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熄灭的灯塔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刚过,南方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伴着阵阵凉风,仍是清冷。到达毛主席铜像广场的的时候,雨刚刚停,地面湿漉漉的。越过台阶,便能看见毛泽东铜像矗立在广场中,铜像面朝东南方,手持文稿,目光如炬,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的光辉形象。铜像周围松柏林立,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简单的纪念仪式之后,我们来到毛泽东同志故居。这是主席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故居为土木结构,坐南朝北,依山傍水,静谧清幽。故居周围青松耸立,翠竹婆娑,每到夏季,故居门口的池塘里开满了荷花,微风拂过,碧浪荡漾,吸引游人前来驻足观赏。故居正门口悬挂着由邓小平同志1983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贴金木匾,室内陈设简朴,从孩提到少年,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17年时光。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与故居相邻不远。一进馆内,一座汉白玉毛泽东坐像映入人们的眼帘。坐像的背景是一幅日出风景图,取意“日出东方”。两侧大字醒目地写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纪念馆的展览分为十个篇章,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样形式展现了毛泽东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在纪念馆里,一块块展板诉说着一代伟人毛泽东执政为民的伟大情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这些带着温度的手稿,是毛泽东带领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真实写照。心系亿万百姓的毛泽东,人民群众也给予了他最大的回馈。十送红军的感人歌谣,沂蒙红嫂可歌可泣的故事,淮海战役的后勤独轮车……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出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支持。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居功不自傲,而是将他一生的成就都归功于人民。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毛泽东心里依然装着国事和人民。仔细端详毛泽东1976年9月8日临终护理记录,清楚地记载着:1时10分:看文件15分30秒;13时18分:看文件12分;16时37分:看文件30分……鼻饲食谱里这样记载:1976年7月11日前为鼻饲,7月12日至9月8日为胃管进食。其中除了8月1日到13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进食情况较好、9月3日进食一般外,其余时间都较困难。通过护理记录和鼻饲食谱,主席临终前紧张的生命抢救与忘我的勤奋工作形成鲜明对比,一幅伟人弥留前的感人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充满了敬仰与崇敬。
   从纪念馆出来,往右几百米便是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走入专题展区,毛泽东写的这句话“有了学问,好比人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就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既是毛泽东的读书总结,也是他对于读书的态度。在主席生前书房的还原场景前,我看到书柜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书柜前摆着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床的右侧还整齐地堆放着一些书籍。讲解人员介绍,为了方便主席看书,工作人员特意把床改成左高右低,这样书便不会滑落。昏黄的灯光下,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伟人躺在床上挑灯夜读的场景。他闭目养神,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其雄韬伟略和胸中日月在他看过的书籍里有迹可循。毛泽东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诗经》《论语》《资治通鉴》,还有主席晚年用过的英语单词卡都置于主席的案頭,便于他随时学习和查阅。让人感动的是,在陈列柜里的临终护理记录上,清晰地记载着毛泽东临终前一天的护理情况。这一天,尽管毛泽东的身体已经极为虚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毛泽东仍然坚持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钟。这种勤奋好学的品格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
   在专题展区里,还陈列着主席生前用过的衣物,睹物思人,让我不禁对开国领袖肃然起敬。玻璃柜里平铺着一件米白色的睡衣,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春秋两季穿的,共穿了20多年,补了73个补丁,领子全换过,袖子已面目全非,但他一直不舍得丢。我仔细端详着这件睡衣,看着那若隐若现的白色补丁,不觉眼角已经湿润。陈列柜里有一条屁股上补满了罗纹补丁、膝盖等处磨得发白的裤子也引起了大家的围观,这是1954年8月毛泽东会见英国工党领袖、前首相艾德礼时穿过的,当时工作人员让他换一条,他却坚持说补丁在后面看不见不要紧。陈列馆里还保存着毛泽东生前生活费收支表11份,日常杂费开支账本4本,粮食账本2本,物品分类账本2本。这些账本记录了当年中国第一家庭的几乎整个财务与生活状况,每一笔记录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日的艰辛,也彰显出一个大国领袖艰苦朴素的高尚品格。为了能够合理开支庞大的家庭支出,毛泽东带头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地计划着开支。再走几步,我看见了主席生前用过的水壶。那个锈迹斑斑的水壶,底部由于常年受到水的侵蚀,已经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世界,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其他动物就有这个区别。”我想,这便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口中所言的“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走出纪念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的为民情怀、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使我的思想灵魂受到一次洗礼。通过这次韶山之行,让我更加直观感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领袖风范。他的远大志向,他的雄才大略,他的优秀品格在一件件有着温度的文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大革命时期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地革命时期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的《论持久战》,解放战争时期领导的三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在韶山,在纪念馆感受着也追寻着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心中涌动着无限的崇敬和力量。
