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溆浦县沿溪乡瓦庄村坐落在绵延千里的雪峰山的怀里,像一个极为安静的孩子。四周除了大山,还是大山。这里离溆浦县城50多公里,山路蜿蜒,乘车至少要2个多小时。
村民贺达书起了个大早,准備将一担金银花挑到集市上卖掉,大儿子正在教室里等着他交学费。像所有村民一样,贺达书选择了去大山背后的隆回县小沙江镇,尽管山路更为陡峭,但这里离村里只有10公里左右。贺达书担着药材刚进小沙江镇集市,两个收购药材的小贩围上来,以白菜价将这担金银花买了下来,转手以高出数倍的价格再卖出去。贺达书凑不齐儿子的学费,只好含泪将儿子从教室拉出来,大儿子极为不舍的读书生涯就此画上句号。
这件多年前的事是贺达书一生的痛。如果王依清早点回乡創业,贺达书就完全不会有这段刻骨铭心的遗憾。
2004年春节,已是深圳某外资电子企业高管的王依清回到家里,发现村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田地荒芜不堪。更让他心痛的是,村里人靠山吃山,有种药材的传统,但药材却从未卖出个好价钱。于是,他决定回乡经营药材。
26岁的王依清拉来老表周裕安入伙。周裕安在隆回小沙江做过金银花销售,熟悉中药材市场。两人招聘了几位员工,买了数台电脑,通过互联网对接全国药材市场,开始了药材销售。通过互联网,全面掌握了药材价格,才不会被别人压价。相反,还可以囤货打压对手。当时,每公斤玉竹才0.3元,王依清去邵东收购,当地农民说:你自己到地里去挖,不要你一分钱,我请人挖还要付工钱哩。王依清想囤积一批玉竹,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这时囤积的玉竹至少4年后才起价,期间管理费用太高,还不如种一批玉竹,4年后赚的钱会更多。
于是,王依清便请人种了18亩玉竹、28亩白术和32亩厚朴。种植中王依清又发现两个问题,一是自己和周裕安跑市场,没有太多时间管理这些药材,产量上不去。二是这些药材没形成市场规模,无法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要养大鱼,先建大塘。那就喊乡亲们一起来做大规模1
2008年,王依清、周裕安等6人每人出资5万元,58户村民每户以1000元入股,注册成立了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药材药材,卖出去就是药,卖不出就是柴。”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村民只管种好药材,销售全交给合作社。为让村民安心种植药材,合作社推广“社民同富”发展模式:合作社保证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的中药材,“跌时保、涨时补”,确保药农基本收益;合作社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和销售,在扣除生产成本后,将所得利润的60%再返还给社员,实现药农效益最大化。遇上市场行情不好的年份,股东分红先欠着,但这60%的社员二次返利却一定保证。同时,合作社还在成立之初定下了一条特殊规定:股东的股金最高不超过10万。王依清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大家都能赚到钱,而不是让少数几个人赚钱。
合作社成立那年,贺达书第一批入了社。当年他种了1亩玉竹,平时还到社里做事,另外又凑了1000元入了股。后来,他扩种了3亩黄精、3亩玉竹、4亩黄柏,还将股金追加到1万元,去年收入有七八万元,家里建了一栋200多平米的新房。对于目前的生活,贺达书感到非常满意,“因家里穷,我两个儿子都没能上高中。现在我孙子如果想去国外留学,我都有钱送。”
鱼塘越建越大。目前,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452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万亩、产量1000万吨,275位贫困人口从中获益,实现脱贫。
村民贺达书起了个大早,准備将一担金银花挑到集市上卖掉,大儿子正在教室里等着他交学费。像所有村民一样,贺达书选择了去大山背后的隆回县小沙江镇,尽管山路更为陡峭,但这里离村里只有10公里左右。贺达书担着药材刚进小沙江镇集市,两个收购药材的小贩围上来,以白菜价将这担金银花买了下来,转手以高出数倍的价格再卖出去。贺达书凑不齐儿子的学费,只好含泪将儿子从教室拉出来,大儿子极为不舍的读书生涯就此画上句号。
这件多年前的事是贺达书一生的痛。如果王依清早点回乡創业,贺达书就完全不会有这段刻骨铭心的遗憾。
2004年春节,已是深圳某外资电子企业高管的王依清回到家里,发现村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田地荒芜不堪。更让他心痛的是,村里人靠山吃山,有种药材的传统,但药材却从未卖出个好价钱。于是,他决定回乡经营药材。
26岁的王依清拉来老表周裕安入伙。周裕安在隆回小沙江做过金银花销售,熟悉中药材市场。两人招聘了几位员工,买了数台电脑,通过互联网对接全国药材市场,开始了药材销售。通过互联网,全面掌握了药材价格,才不会被别人压价。相反,还可以囤货打压对手。当时,每公斤玉竹才0.3元,王依清去邵东收购,当地农民说:你自己到地里去挖,不要你一分钱,我请人挖还要付工钱哩。王依清想囤积一批玉竹,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这时囤积的玉竹至少4年后才起价,期间管理费用太高,还不如种一批玉竹,4年后赚的钱会更多。
于是,王依清便请人种了18亩玉竹、28亩白术和32亩厚朴。种植中王依清又发现两个问题,一是自己和周裕安跑市场,没有太多时间管理这些药材,产量上不去。二是这些药材没形成市场规模,无法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要养大鱼,先建大塘。那就喊乡亲们一起来做大规模1
2008年,王依清、周裕安等6人每人出资5万元,58户村民每户以1000元入股,注册成立了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药材药材,卖出去就是药,卖不出就是柴。”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村民只管种好药材,销售全交给合作社。为让村民安心种植药材,合作社推广“社民同富”发展模式:合作社保证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的中药材,“跌时保、涨时补”,确保药农基本收益;合作社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和销售,在扣除生产成本后,将所得利润的60%再返还给社员,实现药农效益最大化。遇上市场行情不好的年份,股东分红先欠着,但这60%的社员二次返利却一定保证。同时,合作社还在成立之初定下了一条特殊规定:股东的股金最高不超过10万。王依清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大家都能赚到钱,而不是让少数几个人赚钱。
合作社成立那年,贺达书第一批入了社。当年他种了1亩玉竹,平时还到社里做事,另外又凑了1000元入了股。后来,他扩种了3亩黄精、3亩玉竹、4亩黄柏,还将股金追加到1万元,去年收入有七八万元,家里建了一栋200多平米的新房。对于目前的生活,贺达书感到非常满意,“因家里穷,我两个儿子都没能上高中。现在我孙子如果想去国外留学,我都有钱送。”
鱼塘越建越大。目前,溆浦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452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万亩、产量1000万吨,275位贫困人口从中获益,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