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回归初中生物教育,让生物文化大放异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974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肩负着教育改革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任务的初中生物教学,在新时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将人文教育与生物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充分感受生物文化之魅力,成为广大教育者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人文教育 生物文化
  当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物学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人们未来的命运,都与生物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就使肩负教育改革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重任的初中生物教学,在这个历史新时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纵观我国的教育现状,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分裂[1],“文理分家”的现象已经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顽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学领跑在科技发展前沿,成为当下的主流学科,使很多青少年对此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因此,生物教学的教育功效表现出了明显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人文教育与生物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充分感受生物文化之魅力,成为广大教育者关注的课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进行探析。
  一、感知生物文化,唤醒情感体验
  新课标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如诗词、历史、社会热点、美学元素等,无一不提醒着学习者生物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深刻体现出生物学中的人文特色。这些文化因素与中学生的情感需求十分贴近,通过这些文化因素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让生物课堂充满人性关怀,让学生在吸纳知识的同时回归情感生活,体验在学校、在课堂无法触及的生活现实,这不但是生物教学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如在讲“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课时,在认真学习了关于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制订一个“我给爸妈蒸馒头”的活动计划,要求学生在课堂将“蒸馒头”所需的材料、流程、方法设计出来,然后回到家后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将制作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包括爸妈的反应、自己的感受等,然后让爸妈打分,写出评语,留到下节课进行讨论。学生在自己的计划书中纷纷表示:“通过蒸馒头我才发现,原来爸爸妈妈每天做饭是多少辛苦,我应该认真学习,回报父母。”家长对这种模式非常赞同,感叹:“这种方式不但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能力,加深了与我们之间的感情。”
  二、挖掘人文内涵,建构完整体系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是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如“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及使命”等等,都特别强调环境与生物之间、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注重对这些人文内涵的挖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而又充满立体感的知识体系。如在讲“生物的变异”时,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遗传变异进行新品种培育而取得一定成绩时(出示高产奶牛、杂交小麦、太空椒等案例),也要提到“克隆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引起的争议,让学生思考,转基因技术到底为人类带来的是好处还是威胁?类似这样的知识都是文理相兼的,从理性的知识材料中挖掘感性的人文因素,会让生物课堂变成既有人文又有科学的立体课堂,学生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认知,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系。新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生物学家及生物史的故事,使得生物科学的人文色彩更加突显,生物知识更加丰富饱满。如在讲“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时,可以将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串联”,从“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到“雷达与蝙蝠”,从“国家863计划成果展”到“基因抗虫棉”,让学生由衷地感受生物学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学在不断地发展,对工业、农业、军事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注重探索体验,促进思维发展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蕴藏于生物知识中的人文精神与生物文化,不但会让他们对生物学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能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共同发展[2]。而如何引导他们去探究、去发现,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观察、进行测量、进行实验,以此培养形象思维,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怎样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交流表达,学会如何推论和预测,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如在学习发酵技术时,有的同学对酵母菌是否会受青菌素影响产生质疑。这时,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如参考“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进行单因子实验,实验装置交由学生自己配备。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了合理推理,将知识灵活运用在了未知的探究试验中。有的学生还想到了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计数,这不能不说探究与发现给他们的创新思维带来了动力。
  当前,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重要的转型期,我国教育已进入素质教育阶段,传播生物学中的人文精神,让生物文化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通过生物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当前生物教学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焦宏燕.小议如何在初中生物学课中实施科学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8):8.
  [2]胡玉勤.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之策略[J].考试:教研版,2013,(1):103.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国外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国外CAPP的一些技术方法做了简单论述。特别是针对苏联的САЛР应用系统,介绍了他们在CAPP方面建立的一些概念、
该文描述一个基于工业统计的一般过程,采用知识工程的有关技术开发的试验型CAPP系统——KBCAP。该系统在输入零件信息后可以利用经验知识自动生成较合理的工艺规程。该文对系
摘 要: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就像演奏中乐章的前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导入新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高效的课堂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精心设计导入内容,灵
该文以状态跳变图为基础,深入分析冗余变换与非法变换的特征,提出结构冗余和功能冗余的概念,并讨论了可测、不可测变换故障与冗余的联系,最后结合验证和测试生成,提出状态冗余的确
摘 要: 项目教学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项目作为载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实际应用为尺度,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实施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分析化学作为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高、实践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其专业基础知识枯燥而繁难,课堂教学沉闷而乏味。本文积极进行分析化学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展示了项目教学在分析化学课程
摘 要: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开放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恰当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导入方法 导入过程 研究性学习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  一、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导入研究性学习。  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