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马未都:“玩”出来的收藏大家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joyjo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未都,刚到知天命的年纪,古玩收藏界一位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古典艺术博物馆,在《百家讲坛》与观众分享收藏的心得。文化与财富并收。老插、文青、编辑、作家,青年时代的马未都和众多蹉跎岁月中成为成功者的人一样,有着被媒体惯称为“传奇”的人生经历。
  


  
   “捡漏”成就大收藏
  
  马未都从小就对旧东西感兴趣,就对新东西不感兴趣。小的时候,学校带着去看博物馆,老师的任务去了就算完成任务,你看什么都不重要。马未都的印象就是老师说跟上跟上,永远说这种话,就是一个跟一个,但马未都就永远落在最后,就要看,看明白。马未都觉得弄清历史的成因是特别重要的。
  1969年,他随家人到了黑龙江,在五七农场种高粱;16岁那年回到北京,在街上晃悠,日子过得有点像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安分的少年时代,他脑海中总有个问号不时跳跃:为什么我受到的教育和我看到的历史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受的教育是‘过去的人活得没有我们好’,而他们用的东西,比如吃饭的碗、坐的椅子,都比我们的漂亮?这是一个喜欢旧东西的少年关于收藏的兴趣萌芽。
   18岁,马未都到京郊农村当老插,1975年回城当工人,在车间开机床,满手机油;此时的马未都对古董收藏产生了兴趣。
  马未都开始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文革”时期。那时候天津的文物市场形成得最早,马未都在北京工厂里上班,一有空老往天津跑。那时马未都收入不高,可当时东西也便宜,马未都把抽烟的钱省下来也就够满足收藏瘾了。而且一开始买的速度比较缓慢。可是那时候的人根本没有价值观,有些东西你喜欢,人家说你拿走就行了,根本就不要钱。
  大概1982、1983年那会儿,一个文物局的老头给马未都拿一个青花罐的时候,他告诉马未都一句话,马未都当时印象特别深刻,人家告诉他说这个青花,可以分出历史朝代,马未都当时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马未都认为青花就是一个白瓷上画着蓝色的花,这怎么能看出700年以来的变化?而每个朝代都能分出来?那位老先生说,你只要认真地看,就能看出来。然后马未都就买了一个,现在说起来都是很可笑的事,就是搁在床上,床头有一个台灯,专门去买100瓦的电灯泡,特亮,不亮看不清楚,天天抱着看。一是“养眼”,享受“和古人神交的滋味”;二是“琢磨”,熟悉不同年代、不同窑址、不同工艺的瓷器。马未都没拜过师,实物就是他的老师。任何一个物体都能给人提供信息,任何一种信息都可能带有一种文化内涵,当你把这些东西全部捕捉到的时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判断,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作到‘技高一筹’。
  一个人如果热爱一些东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触它。为了弄清各个历史时期陶瓷的特征,有一段时间,马未都几乎天天去故宫的陶瓷馆,常常是陶瓷馆两个大院除了几个工作人员,就他一个参观者,空空荡荡,阒然无声……
  马未都看东西和别人不一样,他要把每个细节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展室的光线不好,马未都每次去都带着手电筒,对每一件瓷器照着看。展室里就他一个参观者,他拿着手电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这让工作人员起了疑心,后来,他们真以为他是个‘踩道儿的’,简直开了个大玩笑。
  20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国营文物收购点,每天早晨门没开,就有许多农民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老瓷器在那等着,排队的人足有500米长。一只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碗才10元钱。马未都每天上班前总要先去那儿转一转,见着什么喜爱的,就省包烟钱买下来。总有人问他‘你当时一个月挣百八十块钱,哪儿来的钱买东西’?其实当时东西特便宜,花20元钱可以买3件。马未都认识的许多人,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拿出来,无非就是想换一个冰箱、一台彩电,现在一想,当时人家卖的东西可以把一个冰箱厂给买下来。
  


