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写作的必需品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ong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诗人、作家而言,我一直认为作为精神层面的写作,孤独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有时也需要彼此思想交流、碰撞,需要相互砥砺,需要挫折之后的滋润和温暖。当然,也需要走进社会,走进大白然,倾心向生活,向万事万物学习、探寻,从而获得人生体验和创作灵感。但说到底,写作(尤其诗歌)毕竟属于纯个人的精神劳动,它是沉思与感悟的果实——在生命枝头,总是需要从寂静中获取营养,默默地,在人们几乎淡忘的时候,忽然间就结出了累累硕果。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沉淀和积累。人们在社会,在纷繁事物中捕捉的各种信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更需要沉下心来,对万事万物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而这个沉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写作者(诗人)所必然承载的孤独感。更何况人生活在世界上,还需要面对诸多困厄,诸多无知,诸多不能,诸多无奈,特别是面对各种莫名奇妙的空虚和压力,那种孤独、无助的心理就会与日俱增。随着时间推移,写作者(诗人)从中获得了启示,并将内心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再经过艺术创造,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创作优势。
  由此就不难发现,孤独感作为诗人的一种心理、精神品质,它与诗歌以及各种文艺创作密不可分。那些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诗歌巨匠,当他们获得了足够多的生命体验和社会认知后,往往都能够静下心来,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他们就像孤独的雪豹,摆脱一切喧嚣,在山谷里梭巡,从而释放内心强大的力量。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产生孤独感,都会在一场义一场盛宴之外,寻求安宁。而孤独就是安宁得以存在的水和空气。
  “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蒋勋语)……跟自己在一起,跟自己说话,跟自己独酌,或者在皓月当空的静夜,把“对饮成三人”的寂寥、无助推向极致——让无边无际的虚空在這旷世沉吟里发光。这就是孤独的价值啊!当一个诗人走进孤独,其内心必然足够强大,因为现实的诱惑实在太多。在浩渺中,每个诗人都是一个独立空间,他沉人其中,把内心蓄积的光唤醒,使那些渺小、卑微的生命拥有相同的明亮和尊严。只有这样,人生的价值被彰显,生活才更具有意义。
  如此思想背景下,当我们考察诗歌和各类文学艺术作品时,就会发现孤独感无疑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众所周知,在西方文学中,以象征主义为开端的现代主义创作,完全超越了传统题材特征,深刻揭示出人类在文明社会中的孤独感和绝望感。很显然,这种孤独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它就像一个幽灵,时隐时现,不经意间就会触动我们内心。然而,这种宿命式的经验表明,诗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之后,其孤独感就会与日俱增。而陌生感也恰恰阻碍了人们进入他者的精神通道,似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愈加困难。这就是一种沉思状态,是写作者在孤独中释放的内在激情。
  所以在整个诗歌写作过程中,孤独是写作者(诗人)的精神故乡。从古代到当下,孤独感作为一个独特存在,它所担当的实际意义愈加凸显。时间流逝了,物是人非,一切的一切都在这流逝中化为乌有。那么,写作的真实意义何在?假如撇开词语表象,探究诗歌文本潜在的思想内涵,就能看到,其实文学艺术中能够走向不朽的经典作品,大多能够在深刻揭示人类孤独感方面颇有建树,且表现出令人称奇的独创性美学品质。也就是说,写作者(诗人)撇开浮华与躁动,进入内心宁静状态时,其思考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超常发挥,而作品也就白然进入了开阔、幽深的精神领域。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孤独感对于诗歌写作非常重要,甚至也是必不可少的。写作或者阅读不仅是人们逃离现实的方法,更是一种心灵慰藉,因而我把孤独感理解为人类灵魂的避难所。大作家黑塞曾经说过:“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很孤独。”这就意味着孤独感来自内心,源于迷惘,是上帝赋予写作者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一直都认为孤独感是作家、诗人在文学写作中生命和灵魂状态的写照,是他生命的本质特征。在那些以孤独感为母题的文学创作中,一种独立的思考状态就会凸显出来,它自由而超拔,不但是人的内在动力,更是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基础。
