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大情感熏陶的力度,开拓文学鉴赏领域,练就语言表达技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应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适时、适度、适量地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有效弥合课内与课外的鸿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掌握最多的信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就是要创设一个“超链接型课堂”,引导学生把薄薄的书读“厚”。“超链接型课堂”,就是利用因特网上“超级链接”的特性,立足文本,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引“活水”入“塘”,展开联想并迅速寻找与主题或课文相关联的知识(资料),进而在互文性背景下多角度地分析课文文体的一种阅读教学新形式。“活水”,即与文体有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塘”,即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那么,我们该如何“链接”,引入“活水”呢?
一、把握时机,引入“活水”
(一)链接在理解困难处
小学生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难以理解文本内容,难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时,需要新的外来知识做脚手架,搭建起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的通道。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引导学生从“一夜的工作”看总理“一生的工作”这一环节时,因为学生对总理的生活不了解,而文中也只是简略地写“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教师可趁机链接一段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所做的关于总理的工作记录:“1974年7月26日,下午三时起床,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晚上陪餐,晚十时政治局会议,晨二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晨七时办公,中午十二时去郊外迎接本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二时休息。”
阅读了这段简单的文字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发现: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第一句写“下午三时起床”,最后一句写“下午二时休息”,这中间仅仅隔了一个小时而已。从中可以看出周总理从起床到休息的这段时间,都在开会或者接见外宾,他没有在中间休息过。
(二)链接在文本曲解处
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往往会对蔺相如敬佩有加,而对廉颇产生曲解,认为廉颇很孤傲,瞧不起人,没有能耐。此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廉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等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教师再指出:“同学们很会读书,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体会得很到位。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是这样介绍廉颇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有效引用原著中的语言,与课文对照阅读,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
二、适度延伸,拓宽课堂信息
(一)链接原文
编者在将某些文章编为教材时,会对原文的字、句及段落结构进行一些增删改动。在教学中,将课文与原文、剧本及其他版本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辨改动的原因及好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燕子》时,教师可引领学生与燕子齐飞,领略美丽的春光后,进行了扩读延伸:先是了解作者郑振铎(出示作者相关资料);然后分发《燕子》的全文《海燕》,引领学生进行补充阅读;最后交流扩读后的燕子带来的新印象。《燕子》一课选自郑振铎旅游途中所写的散文《海燕》,作者看到勇敢的海燕时,想起了家乡活泼的燕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去品味这一份情,更能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跃上一个新的层次。在这样的学习中,郑振铎笔下的燕子伴随“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一直萦绕在学生的心间。学生阅读《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作者那浓浓的爱国情一定会使学生再次回忆起那份幽幽的思乡情。
(二)链接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老师可在课文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呈现出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相同主题的材料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对比和整合,使信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顺利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链接式阅读教学实践,立足文本,挖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化内涵,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有效引入源头活水,小学生就能在课堂这一鉴方塘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真正提高阅读效率。
(责编 莫彩凤)
教学就是要创设一个“超链接型课堂”,引导学生把薄薄的书读“厚”。“超链接型课堂”,就是利用因特网上“超级链接”的特性,立足文本,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引“活水”入“塘”,展开联想并迅速寻找与主题或课文相关联的知识(资料),进而在互文性背景下多角度地分析课文文体的一种阅读教学新形式。“活水”,即与文体有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塘”,即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那么,我们该如何“链接”,引入“活水”呢?
一、把握时机,引入“活水”
(一)链接在理解困难处
小学生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难以理解文本内容,难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时,需要新的外来知识做脚手架,搭建起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的通道。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引导学生从“一夜的工作”看总理“一生的工作”这一环节时,因为学生对总理的生活不了解,而文中也只是简略地写“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教师可趁机链接一段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所做的关于总理的工作记录:“1974年7月26日,下午三时起床,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晚上陪餐,晚十时政治局会议,晨二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晨七时办公,中午十二时去郊外迎接本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二时休息。”
阅读了这段简单的文字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发现: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第一句写“下午三时起床”,最后一句写“下午二时休息”,这中间仅仅隔了一个小时而已。从中可以看出周总理从起床到休息的这段时间,都在开会或者接见外宾,他没有在中间休息过。
(二)链接在文本曲解处
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往往会对蔺相如敬佩有加,而对廉颇产生曲解,认为廉颇很孤傲,瞧不起人,没有能耐。此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廉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等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教师再指出:“同学们很会读书,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体会得很到位。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是这样介绍廉颇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有效引用原著中的语言,与课文对照阅读,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
二、适度延伸,拓宽课堂信息
(一)链接原文
编者在将某些文章编为教材时,会对原文的字、句及段落结构进行一些增删改动。在教学中,将课文与原文、剧本及其他版本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辨改动的原因及好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燕子》时,教师可引领学生与燕子齐飞,领略美丽的春光后,进行了扩读延伸:先是了解作者郑振铎(出示作者相关资料);然后分发《燕子》的全文《海燕》,引领学生进行补充阅读;最后交流扩读后的燕子带来的新印象。《燕子》一课选自郑振铎旅游途中所写的散文《海燕》,作者看到勇敢的海燕时,想起了家乡活泼的燕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去品味这一份情,更能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跃上一个新的层次。在这样的学习中,郑振铎笔下的燕子伴随“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一直萦绕在学生的心间。学生阅读《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作者那浓浓的爱国情一定会使学生再次回忆起那份幽幽的思乡情。
(二)链接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老师可在课文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呈现出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相同主题的材料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对比和整合,使信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顺利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链接式阅读教学实践,立足文本,挖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化内涵,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有效引入源头活水,小学生就能在课堂这一鉴方塘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真正提高阅读效率。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