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去沉醉与神往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几千年来,音乐用它那独特的魅力,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培养和提高了大众的音乐审美能力,由此音乐深受大众的喜爱。同时,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美育;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音乐是人生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几千年来,音乐用它那独特的魅力,深受大众的喜爱。我想,最先把音乐作为一门课程的先辈,也是因为音乐能沁人心脾,陶冶情操,能进入人类那无法用语言、诗句所表达的心境,以达到净化心灵的教育目的。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由于起步晚,又受到专业艺术教育影响较深,在音乐教学上仅传授给学生一定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中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基于以上情况,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的问题,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作了如下几点探索: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美学思想,提高音乐审美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音乐教学的初始,教师就应给学生讲解音乐美学的基本知识及意义。 "对音乐的审美形态--'音乐是什么' 这个问题,实际是一个价值问题,它等于是在问:"什么样的音乐才是理想的音乐呢?"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去辨别。例如:普通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流行音乐容易满足人生理上的感性刺激和发泄需求,而且在音乐的制作上也越来越倾向于讨好年轻人。
  作为音乐教师,并非一定阻止学生们去接触这些商业文化,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另一分支感知经典音乐的"美",逐渐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分辨音乐。例如,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他是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人教版的第一单元“百卉含英”为主题,通过让学生聆听、延长描绘花卉的艺术作品,是他们感受并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和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界和所产生的美感。
  比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教师把词曲俱佳的优秀作品和低俗的毫无价值可言的作品放在一起,和学生共同探讨辨别美丑。我把歌词意境深邃、富有朝气,旋律优美动听、琅琅上口的戏歌《唱脸谱》、《爱我中华》与消沉悲叹、曲调过于缠绵的《东风破》《说爱你》进行比较,在讨论中,学生便认识到:流行歌曲中那些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和爱情至上的都是低级庸俗的,艺术价值就低,某些无病呻吟般的唱词只能给人以消极影响。从而学生有了对"音乐的艺术价值"认识上的提高。教师还可以利用适当场合如课前课后、课外音乐活动、个别交谈等,向学生介绍一些审美常识,比如:怎样鉴赏歌曲、歌词、歌唱等,指导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鉴别、分类,让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从中选择适当的歌曲。
  另外,教师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演唱的能力同样非常重要,使他们学会他们本应该掌握的演唱法,并加强对变声期学生的训练,提高学生明辨声音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相关课件,激发美的情感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对此,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已作了明确的指示,提出要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并且要求“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根据陈部长的报告精神,我尝试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
  审美教育是培养人感知、感受和创造美的教育,培养人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即美育。”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它能有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在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大家公认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因素,音乐教育还没有应达到这个效果。大部分的学生喜爱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一部分学生学了九年音乐仍是一片空白。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如何使他们真正受益,让他们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应该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值得研究探索的新课题。“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培养音乐家”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必须把握音乐教育这个根本目的,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使每一位学生自觉地把音乐作为自己终身的生活需要,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把学生真正作为音乐审美主体,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而感到满足,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就会很快得到提高。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的同时,首先应引导学生懂得欣赏音乐作品,并交给学生音乐欣赏的钥匙,使学生能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方面分辨美与丑,这是审美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的主题,才能让学生有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三、广泛开展音乐艺术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音乐
  