  “每一个人都很孤独。”哲学家叔本华甚至还说,孤独就是精神优秀者的命运。这听起来多么让人绝望呀!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温暖,被照亮……但正好相反,“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这个悖论的深刻性在于,写作者究竟能否超越生活,在更广阔领域或沉思,或追问。其实,当人们被日常纷繁的生活所累,并对眼前的喧嚣产生怀疑,乃至深深厌恶,就俨然成为了一个孤独的人。只不过,这种喧嚣尚未完全蛀蚀他的灵魂罢了。诗人谷川俊太郎曾说:“喧嚣生于寂静,终又回归寂静。”这是面对广阔宇宙而言的,具有哲学的深刻性。但我更愿意说,喧嚣生于孤独,终又回归孤独。因为,在茫茫宇宙间,孤独才是一种神秘却又不可抗拒的力量。
  有人认为孤独是一种与白己对话思考的能力,是经典诗歌的催化剂。这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诗人的孤独感往往表现得更加深沉。他们悲天悯人,常常在还乡的路上始终忍受着巨大的孤独。因此,他们诗作里流露出的生命孤独感,使作品更具有冲击力。例如《古诗十九首》就从离别、失意、生死诸方面,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汉末诗人的孤独感,而杜甫的《孤雁》,王维的《竹里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柳宗元的《江雪》,李煜的《相见欢》,李清照的《醉花阴》与《声声慢》等等,都充满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漂泊感和幻灭感,无不浸透着那个时代诗人寂寥、无助、孤独的思想情绪。
  关于这一点,西方现代诗歌创作更是如此。“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这个失去了故乡,一生都在漂泊中的大诗人里尔克,就曾在诗作《孤独者》中表白:“不:我的心将变成一座高塔,/我自己将在它的边缘上;/那里别无它物,只有痛苦/与无言,只有大千世界。”无疑,他显然是喧嚣尘世中的一个孤独者,终身都在寻找精神故乡。当然最受美国读者喜爱的弗罗斯特在诗中所展现的那一个义一个孤独者形象,通过对虚空、孤寂氛围的呈现,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孤独和寂寞,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终生未嫁,一生孤寂的狄金森,她诗歌里那种始终萦绕着的孤独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不仅为狄金森赢得了现代主义诗歌先驱的殊荣,显然也正是她诗歌能够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内在力量。
  为此也可以说,孤独感就是人类灵魂的过滤器。从文学史角度去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那些优秀写作者总是把孤独感当作财富,他们常常能够超越现实,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让孤独感这种人类特有情愫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学。比如卡夫卡,比如创作出《百年孤独》等一系列经典名著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就非常善于“品味孤独的真谛’。他说过:“只有孤独的人,才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里,孤独感并不是目的,它是一种附带的艺术效果。尽管我知道,并非每一本文学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却可能在孤独感中孕育,并诞生不朽的经典杰作。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孤独中蓄积力量,就能够在生命的极致处,让内心安静下来,拥抱孤独,自己采撷灵魂的浆果,从而成为通往文学圣殿的使者。当然,人的内心世界无比广阔、复杂,它孕育、创造,也因袭、毁灭。在这个漫长过程中,唯有一颗孤独的心可以点燃黑暗,使它在无尽的绵延中拥有词语的辉光。由此而诞生的创造激情,就会像春风一样吹绿文学大地。
