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Bella Union的二三事
在故事的开头,用一个长镜头把时间拉回到1997年。
Cocteau Twins也许是最受中国非主流音乐爱好者喜爱的乐队之一,这支来自极地的候鸟用它独特、优美的鸣叫在乐迷心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1997年,CocteauTwins创建了这个如今影响力极强的独立厂牌Bella Union,厂牌成立之初,并没有出现什么惊人的大动作,反而以发行Cocteau Twins自己的音乐和作品集为主要目的,可惜世事难料,Cocteau Twins三位成员间的缘分在厂牌成立后似乎走到了尽头。在乐队解散后,乐队贝司手Simon Eaymonde成为了Bella Union的老板。
说到这里,你的脑海里是否突然流窜出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没错!Bella Union旗下云集了大量的大牌乐队,Dirty Three、Gwei-Lo、Devics和Eothko都是在各自的音乐领域中倍受好评的知名乐队,即使是那些不为人知晓的乐队,也都是实力不凡的潜力股。Bella Union是一个标准的“独立”厂牌,它永远将音乐的品质放在厂牌发展的第一位,而且Bella Union从来不会干涉旗下乐队创作音乐的思维,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再仔细翻看Bella Union的乐队列表,众多不同风格的乐队的名字纷纷映入眼帘:Sing-Sing、Lift to Experience、Our Broken Garden、Departure Lounge……这些乐队包含了Post-rock、Indie-rock、Space-rock、Sadcore与Draem-pop等各种迥异的风格,这说明了Bella Union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音乐组织,它没有将自己归为某一个特定类型当中,而是恰如其分地在独立界活跃起来,这种无定性的处世风格反而推动了厂牌的发展。
Explosions In The Sky这个熟悉的名字在这里将再一次被搬上Bella Union的历史舞台上来说事,其中缘由是EITS的专辑《The Earth Is Not A Cold Dead Place》得以在欧洲发行,多亏了Bella Union的帮助。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不仅使EITS在欧洲声名鹊起,Bella Union在独立界的声誉也逐渐响亮起来。
二 Bella Union代表乐队简介
1 Dirty Three
Dirty Three有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脏三,这队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三人组从1992年至今,已经发行了7张唱片。Dirty Three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们是后摇乐队,那么我们姑且把他们看做一支纯器乐实验即兴团体,乐队配置只有一个拉小提琴的Warren Ellis,一个弹吉他的Mick Turner和一个打鼓的Jim White。Warren Ellis是Nick Cave&The Bad Seeds的御用小提琴手,自然是功力非凡,小提琴拉得忧伤婉转。作为最早前来中国大陆演出的器乐摇滚乐队,Dirty Three在国内乐迷的心里必然有一定的地位,如果没有记错,Dirty Three享受到了另外一个第一——那就是首张被正式引进国内的器乐摇滚唱片《Cruder》。
Dirty Three的音乐因为小提琴的原因缠绵得让人心醉,伤感的主旋律催人泪下,营造出一份幽静,低调,悲伤的氛围。核心人物Warren Ellis是一个十足的艺术追求者,他经常参观画展,所以你看到的每一张Dirty Three的唱片封面都是浓墨重彩的油画风格,其实这些华丽的画作非常适合DirtyThree的音乐风格,晦涩但舒服,色彩偏向冷灰色调。实际上,Dirty Three习惯于缓慢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有别于Godspeed You!Black Emperor的长篇叙事,Dirty Three更加喜欢有意拖长的韵律来抒情感叹。
2 Departure Leunge
Departure Lounge是Bella Union厂牌旗下的一支后摇乐队。这个来自英国的4人乐队是幽静音乐取向的偏执狂,他们热衷于讨论“Die”这个单词,无论是在把人们迷得神魂颠倒的经典唱片《Jetlag Dreams》,还是在他们另外一张精彩的唱片《Too Late to Die Young》里,这种对细节的讨论体现在曲子的每一个音符上,这些被赋予了血液的旋律,不停在人的耳朵旁周游辗转不休,这也许就是他们的情绪吧!Departure Lounge十分合理地把情绪融入了他们的乐器里,而器乐的优点就在于它们可以迂回地闪现,又迅速的隐藏起来,当然,这些都是在乐队成员们的驾御下激发出的乐队的丰富表达方式,一种属于冷灰色调的曲子,自然而然就把“Die”的味道给体现出来了。
