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作为前提。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且这里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又作了更加明确的鉴定,不难看出它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据有关方面统计,青少年心理适应不良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为15%~20%;高中生中为20%~25%;大学生中则为25%~30%。据统计,每3个休学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心理有问题。上述比例还呈上升趋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樊富岷说:青少年时期,尤其是中小学生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易产生“问题”的时期。人格扭曲不及时矫治,就会导致“人格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态”。其中反社会人格,攻击型人格等变态类型有很强的犯罪倾向。
事实上,人格完整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目标与行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如果人格发展内外不协调,便意味着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病态人格。具体表现为过分的理智化,感情色彩缺乏、对大小事都爱挑剔、缺乏“人情味”;或者表现为理智不足,情感有余、理智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差,冲动性强、偏离正轨多,不能正确反映和估计环境与自我,所有这些都属人格异常。
人格异常(即人格不健全),具体产生因素主要是由三大环境影响所致的: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社会。其中家庭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因此它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是最严重的。俄罗斯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少年犯均生活在有缺陷的家庭之中。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84名有逃学、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有82名学生和不良家庭教育有关。
缺乏公德心和责任感,是变态人格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成因。很多家长虽然望子成龙,却忽视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尤其是单亲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就更为巨大了。
除家庭和学校外,社会的某些坏的习惯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淫秽录像、书刊、电影音像、游戏机等信息的污染及赌博、贪污、凶杀等社会黑暗腐败现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都会带来极大危害,所有这些都不容忽视。
由上述各种事例可知: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这个健康心理的形成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与之相适应,使之与中小学生的年齡、个性、情感、人际关系、承受能力都相适应。具体地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
首先,对中小学生来说,从小就要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因为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中小学生整个人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成功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教育,有意识地磨练中小学生的意志,战胜困难,树立成功的自我意象,完善人格,以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全面的发展。
其次,对家庭和学校来说,时时刻刻地应进行共产主义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播和教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德教育,以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优良的大环境。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我职业道德的建设,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学习心境;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既做孩子生活学习的指导者,又做孩子健康心理的缔造者。为孩子的健康心理营建一个温馨、美满而又充满生机的家庭环境。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当然对人(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的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本着为未来需要的宗旨,正确地引导中小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断地完善中小学生的人格。
据有关方面统计,青少年心理适应不良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为15%~20%;高中生中为20%~25%;大学生中则为25%~30%。据统计,每3个休学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心理有问题。上述比例还呈上升趋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樊富岷说:青少年时期,尤其是中小学生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易产生“问题”的时期。人格扭曲不及时矫治,就会导致“人格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态”。其中反社会人格,攻击型人格等变态类型有很强的犯罪倾向。
事实上,人格完整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目标与行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如果人格发展内外不协调,便意味着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病态人格。具体表现为过分的理智化,感情色彩缺乏、对大小事都爱挑剔、缺乏“人情味”;或者表现为理智不足,情感有余、理智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差,冲动性强、偏离正轨多,不能正确反映和估计环境与自我,所有这些都属人格异常。
人格异常(即人格不健全),具体产生因素主要是由三大环境影响所致的: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社会。其中家庭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因此它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是最严重的。俄罗斯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少年犯均生活在有缺陷的家庭之中。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84名有逃学、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有82名学生和不良家庭教育有关。
缺乏公德心和责任感,是变态人格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成因。很多家长虽然望子成龙,却忽视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尤其是单亲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就更为巨大了。
除家庭和学校外,社会的某些坏的习惯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淫秽录像、书刊、电影音像、游戏机等信息的污染及赌博、贪污、凶杀等社会黑暗腐败现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都会带来极大危害,所有这些都不容忽视。
由上述各种事例可知: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这个健康心理的形成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与之相适应,使之与中小学生的年齡、个性、情感、人际关系、承受能力都相适应。具体地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
首先,对中小学生来说,从小就要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因为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中小学生整个人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成功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教育,有意识地磨练中小学生的意志,战胜困难,树立成功的自我意象,完善人格,以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全面的发展。
其次,对家庭和学校来说,时时刻刻地应进行共产主义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播和教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德教育,以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优良的大环境。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我职业道德的建设,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学习心境;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既做孩子生活学习的指导者,又做孩子健康心理的缔造者。为孩子的健康心理营建一个温馨、美满而又充满生机的家庭环境。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当然对人(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的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本着为未来需要的宗旨,正确地引导中小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断地完善中小学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