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第2期教育研究与评论论衡论衡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年第2期【编者按】 批判性思维直译于英语的“Critical Thinking”,是通过理解、质疑、查证和推理等探究活动考察观点及论证的可靠性从而决定应当信什么或做什么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在写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批判性思维始于质疑,质疑往往是直抵作文材料的入口,也是写作者观点的试金石;批判性思维关注理由,有助于写作者把握材料本意,并使写作者的主张得到有力支撑;批判性思维讲求逻辑,要求写作者冷静分析,扎实说理,用推导的艺术传播真知灼见;批判性思维要求挖掘隐含前提,写作者可能因此有独到的领悟,继而走向深刻;批判性思维主张考察竞争观点,文章的思想因此走向辩证、圆融和开放。本期开始,将连续刊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负责人徐飞老师关于批判性思维写作的系列思考。
摘要: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要点之一。在审读作文材料的过程中,质疑可引导学生细致考察材料,深入把握材料观点,从不同角度寻求立意。在材料作文写作入门阶段,质疑可以从套路式的追问开始,形成习惯之后,就可以在理解材料意思的基础上直奔“可疑之处”而去。
關键词:批判性思维写作质疑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1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批判性思维倡导质疑。质疑可以贯穿审题、立意、构思乃至写作全程,按质疑的对象分,有三类:第一类是对作文材料的质疑,这有助于抓住材料的深层次观点;第二类是对材料观点的质疑,这可能会补正和丰富材料观点,体现写作者的独立思考;第三类是对写作者自己观点的质疑,这有助于文章走向辩证和开放。后两类质疑又和批判性思维的“构造竞争观点”联系在一起。这里先探讨第一类质疑——对作文材料的质疑。
一、质疑材料,其实就是考察材料、准备立意
阅读任何文本,质疑都是通向文本核心的一个入口。有些材料作文可从质疑材料开始,探疑就是在细读和深读材料,解疑就是在准备立意。看下面一则作文材料: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概括来说,这个材料揭示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对现在的职业不满意,此外没有提供任何观点。不妨试着让学生从质疑开始: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满意自己的职业生活?
为什么当初不做这样的选择?
为什么现在不做这样的选择?
那些做出改变的是不是庆幸自己的改变?会不会反而觉得原来的选择好?
也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这些人和上述人有什么不同?如果能试答上述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思考明白其中的道理,随之产生的立意不仅切题,而且有可能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角度,甚至是对人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质疑材料,不妨从套路式的追问开始
质疑的水准不一样,立意的质量也会有高下之分。怎样才能问出好的问题呢?可以引导学生先从套路式的追问开始,逐步养成对材料或现象进行有效发问的意识和能力。任何一个材料,几乎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追问:是什么——问内容和性质;
像什么——问相似的情形;
为什么——问背景和原因;
会怎样——问后果或效应;
该如何——问应对的办法;
怎么看——问自己的评价。这六个问题不必一一问到,顺序也可灵活调整,因为对不同材料来说,有的问题显而易见,有的问题很难回答。但在审题时把这些问题过一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那些有回答价值和挖掘空间的问题,这样就有了立意的深度和文章的层次。
以下是一则材料和相关的追问与试答。
【材料】
话,讲过头了听者不信,讲不到位又打动不了人。
待人,过分殷勤令人不安,礼数不到又会冒犯。
完成一项任务,拖拖拉拉固然不可,但过分操切又往往事与愿违。
【追问与作答】
是什么?
无须概括或定性,跳过。
会怎样?
难以阐述,跳过。
怎么看?
反映客观规律,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跳过。
像什么?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贪多嚼不烂;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
相传孔子去鲁桓公宗庙观礼,看到一只瓦罐,无水之时倾斜,盛满水之时倾覆,只有装一半水时它才是正的。孔子由此悟出“中庸之道”。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齐桓公帮燕国驱逐了山戎,燕庄公对齐桓公感激涕零,亲自送齐桓公出燕,恋恋不舍,竟不知不觉送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划出燕庄公所到的齐地给燕国。
苏轼弥留之际,朋友让他多想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情,苏轼说“个中着力不得”,又说“着力即差”。
冬天豪猪不堪其冷,想挤作一团会被对方刺到,分开之后,又觉得不暖和,如此合而再分,分而复合,往返数次,才找到一种适当的距离,既不相刺,又勉强取暖。
为什么?