Departure Lounge够得上小众,也够得上每一个满怀心事的人的留恋与夸奖。
3 Gwei—LO
Gwei-lo,也许是后摇滚历史上寿命最短、同时又最耀眼的一颗流星,吉他手Al Brooker是支撑整个乐队的灵魂,Bella Union发行了他们唯一的一张同名唱片。Gwei-lo不是一支拘泥于传统后摇器乐的乐队,他们开创了一种近似于间歇式爆炸的后摇模式,在07年的很多新唱片里,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间歇式的爆炸已经在Beware of Safety的《It ls Curtains》和Pg.Lost的《Yes I Am》等这些后起之秀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当然,Gwei-lo的作品也少不了急促的狂轰滥炸,而在曲子最高潮的时刻,他们往往会选择来个骤然疾停,并且屡试不爽,这使得作品变得更有回味了。
其实对于习惯了Explosions in the Sky式爆炸的听众来说,Gwei-lo并不是一个易于消化的乐队——因为一个”噪”宇,Gwei-lo不拘一格的特点也可以从此处找到蛛丝马迹,例如在唱片的第一支曲子“U.R.R”当中,没有过分复杂繁琐的静谧氛围来做过渡,一上来就是猛烈的吉他噪音声墙,爆炸性与紧密有致的节拍把曲子衔接得天衣无缝。一个伟大的乐队总是能在整体与细节中合理安排他们对于器乐的掌控,听听Gwei-lo骚动迷人的吉他音色,那种刷出来的快感淋漓尽致,寂寥、孤寂仿佛是在一个庞大的空间里炸开了锅,层次分明,偶尔几下重重的鼓击更是捶得人的心空荡荡的。个人认为Gwei-lo将吉他和鼓声穿插起来表现是一种很得体的表现方式,忽略掉贝司在其中的作用,仍然还是吉他更加适合作为情绪喷发的载体,两把吉他重复的构成音效更是要命的一招险棋,这颗棋子下好了当然就会让音乐的整体感上升不止一个档次,若是下不好,那只会让人感到无趣、生涩,Gwei-lo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甚至将丰富的乐器技巧与多姿多彩的音色做了详尽的浓缩,期间只是在很多角点上做出转折,提升一些间奏的高低。
这些独一无二的Gwei-lo特质造就了他们不平凡的音乐,毫无疑问,Gwei-lo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深深烙上 了他们自己的气质与色彩的后摇之路。
4 The Dears
我并不是要发表关于种族的言论,但如果一支摇滚乐队里出现了一位黑色皮肤的主唱,往往就会让这支乐队更加容易受到关注并走红,例如Bloc Party、Tv On The Radio,还有加拿大的The Dears。来自蒙特利尔的Indie-rock乐队The Dears在加拿大音乐浪潮的大潮中被大众欣喜的发现,黑人主唱Murray Lightburn嗓音独特浑厚,有黑人歌手特有的唱腔与奇特的韵律感。这个时候也许会有很多人会想起另一支乐队——Bloc Party的黑人主唱Kele Okerero,这是一个存在着误差的看法,毕竟Bloc Party的风格根源于纯正的后朋克,Kele Okerero的嗓音和自己乐队的感觉都是如同刀子般锋利冷峻,MurrayLightburn就不一样!他擅于温柔的演绎歌曲,深情款款。可是The Dears的音乐是非常正宗的Indie-rock范儿,英国知名音乐媒体NME就曾给Murray Lightburn扣上了“由Marvin Gaye领军的The Smiths”、“骚灵派的Morrissey”等特殊称号。
2004年The Dears加入Bella Union后发行的《N0 Cities Left》获得了满堂喝彩。在这张唱片里TheDears依旧延续了他们旧有的风格,在音符与旋律中填满了暖色调色块,主唱Murray Lightburn更是赋予了这些歌曲神奇的柔软与光泽,令人惊异!在蒙特利尔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The Dears却有着如此温暖的曲调。《No Cities Left》的成功让The Dears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摇滚张力都足够狂放、大气,美丽淡然而情感丰富,充满情趣。
三 Bella Union经典唱片浅窥
1 RObin GuthriO—Imperial
