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质与创新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2g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简介:葛扬,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兼任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现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经济转型期公有制产权制度的演化与解释》等学术著作20余部。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曾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优秀图书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重点社科项目20余项。
  核心提示: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不断深化,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表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质。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将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而进一步创新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济学理论层面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本本主义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结果,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升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有机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所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简单地说,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中国的国情,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己任,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以此进一步指导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运用于实践并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促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为主要宗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只有从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入手,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经济改革的本质特征,把改革的实质归结为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理解这种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要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本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突破源于生产力的突破,而生产力的突破又决定于通过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二者关系使它们相互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经济规律,揭示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规律。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只有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要求出发,才能客观判断我国经济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正确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根本动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实现,不仅是历史条件变化所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畴的科学性和丰富性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如果抽取资本主义的制度成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关于资本及其运行的规律,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市场经济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阐述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社会化商品经济论”,揭示的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社会化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是商品经济一般发展新阶段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凸显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劳动时间的节约是人类首要的经济规律,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再生产的一般条件,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等等,这些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律、资本循环周转的规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商品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运动规律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仍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涉及大量生产关系调整的问题,例如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分配关系的变革。即使就目前普遍关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其中既包含着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提升,更包含着生产关系的调整,比如,扩大内需、实现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等,都必然涉及生产关系问题。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是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经济运行,离开了特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运行是不存在的。对当代中国而言,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更为紧迫,否则,就无法进行持续的经济改革和良性的经济运行。因此,我们应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应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就和根本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依据,以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为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三个有利于”标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世纪之交和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等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历史发展到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出现的新矛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习近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有效作用的理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大大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成就和根本特色,就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显著的理论特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决定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对坚持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的特殊发展现实相联系的。这不仅是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理论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是加强国有经济对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手段。
  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也不是简单地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而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基础和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一个简单的比重问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所有和国家控股、参股企业的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有优势,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体现在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当然,国有经济应该依靠自己的竞争力来保持必要的比重。
  “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结合起来,既包含了公有制经济,也包含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借助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企业运作形式,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公有产权制度的运行机制问题,实现资源配置的新的制度安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经济运行的活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效益结合。当然,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特质。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公有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解决,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进行的经济理论上的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实现理论上的创新。这种过程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持续而不断持续。
  首先,从以人民为本的角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人民的利益,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提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应该把民生改善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具体体现。这也是以人民为本的发展观的实际体现。人民群众能够在民生改善中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会支持改革、支持发展,积极参与改革和发展。在考核经济发展指标中突出民生改善指标,也就使GDP的增长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避免和克服“为生产而生产”的偏向。   其次,从以经济发展新常态角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
  我国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的基本约束条件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与此同时,过去没有顾及而累积下来的资源和环境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当降低,以解决单纯追求高速度而累积下来的结构和资源供给的矛盾,就成为客观必然。以速度换挡促使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增长速度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有效益的可靠的速度。
  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条件提出新发展理念,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实际上是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库存高企、杠杆高、成本高和短板多等最为突出的五大问题。这五大问题既是总量上的问题,更是结构性的问题。产能过剩背后实质上是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反映了供求结构上的扭曲。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经济运行过程中不适应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也就是说是生产关系本质要求的。同时,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生产关系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再次,从全球视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与全球化急速推进的年代同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国际规则由发达国家主导,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竞争格局和“游戏规则”。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通过掌握对国际政治经济规则的控制权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控制,力图按照它们的规则与秩序安排发展中国家的命运。世界各国都在为争取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而努力,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灵活运用国际规则,抓住机遇,增强自身实力,提升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努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取得话语权。
  近年来,由于全球价值链的迅速发展,世界生产、国际经贸格局面临着深刻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国际经济“游戏规则”正在形成。新一轮区域贸易自由化浪潮兴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已经达成协议,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在加速推进。这些新的协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在这样的世界环境中,中国必须探索自主发展的道路。通过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坚持分类施策,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努力在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中处理好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有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汤建奎
其他文献
对于企业集团内部发生的固定资产交易,购买方可以将购进的固定资产作为管理用途使用,也可以作为生产用途使用.但是在编制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时,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理
在超临界压力下,对倾角α=19.5°的φ28.6×5.8(mm)倾斜上升内螺纹管内水的传热特性及管壁温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p=23~28 MPa,质量流速G=600~1200kg/(m
地磁场具有完整的数学模型,而地磁场矢量是卫星的位置矢量函数,利用地磁场测量可以实现近地卫星的自主导航。首先建立近地卫星的高精度轨道动力学模型,提出基于星敏感器与磁强计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以党建创新带动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必须站在更高层面,放眼更高水平,多谋富民之策,多行利民之事,多为安民之举,努力提高居民收入,不断创新社
云计算作为信息通讯技术网络集群化的产物,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而走进各行各业,而现代化的市政档案管理网络信息化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云计算时代的深入发展,市政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的目标。这是中央立足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们党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和深化。全国有东中西,江苏有南中北。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我省重大战略之一,同心协力扎实推进,努力形成苏南、苏中、苏北各展所长、互动融合、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深
璜泾镇位于太仓市东北部,拥有11.8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是国家一类口岸太仓港的规划区,享有"中国化纤加弹名镇""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国家卫生镇""中国
集团公司的发展,带来了管理、成本、技术以及竞争上的规模优势,但其组织体系的复杂性带来管理上的难度。本文结合集团公司的组织体系谈谈集团型公司总部财务管理中的几个共性问
如何科学选择一条既严格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又契合地方实际的腐败治理有效路径,实现腐败治理的“全覆盖”,是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江苏省东海县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打造腐败治理品牌,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四网五制”促廉惠民工程为主体、联组巡查为抓手、以惩促防为动力、自身监督为保证的反腐败综合治理新路径,有效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推动腐败治理从滞后性向前瞻性转变。  一、在路径取向上,主动
江苏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近4年来,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推进强度、投入力度,还是民生的工作内涵、保障标准、实际成效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都得到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