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雅克拉采气厂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的共青团工作会议精神和集团公司党组及油田党委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坚持引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以政治性为保证、以先进性为导向、以群众性为基础,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作为永葆长岭基业长青的薪火工程、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来抓,初步形成了“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 采气厂;团青工作;“三性、三带”
1.增强政治性,“带”准方向,巩固共青团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增强政治性,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时刻与党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让青年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1.1巩固领导机制之“本”
党的共青团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党的领导。厂党委进一步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机制建设,逐步形成了“11223”工作体系。两个“1”即每年组织一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专题研讨会,在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听取一次共青团工作汇报;两个“2”即每年召开两次厂领导与团干青年代表座谈会,厂主要领导参加两次共青团的重大活动;一个“3”即从划拨专项经费、党团资源共享、健全活动设施等三个方面保障和支持共青团工作,有效推进了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1.2巩固理想信念之“本”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青年队伍。一是举办青工政治轮训。先后举办多期青工政治轮训班,对厂青工进行政治轮训,引导青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加强典型引路。支持共青团举办“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优秀青年事迹宣讲会,多名基层一线优秀青年走上讲台讲述成长故事,通过组织青年现场学习,带动广大青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三是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开展“我与气厂共成长”系列活动,先后组织青年接受厂情厂史教育,现场聆听石油传统教育报告会,进一步凝聚了青年的文化认同。
1.3巩固大局观念之“本”
共青团组织讲不讲政治,大局意识是试金石。一是积极引导青年投身改革。采气厂党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形势任务教育,青年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承受力明显增强。二是引导青年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在采气厂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中,我们注重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提升青年忧患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更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打造青年创新团队,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投入到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实现内涵增长,提高企业软实力的具体实践中去。
2.增强先进性,“带”入中心,彰显共青团之“为”
先进性是群团工作的力量之源。增强先进性,就是要在生产经营中越发彰显价值,在千锤百炼中持续增长才干,在科技创新中始终争当先锋。
2.1在扭亏增效上彰显先进性。
各级领导在各层级会议上指出,当前生产经营越是有挑战、越是困难大,越需要人的信心和勇气。采气厂党委面对困局,带领广大青年“践行严细实,全力增效益,打赢翻身仗”。一是要求基层党支部书记带好团支部书记,紧盯关键少数的“点”。以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为载体,突出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支部书记的青年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二是要求党支部带好团支部,抓住创效主体的“线”。厂党委以“党员技术攻关”活动为载体,重视发挥团支部的作用,凝聚一线青年,争做创先争优的排头兵。三是号召优秀党员带好优秀青年,打造骨干队伍的“面”。以“导师带徒”活动为载体,发挥各领域优秀党员的专业优势,提升青年骨干的技术素养。
2.2在人才培养上彰显先进性。
青年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采气厂党委面对当前干部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断层风险加剧的现状,充分发挥共青团“大熔炉”的作用,引导青年立足岗位,主动竞争,充分历练。一是让优秀青年在平凡岗位上显露出来。我们举办各类技术比武,支持共青团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搭建青年展示风采的舞台,让一线青年晒技能、亮绝活。二是让优秀青年在激烈竞争中凸显出来。三是让优秀青年在艰苦环境中历练出来。“最艰苦的担子交给青年,最紧急的关头信任青年”是采气厂党委始终坚持的一条锻炼培养青年人才的基本经验。
2.3在开拓创新上彰显先进性。
牢固树立创新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发挥青年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生力军作用。一是支持打造五小成果竞赛活动品牌。通过实施各类成果,在优化操作、降本增效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精巧实用的“金点子”,为公司创新创效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持续开展创新方法培训。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公司授课,与青年“结对子”,走进现场教,结合课题带,青年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三是支持青年技能创新。
3.增强群众性,“带”强队伍,夯实共青团之“基”
共青团的根基在青年、血脉在青年。增强群众性,就要坚持以青年为本,让青年当主角,最广泛地覆盖和影响青年,最紧密地联系和依靠青年。
3.1架设桥梁,使青年与党心连心
一是做好“下达”工作。积极把党的主张和要求宣传贯彻到青年中去。采气厂党委坚持每年召开青年座谈会,要求公司领导带头与青年“面对面”讲清形势,各级党团组织书记开展“点对点”上门走访,把集团公司党组和油田公司及采气厂党委的声音传递到一线青年。二是做好“上传”工作。通过青年职工代表议案、领导邮箱、走访等方式,把青年的意见和建议、愿望和诉求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和机关部门。特别是我们借助“互联网+”,积极推动厂局域网、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建设,整合网上网下媒体资源,畅通党组织联系青年的渠道,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诉求,有效落实青年职工代表议案和青年各类问题诉求。近年来,青年中技术控多了,低头族少了;学业务的多了,发牢骚的少了;爱岗敬业的多了,混日子的少了,党与青年的联系更紧密了。
3.2搭建舞台,使青年唱响主角
一是延伸活动场地实现共建共享。本著资源共享、双向开放的原则,将公司各类活动场所免费向团员青年开放。二是转变活动开展方式扩大参与面。由以前的公司团委统一组织各单位参与,转变为公司团委指导各单位自行组织;由以前的少数人参与,转变为多数人参与。
3.3建设家园,使青年心有所依情有所归。
