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造成胃出血
●本刊记者: 江苏读者张阿姨来电话诉说了她的经历。她三年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知道阿司匹林的重要性,一天也没敢落下。然而前不久,忽然感到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身体甚至开始麻木,还以为是中风,但诊断结果让她很吃惊,是胃出血。而胃出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张阿姨一直不敢“怠慢”的阿司匹林!她真的难以接受,并且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孙宏涛: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能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并保障老年人或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现在许多人都在服用阿司匹林。但阿司匹林的确有其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原因之一是由于胃上皮细胞与阿司匹林的直接接触,造成胃壁的损伤,并且用药剂量越大、时间越长,用药所造成的损伤也就越大。少数人服用后确实可能会对胃造成损伤,引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因此服用阿司匹林应咨询医生后再使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他出血性疾病,以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并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
●本刊记者: 那已出现胃部不适的患者是否还可以继续服用呢?
○孙宏涛:如果心脑血管病处于稳定期,应尽量首先明确病人胃病的性质。消化性溃疡病人,若幽门螺杆菌(Hp)检测为阳性,此时不宜使用阿司匹林。如必须使用,尽量选择最小有效剂量,并适当延长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溃疡是否愈合、病人症状、有无胃癌家族史等因素,决定是否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病人为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则暂不宜使用阿司匹林,待胃部病变愈合后再考虑用阿司匹林。
长期服用宜选精确肠溶剂型
●本刊记者: 那么如何能够减少阿司匹林对胃肠造成的损害呢?
孙宏涛:要在医生指导下,选对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常用的阿司匹林分普通剂型和肠溶剂型两大类。为减轻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建议使用在胃内完全不溶解的肠溶剂型(如拜阿司匹林),可保护肠胃黏膜,避免胃溃疡、胃出血。
剂量上每日50-100毫克(大多推荐每日75毫克),在起到预防作用的同时把药物毒性反应减到最低。不可空腹服用,每天服一次即可。另外,如有特殊需要还可服用预防性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还要注意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之间的相互作用。之前没有胃病的患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有胃病的病人,要在医生指导下制订阿司匹林服用方案,并定期随访,及时发现阿司匹林的严重不良反应,以及评估胃病性质和程度。
●本刊记者: 谢谢孙博士的讲解,我们下期见!
●本刊记者: 江苏读者张阿姨来电话诉说了她的经历。她三年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知道阿司匹林的重要性,一天也没敢落下。然而前不久,忽然感到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身体甚至开始麻木,还以为是中风,但诊断结果让她很吃惊,是胃出血。而胃出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张阿姨一直不敢“怠慢”的阿司匹林!她真的难以接受,并且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孙宏涛: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能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并保障老年人或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现在许多人都在服用阿司匹林。但阿司匹林的确有其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原因之一是由于胃上皮细胞与阿司匹林的直接接触,造成胃壁的损伤,并且用药剂量越大、时间越长,用药所造成的损伤也就越大。少数人服用后确实可能会对胃造成损伤,引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因此服用阿司匹林应咨询医生后再使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他出血性疾病,以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并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
●本刊记者: 那已出现胃部不适的患者是否还可以继续服用呢?
○孙宏涛:如果心脑血管病处于稳定期,应尽量首先明确病人胃病的性质。消化性溃疡病人,若幽门螺杆菌(Hp)检测为阳性,此时不宜使用阿司匹林。如必须使用,尽量选择最小有效剂量,并适当延长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溃疡是否愈合、病人症状、有无胃癌家族史等因素,决定是否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病人为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则暂不宜使用阿司匹林,待胃部病变愈合后再考虑用阿司匹林。
长期服用宜选精确肠溶剂型
●本刊记者: 那么如何能够减少阿司匹林对胃肠造成的损害呢?
孙宏涛:要在医生指导下,选对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常用的阿司匹林分普通剂型和肠溶剂型两大类。为减轻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建议使用在胃内完全不溶解的肠溶剂型(如拜阿司匹林),可保护肠胃黏膜,避免胃溃疡、胃出血。
剂量上每日50-100毫克(大多推荐每日75毫克),在起到预防作用的同时把药物毒性反应减到最低。不可空腹服用,每天服一次即可。另外,如有特殊需要还可服用预防性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还要注意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之间的相互作用。之前没有胃病的患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有胃病的病人,要在医生指导下制订阿司匹林服用方案,并定期随访,及时发现阿司匹林的严重不良反应,以及评估胃病性质和程度。
●本刊记者: 谢谢孙博士的讲解,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