作为厂牌老板之一的Robin Guthrie在Cocteau Twins解散后在自家厂牌发行了自己的首张创作专辑《Imperial》,也许是对Cocteau Twins的爱太深,很多乐迷都没有客观地看待这张质量很高的“处子”唱片。在Cocteau Twins的仙乐里沉溺了数十年,Robin Guthrie不可能一时半会儿就改掉他演奏吉他的方式。因此,在这张唱片里你还是可以找到大量Cocteau Twins中后期音乐的影子,特别是Robin对于吉他音色的使用上,在某些段落里甚至就是直接了当的仙乐白色噪音声墙,Robin当然也想从Cocteau Twins的影子里走出来,这也是他选择做氛围音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灵透空旷的各种不同的吉他演奏方法下,《Imperial》这张唱片营造的氛围还是颇有分量的,时而如黄昏般垂暮,时而又像潮水般不断拍打海上的礁石,如果要找一个形容词,我更加倾向于“空灵”或者“飘渺”,这些算是CocteauTwins流淌在Robin身上的他最不愿意割舍的那一部分血液,同时也是他迈步于氛围音乐的一个天赐的快捷途径,也许你会责怪他急于立异求新,这都是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从前和未来的一种急于摆脱和憧憬的实践罢了。再看看如今的Robin Guthrie,早就已经成熟了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如的周旋在音乐与氛围的交杂中。无论你是爱着CocteauTwins的飘飘仙乐,还是被Robin Guthrie如痴如醉的吉他技巧所吸引,都应该给他更多的宽容,他已经不止一次给人带来惊喜了。
2 Doperture Louflge—Jetlag Dreams
这张专辑属于纯器乐演奏,以钢琴为主线,电吉他、Bass、鼓、三角铁穿插其中,整体感觉安静,优美,稍显迷幻。整张唱片如流水一样,清静,唯美,唱片的封面也是标准的唯美范儿,黄昏的天色,一架飞机停留的落魄身影,十分符合我的封面审美准则。从音乐上来说,按照一般的后摇滚的审美观念,这张唱片并不是标准的后摇,它几乎没有出现过一次吉他音墙的爆炸,也没有一般后摇作品中动辄十多分钟的歌曲长度。可以说这是一张能让人安下心来静静倾听的唱片,需要再强调一次的是钢琴在整张唱片中处于一个绝对占统治地位的位置,它带动其他乐器的发挥,何时该出现鼓声,何时吉他偷偷地飘荡出来诉说,都在钢琴的指挥下显得不慌不忙,任凭这个“大师”挥舞着指挥棒指挥。其实任何一个乐器都是不可缺少的,钢琴只是在表面不断的发泄着,在深处,它需要其他的乐器互相地诉说,快乐和痛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仿佛在一个空荡荡的候机室,等待那一趟永远都不会到来的航班,它总是你在看到一丝希望的同时又摧毁你的希望,这是这张唱片的一种思绪,它和情绪又有所不同。唱片的情绪显而易见,充满了忧伤的情怀,一种淡淡的小忧伤。
《Jetlag Dreams》里最出彩就是“Too Late To Die Young”这首歌曲,它从容不迫,并且一直如流水般地冲洗着听者的心,如果在它所营造的氛围里略微动情,也许就会使人泪流满面,一直到曲子结束,它都是平静的,但就是这平静,蕴涵的却是一种内在的爆破。
3 My LateSt Nevel—Wolves
My Latest Novel是一个怪胎乐队,这支来自苏格兰的五人乐队由兄弟Chris Deveney和Gary Deveney,另有LauraMcFarlane,Paul McGeachy以及Ryan King组成。在成名之前,My Latest Novel已经先后为The Pixies,Smog、BritishSea Power和Arab Strap做过暖场乐队,由此可见他们受到了很多:来自前辈乐队的关注。把他们称做“怪胎”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个性,Folk、Post Rock、Indie-rock甚至是Alternative Rock都是他们所乐于表现的,My Latest Novel的心思细腻、多愁善感,音乐的内里明显受到Belle&Sebastian、Mogwai和Sigur Ros的影响,所以在那些唯美清凉的乐章里面同时露出丝丝亲切的和煦光彩。也就是说,My Latest Novel又是一个暖色团体。
2006年,My Latest Novel在Bella Union正式发行了他们的处子作《Wolves》,几乎在同一时刻,NME对他们进行了天花乱坠的吹捧,仿佛是迎来了一个独立音乐的救世主,NME把所有美妙的赞美都给了My Latest Novel和《Wolves》。事实证明,My Latest Novel带来的惊喜确实是有些出乎意料,那种把民谣和后摇结合的套路显然很得人心,更特别的是,My Latest Novel的结合玩法是在把民谣和后摇分开界限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他们可以在于城市游走的音乐诗人和“氛围控”两种身份之间自如的来回穿梭。印象中,是曾经有媒体把这张《Wolves》提名为最不可错过的后摇唱片之一,这也难怪,任何一个人在“Ghost in the Gutter”的前奏响起来的时候,都会有这种 错觉,小号、提琴还有摇滚三大件暂时性地编织了一个谎言,当主唱的声音出现,你才恍然大悟:怎么会如此的充满了民谣味!这还得称赞My Latest Novel对乐器的适当使用,特别是小号的音色实属画龙点睛之笔,把那些微小的细节都衬托得如此恰到好处。
4 Al Brookor—Quixotic
