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儒学,发端于中华,首倡于孔孟,继承于程朱,弘扬于日韩。尤其是韩国,中国儒学对其影响之深且广令人乍舌。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有将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迄今为止,儒教在韩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早在三国时代之前的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中国儒学就已传入古朝鲜社会。“新罗”的国号就与儒学有关,意思为“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韩国学者柳承国认为:“与燕昭王”(公元前331-270)同时的古朝鲜社会已习得中国儒教思想,并活用于解决国际间之难题。由此可见,孔孟思想于纪元前四世纪左右,已经在韩国社会起了机能性的作用。三国时代的儒学直接吸收中国汉代儒学并发展成为当时的政治学问、生活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三国时代的主流社会。其时,汉字作为儒学的载体结构也转入了三国,此后一直被广泛流传使用,直到朝鲜朝世宗大王时代才创造了韩字,这就是著名的“训民正音”。不论从形体上还是结构原理上看,韩字都深受汉字中蕴含的儒家思想所影响。
韩国著名儒教学者宋荣陪认为,当代多元价值社会面临价值混乱的危机,使个人在做人处事上难以找到标准的生活规范,在传统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中,传统的儒家伦理仍然具有现代意义。由于韩国社会上下对儒学的重视及推广,积极主动的吸取儒学,中国儒学在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中国儒学对韩国社会道德的影响
在韩国,至今的社会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提出的“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在和谐人际关系当中,仍然坚持、承扬和转化“五伦”的思想: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韩国学者赵骏河认为,在当今民主主义时代,所谓君是指国家的领导者,臣是指被领导者,在这两者之间仍要讲‘义’,都要以‘义’行事,否则就有悖于现代民主政治,就是现代专制与独裁。
当今,韩国的道德建设与道德建设重点,是“八德”中的“三德”:忠、孝、礼。
忠——效忠大韩民国。韩国一直强调、发展与保护民族工业,因而韩国的民族工业在近十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LG,三星逐渐成为了世界知名品牌。同时,韩国民众在1997年经济危机、国难当头全民同舟共济方面,在南北双方骨肉团聚方面,在对待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坚定性方面,都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媒体认为韩国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究其本源还是对儒学的遵从与发扬。
孝——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儒家主张的家庭伦理观念在韩国尤其深入人心,“孝悌”观念的深化使“家”成了强力的社会单元。严父、慈母、孝子、顺女、贤妻、良婿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家。男人坚强、果断、养家糊口;女人温柔、贤惠,相夫教子;儿女孝顺、兄弟和睦。更为重要的是,儒家强调人不是孤立的在这个世界上,上有无尽的祖宗,下有万世的子孙,伦理纲常在我心中,有力地避免了西方社会性观念腐化和犯罪率高的社会病。显然,重视人伦就不会信奉禽兽式的性自由;重视门楣也不会轻易犯罪去上辱祖宗、下毁子孙。韩国学者与学校仍然教育国民认识父母对子女的亲爱、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这种双向的责任与义务,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强调亲其亲,才能亲他人;敬其亲,才能敬他人。在家尽孝,在国才能尽忠等,突出“孝道”在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础性及其时空超越性。当今,韩国是承扬“孝道”传统最好的国家之一,2000年,成均馆儒道会通过国家电视台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征文大奖赛,社会反响甚佳,就是一个证明。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韩国同中国一样,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注重礼节是自古以来韩国人不变的民族形象。朝鲜朝的礼学和礼仪文化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典章制度,二是个人修养及家庭礼仪,三是礼学。成于成宗五年即1474年的《国朝五礼仪》,是朝鲜朝典章制度的标准及规范;15世纪中叶以后,在朝鲜朝,“士林派”广泛展开《小学》和《朱子家礼》的普及与实践活动,是礼仪教化、化民成俗的实践;到了17世纪,韩国“礼学”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形成了一个“礼学的世纪”。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是实现“以德治国”的基础,否则,“以德治国”只能是纸上谈兵的空洞教条。到过韩国的中国人,从他们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很少见到居民住宅有防盗门和防护栏,从人们尊重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看,就能够判断其道德建设与教育是相当成功的,今日韩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
2.中国儒学对韩国教育的影响
