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对于多种信息的情境,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会对问题的理性思考,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形成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学习信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实例三:苏教版八年级数学《概率计算》中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一个计数一个投掷。教师是知识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增加了感性认识,体会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这样实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让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数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贴近生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大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