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关注。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性和关键性学科,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日常教学的方向指引和任务所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维特点出发,优化教学策略,注重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才是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个性化发展的主要途径。而什么才是有价值、必需的数学知识呢?根据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可知,其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发展必备的关键能力。由此可见,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有价值的数学。为此,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本质体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悟数学学科的真正价值。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将学习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由此可见,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是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过程。新课改强调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科学地运用于日常实践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不仅能够学会“计算”这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这对于让学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策略
1.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想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那么主动思考是第一要素。这也要求教师要激发出学生弄清问题的欲望,让学生拥有参与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掌握,积极运用情境法,用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兴趣。
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时,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并让学生思考角分为哪几种类型?教师在开始新课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如:小猴子玩单杠的视频。这样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此时教师提出问题:猴子在绕单杠的过程中,猴子的身体和单杠之间形成了哪几种角呢?学生踊跃参与回答之后,教師可以继续提问:你是怎么判定角是钝角还是直角呢?给学生制造了一定的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再引入新课内容,学生将会产生非常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并带有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课前为学生出示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组成的模型图,并让学生找一找模型中都有哪些图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对以往所学的图形知识进行了回顾,还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特点有初步的感知,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
2.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全体进步
孔子给予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倘若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获得发展,更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该从全体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分层教学,面向全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真正实现高效学习。首先,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这是基础,更是关键,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础强,具有很强的探究进取精神;B层次的学生基础一般,能力一般;C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能力较差。其次,立足于日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教师要布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强调A层次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解决一些复杂性的问题,并且增强计算的精确率;强调B层次的学生运用计算法则解决相关问题;强调C层次的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法则,并且解决相关的小数加减法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记忆,从他们的能力出发,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升学习能力,引领综合发展。
3.展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有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其生活中的事物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点作为兴趣培养契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其带有兴趣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
例如,可以进行“确定起跑线”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200米田径比赛的视频,通过视频营造紧张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田径比赛场景,是不是在跑步前,场控人员会将运动员引导至不同的位置上?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那你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什么吗?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内容充满学习的渴望。再例如可以以自行车进行导入教学时,由于自行车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的事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相关知识。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要求学生对蹬一圈自行车的路程进行记录,并探究车速与其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表现出来了参与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结合生活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内涵的认识和体会。
三、结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刻了解核心素养内容,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发挥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美莲.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8(7):92-93.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才是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个性化发展的主要途径。而什么才是有价值、必需的数学知识呢?根据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可知,其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发展必备的关键能力。由此可见,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有价值的数学。为此,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本质体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悟数学学科的真正价值。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将学习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由此可见,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是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过程。新课改强调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科学地运用于日常实践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不仅能够学会“计算”这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这对于让学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策略
1.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想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那么主动思考是第一要素。这也要求教师要激发出学生弄清问题的欲望,让学生拥有参与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掌握,积极运用情境法,用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兴趣。
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时,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并让学生思考角分为哪几种类型?教师在开始新课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如:小猴子玩单杠的视频。这样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此时教师提出问题:猴子在绕单杠的过程中,猴子的身体和单杠之间形成了哪几种角呢?学生踊跃参与回答之后,教師可以继续提问:你是怎么判定角是钝角还是直角呢?给学生制造了一定的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再引入新课内容,学生将会产生非常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并带有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课前为学生出示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组成的模型图,并让学生找一找模型中都有哪些图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对以往所学的图形知识进行了回顾,还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特点有初步的感知,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
2.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全体进步
孔子给予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倘若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获得发展,更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该从全体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分层教学,面向全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真正实现高效学习。首先,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这是基础,更是关键,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础强,具有很强的探究进取精神;B层次的学生基础一般,能力一般;C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能力较差。其次,立足于日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教师要布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强调A层次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解决一些复杂性的问题,并且增强计算的精确率;强调B层次的学生运用计算法则解决相关问题;强调C层次的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法则,并且解决相关的小数加减法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记忆,从他们的能力出发,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升学习能力,引领综合发展。
3.展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有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其生活中的事物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点作为兴趣培养契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其带有兴趣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
例如,可以进行“确定起跑线”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200米田径比赛的视频,通过视频营造紧张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田径比赛场景,是不是在跑步前,场控人员会将运动员引导至不同的位置上?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那你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什么吗?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内容充满学习的渴望。再例如可以以自行车进行导入教学时,由于自行车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的事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相关知识。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要求学生对蹬一圈自行车的路程进行记录,并探究车速与其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表现出来了参与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结合生活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内涵的认识和体会。
三、结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刻了解核心素养内容,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发挥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美莲.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8(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