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两年,“就业难”渐渐成为热门话题,为了能帮助即将毕业的同学顺利进入自己心仪的企业,笔者以在日本小山市的实地研修为中心,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中日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等的不同,在认识和了解各自的差异后,学习日本先进的工作经验,运用到我们求职以及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并为即将进入日企的毕业生们提供些实用的建议,希望能成为就业“冰河期”的一次“融冰之旅”。
关键词:企业 文化 中日 启示
现如今,“就职难”已经成为当今热门的社会话题,恰逢今年又值就业的冰河期,作为即将步入企业就职的毕业生,如何为自己增加筹码,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成功的进入理想企业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各自的企业文化。笔者在2012年暑假有幸到日本枥木县小山市的一家做教育培训和人才派遣的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研修,希望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汇集出来,为即将进入国企或者日企的毕业生们提供完善的信息指导以及理论分析。同时也期待通过的对两国文化差异的分析进而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等。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在这样的工作的哲学观念的指引下,一个个企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共同推进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文化背景和处世哲学的不同,国与国之间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力水平。下面我们就要结合中日企业文化的不同,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和民族性格。
二、中日企业价值观的不同
在中国,地大物博的国家文化使得中国人有一种自信,即什么都愿意尝试,都敢于探索的民族性格。但由于长期的经济落后,使得中国人更渴望成功,更渴望财富,所以企业一般都会以盈利为目标去开展工作。在这期间就会出现一些为了追求利润不顾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行为。而在日本,其国土只有我们的二十六分之一,而且要时刻惊心地震的发生,使得日本人养成了事事小心谨慎,不张狂的民族性格。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追求利益不是工作的首要目的,他们更强调企业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责任。我去日本实习时是夏季,公司规定28℃是空调设定的最低限度;定期将废弃的纸张送到指定的回收地点。而且我发现每个人的办公桌旁都会陈列几本书,从管理学到心理学,从教育到计算机,广而不杂。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有随时学习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因此,勤劳好学精神使得日本企业充满活力,也可以说正是这种精神产生了独特的“日本式经营模式”。
三、中日企业管理理念的不同
在中国,政治思想会随时渗透到工作中,国家的针政策也会成为指引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向导。即中国企业,国家的身影时刻出现在工作中,让我们时刻保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动力,也可以说先国家后企业,再个人的这样一种层次感。所以有时候我们往往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容易满足了。而在日本的实习期间,每天社长的父母会安排接送我们上下班,早上员工自觉集体扫除。由此可见,日本人不仅仅自己将公司当做家,甚至连社长及其父母也为了公司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在这里公司并不大于个人,而是公司与个人甚至是他的家庭都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十分纯粹的忠诚感以及贡献精神。
四、中日企业规范的不同
在中国,虽然我们总强调规则,但是人为能动性有时大于规则。所以有人称中国是人际关系最复杂的社会,中国企业重视人情,轻于规范。而日本是一个十分遵守规范制度的国家,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十分完善健全,我实习的公司会规定上班必须着正装,因为从服装上的严格规范是对客户的尊敬;日本人素以“规矩繁杂”著称,因此拜访客户回来都要写“业务记录” 以及给客户的“返信”,这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以及对客户的礼貌。工作中要随时向上司汇报自己工作进程。下班前提交“业务日记”,总结今天完成的任务以及记录明天的计划。这些都是日本独特的企业规范。
五、中日企业等级制度的不同
在中国,虽有一定的上下等级,但未及日本之明显,中国企业的上司不论在办公出行还是生活水平方面都要享有与其职位相匹配的待遇。像专门的主任办公室,经理专用车等。在日本公司虽有严格的前辈后辈等级观念,对前辈和上级都要用敬语,交给的任务也必须要认真完成。但其不同于中国的是,在出行方面,很多上司会选择公交,地铁,新干线出行。在日本人来看出行工具与身份不再是挂钩的,选择公共交通既省去堵车时间,又绿色环保。在当下,这种意识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六、给当今毕业生的四条建议
1.评价员工的首要标准是对企业忠诚度。在现代的日企,虽然终身雇佣制名义上已经取消,但跳槽仍不能太频繁,并且在下次应聘时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因为在日本企业家眼中,对前一个公司弃若敝履的人,绝对不值得信赖。
2.在日企若想长期发展,稳居中游是最优策略。这条规则尤其适合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在日本人潜意识中,如果一个人过分热衷于自我表现,不但会招致同事反感,而且上司也会感到威胁从而无情打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中国哲学道理同样适用于日本企业。
3.虚心从细小琐碎事情做起。新人刚进公司,一般都会安排做一些琐碎细致的工作,很多人觉得无聊,殊不知这正是考验员工的第一步。然后才开始放手让其去干一些重要的事情。这种从每件事情成功与否,来决定下一件事情是否分配给特定员工的做法,看似不合理,实则是严格要求员工集中精力完成好每项工作,进而提高企业效率。
4.不率先创新,但是需要注重细节。日本的企业家们多事风险规避者。他们常常是将欧美企业研制出的新技术斥巨资购买,然后在极短时间消化吸收并用领先全球的工艺迅速生产产品,而且产品的品质和价格都优越于欧美竞争对手。所以说对那些行大事不拘细节的人们来说,在日企一定要认真谨慎,因为上司们习惯从细节来考察员工。
七.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中日企业文化的不同以及总结出来的建议,不难分辨出各自国家的民族性格以及企业特点,正是这些企业各自的独特点让我们即将就职的毕业生们对国企以及日企的大致轮廓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提前了解了各自的企业的文化以及氛围。因此在当今就业难的时期,我们通过中日企业文化对比,可以调整之前认识的不足,为顺利进入日企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我们在互相学习企业文化,优势互补,学习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结合我国自身条件,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推动了我国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承烈.中日企业文化荟萃[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48
