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与挖潜对策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均质油藏 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挖潜措施
  中图分类号:TF0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065-01
  前 言
  非均质油藏经过长期水驱和多次注采调整之后,油层压力变化发生变化,地应力随之改变,引起油藏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储层物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始的油藏参数已不能反映目前的油层性质,同时通过油藏描述和日常动态分析中发现,剩余油变化更加复杂,分布更加隐蔽,具有零散性、多样性和分段性的特点,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难上加难。为此,加强油藏工程、开发地质与数值模拟研究,用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精确“定位”剩余油富集区,充分运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集成优化优势,建立精确的油藏模型,攻关形成非均质水驱油藏的剩余油富集区定量描述技术,实现任意井点井层、任意网格、任意闭合区域的全方位、多指标剩余油定量描述,剩余油富集区描述实现了定量化、动态化、一体化。以精细剩余油分布研究基础,按照不同开发单元的开发特征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和措施挖潜,较好的改善了开发效果。
  1 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
  1.1 注采井网不完善
  近几年的统计资料表明,由于注采井网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约占总剩余油储量的 1 5 %~ 4 5 %。在动态注采不完善的部位,水淹程度相对较弱,剩余油富集,而在动态注采完善的部位,水淹程度高,剩余油较少,零散分布。因此高含水期动态注采对应关系完善与否对油层水淹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是很大的。不管采用何种井网,都有其优势与弊端,都会有由于井网的原因形成的剩余油存在。例如行列注采井网,其井网之间的分流线由于油井压力漏斗的关系,形成死油区,并且由于后期的强注强采,油水井之间形成大孔道,油水井排以外的区域注入水波及程度较弱,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动态上压力场不均衡是造成平面、层间和层内矛盾的根源所在,压力场均衡的井组开发效果明显好于不均衡的井组。
  1.2 储层非均质性
  油藏非均质性和开采非均匀性是导致油藏非均匀驱油的两大因素。其中,储层非均质性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最重要的地质因素。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平面水淹严重,但波及程度有差异;层间水淹差异明显 ,主力层强于与非主力层;层内水淹,不同韵律段呈现不同特点;厚油层受层内夹层控制,剩余油纵向差异更为明显 。
  1.3 孔道以及累积注入倍数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注采井网的不完善等因素,势必造成注入水在平面上的舌进和在纵向上的高渗透突进现象,出现部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而部分油井见水效果差的开发状况。大孔道是疏松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冲刷形成的次生高渗透条带,是注水开发油田广泛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极易造成注水低效循环 ,影响开发效果 。大孔道厚度只有注水厚度的 1 %~8 %,而吸水量却占全井 9 0 %以上。研究发现,渗透率越高、非均质程度越高、原油越稠、胶结强度越弱、孔隙度越大、注采压差越大,越容易形成大孔道。注入倍数对波及系数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平面上,当注入倍数较高时,水驱前缘可以越过井组范围,甚至越过井距一倍以上;二是在纵向上,当注入倍数较高时,能改善纵向波及程度,但是也会造成窜层、窜槽及大孔道现象加剧,挖潜难度加大。
  1.4 开采方式和井下技术状况
  开发工程因素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一个系统而关键的因素,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当,就会对最终采收率产生巨大的影响。地层压力和含水上升率关系曲线表明,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对于单井而言,过高的生产压差会导致边水、底水的快速推进,导致油井的快速水淹。由于长期的强注强采使得油水井中层间干扰、窜槽等现象日益严重。通过外层系同位素检测结果表明,外层系有 4 2 . 9 % 的井见到同位素显示,同时层内渗流速度高者已达 8 2 .5 m / h ,是注水开发初期的 7 4.3 倍,加上由于套管腐蚀,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封隔器卡丢封见效率低或有效期短,以及层间压力的存在,出现高压层向低压层倒灌的现象或有潜力的油层不能发挥作用,造成储量的损失。
  1.5 防砂工艺
  河流相沉积油砂体分布多而零散,泥质含量高,生产过程中油层出砂严重,如果没有与储层特点相适应的防砂工艺,重复的井下作业对油层造成的损害会越来越严重,就会造成大量停产停注井及低效井点,形成局部的零散的剩余油富集区,由于后期高强度的注水开发,这些局部的剩余油富集区有可能被驱到其它部位,给以后的挖潜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
  2 不同类型单元开发对策和挖潜措施
  水驱油藏在加密调整、完善注采井网、提液、扶停产井等方面都具有提高采收率的潜力。细分注水是水驱开发中减缓层间、层内注入矛盾的主要手段。在深化认识各结构单元动用差异、小层吸水状况等基础上,通过层内细分、层段重组、压后细分,提高低渗透部位的注水量,控制高渗透部位的注水量,减缓注入矛盾,努力实现油层注好水、注够水。
  根据油藏剩余油潜力分布状况和开采特征,针对不同单元实施分类调整。水驱高速单元:重点实施注采构调整,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实施以完善井区单砂体注采关系为目标,与原井网衔接,分别采取转注、大修、更新、补孔、补钻水井等方式进行 单元的系统调整,见到了良好增油效果。水驱中速单元以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改善差油层动用状况、治理低效和无效水循环场为重点,将其深化到分砂体、分井区、分小层以及层内韵律段挖潜,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改善厚油层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高速”油砂体:治理重点是完善流动单元注采关系,通过新井、扶停、补孔、堵调等手段挖掘低渗区和低渗段潜力,提高多向对应率。“中速”油砂体:合理增加注水井点,通过层系间报废、停产、低效井进行井网综合利用或重组。“低速”油砂体:建立简单注采对应关系或单井注水吞吐等措施来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动用程度。
