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r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汲取多元文化、加强国际间、民族间的合作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通过高中历史教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在博采众长的文化中发展自己。本文将在利用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具体阐释了多元文化的类型,更好地促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多元文化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49-02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丰富的文化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作为中华儿女理当了解我们的多彩文化,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信仰,教育是实现此目的的最直接的有效手段。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增强了民族使命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更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为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的素质,从而树立多元文化观。
  一、历史教材中多元文化的类型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
  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之一,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强调了对文化的认同感。民族文化正是人类在聚居过程中所形成和传承的,形成了文字、语言、宗教信仰等等,具有普遍的认同性和鲜明性,进而形成了稳定的民族性格。我国的语言以汉语为主,然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仍保留着民族語言;在世界范围内,英语为通用语言,但是其他语种奉为各国的国语,从这两方面充分显示了语言文化包容性。语言文化如此,其他文化也是如此。又如古代中国有“天朝上国”之称,地大物博,物产丰厚,于是逐渐在文化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民族性格。
  (二)地域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特征影响着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故事便是典型例子。如由于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吊脚楼形成了鲜明的差别。地域环境也影响了文学、绘画作品的表达与风格,北方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南方的“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享誉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虽均发源于河流流域,然河流却不同,如中华的黄河文明,古印度的印度河文明,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以及古巴比伦的两河文明。
  (三)阶层文化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强调国家是阶级的产物,也强调不同社会群体对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和从人文精神到科学理性时代这两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中西方在阶层文化上的不同。思想文化常常伴随着政治改革、社会变革的发生而发展,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总存在两大对立阶级,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政权、维护统治地位,需要在思想上加强统治,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学等等。然而,政权总是在推翻与被推翻之间更迭,于是便有了文艺复兴、自由主义、人权宣言等,要求阶级的平等。在阶层文化的影响下,文学、科技、雕塑、绘画等领域也带来了变化。
  (四)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对思想观念、行动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多元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除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这三大世界宗教外,还有道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而这些宗教信仰背后,有着强大的图腾文明、地理环境、远古文明做支撑,如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以猪作为图腾,有不吃猪肉的习俗;印度信仰印度教,将牛奉为神明,牛所经过之处众人皆拜。这些文化信仰在不同程度上约束着人的行为,教育人们要向善做好事,反省自我行为,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事与物,这些都是宗教文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这些知识,有助于培养包容的性格特征。
  二、培养学生多元化意识的策略
  (一)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文化
  无论是主流文化还是非主流文化,都应该得到学生的关注。能正确认识文化,是培养多元化意识的第一步,历史本身就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正如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对待历史的想法和态度是不同的,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能够客观公正的认识历史、理解不同的文化。
  (二)体验式教学法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除了课标要求的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先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进而扩展到其他民族文化。在课本的基础上,适当举行趣味历史游戏或演进,增强学习的热情。尊重本国文化,更要尊重外来文化,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三、小结
  多元文化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我们要承认并接受。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对当今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教导学生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对待文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
  参考文献:
  [1]朱艳.论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6期
  作者简介:
  孙晶(1981~),女,中教一级,硕士,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量激增。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也越来越广泛,这无形中增加了语文老师的授课难度。不是只停留在课文的讲授中,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不但要就语文教语文,还要跳出语文教语文,让学生真正学会语文,提高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根据教材中蕴藏的丰富资源,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来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火,
期刊
【摘要】开发和利用课程教材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历史教材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运用,可以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而实现历史课程目标,对于深化历史教学改革、转变历史教学方式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发和利用历史教材资源,教师要按照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加或者删除、整合重组、充分挖掘延伸和开发。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材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创新评价体系、创新课程整合等方面提出创客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创客教育 课程整合  【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创客教育实施路径研究》,湖南省教育厅,16C103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38-02  创客教育目前较为权威的定义是“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42-01  知行语文践行“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认知”的教学理念,在学习过程中“知其所行、行其所知”,凸显“学生知行合一,教师以知择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与知识伴行中“经历其间、体验其味、深明其理、笃行其道”而有真正收获,真实成长。下面以《种一片太阳花》一课为例,谈谈知行教学的点滴做法。  一、主动预知: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工会工作的有效结合,对于工会组织的发展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并对如今“互联网+”时代下工会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工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语文科目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各科知识学习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学生处于学习的过渡期,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面对后续难度更高、内容更多的语文知识学习,就必须要改变教学理念及优化教学方式。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中的许多古诗及文言文内容,都是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教师更需要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  【关键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教学已经成为社会技术性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在这一基础上,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就受到了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此,文中首先指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期间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从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是学生原因、教师原因以及学校原因,随后站在学生学习投入视角上进行了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的思考,旨在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学 学习投入视角 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孝敬父母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古代的中国,孝被看作是一种维持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基本道德力量;在西方国家,孝敬父母被看作是一条诫命。同样是“孝”,但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就决定了中西方孝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论语》中孝观念体现出的是道德对人们孝行为的约束,同时体现出了中国农耕文化占主导、“家国同构”及宗法观念等文化特质。《圣经》中的孝观念则反映出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文化”气息,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对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大众需求,服装设计师从多方面而花费时间和精力,以增强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力。服装材料的选择,对服装设计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可见其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对此,本文主要针对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做阐述,并分析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服装材料 服装设计 艺术表现  【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46-0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2.让学生感受科学小品文用词的严谨、规范、科学。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  1.体验和感悟三次科学试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