  所以我赞成那种拥有孤独感的诗歌写作。不迎合不谄媚,不丧失独立判断,耐得住灵魂的孤独、寂寞,做一个始终有良知的言说者。尤其是,要让孤独感成为文学表达的白觉意识,胸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诗)的大孤独,大悲悯,自由表达内心世界,把孤独感上升为一种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独特存在。
其他文献
凄美地  在海岸线的那头开始扎寨  海浪翻越过藤蔓般攀缘的荆棘  试图给我一把梯子  抚摸太阳。  需要契机:海浪透亮的肌肤  要先被划破,因为荆棘的刺。而我——  需要转动手上的发条,需要  试探太阳的眼睛。  即使我知道  太阳就是炽热的月亮  是贫瘠又丰腴的无人之地  天空里的尘埃。  最后我需要心无旁骛地享受  坠入。沼泽是平坦的山丘  黄昏  当我路过邻居的花园  园丁正修剪枝叶  他们
春山,子弹,病毒,  火焰纹章的召唤……  午夜,我们从自己的小径出发,  穿越杨树林,向灯塔走去。  凤尾蕨,荨麻  幽居的炼金术士走出家门。  戴面具的微物之神  剔着指甲。  我们在黑暗织就的天空中相逢。  我們走,向灯塔走去。  灯塔在哪里?  晚风谦卑地吹拂山林。  它正在我们的体内生长。
限制  我生活在盒子里  四周是水泥和钢筋  仅有的一扇窗只能看到夜晚  我的腿不到一米,每一步只有一步的距离  我的鞋子41码  体重75千克。从未尝试把自己放在  更加冰冷的地方  我时常无法准确表达。为了  写好一首诗  我需要孤独,安静,坐在坚硬的沙发上  木头人  他打算倒回去看一看自己  32岁去河边走走。柳树还不是很高  过敏体质让他  戴上口罩。坐在树下,从水面的  涟漪中取出28
如果说诗是诗人生命情感的投射和外放呈现,诗就成为诗人现实生活的某种必需的日常。在诗人的现实生活之上,诗为诗人建构了一个高于现实而更为真实的可信的理想世界。而一首诗的好坏区别,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成为了诗人在诗中营造的这个“理想世界”或“精神世界”的高下云泥之判断。诗人雷默曾经多次和我谈到“年轻时写诗比的是技巧,成熟时写诗比的是境界”这一论点,正是需要在这一层面上来理解。  雷默是国内新禅诗的理论和实践
车流缓慢。回忆走得更慢  十个小时,才走到十二岁那年  那一年,父亲买了大捆甘蔗  庆祝她考了年级第一  黏稠的甜。时光一晒,就流淌蜜  孕吐突如其来,把回忆和旅程  一起中断在最近的服务区  天南海北的车牌,口音迥异  人们带着亲眷,带着年礼。她还带着  父亲的病危通知书  生与死的距离  有时,是一千五百公里,珠海到故乡的距离  有时,几厘米,子宫到人间的距离  车流缓慢呵,慢过胎动  爱,走
我从裂缝看出去  每件事物  都是残疾的样子  衣衫破烂,面色衰败  横七竖八,斜着  彼此支撑  好似相依為命。但  有一点风吹草动  他们的关系瞬间破裂  又是一种另外的穿插  阳光打过来  它是它的背景  看似纸鸢的低垂,恰是  别物高高地挂起  我蜗居屋里,暗中窥物  像一个悬壶济世的郎中  对屋外鲜活的事物  望闻问切  却忘记了久病的自己  时光  时光拽着生死的两端  我们是它秋千上
梦亦非  梦亦非,1975年生于贵州,出版有《苍凉归途》《爱丽丝漫游70后》《儿女英雄传》《碧城书》《没有人是无辜的》等诗歌、评论、小说、随笔与学术著作近三十部。  逍遥/游  俯向云间计算的庄子目击那倒映于北溟之脸  这匹飞鸟,作为1,是0  是毕达哥拉斯的游鱼  地中海岸,智者看白云散为余数  幻化群鸟归巢,离线复离群  泠然回荡于公设之风,列子  “遥想高原,苍古之屋  不过栖于一枝……  
它背着日光、云影走着  允许一群鸟儿来照应心事  允许落日  和月光挤进体内  对岸,被风干的芦苇,摆出厌世神情  树上飘落下的叶子,正贴着它的心跳倾诉  它接纳这熟悉与不熟悉的心声  目睹一片芦花的轻盈  被尘世吞咽  仿佛是自己的身影,向岸那头不停陷落  杜西沟  忽略山头的树木,视线被奇石的背影迷幻  奇形怪状的石头,是女娲补天时丢掉的碎片  在日月沧桑的此时,这座山生出神秘与灵性  漫山的
他提着自己的影子去散步   走在长板石的大街上   他听见鞋底叩击地面的声响   还有月光,从骑楼的瓦楞滴下   影子滑落在黝黑的路面上   他感觉沉重,和无法把控的窒息   几乎没有什么是可以覆盖的   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就像行星在上空聚攏   黑暗的本意,就是让人们穿越黑暗   经过一片带着敌意的风   他听到了,微弱的橘皮灯光呼喊   葵花   等月亮升起来,我们就去种葵花   等葵花
迷惘     一张孤寂的叶子正在苍老  似乎,越洁白的背景让其越显得臃肿  是不是它年轻的时候太一根筋  飞扬跋扈地自我地  疯狂膨胀  也许那枯骨  以为埋着头生长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或攀附着大树的攀附  就一定一定有多么美好的结局  可世间总是如此扑朔迷离  有时顺应了  有时却不断地被诟病  迷茫的远方啊,春雨可能在预谋芒种  还有一种可能  是提醒我未雨绸缪  憧憬     蛙声如此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