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界限,超过了界限就事与愿违;都有一个内在的规定性,超过了这个规定性,事物就会偏离自身。这个界限与规定性,就是度。可以用这个原理来分析上面的案例。如: 齐桓公这里把握的度,就是周礼的要求,超过了这个度,就不是诸侯该有的作为,就是僭越。
怎么办?
怎么找到这个度?
——以回到事实为度。不能简单地认为不要过头、学会低调、放慢脚步、防止激进就是掌握了度,更不能机械折中,来个最高值加最低值再除以2。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境找到最好的尺度,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佳的力度,根据形势需求找到最适宜的节奏。霍去病的长途奔袭越快越好,司马懿的疲军之术越慢越好。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有可能找度。
——以服从真我为度。心里认定做任何事都有一个最佳的度,一旦找不到它,就患得患失,犹犹豫豫,轻重不得,其实大可不必。很多事,显示出真性情,实现了自我的圆融,就是找到了最佳的度。勃拉姆斯与克拉拉爱恋何其含蓄与克制,马克思对燕妮的表白何其直白与热烈。这两对恋人两种感情都是那么美,那么的得体、有度和纯粹。只因都是真性情的流露。
——以恪守律令为度。有些事不能因地制宜,有些事不能与世推移,有些事绝不能任着自己性子来。史载,杨震当太守时,有人“至夜怀金十金以遗震”并劝杨震说:“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康德“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律令”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的度。
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问,不仅立意有了,大致的框架也有了,甚至亮点也有了。“像什么”能问出视野,“为什么”可问出深度,“该如何”则问出文章的现实意义。这几个问题,总有一个是学生有话可说的。
三、质疑,就要抓住真正的可疑之处
套路式的追问只用于材料作文入门阶段的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材料意思的基础上直奔“可疑之处”而去。可疑之处,一般是矛盾之处。
看下面的材料:一位大学教师趴在教室门前,喊:“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勇气来,跨过去!”四五名同学开始尝试,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这位教师解释:跨过老师只是表象,传递的却是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材料中教师的做法必然导致一个悖论:
跨过老师的学生事实上是服从了老师这个权威的命令,而未服从命令的又被视为不敢跨过权威。那么,到底是跨过老师的算“反抗权威”,还是不肯跨过老师的算“反抗权威”呢?
试着分析悖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学生会发现:这一悖论源自教师本人对“反抗权威”的理解肤浅或教育方式偏颇。这样一来,也许就有了这样的观点: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跨过老师,这算是反抗权威还是服从权威呢?反抗权威不能成为一种行为艺术,刻意而为的反抗让人误入歧途;为真理而反抗才是反抗权威的真正价值所在……命题者对材料中教师的做法究竟持什么态度不得而知,但对“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做法一定是肯定的。即使命题者肯定这位教师的做法,上面的这一段话也并不犯忌。其一,写作者是在理解作文题意,認同教师动机的基础上合理表达见解;其二,这种见解完全符合命题的核心——用真理反抗权威。
可疑之处,也可能是“令人惊异”之处,但这种“令人惊异”往往被人忽略。
再看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材料:“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波浪线画出的三句话交代了沃德思考的原理,如果去掉这三句话,要抓住材料的核心,质疑就变得至关重要了。飞机各部位中弹的概率难道不是大致相当吗?敌方有能力专门命中飞机的某些部位吗?
如果一些飞机某些部位中弹多,另一些飞机其他部位就会中弹多,那些其他部位中弹的飞机呢?在这个材料中,真相和人们想得不一样,但又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如果没有对人们常规想法的质疑,不能意识到常规想法所面临的矛盾,真相就可能永远沉睡在黑暗中。
当然,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高考作文题的思维强度还不可能那么高,但通过质疑逼问出真相,这是所有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以下是一段和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材料(被删掉三句话之后)思维强度相近的材料:以色列空军有这样一个规定,在新兵出色地完成一次任务后要热烈地表扬他们,同时对表现很差的新兵进行严厉的批评。但事实上,新兵在受到批评后很容易进步,而在得到表扬后却容易做得更差。一开始,学生对材料无从下手,看起来只能得出“批评使人进步,表扬使人落后”,“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结论。我鼓励学生对材料发问:当真如此?为什么和常识不一样呢?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样的规定?