  当别人把自己家中“不值钱”的老玩艺儿卖掉、甚至扔掉的时候,老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当时普通人觉得收藏瓷器字画基本属于封建遗老遗少的玩物丧志,而马未都却悄悄开始了他收藏老玩艺儿的生涯。
  喜欢就到处找,到处买。马未都说,他的很多好东西都是跟朋友“交换”过来的,上朋友家看到有喜欢的东西就管人家要,朋友说你就买点什么东西交换吧,谁也不把老玩艺儿当回事。那时候真是收藏家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文物商店内销部一只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碗才售10元钱,信托商店一对红木圆椅才卖15元钱。
  马未都当时在出版社,手里常攥着稿费,看中一件收一件。老百姓家,地摊,文物商店,文物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随着收藏日丰,在众人懵懂混沌中马未都悄然攒下上千件瓷器、玉器和古典家具,完成了原始积累。到了80年代末,他的藏品已经小有规模,成为京城新崛起的收藏名人。
  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是挪用了家里买彩电的钱。那东西原来是卖外国人的。就在现在王府井一带一个店里,最初马未都看到的时候标价2000外汇,后来那东西不让出境,所以中国人能买。最后人家给打了一个八折1600卖给马未都了。那会儿,1600块钱还是个大数。当时一个四级工每月的工资不过五六十块,一个科长的工资也只有60、70块钱。关键问题是当时人们并没有什么收藏意识,能花1600块钱买四件挂屏,确实需要点儿眼力。想不到,这东西买到手没几年,香港举办的一个拍卖会上,跟他这件藏品相同的挂屏,卖到了14万港币。至于说现在这件四扇屏值多少钱,他说不好,反正有人开价一百万,他没卖。
  “确实舍不得,因为它对我的收藏经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纪念品。”马未都笑着说。
  值得一说的是这件四扇屏还有过“历险记”。那是马未都把它买回家不久,有一天家里被人盗了。爱人给他打电话,惊出他一身冷汗,跑回来一看,电视让人抱走了,音响也让人盗去了,凡是值钱的东西几乎都被洗劫一空。惟有这个四扇屏被窃贼挪到了一边,而且完好无损。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还没有收藏意识,贼更不懂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不值钱。所以走“空”了。八成是这四扇屏跟他真有缘。
  马未都比别人更早地进入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审视的阶段。从官窑值两块钱时开始买,直到它值20万,马未都说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只是因为比别人多看了半步,早走了半步。
  
  收藏人生有传奇
  
  马未都的收藏生涯中故事很多,最有感触的一件是1998年的一天,李翰祥导演突然打电话给马未都说很想见他:“我找你好长时间了,我的那些古董想处理了不想要了。你帮我处理了吧。”那天马未都下午有事,说我要出去,要么你早点,要么4点以后,李翰祥说那我4点以后来吧。结果中午马未都吃饭的时候李翰祥又给马未都打了一个电话,说在路上了,要马未都等一下。李翰祥到的时候是12点多了,李翰祥说自己剩下的这些东西都不想要了。李翰祥就给了马未都一个清单,还有价钱,马未都说行,咱们谈谈价钱就行,李翰祥很高兴就走了。这时是一点一刻,因为马未都计划一点要走还拖了15分钟。谁知,第二天晚报就登出来说李翰祥猝死,当时马未都就奇怪:哪个李翰祥?是不是还有一个李翰祥?我昨天还看到他了,他从我这里出去的时候就直奔拍摄场地了,到那儿拍了一个镜头就死了?死后他儿子找到马未都,说既然李先生生前把这些东西都托付给你了,就是这些东西跟你有缘了。马未都想这就是缘份吧。
  马未都在自己的收藏之路上,虽然没有栽过大跟头,却时常栽小跟头。有一次他看中了一个农民手中的碗,却没想到被这个农民给骗了。马未都印象特深,马未都看了他有个东西,这个东西马未都当时也是认识不清,但觉得那个东西特别像个老的。然后他就卖给马未都。那时候不兴在餐馆里请人吃饭,马未都就赶紧回家做饭,吃饭,还去楼底下买了一瓶劣质的红葡萄酒,那老乡就喝,特能喝,一会儿就喝糊涂了,最后就告诉马未都了,说你对我太好了,我出来这么久,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我告诉你,我不忍心了,告诉你,那东西是个假的,拜拜了,说完撒腿就跑了。
  在马未都四处收藏古董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没什么兴趣,让马未都苦恼的不是东西看走了眼,而是找不到知音。当他淘到一样喜欢的瓷器,回到单位就拿出来让同事欣赏。别人一听是花10多块钱买的,都笑他当了冤大头。甚至有人讥笑他“玩物丧志”。有一天,他抱着一个新买的大罐子去找一个朋友,敲门门不开,但他在外面听见屋子里有人。所以就一直又喊又敲。门总算开了,一进门发现屋子里四五个人神色慌张,他也不管那一套,把大青花罐子拿出来,往电视上一搁。这时马未都发现,电视机是热的,再看那些人慌张的表情,他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锁在屋子里看毛片呢。马未都说毛片什么时候都能看,你们看我这个吧,特棒。马未都发现每个人都特别茫然,他们都觉得他特扫他们的兴。
  