[2]孙健.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M] .中国学生网
[3]陈丽华.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东北大学学报,2003,(3)
关键词:企业 文化 中日 启示
现如今,“就职难”已经成为当今热门的社会话题,恰逢今年又值就业的冰河期,作为即将步入企业就职的毕业生,如何为自己增加筹码,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成功的进入理想企业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各自的企业文化。笔者在2012年暑假有幸到日本枥木县小山市的一家做教育培训和人才派遣的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研修,希望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汇集出来,为即将进入国企或者日企的毕业生们提供完善的信息指导以及理论分析。同时也期待通过的对两国文化差异的分析进而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等。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在这样的工作的哲学观念的指引下,一个个企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共同推进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文化背景和处世哲学的不同,国与国之间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力水平。下面我们就要结合中日企业文化的不同,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和民族性格。
二、中日企业价值观的不同
在中国,地大物博的国家文化使得中国人有一种自信,即什么都愿意尝试,都敢于探索的民族性格。但由于长期的经济落后,使得中国人更渴望成功,更渴望财富,所以企业一般都会以盈利为目标去开展工作。在这期间就会出现一些为了追求利润不顾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行为。而在日本,其国土只有我们的二十六分之一,而且要时刻惊心地震的发生,使得日本人养成了事事小心谨慎,不张狂的民族性格。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追求利益不是工作的首要目的,他们更强调企业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责任。我去日本实习时是夏季,公司规定28℃是空调设定的最低限度;定期将废弃的纸张送到指定的回收地点。而且我发现每个人的办公桌旁都会陈列几本书,从管理学到心理学,从教育到计算机,广而不杂。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有随时学习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因此,勤劳好学精神使得日本企业充满活力,也可以说正是这种精神产生了独特的“日本式经营模式”。
三、中日企业管理理念的不同
在中国,政治思想会随时渗透到工作中,国家的针政策也会成为指引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向导。即中国企业,国家的身影时刻出现在工作中,让我们时刻保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动力,也可以说先国家后企业,再个人的这样一种层次感。所以有时候我们往往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容易满足了。而在日本的实习期间,每天社长的父母会安排接送我们上下班,早上员工自觉集体扫除。由此可见,日本人不仅仅自己将公司当做家,甚至连社长及其父母也为了公司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在这里公司并不大于个人,而是公司与个人甚至是他的家庭都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十分纯粹的忠诚感以及贡献精神。
四、中日企业规范的不同
在中国,虽然我们总强调规则,但是人为能动性有时大于规则。所以有人称中国是人际关系最复杂的社会,中国企业重视人情,轻于规范。而日本是一个十分遵守规范制度的国家,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十分完善健全,我实习的公司会规定上班必须着正装,因为从服装上的严格规范是对客户的尊敬;日本人素以“规矩繁杂”著称,因此拜访客户回来都要写“业务记录” 以及给客户的“返信”,这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以及对客户的礼貌。工作中要随时向上司汇报自己工作进程。下班前提交“业务日记”,总结今天完成的任务以及记录明天的计划。这些都是日本独特的企业规范。
五、中日企业等级制度的不同
在中国,虽有一定的上下等级,但未及日本之明显,中国企业的上司不论在办公出行还是生活水平方面都要享有与其职位相匹配的待遇。像专门的主任办公室,经理专用车等。在日本公司虽有严格的前辈后辈等级观念,对前辈和上级都要用敬语,交给的任务也必须要认真完成。但其不同于中国的是,在出行方面,很多上司会选择公交,地铁,新干线出行。在日本人来看出行工具与身份不再是挂钩的,选择公共交通既省去堵车时间,又绿色环保。在当下,这种意识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六、给当今毕业生的四条建议
1.评价员工的首要标准是对企业忠诚度。在现代的日企,虽然终身雇佣制名义上已经取消,但跳槽仍不能太频繁,并且在下次应聘时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因为在日本企业家眼中,对前一个公司弃若敝履的人,绝对不值得信赖。
2.在日企若想长期发展,稳居中游是最优策略。这条规则尤其适合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在日本人潜意识中,如果一个人过分热衷于自我表现,不但会招致同事反感,而且上司也会感到威胁从而无情打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中国哲学道理同样适用于日本企业。
3.虚心从细小琐碎事情做起。新人刚进公司,一般都会安排做一些琐碎细致的工作,很多人觉得无聊,殊不知这正是考验员工的第一步。然后才开始放手让其去干一些重要的事情。这种从每件事情成功与否,来决定下一件事情是否分配给特定员工的做法,看似不合理,实则是严格要求员工集中精力完成好每项工作,进而提高企业效率。
4.不率先创新,但是需要注重细节。日本的企业家们多事风险规避者。他们常常是将欧美企业研制出的新技术斥巨资购买,然后在极短时间消化吸收并用领先全球的工艺迅速生产产品,而且产品的品质和价格都优越于欧美竞争对手。所以说对那些行大事不拘细节的人们来说,在日企一定要认真谨慎,因为上司们习惯从细节来考察员工。
七.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中日企业文化的不同以及总结出来的建议,不难分辨出各自国家的民族性格以及企业特点,正是这些企业各自的独特点让我们即将就职的毕业生们对国企以及日企的大致轮廓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提前了解了各自的企业的文化以及氛围。因此在当今就业难的时期,我们通过中日企业文化对比,可以调整之前认识的不足,为顺利进入日企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我们在互相学习企业文化,优势互补,学习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结合我国自身条件,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推动了我国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承烈.中日企业文化荟萃[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48
[2]孙健.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M] .中国学生网
[3]陈丽华.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东北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