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分析视角看中美媒体对巴黎暴恐事件的报道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11月,法国首都巴黎暴恐事件发生后,各国媒体给予了极大关注。从文本和语境的角度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权力结构的作用下,对消息源的选择和新闻事件的解读呈现出差异化处理,两国媒体在各自政府的合力作用下完成了对客观事实的不同定义。
  【关键词】话语分析;《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巴黎暴恐事件
  2015年11月13日晚,法国首都巴黎遭到恐怖袭击,市内的酒吧及巴塔克兰剧场、国家体育场等地发生多起爆炸与枪击事件。这次暴恐事件多点集中爆发,行为极端血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不少人将其称为欧洲版“9·11”,引起社会极大的恐慌和焦虑。法国即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暴恐事件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跟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事件爆发后,各国媒体对这次暴恐事件都进行了报道。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进行对比,以此展现两者对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建构,进而揭示新闻生产与社会现实及社会语境的关系。
  一、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1915年,奥地利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专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先提出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区分开来。他认为语言是互相差异的符号系统,而言语则是语言的个人声音表达。一般认为,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河。
  二战后,伴随着结构主义的思潮和批判学派的全面兴起,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都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话语与意义的研究上来。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人们运用知识规训和控制社会,话语也就转化为统治和控制的实践。梵·迪克将话语分析引入新闻传播领域,提出新闻话语分析,并在研究中提出两个描述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文本视角是对话语结构的分析;语境视角则将新闻制作过程、新闻价值、新闻话语制作的认知与加工引入新闻话语的研究中,以期通过对新闻文本与语境之间的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揭示社会权利关系对话语单位形成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本文主要采用话语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话语分析主要借用梵·迪克的话语分析视角展开,比较研究就是通过比较《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在这次暴恐事件中的不同报道,揭示中西方媒体在冲突事件中的构建方式和方法。
  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为《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也是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赢得大量读者的普遍信赖。《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华盛顿最大、最老的报纸,也是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之一,尤其擅长报道美国国内的政治动态。
  本次研究的样本抽取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进行。巴黎暴恐事件发生于2015年11月13日,一般媒体都会在暴恐事件发生的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集中进行报道。因此,研究将样本抽取时间锁定在2015年11月13日至11月30日。首先分别进入《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官网,输入“法国暴恐、法国或反恐、暴恐”和“terror in Paris /terrorism/terrorist/Paris’s attack/attack”关键词进行搜索,然后剔除重复的和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得到符合要求的样本。其中《人民日报》的有效样本为16篇,《华盛顿邮报》的有效样本为27篇。
  三、文本视角分析
  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构建的环境是一种“拟态环境”。它不是对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的环境。梵·迪克在新闻话语的分析中将新闻格局分解为五个常规范畴:常被放在开头位置以突出文本最重要的话题或主题的总结、主要事件、背景、主要新闻事件造成的后果、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或记者本人对新闻事件的公开评价。这里我们主要从标题、词频和主要事件建构三方面对巴黎暴恐事件报道的新闻文本进行分析。
  (一)标题
  梵·迪克认为总结“又分标题和导语两个次级范畴,它们一起被用来表达主要新闻事件”[1]。“从认知的角度说,标题信息和导语对随后的阅读和理解过程起监控作用。”[2]新闻标题是新闻事实的主要概括,是新闻文本的宏观结构。综观此次暴恐事件的报道,《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在标题的使用上,后者采用冲突性词汇较多。27个标题中,含有attack(进攻、攻击)、attacker(攻击者、进攻者)、crackdown(镇压、打击)、war(战争)、raid(突击)、defends(保卫,防守)、fight(战斗)、provoke(挑起,使愤怒)、explode(爆发,使爆炸)、provoke(挑起,煽动,触怒)、intersection(切断)、assault(攻击、袭击)词汇的标题有19个,超过总数的70%,呈现出暴恐、反恐的冲突性主题。同时,《华盛顿邮报》使用的标题大多简洁凝练,富有冲击力,仅有一篇报道使用了副标题。而《人民日报》的16篇报道中,有9篇报道的标题采用了引题加主题或主题加副题的形式,颇具导语性质。这样的标题虽然能将更多的信息传递出去,但相对而言冲击力较小。标题中虽然有“袭击案”“谴责”等词汇,但频率不高,冲突意味少。例如,《法国加紧侦破系列恐怖袭击案——我驻法国使馆确认,一名中国公民在袭击中受轻伤》《就法国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习近平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 李克强向法国总理瓦尔斯致慰问电》。这样的长标题包含的信息量多,将事实清楚、客观、冷静地进行传播,显示了报道者急于把信息传递出去的愿望。标题是新闻生产者对新闻事实的概括,两大媒体标题上的差异也显露出标题制作者对新闻事实的基本判断存在一定差异。
