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法的整休主文观及当代价值

来源 :商讯·公司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具备个体主义观的一些部门法(如民法)相比,具备整体主义观的经济法在具体分析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具体体现在经济法当中,对于本身法律体系的具体上的价值确定、方法的调整以及整个体系的构成,都与整体主义观相关联。此中,社会整体的利益观作为整体主义观的主要侧重点,更加值得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整体主义观;经济法;当代价值;内涵表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飞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国家社会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人民对生活水平的更高要求与市场经济发展上的不够协调的矛盾。市场经济的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区发展问的不协调,二是城乡发展问的不协调,三是群体发展问的不协调。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既应当稳步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应当平衡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为社会建设的和谐问题提供有效支撑。经济法当中所包含的整体主义观,对应着协调市场经济平衡发展,维持社会和谐的原则与思想。本文将对经济法当中整体主义观具有何种内涵和表现进行简要叙述,同时分析经济法当中整体主义观的构成及其方法应用,并简要提出对应的现实启示。
  一、经济法当中整体主义观的内涵以及表现
  经济法是指在市场经济关系当中,出于国家干预的需要而所组成的法律体系,也可以认为是从国家层面进行调整和干预的法律体系的总称。经济法出现的客观原因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失灵以及政府管理的不协调。在此情况下,经济法对从国家层面对市场经济失灵情况下做出调节的权利进行近一步的明确。从很大程度上讲,经济法的性质并非限权,而是授权。同时,这也确立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恰当干预为经济法的基本出发点。
  在方法论当中,整体主义观与个体主义观存在对立区别。在整体主义观当中,社会个体被包含在社会整体之中:在个体主义观当中,认为社会经济的本质是个体的经济发展。因此,其本质上的区别可以理解成在对社会以及社会关系的认知和理解的过程当中,出发点应当是个体的人还是社会整体。二者表现在需要对社会矛盾进行解决时,对象选取应当是整体还是个体,在确定如何取舍利益时,应当侧重于社会整体的利益还是个体本身的利益。
  在经济法当中,通常是以整体主义观为基础的,这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关系密切。在经济法当中,其调整对象时整体社会经济,它是表征为社会的全局性以及公共性的法律联系。其价值的甄别与取舍,通常的立足点是社会本位,社会经济当中的公共利益是经济法的基本追求。
  二、经济法中整体主义观的组成
  经济法当中,整体主义观作为其与其他法律相比的特有属性,确立了整体主义观在经济法当中的地位。具体上,经济法当中的整体主义观的组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调整对象以及方法
  整体主义观在调整对象以及方法方面的体现,主要是其调整对象范围的整体性。也就是说,不能够以单纯的经济法律的关系作为经济法对应的调整对象。具体上,经济法所对应的调整对象应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经济调节,二是市场主体调节,三是社会分配调节,四是市场秩序调节。经济法与民法相比,对于经济关系的调节存在一定差别。经济法对于社会经济关系调节既具有对应的权利从属性,也具有相关的社会的全局性以及公共性。经济法要求从总体上对社会上的公共利益进行考量和平衡。在平衡过程当中,对各部分主体的权利做出明确和划分,各部分主体之问的权利存在一定的从属关系。经济法通过对政府相对应于市场经济的管理权利的明确,对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进行明确的权利划分。在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中,牵涉主体往往较多,多数情况会参照整个社会市场环境进行讨论。鉴于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往往是宏观的和较为笼统的。
  同时,经济法的整体主义观也体现在其整体调整的方法上。各社会主体之问存在客观联系,使得其相互关联和牵制,也导致社会整体上组成的错中复杂。在经济法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调整当中,既要细致地照顾到各个个体之问的利益,也应当统筹兼顾,对整体布局做出调整和规划。这既是对整体利益的法律维护,也是对各部分个体问利益的均衡。
  (二)法律体系
  经济法涉及的社会个体的多样性以及其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法法律体系应当具有整体性的统一法律体系。通常认为经济法的法律体系应当有四个组成部分,具体如下。一是市场秩序法,这类经济法通过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以保证其竞争、统一、有序、开放,如《反垄断法》等。二是市场主体法,这类经济法以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基本参照,对市场经济当中的某些行为与主体进行规划和规范,起到约束与调整的作用。如《合伙企业法》以及《公司法》等。三是宏观调控法,这类经济法通过调控整体上的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保障同名经济发展发展的稳定。如《企业所得税法》等。四是經济监管法,这类经济法主要对整体经济安全进行把控,保障市场经济发展平稳有序,规避可能的经济风险。如《证券法》以及《保险法》等。
  (三)立法宗旨
  经济法当中的整体主义观,以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核心,主要为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促进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立法宗旨由基本立法需要以及相应的社会历史所决定。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立法的基本导向开始侧重于社会整体的利益,国家开始执行为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此情况下,经济法立法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将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宗旨。同时,由于经济法的产生需要,也应当坚持社会本位的原则。经济法作用于市场经济自身调节无法保持平衡之时,在市场经济失灵的情况下做出及时的调控,以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
  三、经济法当中整体主义观的当代价值
  (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来源于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不均衡。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乡村振兴的政策也是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能力,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城乡差异的缩减首先应当从人人手,应当均等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差异,平衡农村与城市的医疗保障水平,均衡农村与城市的就业机会。经济法当中对于乡村振兴方面的法律规定,能够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为农村发展应如社会资本,帮助农村快速缩短与城市的经济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促进区域协调化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域民俗、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征之一就是区域的经济发展之问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协调化发展的法律明确和维护,也是经济法当中整体主义观的价值体现。从圉家层面来说,应当出台一系列相关的区域发展、区域协调的经济法,对区域协调化发展形成良好促进,保证区域协调化发展的法治、规范、制度。同时,应当做到对于经济发展不够发达区域的扶持和维护。国家通过扶贫以及对应的财税调节均衡区域投资,促进区域的协调化发展。通过对整体产业体系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帮助部分区域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区域差异。
  四、结语