  3 认 识
  非均质油藏剩余油的形成主要与注采对应关系、大孔道、累積注入倍数、构造、储层及开发工程等因素有较大关系。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挖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才能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窦之林 曾流芳等.大孔道诊断和描述技术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 年
  [2]孙梦如,连经社主编.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在机械钻速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提高现场录井质量是录井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在胜利海区,通过勘探决策系统的区域地质资料及随钻录井资料进行的综合地质分析达到准确卡准潜山界面、完钻层位的目的,提高了录井质量,在录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勘探决策系统 随钻录井资料 地质综合分析 指导  中图分类号:TF7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
期刊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类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因此强化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影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因素,并对此提出应当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 质量保证 技术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028-01  一、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
期刊
摘要:兖矿集团矿山救护大队各直属中队更换了新型BG4氧气呼吸器,结合我中队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为了满足新型BG4氧气呼吸器校验的需要,希望可以利用原有的ORT-1型呼吸器校验仪对BG4氧气呼吸器进行校验。经过综合分析,通过对ORT-1型呼吸器校验仪接头的创新改造,实现了对新型BG4氧气呼吸器进行校验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ORT-1型呼吸器校验仪 BG4氧气呼吸器 改进创新  中图分类号:TF762
期刊
摘要:某油田区块已全面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层系井网多、开采对象复杂、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控水挖潜措施效果逐渐变差。为有效挖掘剩余潜力,提高最终采收率,必须要加快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挖潜技术攻关步伐。为此,选择油层发育条件和开发状况有代表性的区块进行精细挖潜,通过“四个精细”,实现了三年产量不降、含水不升的总体目标,最终形成一套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调整技术和管理模式。  主题词:采收率 稳产 精细调整 
期刊
摘要:大同市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北部,冬季气候寒冷。本文以该公司的空冷岛设备冬季防冻压力较大为背景,采用无线式温度传感器来监测空冷岛温度场的实时温度。通过对空冷岛设备运行方式和空冷岛温度场分布的理论研究,制订了合理的测点布置方案。  关键词:温度场 防冻压力 测点布置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020-02  St
期刊
摘要:某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层系井网多、开采对象复杂、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控水挖潜措施效果逐渐变差。为有效挖掘剩余潜力,提高最终采收率,开展综合调整,精细挖潜创造了该区块三年产油量不降、含水不升的好效果,并形成了一套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调整技术和管理模式,为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挖潜和高效开发提供成功经验。  主题词:稳产 采收率 精细挖潜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我国石油企业一直以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到中国石油在多个盆地的勘探工作,取得储量的重大发现,再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体化软件,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在油田的增储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石油地质 勘探技术 展望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067-01  1.石油地
期刊
中圖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025-01  (1)Aim  I am doing a project :converting a old CNC machine into 3D printer for accurate 3D printing. In this article I will briefly share my experien
期刊
摘要: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水驱油藏开发面临着新增可采储量不断减少、特高含水井数持续增加、措施增油量下降、液油比突升、成本效益变差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进行了综合调整,提高开发效果,本文分析了对某区块综合调整的效果,并探讨了如何减缓产量递减的问题。  主题词:综合调整 高含水 产量不降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029-01  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069-02  1.背景  某厂铝合金汽车散热器在投入使用仅数天后,即发生穿孔泄漏现象。该厂出厂的水箱装在卡车上使用不到半年,发现芯体有泄漏。  2 实验与结果  图 1所示为样品宏观形貌,该切割样件为主板一端的一部分,从主板内侧及扁管内侧可见,材料表面呈青灰色,水垢较厚,通过光路检漏,发现该切割件多根扁管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