  (二)词频
  梵·迪克认为,新闻文本的语义结构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他将话语的语义微观结构(或称“微结构”)解释为话语局部的“命题集合”,即命题与命题之间的组合关系。[3]为了研究的方便,这里选择词频作为分析对象。   词频(term frequency,TF)指的是某一个词语在该文件中出现的次数。本文从样本群中提取出现次数较高的关键词,然后使用查找功能统计该词在样本群中出现的次数,获得该词在样本群中的总次数。将总次数除以样本群数量,获得的平均值就是平均每篇频次,也就是本次研究的词频,统计结果如下表:
  [\&《人民日报》16篇\&《华盛顿邮报》27篇\&关键词及其频次
  键
  词
  及
  其
  频次\&法国\&8.69\&Paris/France\&9.93\&袭击\&6.13\&attack\&9.78\&恐怖主义\&3.63\&terrorist\&3.81\&反恐\&3.25\&Europe/European\&6.72\&打击\&3.06\&official\&4.52\&伊斯兰国\&2.69\&police\&4\&叙利亚\&1.69\&Syria\&3.48\&]
  在《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法国”“袭击”出现频率均比较高。前者是事件发生的地点,后者是发生的主要事件,话语聚焦与报道重点吻合。但是,“恐怖主义”“反恐”“打击”“伊斯兰国”“叙利亚”“欧洲”“官方”“警察”这些关键词的词频差别比较大。“恐怖主义”“反恐”“打击”三个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的排名比较靠前,而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Europe/European、official、police排名比较靠前。同时,分别将“欧洲”“官方”“警察”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进行搜索,这些词的词频却非常低。
  这次暴恐事件中,法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恐怖主义分子是暴恐的制造者。在新闻报道中,伊斯兰国、叙利亚往往作为恐怖主义的一方出现,而欧洲、官方、警察往往与法国站成一列,作为暴恐的受害者往往也是以反恐方出现。统计发现,《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以法国为代表的反恐方和恐怖主义方阵出现的频率基本相当,前者是8.69,后者是7.63,而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两者之比为25.17:7.29,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5倍。
  新闻写作过程中,词语的使用跟使用者的目的密切相关。词语的使用不同,表露使用者关注重点的差异;词频的差异,表露使用者关注程度的差异。
  (三)主要事件建构
  同一事件,不同的媒体可能有不同的构建,这样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媒介景观就会不一样。仔细阅读《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报道,前者在报道中使用官方话语较多,对事件表态的内容比较多。16篇报道中,紧紧围绕事件发生后法国总统怎么说、怎么做,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国、俄罗斯有何反应,中国领导人如何表态这些方面进行宏大叙事。比较而言,《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时,细节刻画和现场描写比较多。例如,记者在In aftermath of attacks, a landmark is shuttered一文中写道:“Everyone was running, jumping over tables. Things were being smashed.”(每个人都在跑,从桌子上跳过去。东西被打碎了。)在Assault on Paris: More than 140 killed 一文中也有这样的细节描写:“Witnesses said three or four men, clad in black, used assault rifles to mow down audience members, shooting some as they dove to the floor seeking safety.”“Government personnel guided survivors of the attack, wrapped in gold-colored heat blankets, down the street to waiting buses.” (目击者说,“有三四个人穿着一袭黑色衣服,用突击步枪扫射观众。就连那些趴在地板上以求安全的人也没有放过。”“政府人员让袭击中的幸存者裹上金色的毛毯,将他们带到大街上去等待巴士。”)
  另外,《华盛顿邮报》对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成长环境、周围人的反应和评价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报道。在分析暴恐事件的社会影响时,分别从旅游业、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际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具体介绍。细节刻画和现场描写不仅可以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与可读性,还能有效拉近记者与(潜在)读者的距离,进而以小见大揭示事物的深层含义。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敌人,是影响当前国际社会安全、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获得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这也是获得媒体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契机。暴恐事件中的细节描写和现场刻画可以更好地凸显新闻的真实性,营造记者就在现场的情境,增强报道内容的可信度,获得媒体公信力。
  四、语境视角分析
  “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必然受其所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4]语境视角分析就是指通过对话语结构的认知来探讨新闻报道背后的大环境。
  (一)消息源
  新闻报道为了客观中立,除评论类题材外,往往不允许记者在文中直接发表观点和意见。新闻报道者往往通过对消息源的选择,曲折表达自己的倾向和意见,这也是新闻内容生产过程中媒体操作的基本策略之一。
  引语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消息源。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媒体在消息源的选择上会有不同的取舍。对这次暴恐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人民日报》抽取的样本中,直接引语较少,间接引语中绝大部分来自官方。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政府及其相应机构都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信息来源权威性强,可信度高。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不仅有官方的消息来源,还有记者、专家和普通百姓的声音。下面是其中几则消息源的典型代表:
