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普通高校学籍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深入剖析了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出现的新特点,从管理创新的视角探讨了学分制下普通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方向和措施,为普通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学分制学年制学籍管理改革普通高校
  
  学籍管理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以学分制取代学年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普通高校的实施与推广,普通高校的生源结构、教师队伍以及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环境下,旧的学籍管理制度的缺点不断暴露,其自身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的要求,改革旧的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适合不同高校自身特点的学籍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不少普通高校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学分制下普通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特点,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程,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课制
  在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授课,也可以根据专业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这就要求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尽量减少必选课,增加选修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及学生就业需求不断开设满足学生要求的新课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期、学年课程,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学生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空前扩大,使学籍管理的工作量加大,差异化显著。
  
  2.弹性学制
  学分制淡化了学校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普通高校允许本科生在3~6年内修满学校规定的毕业学分,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以及自身的学习的兴趣,灵活地掌握自己每个学期的课程学习量,只要在3~6年内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这就导致了同一年入学的学生的学籍在学习中逐渐地复杂化、个性化,失去了学年制下学籍管理的统一性特征。
  
  3.重修替代补考
  重修替代补考是学分取代学年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选修课程数量多并且考试多以考核或考查的形式进行,以批量划分合格与不合格取代了以往准确的数字成绩,考核合格就可以拿到该门课程的学分,考核不合格就不记学分,并且以重修代替了补考。这样就使教务部门对学生成绩统计的阶段性特征减弱,重修成绩的滞后性导致了学生档案整理出现明显的分散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同时重修课程的安排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课程学习计划的推进。
  
  4.学籍管理工作重心下移
  由于学生学习计划的个性化和选修课程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教务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难度,同时也增加学校在掌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学习动向的不确定性,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籍管理的任务量,并且迫使学籍管理的重心由学校向院系下移,使学籍管理工作从学生管理的幕后一跃走向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前台。
  
  5.学籍管理与课程管理的关系密切
  在学年制下,学籍管理和课程管理基本上都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务管理部门分开管理,两者的联系多发生在每个学期末和学生毕业时,平时两个部门的工作基本是平行开展,互不冲突。但是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籍管理与课程管理两项工作的关系空前密切。由于学生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和重修课程的安排,课程管理融入了学籍管理,学籍管理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着课程管理。譬如,在学年制下,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和学生成绩统计等是由教务部门单独从事的工作,而在学分制下就成了教务与学生管理部门共同或协作承担的工作。
  
  二、学分制下普通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改革的探讨
  
  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是学分制的行为主体,学校是学分制的实施和学籍管理工作开展的一个载体,要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越性,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就应该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探索新的管理方法。
  
  1.转变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能
  学分制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就意味着高校在学分制管理中要注意转变角色。学校要引导教务和学生管理部门从管理和执行机构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机构,只有转变了意识才能更加深入地推进学分制的实施。相对于学年制来说,学分制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宽松,学生很大程度上是按兴趣进行选课和学习的,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特长的开发和培养。但这种大自由度的弹性管理,使学生的选课和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这就要求教务和学生管理部门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引导学生不仅修满学分,还要保证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要求。
  
  2.建立开放式的学籍管理体系
  所谓开放式的学籍管理体系就是实现学生的学籍和学生入学前的纸质档案的分离,即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这段时间内,其个人档案可以不放在学校,学校为学生专门建立在校学习期间的学历档案(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到学生毕业时,学校再将这一阶段的学历档案交与学生本人或用人单位。
  开放式学籍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近年来随着大学城在各大城市的兴起和建设,不仅缩小了不同大学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距离,也缩短了各个高校的学生与优势教育资源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到不同高校学习和深造提供了机会,这样也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相互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构建完善的网络化学籍管理平台
  
  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已经大量地走进了大学课堂,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通过网络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不用走进教室就能完全达到课堂听课的效果,并且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和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大学构建完善的网络化学籍管理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完善的网络化学籍管理平台,可以使教务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在网上随时查询和更新学生的学籍信息,使不同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构建完善的网络化学籍管理平台,可以解决学分制取代学年制后学籍管理工作量增加的问题,同时网络化的管理手段便于信息的及时更新,也有利学生本人实时了解和调整自己学习计划,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
  
  四、结束语
  
  虽然学分制在我国高校已经实行了十余年,但对不少普通高校来说,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高校的管理者和学分制的实践者,只有坚持改革与创新的理念,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去不断的开发和完善这种新的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越性,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勤.浅论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12):26-31.
  [2]魏汝贤.学分制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 陕西教育,2008(10):57-58.
  [3]陈一虹.论学分制条件下的高校教学过程管理[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11):151-152.
  [4]左颖.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55-56.
  
其他文献
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摸型.利用该模型对江苏省13个城市2007年的小康水平状况进行评价,并与综合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
[摘 要]如何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审美特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成为了高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重视高校音乐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的内涵、功能出发,分析了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的作用,最后从实践教学上提出了实施新思路。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文化品位 有效途径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思想和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对学生思想观念、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似乎是闻到了新年的气息。水仙花舒展着婀娜多姿的身材。迎接兔年的到来。  水仙花爱水及名,整天泡在水中。她的祖籍在欧洲,本名叫“奈喀索斯”,出自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名叫“奈喀索斯”的令女郎倾倒的帅哥。山林女神厄科热恋着他,但奈喀索斯却表现得很冷漠。一天,奈喀索斯到水池边俯身掬水,看到水中自身的影子竟是一个绝代佳人,他爱上了“她”,但却可望不可及。于是积恋成疾,跳入水中化为水仙花。至今,西欧人仍称水仙花为
自从Lehto O.[1]提出例外集的概念后,这方面已有不少工作,但这些工作基本上是局限于整函数来做的,主要原因是极点给证明带来很大困难.本文证明了任一个满足δ(∞,f)>3/4的超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被应用到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微课手段的利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物理能力,锻炼学生物理思维.基于这一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给出Reissner-Mindlin板问题的线性格式[1]中的汽泡函数的最优选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