  经济法当中的整体主义观既是出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考量,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稳定基础。它既从大局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考量,也细致到每一个公民的幸福生活。对干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以及区域协调化的维护正是其价值所在。经济发展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我同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相信在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当中,经济法中的整体主义观能够体现更高价值,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钱雪莲.论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J].经济学家.2000(1):76-79
  [2]万江.论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兼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3]张克.收入分配改革的法律思考[J].检察风云.2013(4):17-18.
  作者简介:
  马楠,中共法库县委党校,辽宁沈阳。
其他文献
摘 要: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目的在于获取银行贷款资金,同时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本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的不断扩张,其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处于融资规模过度、运作管理不规范的高负债状态,潜在风险较高,亟待通过改革来予以化解。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投融资平台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旨在为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有效控制运营风险,实现
期刊
摘 要:实体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我国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就成了一句空谈。因此,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坚决保证实体经济不被泡沫化,逐渐调整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尽快回归正途。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健康发展:泡沫化  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所谓实体经济( Entity ec
期刊
摘 要:从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我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不管是从经济总量还是贸易投资活动,以及制造企业与金融行业的实力的状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实力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中,稳居世界经济的第二名。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性发展方案,将亚洲分工产品分工体系作为核心内容,逐步扩展到全球的贸易活动。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背景及意义展开分析,利用“一带一路”推动全球经济贸易格
期刊
摘 要: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资金风险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规避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资金风险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断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这对于推动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以及培养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了解企业资金风险防范模式,然后分析了企业资金运行存在风险的原因
期刊
摘 要:金融环境是动态的环境,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伴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改革,新型的金融环境也展现出了不同以往的诸多表现特征和问题,对新型金融环境的综合分析有利于金融行业把握总体发展的正确脉络。而金融会计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文以探析金融会计在金融机构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对新型金融环境下组成金融会计风险的因素做出多方面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策略,为
期刊
摘要:随着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愈发重要。因此将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到农业经济发展中,促进农业发展模式向新农村建设模式方向发展,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更好的服务。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已逐步推进,国家为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制定和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助力新农村建设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为实现科技强国的建设目标,国家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中央对项目资金管理的改革力度相应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国际科技计划的企业在顺沿科技管理改革趋势的基础上,也应积极遵照相关的会计核算原则。文章在阐述企业国拔经费会计核算原则的基础上,对其现状做出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拔;经费;会计核算:现状;应对措施  新时期下,政府机关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连续增强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企业全面成本管理展开论述,阐述大数据技术在全面成本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以A企业为例,具体分析大数据在其成本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后提出大数据应用于全面成本管理体系的未来展望,旨在幫助企业更快适应信息时代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大数据:全面成本管理:A企业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社会在逐渐淘汰仅拥有单一技能的人才,而更加青睐于高水平的未来型人才,尤其是具有双创精神的人才。这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需要各个高校在教育思路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更新,积极进行双创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融入社会和实践体验的机会,不断扩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而与社会的其他力量相互联合,共同构建全新的就业模式。本文简单概述了创新创业人
期刊
摘要:本文对长三角经济圈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分析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协同、专项合作、交通便捷等方面优势,为其他区域发展起到一些借鉴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新模式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丰饶,水系密布,35.9万平方公里地域面积占全国1/26,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1/4,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