为了克服群团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倾向,我们积极推进共青团工作方式转变,一是科学设置组织体系,保障家园建设。建立“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利用党员活动室,建设“青年之家”,实现了采气厂全覆盖。二是推进作风转变,营造家园氛围。要求团的干部成为“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竭力服务基层组织和团员青年。
关键词: 采气厂;团青工作;“三性、三带”
1.增强政治性,“带”准方向,巩固共青团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增强政治性,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时刻与党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让青年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1.1巩固领导机制之“本”
党的共青团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党的领导。厂党委进一步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机制建设,逐步形成了“11223”工作体系。两个“1”即每年组织一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专题研讨会,在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听取一次共青团工作汇报;两个“2”即每年召开两次厂领导与团干青年代表座谈会,厂主要领导参加两次共青团的重大活动;一个“3”即从划拨专项经费、党团资源共享、健全活动设施等三个方面保障和支持共青团工作,有效推进了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1.2巩固理想信念之“本”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青年队伍。一是举办青工政治轮训。先后举办多期青工政治轮训班,对厂青工进行政治轮训,引导青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加强典型引路。支持共青团举办“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优秀青年事迹宣讲会,多名基层一线优秀青年走上讲台讲述成长故事,通过组织青年现场学习,带动广大青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三是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开展“我与气厂共成长”系列活动,先后组织青年接受厂情厂史教育,现场聆听石油传统教育报告会,进一步凝聚了青年的文化认同。
1.3巩固大局观念之“本”
共青团组织讲不讲政治,大局意识是试金石。一是积极引导青年投身改革。采气厂党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形势任务教育,青年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承受力明显增强。二是引导青年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在采气厂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中,我们注重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提升青年忧患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更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打造青年创新团队,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投入到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实现内涵增长,提高企业软实力的具体实践中去。
2.增强先进性,“带”入中心,彰显共青团之“为”
先进性是群团工作的力量之源。增强先进性,就是要在生产经营中越发彰显价值,在千锤百炼中持续增长才干,在科技创新中始终争当先锋。
2.1在扭亏增效上彰显先进性。
各级领导在各层级会议上指出,当前生产经营越是有挑战、越是困难大,越需要人的信心和勇气。采气厂党委面对困局,带领广大青年“践行严细实,全力增效益,打赢翻身仗”。一是要求基层党支部书记带好团支部书记,紧盯关键少数的“点”。以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为载体,突出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支部书记的青年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二是要求党支部带好团支部,抓住创效主体的“线”。厂党委以“党员技术攻关”活动为载体,重视发挥团支部的作用,凝聚一线青年,争做创先争优的排头兵。三是号召优秀党员带好优秀青年,打造骨干队伍的“面”。以“导师带徒”活动为载体,发挥各领域优秀党员的专业优势,提升青年骨干的技术素养。
2.2在人才培养上彰显先进性。
青年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采气厂党委面对当前干部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断层风险加剧的现状,充分发挥共青团“大熔炉”的作用,引导青年立足岗位,主动竞争,充分历练。一是让优秀青年在平凡岗位上显露出来。我们举办各类技术比武,支持共青团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搭建青年展示风采的舞台,让一线青年晒技能、亮绝活。二是让优秀青年在激烈竞争中凸显出来。三是让优秀青年在艰苦环境中历练出来。“最艰苦的担子交给青年,最紧急的关头信任青年”是采气厂党委始终坚持的一条锻炼培养青年人才的基本经验。
2.3在开拓创新上彰显先进性。
牢固树立创新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发挥青年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生力军作用。一是支持打造五小成果竞赛活动品牌。通过实施各类成果,在优化操作、降本增效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精巧实用的“金点子”,为公司创新创效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持续开展创新方法培训。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公司授课,与青年“结对子”,走进现场教,结合课题带,青年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三是支持青年技能创新。
3.增强群众性,“带”强队伍,夯实共青团之“基”
共青团的根基在青年、血脉在青年。增强群众性,就要坚持以青年为本,让青年当主角,最广泛地覆盖和影响青年,最紧密地联系和依靠青年。
3.1架设桥梁,使青年与党心连心
一是做好“下达”工作。积极把党的主张和要求宣传贯彻到青年中去。采气厂党委坚持每年召开青年座谈会,要求公司领导带头与青年“面对面”讲清形势,各级党团组织书记开展“点对点”上门走访,把集团公司党组和油田公司及采气厂党委的声音传递到一线青年。二是做好“上传”工作。通过青年职工代表议案、领导邮箱、走访等方式,把青年的意见和建议、愿望和诉求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和机关部门。特别是我们借助“互联网+”,积极推动厂局域网、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建设,整合网上网下媒体资源,畅通党组织联系青年的渠道,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诉求,有效落实青年职工代表议案和青年各类问题诉求。近年来,青年中技术控多了,低头族少了;学业务的多了,发牢骚的少了;爱岗敬业的多了,混日子的少了,党与青年的联系更紧密了。
3.2搭建舞台,使青年唱响主角
一是延伸活动场地实现共建共享。本著资源共享、双向开放的原则,将公司各类活动场所免费向团员青年开放。二是转变活动开展方式扩大参与面。由以前的公司团委统一组织各单位参与,转变为公司团委指导各单位自行组织;由以前的少数人参与,转变为多数人参与。
3.3建设家园,使青年心有所依情有所归。
为了克服群团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倾向,我们积极推进共青团工作方式转变,一是科学设置组织体系,保障家园建设。建立“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利用党员活动室,建设“青年之家”,实现了采气厂全覆盖。二是推进作风转变,营造家园氛围。要求团的干部成为“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竭力服务基层组织和团员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