儒家推行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在当代韩国成功的转化成为重视教育的观念。孔子本身就是个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使得儒家文化圈中一般都具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远眼光。韩国同样也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韩国的教师社会地位相当高,是一种光荣的职业。韩国历届政府也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
韩国教育重视学校德育,把以儒学为主体内容的德育作为塑造民族魂的重要渠道。儒家伦理是韩国学校德育的灵魂,通过传播儒家伦理来达到铸造韩国民族精神,使之实现将特有文化发扬光大的使命。
3.中国儒学对韩国国民素质的影响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促成了韩国人自觉的环保意识。现代环保意识是建立在“人类要生存”理念上的,而“天人合一”才是当代生态伦理的真正理论基础,因为其把动植物看作和人一样尊敬的生命。中国民谣讲:“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这里没有说什么鸟是益鸟所以不能打的废话,而是讲鸟与鸟之间也存在亲情。天人合一也形成了韩国人爱护花草鸟兽的良好性情。
韩国社会还普遍形成了诚信讲理、勤俭克己、信用守时的良好品德和风气。这些美德都或多或少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学思想所提倡的,以孝为先,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等等基本观念都可以克服当代社会的精神空虚迷茫、以自我为中心、家庭观念淡薄、先破坏后治理的环保程序等一系列“现代病”。
4.中国儒学对韩国日常生活的影响
韩国文化受中国儒教影响之深,可从相似的民间节日以及习俗风情中深刻地感觉到。韩国多用阴历,其传统节日如正月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观灯节、五月端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九节等都同中国节日相同,其婚嫁生丧等习俗也很相似。这些习俗中始终贯穿着浓厚的儒家伦理,体现出上下尊卑和家族共同体的文化及民族精神,几乎可以说,这些习俗都充分体现了忠孝为核心内容的儒教秩序。
韩国对儒家文化的推崇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節。比如1000韩元是韩国流通最广的货币,这张钞票的正面印着一位慈祥长者的人像,他就是韩国大儒李退溪。李退溪号称“韩国朱熹”,是朝鲜李朝时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为朱子学说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人评价他为“朝鲜五百年推为第一儒家”。李退溪的人像旁边印着一个投壶,这是古代儒家学者游戏用的。钞票的反面印刷的建筑群是陶山书院,由李退溪一手创办,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白鹿洞书院。
诚然,儒家文化对韩国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韩国确实是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大男子主义很盛行,所以韩国的女性主义者对儒学批评得非常厉害。当然,现在情况也在慢慢改变。
早在三国时代之前的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中国儒学就已传入古朝鲜社会。“新罗”的国号就与儒学有关,意思为“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韩国学者柳承国认为:“与燕昭王”(公元前331-270)同时的古朝鲜社会已习得中国儒教思想,并活用于解决国际间之难题。由此可见,孔孟思想于纪元前四世纪左右,已经在韩国社会起了机能性的作用。三国时代的儒学直接吸收中国汉代儒学并发展成为当时的政治学问、生活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三国时代的主流社会。其时,汉字作为儒学的载体结构也转入了三国,此后一直被广泛流传使用,直到朝鲜朝世宗大王时代才创造了韩字,这就是著名的“训民正音”。不论从形体上还是结构原理上看,韩字都深受汉字中蕴含的儒家思想所影响。
韩国著名儒教学者宋荣陪认为,当代多元价值社会面临价值混乱的危机,使个人在做人处事上难以找到标准的生活规范,在传统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中,传统的儒家伦理仍然具有现代意义。由于韩国社会上下对儒学的重视及推广,积极主动的吸取儒学,中国儒学在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中国儒学对韩国社会道德的影响
在韩国,至今的社会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提出的“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在和谐人际关系当中,仍然坚持、承扬和转化“五伦”的思想: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韩国学者赵骏河认为,在当今民主主义时代,所谓君是指国家的领导者,臣是指被领导者,在这两者之间仍要讲‘义’,都要以‘义’行事,否则就有悖于现代民主政治,就是现代专制与独裁。
当今,韩国的道德建设与道德建设重点,是“八德”中的“三德”:忠、孝、礼。
忠——效忠大韩民国。韩国一直强调、发展与保护民族工业,因而韩国的民族工业在近十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LG,三星逐渐成为了世界知名品牌。同时,韩国民众在1997年经济危机、国难当头全民同舟共济方面,在南北双方骨肉团聚方面,在对待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坚定性方面,都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媒体认为韩国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究其本源还是对儒学的遵从与发扬。