  多年来,我发现那些曾学过乐器,参加过合唱的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比一般学生强,对音乐的兴趣也比一般学生浓。原因是他们接触较多中外优秀曲目,视野比较开阔,他们在演唱或演奏过程中,真正体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因而他们喜爱艺术作品,愿意欣赏、表现这类作品。如:去年纪念抗战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上下都举行各类型文艺活动。通过活动,使那些原先对革命歌曲不感興趣的学生改变了看法,他们与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一样,被那些音乐所感动、感染,体会到那些歌曲所具有的魅力,就有了演唱的欲望。同样在去年的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和我校的五月花艺术节活动中,并在各个班级还将举行了歌咏比赛,每年的艺术节做到人人参与,个个热情高涨。这说明学生的兴趣是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加以改变的。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学生中,以推广和普及民族音乐和艺术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正确引导和渗透,他们对于美丑、优劣 、良莠、高下的识别能力很快会得到提高。作为担负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音乐教师,必须要以国之振兴、民族之发展为己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陶冶情操为目的,注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校园音乐这一圣洁的土地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美好的音乐氛围,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美是一个目标,是审美主体心灵的自由,人们在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心灵自由自在的做一次次美的畅游,这是一种心灵的沉醉和神往,使一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人格的开拓。
  
  参考文献
  [1]谢嘉幸 审美与审美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
  [2]顾彤 让学生成为音乐欣赏的主体[J]
  (作者简介:陆颖(1971—)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市第八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知识、讲礼貌的人,所以礼仪教学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幼儿教育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分析礼仪教育发展的必要性,阐述礼仪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开展礼仪教学的相关策略,供一线教师参考,从而更好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教学;实践意义;问题探讨  本文通过分析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并且寻找当下适合幼儿的教学方
期刊
摘 要:中华法系作为世界五大法系的重要一支,在世界法制发展史上,中国的封建法律制度在传统社会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体系、法律思想以及法律制度规范。伦理入法则是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特点,也是有别于世界其他法系重要特征。伦理入法不仅对我国传统社会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主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着在(以)伦理在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表现的基础上来论述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在社会中广受关注,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点。良好的区域环境有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对幼儿教育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自主性能力的方案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老师  幼儿的自主性是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同他人交流或进行游戏的过程。在自主性活动中,老师为幼儿营造合适的环境,确保幼儿能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活动。然后观察、引
期刊
摘要:一秒钟,是短暂的,是稍纵即逝的,可生命由它构成,一秒一秒走来,就是一生。汤养宗在诗歌里告诉我们他曾经的一秒钟的真实长度,因了疼痛,瞬间变成永恒。   关键词:《一生中的一秒钟》;新批评;汤养宗  Abstract:A second, is short and fleeting, but the life is constituted by it, It is the whole life t
期刊
摘 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他指出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和一”。生活教育认为一切教育都来自于生活,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想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寻得更美的风景,就要带领他们向生活更深处追寻。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教育  一、以生活为源泉,学会观察  语文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表现,而当下的语文教学常常会脱离生活,或故作高深艰涩,或一味的追求对知识的机械
期刊
摘 要:《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同样是这一批的的学生又在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与之相遇。那如何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上出新意,并且有新的收获?本文将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金色的鱼钩》为例,探索如何精准定位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策略:准确理解文本,紧扣人文主题;定位能力基点,落实语文要素。  关键词:金色的鱼钩;课堂;阅读  一、追本溯源,引出
期刊
摘 要:篮球作为最受我国青少年喜爱的大球类运动,其因为双方攻守转换、争夺篮板等动作难以避免,整场运动都是在对抗拼抢中进行的,所以具有身体接触多,肢体对抗强度大,体能消耗量大等特殊性。篮球运动也因此成为运动损伤高发的体育运动项目。现阶段对于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在校大学生在篮球锻炼,比赛过程中遭遇的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的研究较少,属于研究的空缺部分,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高校篮球
期刊
Abstract:With the entry of China’s WTO and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the role of English,especially spoken English,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Th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阶段在统编教科书文言文教学中,通过“位为本”“趣为先”“法为重”等策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提升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塑造纯正品质,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面貌,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智慧,凝聚了中国人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当今教育发展中的改革大风,所到之处无不热火朝天。初中思想政治课也随之实施了创新教育,它涉及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和标准的改变等多方面的问题。在诸多问题中,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课内的创新教学和课外的延伸教学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本文就教师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的优化以及对学生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方面阐述了笔者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