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的后现代创作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ingf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首次提出的概念,指在创作过程中将生活中日常化的事物进行审美化创新,给人“陌生”和新奇的感受。后现代社会中,去中心化、碎片化等特质明显,纪录片的创作也面临转型挑战,“陌生化”这一理论有必要结合当代的传播语境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去研究。2018年,在bilibili热播的《人生一串》将镜头伸向市井,以独特的视角展现烧烤和背后的独特情感。本文希望研究其如何在创作上体现陌生化以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为此类纪录片在时代潮流更迭下进行创新提供启发。
  【关键词】后现代社会;陌生化;纪录片创作;《人生一串》
  1. 绪论
  “后现代社会”也可以被称作消费社会、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其主要特征是媒介扩张、信息膨胀及消费高涨等,这一背景下,传统的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所消解,“去中心化”这一特质愈发明显。
  2018年,《人生一串》在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的视频网站bilibili上热播,以烧烤这一国人再平常不过的活动作为题材,加之其平民化的视角、非专业的配音、淡化深层的文化意义与回归纯粹美食的特点,将观众从已逐渐形成的对美食类纪录的定势看法中抽离,提供了更新鲜的视角,具有明显的“陌生化”特点。
  本文针对《人生一串》这一个案进行研究,在后现代背景下,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后现代主义是如何影响其创作,在它的“陌生化”运用过程中又是如何体现后现代的时代背景,同时分析它能够为纪录片创作带来哪些新的启示。
  2. 后现代语境下的陌生化运用
  2.1 主题与选材的陌生化
  自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成为美食文化类纪录片的爆款以后,同类型纪录片层出不穷,可以说,《舌尖》之后再难出爆款。2018年,一部以烧烤为主题的纪录片——《人生一串》在以年轻用户为主的视频平台哔哩哔哩(简称B站)首播,一经播出便取得超高评分并且出现在微博热搜话题,B站评分直达9.8,在豆瓣上也得到了9.0的高分。
  在往常的美食纪录片中,主创团队常常会采用宏大的题材来彰显中国饮食背后深刻的文化这一主题。而《人生一串》的主创直接将主题定在了烧烤这样一种“暗夜美食”,团队跑遍了全国27个城市的500多家传奇烧烤摊,把镜头从庙堂拉至街头巷尾、市井里弄的寻常摊铺。尽管中国人一直以来迷恋烧烤,却从未有人专门为这种“主流又非主流”的饮食拍过纪录片,来呈现国人的烧烤情结,展现烧烤那浓郁的草根平民气质和美食纪录片独有的鲜活感。
  2.2 视听语言的陌生化
  2.2.1 灵活多变的镜头
  《人生一串》中镜头运用的陌生化体现在常规的镜头之外,鱼眼、微距镜头、延时镜头以及镜头的“介入”等等都在片中得以发挥其作用。
  在第二集“比夜更黑”中,当主人公对着镜头问摄影师要不要吃考蚕蛹,此时的画面左右晃动,摄影机就代表摄影师的拒绝,显得颇为滑稽有趣,突破了荧幕空间的“第四堵墙”,打破传统纪录片镜头所遵循的三壁镜框式的规则感;当旁白讲到“仰头吃海肠,一起喝小酒”“你总能体会到微醺的醉意”时,镜头采取了虚化模糊,给人一种摇晃感,仿佛置身于醉意朦胧之中。
  这些镜头使观众在视觉呈现中获得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的新颖、陌生化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体验,甚至伴随着仿佛置身现场的通感。
  2.2.2 “另类”的解说词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基础与灵魂,接地气的解说词往往就成了纪录片向好的催化剂。
  解说员这个角色直接由总导演陈英杰亲自担任,相比李立宏在《舌尖》中那样沉稳又带有磁性的语调,他的配音似乎不那么专业,但正是这种带有戏谑、痞气、洒脱不羁并伴随着烟嗓,配合文案的“江湖”特色,使得观众耳目一新。
  此外,在《人生一串》中,观众经常可以发现旁白在用“你”来与观众进行对话,一下子将距离拉近,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
  更有旁白也会与片中人物进行“拟对话”的时候。在“牙的抗议”这一集,旁白解说与食客的叙述交叉,尽管在拍摄时的采访并没有刻意设置这样的交流,但是在双方的配合下,你一言我一语地把烤品的特点介绍得生动细微,仿佛此刻的观众正是在品味烧烤的食客。
  2.3 剪辑的艺术化处理
  《人生一串》采取了跳跃的碎片式剪辑,每一集里,大约每过5-6分钟就会换一个主人公,换一个地点,换一种烧烤美食,例如《牙的抗议》这一集中,在33分钟内镜头从四川转向了辽宁海城、煙台、湖南岳阳,最后是西安,一下子便将幅员辽阔的地域空间中同种类型的食材进行组合和拼接,更加适应新媒体时代碎片化、浅阅读的传播特点,大量的信息量配合快速的镜头切换制造出明快的叙事节奏,达到了强烈的陌生化效果。
  3. 在解构中构建纪录片创作新方向
  3.1 日常生活审美化 消解宏大主题
  经过“去中心化”的暴风洗礼,原先以高雅的艺术形态呈现的精英文化作为权威和中心地位的局面被打破,经典艺术追求的审美性、文化性则从艺术的象牙之塔中悄然坠落,风光不再。