孝——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儒家主张的家庭伦理观念在韩国尤其深入人心,“孝悌”观念的深化使“家”成了强力的社会单元。严父、慈母、孝子、顺女、贤妻、良婿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家。男人坚强、果断、养家糊口;女人温柔、贤惠,相夫教子;儿女孝顺、兄弟和睦。更为重要的是,儒家强调人不是孤立的在这个世界上,上有无尽的祖宗,下有万世的子孙,伦理纲常在我心中,有力地避免了西方社会性观念腐化和犯罪率高的社会病。显然,重视人伦就不会信奉禽兽式的性自由;重视门楣也不会轻易犯罪去上辱祖宗、下毁子孙。韩国学者与学校仍然教育国民认识父母对子女的亲爱、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这种双向的责任与义务,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强调亲其亲,才能亲他人;敬其亲,才能敬他人。在家尽孝,在国才能尽忠等,突出“孝道”在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础性及其时空超越性。当今,韩国是承扬“孝道”传统最好的国家之一,2000年,成均馆儒道会通过国家电视台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征文大奖赛,社会反响甚佳,就是一个证明。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韩国同中国一样,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注重礼节是自古以来韩国人不变的民族形象。朝鲜朝的礼学和礼仪文化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典章制度,二是个人修养及家庭礼仪,三是礼学。成于成宗五年即1474年的《国朝五礼仪》,是朝鲜朝典章制度的标准及规范;15世纪中叶以后,在朝鲜朝,“士林派”广泛展开《小学》和《朱子家礼》的普及与实践活动,是礼仪教化、化民成俗的实践;到了17世纪,韩国“礼学”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形成了一个“礼学的世纪”。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是实现“以德治国”的基础,否则,“以德治国”只能是纸上谈兵的空洞教条。到过韩国的中国人,从他们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很少见到居民住宅有防盗门和防护栏,从人们尊重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看,就能够判断其道德建设与教育是相当成功的,今日韩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礼仪之邦”。
2.中国儒学对韩国教育的影响
儒家推行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在当代韩国成功的转化成为重视教育的观念。孔子本身就是个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使得儒家文化圈中一般都具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远眼光。韩国同样也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韩国的教师社会地位相当高,是一种光荣的职业。韩国历届政府也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
韩国教育重视学校德育,把以儒学为主体内容的德育作为塑造民族魂的重要渠道。儒家伦理是韩国学校德育的灵魂,通过传播儒家伦理来达到铸造韩国民族精神,使之实现将特有文化发扬光大的使命。
3.中国儒学对韩国国民素质的影响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促成了韩国人自觉的环保意识。现代环保意识是建立在“人类要生存”理念上的,而“天人合一”才是当代生态伦理的真正理论基础,因为其把动植物看作和人一样尊敬的生命。中国民谣讲:“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这里没有说什么鸟是益鸟所以不能打的废话,而是讲鸟与鸟之间也存在亲情。天人合一也形成了韩国人爱护花草鸟兽的良好性情。
韩国社会还普遍形成了诚信讲理、勤俭克己、信用守时的良好品德和风气。这些美德都或多或少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学思想所提倡的,以孝为先,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等等基本观念都可以克服当代社会的精神空虚迷茫、以自我为中心、家庭观念淡薄、先破坏后治理的环保程序等一系列“现代病”。
4.中国儒学对韩国日常生活的影响
韩国文化受中国儒教影响之深,可从相似的民间节日以及习俗风情中深刻地感觉到。韩国多用阴历,其传统节日如正月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观灯节、五月端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九节等都同中国节日相同,其婚嫁生丧等习俗也很相似。这些习俗中始终贯穿着浓厚的儒家伦理,体现出上下尊卑和家族共同体的文化及民族精神,几乎可以说,这些习俗都充分体现了忠孝为核心内容的儒教秩序。
韩国对儒家文化的推崇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節。比如1000韩元是韩国流通最广的货币,这张钞票的正面印着一位慈祥长者的人像,他就是韩国大儒李退溪。李退溪号称“韩国朱熹”,是朝鲜李朝时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为朱子学说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人评价他为“朝鲜五百年推为第一儒家”。李退溪的人像旁边印着一个投壶,这是古代儒家学者游戏用的。钞票的反面印刷的建筑群是陶山书院,由李退溪一手创办,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白鹿洞书院。
诚然,儒家文化对韩国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韩国确实是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大男子主义很盛行,所以韩国的女性主义者对儒学批评得非常厉害。当然,现在情况也在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