  现在的马未都,能准确鉴定陶瓷的年代和品质,很少看走眼,甚至看到瓷器正面的图案马上就能说出另一面的花纹,这是因为在他器物上琢磨出了信息,读出了文化。
  万物皆有灵性,把玩古玩也需要灵气和悟性。马未都说,这和其他艺术一样,付出和收获不一定成正比,画了一辈子的画也不一定能成为世界大画家,天赋至关重要。“我个人悟性很好,触类旁通能力比较强,又长期接触文物采买第一线,一般作伪的人就骗不了我。”
  “我祖上既没人写字,也没人玩古物,我这就叫旱地拔葱。”马未都颇为得意地说。
  
  靠文学作品一举成名
  
  在马未都对收藏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他的另一方面的才华,开始展露出来。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文学爱好者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他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看上,成为《青年文学》的编辑,十余年间以“瘦马”为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上百篇。随后又和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火了好一阵子。写完了《海马歌舞厅》,马未都觉得非常累,非常浮躁,再也不想写了;1995年,他辞了职,全身心投入一直喜爱的古玩收藏,人生从此转弯。从不知收藏为何物的车间工人,到今日坐拥宝物的文物收藏大家,马未都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马未都的名声在文化圈人尽皆知,2004年张国立、王刚、张铁林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再现了民国初年至解放初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们的兴衰往事。为了确保古玩不“露怯”,特意请来马未都把关,专门负责文物的鉴定,把穿帮的硬伤一个不漏地枪毙。
  道具不可能全部用古董,但是剧中仿制品都经马未都过目,就连铺子里放置古玩的架子也力求写实,剧组找到一知名家具厂打造了一批红木紫檀的家具。一部戏不可能没有硬伤,但是有马未都把关就是希望最大程度地尊重观众,不糊弄观众。
  马未都说,张国立找他就是为了在专业性上提高一个台阶,不至于贻笑大方。于是,古玩字画怎么捧、怎么“过手”、怎么卷、怎么品都是按照行内规矩来。
  拍片风险大,马未都可不敢冒险把珍贵古玩搬到片场,但是他也随身携带着一些小道具以备不时之需。比如玉佩,男人、女人佩带的玉佩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时代变迁,样式和戴法也有很大不同,因此马未都携带的这些小玉佩也起到了大作用。
  《五月槐花香》集结了一批“名人玩家”,主演王刚精通瓷器,张铁林喜欢名人手札,张国立入行不久,偏爱古玩,而编剧邹静之也是圈中小有名气的“古家具玩家”。
  谈到马未都,邹静之称其为“带有文学气息的收藏家”。邹静之说,“《五月槐花香》一剧深得马先生帮助,开机之前他经常到现场去看看,他非常注意细节,有一次剧务把对联挂反了,平仄颠倒,还是马先生及时指出错误,可见他有多么用心。”
  性格直爽的马未都坦言目前很多电视剧制作比较粗糙,常常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尤其古装戏里,就算经典电视剧《红楼梦》也留有硬伤,比如贾母房里摆设了一件唐三彩,马未都认为这完全是用后世的思维臆断古人的生活。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世人才重新发现了唐三彩的价值,而之前,人物俑、牛、马、骆驼等三彩制品一直都是古人坟墓里的陪葬品,如此晦气不吉利的东西,怎么可能在康乾年间作为装饰品摆放在贾母的房中呢?
  
  倾心打造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马未都从90年代初开始想做一家私人博物馆,当时做过几次展览,感觉不错。那时候生活开始得到改观了,就想国家没有私立博物馆,自己何不办个私立博物馆呢。可1992年打的报告被枪毙了,到了1996年才算批下来,名字叫“观复”。“观复”两字取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坐,无以观复”一句,也表露出他对收藏的一种态度。马未都觉得博物馆的教化是对全民族的,会有一种长期的作用。从博物馆注册以后,马未都就想把这件事情做好,让这个博物馆对社会有用,而且一定要完整有效,不能因个人的情况变化而消亡。
  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最早坐落在北京古老的文化街琉璃厂,展出面积约400平方米,陈列以明清传世文物为主;除长年展出的古家具之外,还定期地策划组织专题展览,并举办文化交流讲座等活动。馆内的布置温馨而典雅,客厅、书房、卧室、茶室的布置,打破了人们成见里的冷冰冰的博物馆形象。整个馆内只有十多个玻璃展室,不断地更换着新的展览。
  