如果一直批评,飞行成绩会持续上升?
一直表扬呢……就这样问下去,渐渐就变得有意思了!比“批评使人进步,表扬使人落后”更有解释力的假设将浮出水面。
参考文献:
[1] 徐飞.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以高中语文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8(7).
(徐飞,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党委书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摘要: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要点之一。在审读作文材料的过程中,质疑可引导学生细致考察材料,深入把握材料观点,从不同角度寻求立意。在材料作文写作入门阶段,质疑可以从套路式的追问开始,形成习惯之后,就可以在理解材料意思的基础上直奔“可疑之处”而去。
關键词:批判性思维写作质疑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1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批判性思维倡导质疑。质疑可以贯穿审题、立意、构思乃至写作全程,按质疑的对象分,有三类:第一类是对作文材料的质疑,这有助于抓住材料的深层次观点;第二类是对材料观点的质疑,这可能会补正和丰富材料观点,体现写作者的独立思考;第三类是对写作者自己观点的质疑,这有助于文章走向辩证和开放。后两类质疑又和批判性思维的“构造竞争观点”联系在一起。这里先探讨第一类质疑——对作文材料的质疑。
一、质疑材料,其实就是考察材料、准备立意
阅读任何文本,质疑都是通向文本核心的一个入口。有些材料作文可从质疑材料开始,探疑就是在细读和深读材料,解疑就是在准备立意。看下面一则作文材料: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概括来说,这个材料揭示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对现在的职业不满意,此外没有提供任何观点。不妨试着让学生从质疑开始: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满意自己的职业生活?
为什么当初不做这样的选择?
为什么现在不做这样的选择?
那些做出改变的是不是庆幸自己的改变?会不会反而觉得原来的选择好?
也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这些人和上述人有什么不同?如果能试答上述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思考明白其中的道理,随之产生的立意不仅切题,而且有可能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角度,甚至是对人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质疑材料,不妨从套路式的追问开始
质疑的水准不一样,立意的质量也会有高下之分。怎样才能问出好的问题呢?可以引导学生先从套路式的追问开始,逐步养成对材料或现象进行有效发问的意识和能力。任何一个材料,几乎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追问:是什么——问内容和性质;
像什么——问相似的情形;
为什么——问背景和原因;
会怎样——问后果或效应;
该如何——问应对的办法;
怎么看——问自己的评价。这六个问题不必一一问到,顺序也可灵活调整,因为对不同材料来说,有的问题显而易见,有的问题很难回答。但在审题时把这些问题过一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那些有回答价值和挖掘空间的问题,这样就有了立意的深度和文章的层次。
以下是一则材料和相关的追问与试答。
【材料】
话,讲过头了听者不信,讲不到位又打动不了人。
待人,过分殷勤令人不安,礼数不到又会冒犯。
完成一项任务,拖拖拉拉固然不可,但过分操切又往往事与愿违。
【追问与作答】
是什么?
无须概括或定性,跳过。
会怎样?
难以阐述,跳过。
怎么看?
反映客观规律,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跳过。
像什么?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贪多嚼不烂;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
相传孔子去鲁桓公宗庙观礼,看到一只瓦罐,无水之时倾斜,盛满水之时倾覆,只有装一半水时它才是正的。孔子由此悟出“中庸之道”。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齐桓公帮燕国驱逐了山戎,燕庄公对齐桓公感激涕零,亲自送齐桓公出燕,恋恋不舍,竟不知不觉送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划出燕庄公所到的齐地给燕国。
苏轼弥留之际,朋友让他多想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情,苏轼说“个中着力不得”,又说“着力即差”。
冬天豪猪不堪其冷,想挤作一团会被对方刺到,分开之后,又觉得不暖和,如此合而再分,分而复合,往返数次,才找到一种适当的距离,既不相刺,又勉强取暖。
为什么?
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界限,超过了界限就事与愿违;都有一个内在的规定性,超过了这个规定性,事物就会偏离自身。这个界限与规定性,就是度。可以用这个原理来分析上面的案例。如: 齐桓公这里把握的度,就是周礼的要求,超过了这个度,就不是诸侯该有的作为,就是僭越。
怎么办?
