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贫困生作为独立学院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根据独立学院对贫困生的管理现状。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科学体系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求能进一步开展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关键词]独立学院 贫困生 管理工作 帮扶体系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及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校,不享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拨款,同时因学校创办的时间较短,学校也就没有像公办普通高校那样具有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开展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过程中,问题逐步呈现,使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
(1)民营机制导致对贫困生资助力度不够
独立学院的建设没有国家一分钱的投入资金,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没有一分钱的财政拨款,独立学院一般采用民营机制运营,经济独立,自负盈亏。其运营成本主要依赖于学费的收入。如果每个贫困生都给予减免学费,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开支,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本身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减、免、补”等资助措施不仅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总量的需求,而且给学校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独立学院引进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金还比较少,仅有少部分的贫困生受益。靠“减、免、补”资助措施来解决贫困生问题不是根本办法,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减免学费作为无偿资助只能是一种应急措施,只针对极少数的特困生,大部分同学无法受益。
(2)勤工助学存在不足
勤工助学是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费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贫困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生活费用,所以许多贫困生都争取在学校勤工助学,这也造成了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当前独立学院勤工助学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秩序混乱。独立学院由于成立时间短,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一些非贫困生利用与老师的良好关系,而取得勤工助学岗位,出现不公平现象,导致勤工助学的助困目的失效。其次,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供不应求。但由于目前大学生勤工助学主要集中在学校范围内,岗位资源有限,在独立学院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也会限制岗位的设置。随着学校后勤管理的日益完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继续发展的余地是越来越小,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再次,勤工助学岗位层次较低,劳务居多,如图书馆管理、收发校内信件、计算机机房值班等,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这些岗位虽然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但技术含量不高,并且与所学专业不匹配,很难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无法体现勤工助学的实质意义。最后勤工助学与学业产生一定矛盾。一些贫困生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勤工助学,没用时间复习功课,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特别一些在校外进行勤工助学的学生,更难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冲突。
(3)助学贷款中存在阻力
如今,许多地区的独立学院的贫困大学生都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全部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学院享受到的国家的教育投资和补助要比公办院校少得多。另外,由于银行对高校独立学院的还贷能力不够信任,虽然独立学院的收费明显高于公办普通高校,但助学贷款的额度上却并没有给独立学院学生任何优惠政策。独立学院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主要是生源地贷款,而生源地贷款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家庭困难学生到所在地教育部门盖章麻烦、生源地贷款手续过于复杂、个别学生家长证件不全、省外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困难等问题。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贷款过程中的审批程序更严格、对独立院校更不利,使得一些学生遇难而退。
(4)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中存在公平性不足、学生的隐私权没有得到充分的维护、学生的诚信度受到质疑等现象,贫困生认定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贫困证明一路走来基本上是畅通无阻,但一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很大的“水分”。学校对实地走访这个“走法”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信而有之,这样就存在弄虚作假使不该获得资助的学生享受资助的情况。二是通过评议小组评议的弊端。评议小组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他们确定一个同学是否可以获得贫困生资格,无疑从贫困证明以及对同学的日常生活的观察来获取信息。其实,在很多的地方,开具贫困证明是一路绿灯,其真实性无从考证。对于同学日常的观察也只是凭印象,而且这样的印象中难免会带有评议员的感情色彩,主观性很强。因此,与评议小组成员关系的好坏就成为获取贫困生资格的关键。三是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一些学生具有跟风现象,看到别人写申请,自己也申请,有的学生填写申请表时,常常弄虚作假,把情况加重来写,完全不顾基本的诚信原则。
(5)无偿性资助滋生了贫困生的懒惰和依赖心理
许多学校困难补助的发放都是无偿的,贫困生可以把这个补助用作生活费等。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得到国家助学金后,如果家里条件没有较大改善,就应该每年都得补助,自己没有勤奋努力完成学业的意识,形成对助学金的依赖,缺乏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这实际上不能有效地发挥困难补助金的效用,反而滋生了贫困生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形成不良的思想。因此在贫困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也应采取一定措施,减轻贫困生对无偿性资助的依赖。
二、结合独立学院实际,构建贫困生资助工作科学化体系
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资助管理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关于构建独立学院资助管理工作科学化体系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学校从教育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如增设困难学生奖学金,单独评比,专门用于奖励刻苦学习的贫困生,使奖学金机制更加完善,激励贫困生奋发进取,成长成才。关注贫困生的冷暖,设立伙食补贴、临时困难补助,帮助贫困生渡难关。这样的奖学金制度,既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又兼顾学生个性培养。将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发挥了奖学金的榜样激励作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要加强信用管理,发挥助学贷款作用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国家的资助方式,对解决贫困学生的求学问题起到了根本作用,必将是未来经济援助的主要方式。独立学院的助学贷款很难发放,主要是因为银行对其学生的还贷信用和还贷能力怀疑。鉴于的确存在助学贷款欺诈行为,独立学院不得不加强对贫困生的认定以及教育工作,通过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体制来考核独立学院的贫困生,加强管理,加强信用教育,最大限度地