   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无疑,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他毕其一生,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如黑暗里不灭的明灯,点亮了我们前行的世界。而我们又何其有幸,在这灯塔的照耀下继续前行,书写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时代之歌。
其他文献
二十多岁的年纪,是最美的青春模样。青春有梦,如诗如画;青春有情,如痴如醉。时光如果倒回90多年,在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青春更多的是血与火、拼杀与牺牲。王尔琢,红军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红四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牺牲时年仅25岁,真正用生命写就了一部浩气长存的青春传奇、英雄史诗。  故居新成   石壁双立,观之如门,遂称石门。石门县位于湘西北,是典型的山城,山多且高。王尔琢的
期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完善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当前,党报评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面临极为难得的机遇;新时代也给党报评论赋予了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能否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创新突破,创造党报评论的新局面,考验着每一个党报评论工作者。   近年来,《湖南日報》把言论评论作为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内容影响力的核心要素来抓,提出“让言论评论成为党报旗帜上最亮的那抹红色”的响亮口号,强化领导力量,总编辑直接管评论、写评论;充实评论队伍,组建了以理评部为基本力量,
期刊
2019年9月3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深刻总结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实践,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出明确要求。这一重要讲话,是指引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遵循,为全党切实提高斗争本领提供了深刻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  
期刊
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背靠北京、毗邻河北,是首都和雄安新区的“海上门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成就,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视察天津,对天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天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前不久,本刊记者随“壮丽70年——高质量发展看天津”全国党刊联合采访团,走进天津,实地感受“
期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档案见证了我们党的发展历程,记录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和独特作用。打开尘封的红色档案,可以回望历史,照见初心。湖南是红色档案资源大省,在湖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中就有大量红色档案。从本期起,我们与湖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以真实的档案见证党的发展历程,
期刊
青春是喷薄的朝阳、燃烧的火焰、热情的诗篇,美丽而珍贵。黄文秀,中共党员,北师大研究生,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用青春诠释了初心和使命,用生命书写了奉献与坚守。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返回扶贫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青春生命。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和青
期刊
1928年5月1日,武汉街头,33岁的向警予面对敌人冰冷的枪口,向着沿街的群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今天,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岁生日的时刻,漫步溆浦警予广场,人们沐浴夏日朝阳,唱着歌,跳着舞,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时空交会,场景交错,我们缅怀英烈更可以告慰英烈的是:今日之家国,已如你所愿。  (一)   溆水,沅江支流。一条原本简单的河,因屈原的行吟,便有了遗世独立的品格和绵绵不绝的诗
期刊
这里,是“中国速度”的核心,研发生产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复兴号”的“心脏”和“大脑”。   这里,是“中国力量”的体现,3万吨重载电力机车开创了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新纪元。   这里,是“中国硬度”的代表,硬质合金被誉为“工业的牙齿”,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是“中国智造”的象征,全球首列“在马路上跑的列车”智轨列车在这里诞生。   这就是中国动力谷——株洲高新区。  腾飞之路:小
期刊
6月27—29日,湘江之滨,群贤毕至,万商云集,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成功举办。短短几天,53个非洲国家以及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贸组织、非洲联盟等国际组织的万余名嘉宾围绕中非经贸合作,见证新成果、畅想新未来。   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致信祝贺,对办好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提出殷切希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