怎么找到这个度?
——以回到事实为度。不能简单地认为不要过头、学会低调、放慢脚步、防止激进就是掌握了度,更不能机械折中,来个最高值加最低值再除以2。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境找到最好的尺度,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佳的力度,根据形势需求找到最适宜的节奏。霍去病的长途奔袭越快越好,司马懿的疲军之术越慢越好。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有可能找度。
——以服从真我为度。心里认定做任何事都有一个最佳的度,一旦找不到它,就患得患失,犹犹豫豫,轻重不得,其实大可不必。很多事,显示出真性情,实现了自我的圆融,就是找到了最佳的度。勃拉姆斯与克拉拉爱恋何其含蓄与克制,马克思对燕妮的表白何其直白与热烈。这两对恋人两种感情都是那么美,那么的得体、有度和纯粹。只因都是真性情的流露。
——以恪守律令为度。有些事不能因地制宜,有些事不能与世推移,有些事绝不能任着自己性子来。史载,杨震当太守时,有人“至夜怀金十金以遗震”并劝杨震说:“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康德“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律令”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的度。
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问,不仅立意有了,大致的框架也有了,甚至亮点也有了。“像什么”能问出视野,“为什么”可问出深度,“该如何”则问出文章的现实意义。这几个问题,总有一个是学生有话可说的。
三、质疑,就要抓住真正的可疑之处
套路式的追问只用于材料作文入门阶段的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材料意思的基础上直奔“可疑之处”而去。可疑之处,一般是矛盾之处。
看下面的材料:一位大学教师趴在教室门前,喊:“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勇气来,跨过去!”四五名同学开始尝试,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这位教师解释:跨过老师只是表象,传递的却是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材料中教师的做法必然导致一个悖论:
跨过老师的学生事实上是服从了老师这个权威的命令,而未服从命令的又被视为不敢跨过权威。那么,到底是跨过老师的算“反抗权威”,还是不肯跨过老师的算“反抗权威”呢?
试着分析悖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学生会发现:这一悖论源自教师本人对“反抗权威”的理解肤浅或教育方式偏颇。这样一来,也许就有了这样的观点: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跨过老师,这算是反抗权威还是服从权威呢?反抗权威不能成为一种行为艺术,刻意而为的反抗让人误入歧途;为真理而反抗才是反抗权威的真正价值所在……命题者对材料中教师的做法究竟持什么态度不得而知,但对“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做法一定是肯定的。即使命题者肯定这位教师的做法,上面的这一段话也并不犯忌。其一,写作者是在理解作文题意,認同教师动机的基础上合理表达见解;其二,这种见解完全符合命题的核心——用真理反抗权威。
可疑之处,也可能是“令人惊异”之处,但这种“令人惊异”往往被人忽略。
再看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材料:“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波浪线画出的三句话交代了沃德思考的原理,如果去掉这三句话,要抓住材料的核心,质疑就变得至关重要了。飞机各部位中弹的概率难道不是大致相当吗?敌方有能力专门命中飞机的某些部位吗?
如果一些飞机某些部位中弹多,另一些飞机其他部位就会中弹多,那些其他部位中弹的飞机呢?在这个材料中,真相和人们想得不一样,但又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如果没有对人们常规想法的质疑,不能意识到常规想法所面临的矛盾,真相就可能永远沉睡在黑暗中。
当然,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高考作文题的思维强度还不可能那么高,但通过质疑逼问出真相,这是所有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以下是一段和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材料(被删掉三句话之后)思维强度相近的材料:以色列空军有这样一个规定,在新兵出色地完成一次任务后要热烈地表扬他们,同时对表现很差的新兵进行严厉的批评。但事实上,新兵在受到批评后很容易进步,而在得到表扬后却容易做得更差。一开始,学生对材料无从下手,看起来只能得出“批评使人进步,表扬使人落后”,“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结论。我鼓励学生对材料发问:当真如此?为什么和常识不一样呢?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样的规定?
如果一直批评,飞行成绩会持续上升?
一直表扬呢……就这样问下去,渐渐就变得有意思了!比“批评使人进步,表扬使人落后”更有解释力的假设将浮出水面。
参考文献:
[1] 徐飞.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以高中语文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8(7).
(徐飞,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党委书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