[关键词]独立学院 贫困生 管理工作 帮扶体系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及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校,不享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拨款,同时因学校创办的时间较短,学校也就没有像公办普通高校那样具有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开展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过程中,问题逐步呈现,使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
(1)民营机制导致对贫困生资助力度不够
独立学院的建设没有国家一分钱的投入资金,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没有一分钱的财政拨款,独立学院一般采用民营机制运营,经济独立,自负盈亏。其运营成本主要依赖于学费的收入。如果每个贫困生都给予减免学费,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开支,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本身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减、免、补”等资助措施不仅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总量的需求,而且给学校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独立学院引进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金还比较少,仅有少部分的贫困生受益。靠“减、免、补”资助措施来解决贫困生问题不是根本办法,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减免学费作为无偿资助只能是一种应急措施,只针对极少数的特困生,大部分同学无法受益。
(2)勤工助学存在不足
勤工助学是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费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贫困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生活费用,所以许多贫困生都争取在学校勤工助学,这也造成了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当前独立学院勤工助学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秩序混乱。独立学院由于成立时间短,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一些非贫困生利用与老师的良好关系,而取得勤工助学岗位,出现不公平现象,导致勤工助学的助困目的失效。其次,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供不应求。但由于目前大学生勤工助学主要集中在学校范围内,岗位资源有限,在独立学院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也会限制岗位的设置。随着学校后勤管理的日益完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继续发展的余地是越来越小,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再次,勤工助学岗位层次较低,劳务居多,如图书馆管理、收发校内信件、计算机机房值班等,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这些岗位虽然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但技术含量不高,并且与所学专业不匹配,很难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无法体现勤工助学的实质意义。最后勤工助学与学业产生一定矛盾。一些贫困生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勤工助学,没用时间复习功课,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特别一些在校外进行勤工助学的学生,更难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冲突。
(3)助学贷款中存在阻力
如今,许多地区的独立学院的贫困大学生都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全部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学院享受到的国家的教育投资和补助要比公办院校少得多。另外,由于银行对高校独立学院的还贷能力不够信任,虽然独立学院的收费明显高于公办普通高校,但助学贷款的额度上却并没有给独立学院学生任何优惠政策。独立学院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主要是生源地贷款,而生源地贷款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家庭困难学生到所在地教育部门盖章麻烦、生源地贷款手续过于复杂、个别学生家长证件不全、省外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困难等问题。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贷款过程中的审批程序更严格、对独立院校更不利,使得一些学生遇难而退。
(4)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中存在公平性不足、学生的隐私权没有得到充分的维护、学生的诚信度受到质疑等现象,贫困生认定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贫困证明一路走来基本上是畅通无阻,但一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很大的“水分”。学校对实地走访这个“走法”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信而有之,这样就存在弄虚作假使不该获得资助的学生享受资助的情况。二是通过评议小组评议的弊端。评议小组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他们确定一个同学是否可以获得贫困生资格,无疑从贫困证明以及对同学的日常生活的观察来获取信息。其实,在很多的地方,开具贫困证明是一路绿灯,其真实性无从考证。对于同学日常的观察也只是凭印象,而且这样的印象中难免会带有评议员的感情色彩,主观性很强。因此,与评议小组成员关系的好坏就成为获取贫困生资格的关键。三是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一些学生具有跟风现象,看到别人写申请,自己也申请,有的学生填写申请表时,常常弄虚作假,把情况加重来写,完全不顾基本的诚信原则。
(5)无偿性资助滋生了贫困生的懒惰和依赖心理
许多学校困难补助的发放都是无偿的,贫困生可以把这个补助用作生活费等。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得到国家助学金后,如果家里条件没有较大改善,就应该每年都得补助,自己没有勤奋努力完成学业的意识,形成对助学金的依赖,缺乏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这实际上不能有效地发挥困难补助金的效用,反而滋生了贫困生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形成不良的思想。因此在贫困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也应采取一定措施,减轻贫困生对无偿性资助的依赖。
二、结合独立学院实际,构建贫困生资助工作科学化体系
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资助管理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关于构建独立学院资助管理工作科学化体系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学校从教育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如增设困难学生奖学金,单独评比,专门用于奖励刻苦学习的贫困生,使奖学金机制更加完善,激励贫困生奋发进取,成长成才。关注贫困生的冷暖,设立伙食补贴、临时困难补助,帮助贫困生渡难关。这样的奖学金制度,既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又兼顾学生个性培养。将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发挥了奖学金的榜样激励作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要加强信用管理,发挥助学贷款作用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国家的资助方式,对解决贫困学生的求学问题起到了根本作用,必将是未来经济援助的主要方式。独立学院的助学贷款很难发放,主要是因为银行对其学生的还贷信用和还贷能力怀疑。鉴于的确存在助学贷款欺诈行为,独立学院不得不加强对贫困生的认定以及教育工作,通过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体制来考核独立学院的贫困生,加强管理,加强信用教育,最大限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