  博物馆自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已举办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中国古代文房用具展、明清箱匣展、宋辽金元古瓷展、观复小品展、海上怀旧展、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盘展、锤錾工巧——中国古代金属工艺展、中国古代门窗展、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等十多个展览。
  1999年为配合世界建筑大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同《建筑报》合作,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精美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给20万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瑞环主席在开幕时也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3年10月应文化部要求,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法国外交部长多米尼克·加卢佐·德维尔潘,文化部长让一·阿亚贡,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女士,油画家赵无极等各界要人均莅临参观,为之赞叹不已,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道展出盛况。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改为理事会制,新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总占地6亩,展览区及会员活动区2,800平方米;其中书画馆500平方米;古代家具馆450平方米;古代器物馆350平方米。在2004年6月18日揭晓的“首届中国收藏年度排行榜”中,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入选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分别在杭州、厦门和山西建有分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人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博物馆、西雅图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等海内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同行曾专程前来交流切磋。不少国家政要、名人、多国公使以及许多驻京外事机构的有关人士成为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座上嘉宾。
  但有件事让马未都难过至今:有一女青年,参观完博物馆里精心摆设的明清家具后说了句:“这些烂椅子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店里的电镀椅子呢。”他在边上听着,半天没缓过劲来。
  
  《百家讲坛》来了草根藏家
  
  马未都说自己是一个重视生活乐趣的人,而生活的乐趣是由一个个细节堆积成的。从一件老东西的细节中感悟历史、触摸文化,是马未都最大的生活乐趣和个人享受。作为大玩家,他觉得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不是藏品的数量也不是眼力的高低,而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领悟,以及‘再创造’的能力,除了出版了多部文物研究、鉴赏专著以外,他还经常应邀到大学和不同单位演讲,生动有效地把自己的知识和体验传播给听者,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这么多的乐趣。
  2008年1月2日,马未都作为第一位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收藏家,开始了他的收藏专题。没有显赫的学术背景,却在民间藏家心目中地位甚高——这或许是《百家讲坛》看中马未都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颇具传奇色彩的收藏经历,也让这个走上讲坛的草根藏家没开讲便已经吸引了众多眼球。
  在第二集讲座中,马未都抛出一个观点: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解释长期被误读,李白说的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马扎,古称“胡床”。他的理由是,唐代的门是非常小的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光是不可能进入室内的,尤其是当窗户上糊上纸的时候。马未都的新观点引起外界一片哗然,有观众表示赞同,但也引来了众多反驳。1月6日湖南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在博客中公开批驳马未都。
  面对外界的质疑,马未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抛出这个观点前,我就知道会有反对意见产生。”马未都称,他已经看过张华立的博客,也收集了一些反驳的意见。但是他目前并不会急于对外界的评论做出回应。马未都表示,他希望等到外界的观点都充分明确了,他才会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观点。马未都甚至表示,研究历史根本不能依赖文献,因为文献具有太强的主观性和不真实性,“我觉得探究历史真相要依靠文物,真实的文物才是铁证如山”。
  自从走了易中天和于丹,《百家讲坛》似乎已沉寂太久,马未都的出现,为一度低迷的百家讲坛,带来新的人气。相比于易中天调侃式的品三国,马未都那些颇有传奇色彩的收藏经历,以及文物本身背后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显然更有吸引力。
  自“家具篇”开播后,拿着家什上门来找马未都鉴定的人络绎不绝。“虽然对我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也让我能有机会看到更多的东西。”马未都说:“现在外面的真东西不多了,我通过大家拿来的物品,至少还能看到现在造假到达了怎样的水平。”此外,在开讲《百家讲坛》的同时,马未都也开通了自己的博客。他表示:“我打算写一年,到时候就出个《马未都365天》。”
其他文献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形势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汉语以其独特的行文方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本文将介绍四种翻译方法来帮助译者翻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5-062-02  摘要 体育教学模式是设计组织和调控体育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它以一种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又以成熟的经验来丰富理论,它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目前有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常活跃,并呈现了多元的体育教学模式。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学内容得以更新,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教育规模的飞速发展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目前还较为滞后,管理体系有待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进行
青少年足球是当前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重点,学校足球的普及与推广则是青少年足球的关键.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手启动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通过在全国的大、中、小学校
目前环境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一直很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措施,并且不断地完善环境治理系统的管理体制,为的是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在国内外动作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对幼儿体育教学模式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诸要素进行审视,在日后今后幼儿园体育教学
当前, 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分散”“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师队伍匮乏”等问题.本文结合应用型类高校专业的特点, 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
对于我国艺术类高校的发展而言,行政管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辅助工具,而它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对于艺术类高校的发展和变革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众所周知,伴随国家对高等教
吸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发展党员的工作并没有终结,还必须在预备党员考察期内,加强对预备党员的管理、培养、教育、考察,促使其成为合格党员,使其能够按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