  从《人生一串》的选材我们不难看出这样打破“边界”的痕迹,“烧烤”本身作为一种“暗夜”中出现的美食,存在于市井,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尔作为消遣的方式,而此时却作为主角登上银幕,从准备到烤制再到进入食客的口中每一个环节在镜头下都具有了审美意义,将后现代社会的个体、小人物、日常生活作为审美感知的对象,也正是对主流话语中的整体一元性进行解构。
  3.2 直接的视觉呈现 摒弃过度解读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越来越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内容。过多的文化隐喻和故事化叙事在当下的读图时代与碎片化语境下已经很难留住观众。《人生一串》的导演组在进行制作之初就确定了拍摄内容中美食和故事所占的比为7∶3,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在快速地攫取观众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可以使观众和影片的亲近感进一步加强,最后剩下的一成用来讲故事,几乎没有无意义的镜头。   在减少故事、摒弃刻意煽情和文化意义的过度解读的情况下,借助视听语言串联起碎片式的素材,用视觉的张力代替情感的张力,同时对人、事、情的把握拿捏得当,才能传递更优质的内容,就好比古典诗词歌赋中,不需要过多地直白描述而传达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参考文献:
  [1]1989:6.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M].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義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6.
  [2]邹元江.关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与陌生化问题的再检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60-66+127.
  [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4]刘乃歌.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6.
  [5]金震茅.网生纪录片:纪录片发展第三次浪潮[J].视听界,2020(02):72-75.
  [6]何苗,成宇迪.烟火浸染的尘世百味 对话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摄影指导彭源、徐天淳[J].数码影像时代,2017(06):91-97.
  [7]刘战伟,刘蒙之,李嫒嫒.四十年回顾: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现状、制播模式与结构图景[J].教育传媒研究,2020(02):78-82.
  [8]周末,周慧卉,牛思颖,王宇.烤出人生百味——探析纪录片《人生一串》的成功之道[J].视听,2019(11):130-131.
  [9]周悦,王建祎.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纪录片的空间转向——以《人生一串》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12):94-95.
  [10]何苏六.《人生一串》出圈之道:追求“真”构建“场”[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01):70-72.
  [11]刘涛,韩鸿,徐斌.“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探析[J].电影评介,2013(01):71-74.
  [12]高兴建.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生态类纪录片创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13]张纯纯.烟火与温度——浅谈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的审美建构[J].艺术科技,2019,32(08):85-86.
  [14]张兰飞.从《人生一串》看纪录片在新媒介语境下的文案创作[J].视听界,2018(06):78-81.
  [15]Chernavin,G., Yampolskaya, A.‘Estrangement’ in aesthetics and beyond:Russian formalism and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Cont Philos Rev 52,91–113(2019).
  [16]Ricciardelli L.“Documentary Filmmaking in the Postmodern Age”: Errol Morris&The Fog of Truth. 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 2010;4(1):35-50.
  [17]李春朋.消费文化时代下人文纪录片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8]李洁.大众文化背景下纪录片娱乐化倾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19]许靖.后电影视域下的中国当代网生纪录片新象[D].浙江大学,2019.
  [20]朱小冉.纪录片《人生一串》审美特征浅析[J].戏剧之家,2020(03):79-80.
  [21]王威辉.“去中心”思想研究及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去中心”分析[D].重庆大学,2009.
