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治疗方案,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结果:不良反应的男性(48.0%)?女性(52.0%)分布比例差异不大,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47.0%);累及器官组织以皮肤及附件为主(35.0%);用药剂型以理血剂为主(65.0%);用药品种最多的是参麦注射液(21.0%);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72.0%)?结论:临床应用中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应该根据不良反应的高发年龄段?累及部位?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加强用药管理,监测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特点;临床用药;毒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95-02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人们认为中药药性温和?安全性高,因此可以长期使用?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和制药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且具有良好的疗效[1]?与此同时,近年来关于中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报道也在不断增加,引起医疗人员的广泛关注[2]?为了进一步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本文选取我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均采用中药治疗方案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在6—78岁之间,平均年龄(46.5±3.4)岁;用药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2个月,平均(12.8±1.5)天?
  1.2 纳入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排除其它种类药物的干扰或影响,确定为中药制剂所致,且患者能够积极配合研究工作?
  1.3 研究方法:以100例中药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为基础,首先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治疗方案,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等,然后统计用药种类和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以及给药途径等,最后作出总结?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分析 分析可知,男性?女性分布比例差异不大,60岁以上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比47.0%?其次依次为41—60岁占比31.0%,18—41岁占比17.0%,17岁以下占比5.0%?结果见表1?
  2.2 临床症状分析 分析可知,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组织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占比35.0%;其次依次为消化系统占比18.0%,神经系统占比13.0%,输液样反
  作者简介:刘正鹏(1974-),男,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械工作?
  应占比12.0%,循环系统占比10.0%,血液系统占比8.0%,其它占比4.0%?结果见表2?
  2.3 用药剂型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用药剂型以理血剂为主,占比65.0%;其次依次为清热剂占比25.0%,祛湿祛风剂占比4.0%,止咳化痰剂占比3.0%,安神补益剂占比2.0%,其它占比1.0%?结果见表3?
  2.4 用药品种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前5名用药品种依次为参麦注射液,占比21.0%;舒血宁注射液,占比15.0%;注射用血栓通,占比11.0%;痰热清注射液,占比6.0%;注射用炎琥宁,占比5.0%?结果见表4?
  2.5 给药途径分析 分析可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比72.0%;其次依次为局部外敷占比15.0%,口服占比9.0%,其它占比4.0%?结果见表5?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分析 (1)性别年龄分析?10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8岁?其中60岁以上有47例,占比47.0%,主要原因在于老年患者人数多,且各项器官功能减退,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导致用药数量增加?由于药物在患者体内代谢速度慢,容易使血药浓度升高,因此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大[4]?为此,老年人用药时应该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使用剂量,减少用药种类?(2)临床症状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不良反应造成的人体器官或组织损害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占比35.0%;其次是消化系统,占比18.0%?在武志昂等人的研究中认为,患者发生瘙痒?皮疹等皮肤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和诊断,且药物本身含有抗原性,在人体中作用会发生变态反应[5]?消化系统反应主要是因为药物在胃肠道中发挥作用,直接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 (3)用药剂型和品种分析?研究显示19种理血剂共导致65.0%的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药物来源受产地?气候影响,且成分复杂,提纯工艺上存在难度;二是大多数医院在开具药方时是由西医操作的,因此缺乏中医辨证基础,做不到辨证用药,从而出现剂量大?超出适应证等现象[6]?另外,参麦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痰热清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这5种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占比58.0%,提示医生加强这几种药品的管理和监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给药途径分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用药途径是静脉注射,共计72例占比72.0%,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静脉注射致使药物直接进入患者的血液系统,对人体造成的刺激大,pH值?渗透压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另外,中药制剂本身成分复杂,质量控制工作存在难度,因此也有质量问题[7]?对此,临床治疗时应该遵循口服优先的原则,必须注射时可以降低输注速度,加强体征监测?
  3.2 改进措施 其一,增强监测意识?生产企业要完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主动开展中药监测工作?其二,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药品上市前需要检测安全性,扩大监测范围,包括老年人?儿童的资料;医疗人员开药时提前告知患者不良反应,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其三,加深中药研究?相关部门要对药品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研究,掌握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相互作用,切实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8]?
  综上,临床应用中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应该根据不良反应的高发年龄段?累及部位?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加强用药管理,监测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丽,赵怡婷,陈冰. 623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11(02):151-153.
  [2] 梁进权,邹元平,王宁生,等.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0(06):574-577.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02(23):342-346.
  [4] 向菲,张晓钢. 近5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的统计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1,25(19):2755-2758.
  [5] 武志昂,毕开顺. 中药现代化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8(04):246-247.
  [6] 张力,杨晓晖,曹立亚,等. 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8(07):581-584.
  [7] 王丹,杜晓曦.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解读及对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J]. 中国中药杂志,2012,15(18):2686-2688.
  [8] 杨昌万. 27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J]. 当代医学,2012,36(15):151-15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让患者最终能舒适地、有尊严地而又无遗憾地离去。方法:护士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细致周到的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及控制疼痛,协助患者积极地完成生命的最后历程。结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同,收治的153例晚期癌症患者均在我们的关怀照顾下安详地离开人間。结论:临终关怀是一项高尚而艰巨的工作,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体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及封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4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灸及封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加以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47.83%),有效10例(43.48%),无效2例(8.69%),总有效率为91.31%?对照组显效6例(26.09%),有效10例(43.48%)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角度下中药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泻下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腹痛?呕吐症状明显降低或快速消失,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降低(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根据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
期刊
摘要:研究中药的配伍和中药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教师通过中药中的“七情”进行讲解,使学生们能够进一步的对中药的配伍加深印象,从而针对中药的药性和疗效来对学生们进行讨论,进一步的指导学生在日后对临床用药的效果?本文以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在教学中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中药的配伍;中药学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90
期刊
摘要:目的:经过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的方法及护理的体会,来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对在护理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处理作探讨。方法:我们首先要对146 例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比较分析实际工作中,动静脉内瘘98例,直接动静脉穿刺32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16例。结论:每种不同的方法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在这几种方法中找到最利于患者病情及体质的血管通路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针刺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显效人数为42例,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显效人数为35例,总有效率为76.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为患者选择最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将208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指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中医脓毒方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方式的治疗,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方式加中医脓毒方治疗,比较两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可以进
期刊
摘要:腰扭伤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状态,虽没有什么巨大的生命危险,但疾病诱发的疼痛感给人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坐?行走?睡觉等简单的生活行为都会受到阻扰?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出现此类疾病后,人马上会腹痛难忍?腰部一用力便会出现剧烈疼痛?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是极为常见的临床治疗法,为此,笔者结合其中疗效出众的针刺方法,深度解析针灸学理论?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针刺方法;研究与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中医辨证施护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70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西医保守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