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教数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让课堂充盈生活气息,是新理念下转变中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
  《数学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主动地运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想法。
  一、利用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意义。
  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针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时,例如:小王有一哥哥和弟弟,哥哥的年龄是20岁,小王的年龄的2倍加上他弟弟年龄的5倍等于97。问小王的年龄是多少岁?题目中只有一个等量关系,但学生却能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弟弟的年龄<小王的年龄<20.这个不等关系准确求出小王的年龄。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
  二、设立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黄金分割》时,可以利用数学史和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境。天文学家开普勒首创神圣分割,欧姆率先使用黄金分割这个名称的史实,到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院士倡导和推广单因素优选法,简称0.618法,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实生活中,一个体态匀称的人,以肚脐为分界点,下半身与全身的比约为0.618;节目主持人站在舞台长约0.618的位置,这样音响效果比较好,且显得自然大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识、趣味融为一体,枯燥的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回归生活天地,提升运用数学的自觉性。
  《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自觉运用数学。
  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人中,设计了以下情景:“如图,A、B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中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镇人希望建在C处,B镇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会跃跃欲试,急于寻找方案。教师可因势利导,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实际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同时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
  总之,教师要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要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使学习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巧妙激趣 主动学习 效益优化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
内容提要: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善于发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笔者就数学课堂提问如何适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课
【摘要】教师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中学习资源,有效地激活数学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链接生活 激活课堂 提高效率  在传统的观点中,人们认为数学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包括一些算术知识和逻辑关系。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大多认为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是学生在生活与活动中产生的数学,对于教师或学校而言,数学是一门学校课程,但就学生而言,数学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也要作出相应的改革。探求一种与我们的学生实际相适应,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探究式学习正顺应了这一要求。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谈了应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运用探究式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为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参照的对象。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式 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数学教育方面
【摘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有意识地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优化效益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
【摘要】新颖、生动、活泼有趣的导入,能化腐朽为神奇,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导入语,使每次教学都能充满活力,把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激起学生产生弄清事物的迫切愿望。  【关键词】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精心设计 优化效益  布鲁纳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当今,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又深感困惑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及指导思想,探讨了数学分层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在第四部分文章具体地讨论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的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析施教;措施;指导思想  一、导论  分层施教的目标、内容、教法、以及课堂时间的安排和评价等问题构成了分层教学的基本框架。分层教学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模式,对全面实行新课改有很大的帮助。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以及指导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应用数学的价值,分析应用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作用,指出应用数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1.引言  自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老师们在练习题选择、情境创造以及课外活动实践等方面运用了大量应用数学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这极大的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和小学生学习数学的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原理与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本文阐述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挖掘转换的思想、化归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质认识,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