  [22]张晓东.读图时代大众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像阐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6):68
其他文献
【摘要】《沸腾吧!冰雪》是黑龙江卫视新晋打造的一档冰雪大型户外体验竞技类真人秀栏目,节目由明星艺人组成旅行团,前往黑龙江省内多座城市,用旅行的方式,展现节目选取龙江全域冰雪旅游线路;以此助力龙江冰雪公益,传递公益正能量,传播龙江冰雪的独特性、娱乐性和时尚性,感受龙江冰雪。  【关键词】《沸腾吧!冰雪》;真人秀;节目特色;节目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的热潮传入中国,对于文学、建筑、电影等方面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以万玛才旦为代表的藏地导演采用“内省式”的叙事策略和视角,对影像表达和符号系统进行解构与重塑,打造一种“破镜式”的隐喻模式,以此来寻求民族话语权和民族文化的突围,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藏地新浪潮”运动。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民族电影;藏地新浪潮  中图分类号:G241
期刊
【摘要】扶贫是新时代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新角度,透过新时代农村题材作品,可以关切当下扶贫事业的艰难与矛盾。《大河向东流之沁源故事》是一部围绕三农问题,深入农村扶贫事业的电影,影片极具乡土感,呈现出别样的平民化气质。这部影片代表了新时代下农村题材作品创作的新方向:平民化叙事策略、平民化人物形象和平民化矛盾设置。  【关键词】农村题材电影;扶贫;平民化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任何生活中生产的文艺作品都离不开目前的文化土壤,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也不能超脱于时代而存在,本文以《红楼梦》为切入点,研究其IP开发的潜力、现状及方式,以此对其他类型相同或者相似的中国古典名著IP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更好地服务于这个时代,以文化大IP的形象为社会贡献文化养分。  【关键词】中国古典名著;IP;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
期刊
【摘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动画的跨文化传播屡见不鲜。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出现的机遇与挑战,动画跨文化传播的发展何去何从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搭建起了文化沟通的桥梁,构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共鸣,对国产动画进行跨文化传播有所启示。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传播;动画;寻梦环游记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中的道德与伦理,更多时候,人们讨论的是人工智能的一大分支——强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对人类的伤害。但也可以改变思路,思考是否是对技术的高傲和缺乏人性关怀,令使用者忽略技术使用中的道德,导致施加在“没有感情的机器”上的无情举措反噬己身。人类可以用一种“温柔的情怀”对待类人技术并获益,而了解与超级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人-机”关系所面临的危机后,则可以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探
期刊
【摘要】融媒体时代,媒介生态变化日新月异,电视媒介迎来新的生存空间。《主播说联播》作为《新闻联播》一次与时俱进的创新探索,通过对其内容、生产、形式、传播等方面做的创新实践进行考察,探析其背后的创新理念,为传统电视新闻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提供选择路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主播说联播》  互联网以及新型数字技术的迭代不断更新和解构着媒介形态,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随之发生改变,不同形式的媒介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云南山歌为例,通过在A村的调查,研究云南山歌的内容形式和在乡村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现实中大受欢迎的乡村娱乐文化,网络语境中的云南山歌被污名化为一种低俗文化。对比云南山歌在现实和网络语境中截然相反的处境,本文认为以城市主流文化审美为主的网络语境下,乡村亚文化的话语表达受到无差别的打压。应该给予乡村创作者更多自我表达的网络空间,同时也应该净化其传播环境,鼓励推出优秀内容,对其发
期刊
【摘要】2017年荣获第54届金马奖十项提名、五项大奖的《大佛普拉斯》让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后起之秀——台湾导演黄信尧进入大众视野,2020年《同学麦娜丝》的上映承继过往创作理念,形成在地性、间离感、荒诞化的影视艺术特色。出身纪录片专业的他关注社会议题,将镜头做眼睛,以黑色幽默为表现形式,独特的纪实风格表露人文关怀,反映人生百态和命运无常。由此建构的影像世界,引起观影者对底层群众生存及生命状态的深切
期刊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传统的传播恒业也因此受到较大的冲击,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移动音频的出现更是依靠着其独特的运营方式一跃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知识获取渠道,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移动音频行业依托与互联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其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行业内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起未来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喜马拉也为例分析了移动音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移动音频;喜马拉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