其他文献
【摘要】晚报曾经是报人贴近群众的试验田,是媒体都市化的最早开拓者;晚报也曾是新闻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最早延伸了党报的社会功能。今天,报刊前有电视的围追堵截,后有网络媒体的大兵压境,晚报的生存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新闻竞争极端残酷的环境下,晚报应该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在的资源,将新闻做得更加专业、更加贴近、更加可读。《江南晚报》提出了“主流、好看、有用”的办报方针,在无锡本土新闻市场中小有作为。它通过精选
期刊
【摘要】原生态设计理念作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区域形象传播中有着深厚的内涵和显著的优势。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从自然和人文等方面对区域形象的构建与传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区域形象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符号的集中体现,既有横向视觉转换,又包括纵向的文化延伸,是建构在传播学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传播;原生态;区域形象;自然;文化  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学是指人类运用语言、文字、图像
期刊
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这是刘家林的事业理想。这位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农家子弟,穷不坠青云之志,达不隐书生本色,青灯黄卷,以梦为马,将考镜源流、自成一家作为矢志不渝的抱负,抒写了无悔的岁月人生。回忆往昔,刘家林虽嬉笑怒骂、臧否分明,却毫无怨尤、坦荡从容。他从那个倔强叛逆的寒门少年开始,道出了半生相随的性情与信念。不囿现状的灵动,嗜书如痴的执着,行事一力承当,为学心存敬畏。从流连忘返于图书馆的工农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门户网站的内涵与外延一直在变化,如今的门户网站是一个提供网络信息及应用服务的综合平台,在这样的前提下,门户网站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新闻报道方面转型升级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专题策划;独家内容;新技术;“新闻+”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门户网站从以新闻为主到重视发展博客、游戏和电子商务,再到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化媒体为发展方向,并且这三个阶段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彼此
期刊
【摘要】依托《时务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传统士人作为中国百年来新闻理论的始发声者,从政治功用性的角度提出了“耳目喉舌”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戈公振、任白涛、邵飘萍等以“第四等级”这个舶来概念为核心,从职业化、专业化角度阐述新闻理论;到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新闻理论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而此一时期的延安,则以《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全党办报”的党报核心理论观点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在
期刊
【摘要】自2015年9月新学期开学以来,随着江苏、广东、黑龙江等多个省份“塑胶跑道”个案接连不断被曝光,“塑胶跑道”舆情密集迸发,且逐渐扩大为全国性的话题。分析该事件舆情及其处置发现:健全舆情预警应对机制,加强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跟进舆情动态,重视当下公众诉求,可以避免其负面情绪反复发作;彻查事件原委、迅速问责,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是平息舆论的釜底抽薪之法;此外,官方还应持续高度重视,借助多种
期刊
【摘要】在全球文化服务贸易中,中国图书、报刊、电影等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从整体上表现为逆差,而作为新兴文化创意服务形态的广告、宣传、游戏等产品却表现为顺差。“互联网 ”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品急需基本价值链迁移及全球价值链拓展。在此基础上,中国文化创意产品需要采取新的“走出去”策略:增加场景、关系等多种象征元素使文化产品的创意流在全球价值网络体系中更具凝聚性;融合不同平台开发创新微市场,在满足顾客的个
期刊
【摘要】网络时代,智能手机与社交软件的普及使网络表情成为网络人际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根据网络表情符号emoji在社交软件中的爆红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使用者的模仿及社会认同心理、传播效果的矛盾性与模糊性。在一般人来看,网络表情符号是高科技的新产物,有人甚至认为其引起的效应可能在网络上发展为一场代替文字的革命;但在研究人员看来,它更像是一种对原始的回归。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各大卫视播出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不乏一些具有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优秀抗日剧,但是由于其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抗日神剧”也频现荧屏。抗日剧再现历史,表现了中华儿女面对侵略者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抗日神剧”解构历史,消费历史,传播文化负能量,有损国家国际形象,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  【关键词】抗日剧;国家形象;传播  一、
期刊
《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第二版的中译本出版了。《手册》①英文版的编者在“前言”中说,该书是为学有所成的学者,同样也为新入门的研究者和对国际或文化间传播感兴趣的研究生提供的一部参考书。其实,在全球化大潮铺天盖地的今天,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征途上,每天都面临着种种文化和传播问题的新常态下,本书的读者可以是任何一位对文化和传播问题感兴趣的中国人。  《手册》的正文分四个部分:跨文化传播,文化间传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