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来源 :流行歌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首选。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清代龚轼先生此言着实不虚。青花瓷无论从用料、纹饰、烧制时间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所以青花瓷在古时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平常人家中多将青花瓷用作容器,坚硬、耐磨且不易损坏。而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谓各取所需。
  随着收藏市场的升温和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们的必修课,“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评价值”是青花瓷收藏者都很熟悉的四句行话。鉴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观,看胎釉、观造型、看材料、观纹饰,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即花纹合理有序,表面细腻光滑,制作工艺精细。而近代仿冒的青花瓷由于难以掌握青花瓷制作之精髓,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识别,也有少数做工较为精细的赝品需仔细查看,赝品的花色大多发暗,不流畅明快,花纹也较为凌乱随意。其次,如果肉眼难以确定真伪,我们还可以动用科学仪器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鉴别。
  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其之所以价格成倍上涨,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所决定的。南京古陶瓷收藏专家周道祥先生认为,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除此之外,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当下,青花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被广泛传唱的周杰伦中国风歌曲《青花瓷》,现在的一些服装上也印制出了青花的纹饰,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称。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难发现青花的影子,足见“青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 作者单位:北京故宫博物院
  编校:韩占雷
其他文献
现在幼儿园独生子女占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有其缺点:不合群,合作意识差。家中除了大人,只有他一个孩子,总是一个人玩,容易使孩子任性,放纵,不会适应集体生
每次互批互评,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他们不仅找到了习作的乐趣,还以孩子的眼光去发现,去表扬,去探索,去校正,更主要的是,能从读者的角度去写作,去誊抄,还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
永新县公安局在开展“讲秉公执法,树良好形象”活动中,认真进行对照检查,着重在“长”字上下功夫,对全局中层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衡量工作实绩。此举在民警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少教多学”理念倡导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功能,达致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状态和效果。诗歌文本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要求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必须践行“少教多学”
随着电脑的普及,各种配件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家对主板、显卡、内存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箱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能用就行或是美观便宜就好的阶段了,而是要求它在具备好
《财会通讯》1986年第一期刊载朱学纯同志《谈红蓝冲正法的使用》,很受教益。该文提出对一个分录的两方同时发生差错可以适用“红字冲正法”。但对一个分录的两方只有一方差
在游戏中相识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来了32个学生,3人未到。如何让师生迅速地熟悉起来?能不能创新一下,改变传统的上台自我介绍或点名的方式?我突然想起自己以前参加团队培训的
有一种花香,在人的心灵上散发出来,让灵魂里的每个路口都芬芳无比。  上初中的时候,一个和我一起上学的同伴让我难忘。学校在10里以外的小镇上,而且要穿过一座山,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要上路。我的胆子小,在村子里算是“闻名遐迩”了,所以每天早上都主动和他结伴上学。  我们同校但不同班。不过他倒是很乐意和我这个胆小鬼一道去上学。在路上,我们不仅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还可以一起背诵课文,山路漫漫,一路上我们
假期里,我和爸爸来到了“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由于只有6个小时的游玩时间,我们决定只去武当山的太子坡和南岩游玩,因为人们都说:“求康宁,到南岩,保一生平安;求学业
《万亿美元的神秘家族》  李隆旭 编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一个家庭要真正变成贵族,起码要经过三代,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是如此。家族的第一代老罗斯柴尔德是筚路蓝缕的创业者,劳苦了一辈子,自然摆不出贵族的气派。到了内森五兄弟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算是传到了第二代,而这一代充其量只能算是半个富翁加半个贵族。  第二代罗斯柴尔德的领军人物内森是个极其出色的金融家,他个子矮壮,挺着个大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