天嫉英才,当你打开Bella Union官方网站的Al Brooker的个人专属页面时,一个显眼的“Death”瞬间映入了眼帘,没错,这位Gwei-lo乐队的灵魂人物在2000年6月4日一场表演中,心脏病突发逝世。命运是那样地喜欢捉弄人,Al Brooker只能在天堂看到评论界对《Gwei-Lo》的一致好评。Bells Union为了纪念这位天才的吉他艺术家,特别发行了这张《Quixotic》,此唱片收录了Al Brooker未在Gwei-Lo发表过的10首作品。不得不佩服Al Brooker的创作天赋,相比Gwei-Lo的作品,他的个人作品更加抽象,并且把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得天马行空,无论是Post Rock的厚重感、IDM的特异性、Glitches的节拍还是流畅的钢琴都被他拾掇得服服贴贴,细细听下来有些许独立电子的味道渗透在内,极简的电子节拍与钢琴背景十分和谐。还有那些掺杂了人声作品,无不是出色的Sadcore风格的上等之作。一直弄不明白的是,Al Brooker是如何制造了这些声响,并且那样的完美,既有迂回诉说的痛楚,也有空间的爆破,在现实与虚幻中来回穿梭。
笔落至此,仍然对Al Brooker的死感到郁郁,因为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天才在成熟之后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作品,可惜,这些只能是Al Brooker留给我们的遐想,“如果Al Brooker在世,Gwei-lo也许会是当今最好的PostRock乐队之一,Al Brooker会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大师”。
5 Bonevill—Pelican
你是否觉得Dirty Three过于悲伤痛苦?先别着急,Dirty Three的吉他手Mick Turner会通过他另外一个身份告诉你真的悲伤是什么形态的。Bonnevill的唱片《Pelican》是一幅延绵缠绕的忧伤交响乐,乐队中的女提琴手Jessica Billey把小提琴的悲痛表现得活灵活现,就如同一个怨妇在哭诉一样,Mick Turner的吉他只是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不至于让小提琴显得形单影只。所有的悲伤来到《Pelican》都会显得相形见绌的,短短七支曲子,没有一秒钟的时间让人体会到哪怕一点欣喜,如同世上那么多的伤心的人儿,Bonnevill的小提琴仿佛已经到了黄昏,日晕的落幕引出了月光的清凉,愁郁,沉寂,但那不正是Bonnevill的超本质吗?
如果你能从Bonnevill制造的伤感中逃脱掉,那么你无疑将是一个幸福的人!
四 Bella Union的诺言
在4AD的神话烟消云散之后,更多的独立厂牌揭竿而起,或许,Belle Union就是我们一直最期待的那一个。
在故事的开头,用一个长镜头把时间拉回到1997年。
Cocteau Twins也许是最受中国非主流音乐爱好者喜爱的乐队之一,这支来自极地的候鸟用它独特、优美的鸣叫在乐迷心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1997年,CocteauTwins创建了这个如今影响力极强的独立厂牌Bella Union,厂牌成立之初,并没有出现什么惊人的大动作,反而以发行Cocteau Twins自己的音乐和作品集为主要目的,可惜世事难料,Cocteau Twins三位成员间的缘分在厂牌成立后似乎走到了尽头。在乐队解散后,乐队贝司手Simon Eaymonde成为了Bella Union的老板。
说到这里,你的脑海里是否突然流窜出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没错!Bella Union旗下云集了大量的大牌乐队,Dirty Three、Gwei-Lo、Devics和Eothko都是在各自的音乐领域中倍受好评的知名乐队,即使是那些不为人知晓的乐队,也都是实力不凡的潜力股。Bella Union是一个标准的“独立”厂牌,它永远将音乐的品质放在厂牌发展的第一位,而且Bella Union从来不会干涉旗下乐队创作音乐的思维,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再仔细翻看Bella Union的乐队列表,众多不同风格的乐队的名字纷纷映入眼帘:Sing-Sing、Lift to Experience、Our Broken Garden、Departure Lounge……这些乐队包含了Post-rock、Indie-rock、Space-rock、Sadcore与Draem-pop等各种迥异的风格,这说明了Bella Union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音乐组织,它没有将自己归为某一个特定类型当中,而是恰如其分地在独立界活跃起来,这种无定性的处世风格反而推动了厂牌的发展。
Explosions In The Sky这个熟悉的名字在这里将再一次被搬上Bella Union的历史舞台上来说事,其中缘由是EITS的专辑《The Earth Is Not A Cold Dead Place》得以在欧洲发行,多亏了Bella Union的帮助。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不仅使EITS在欧洲声名鹊起,Bella Union在独立界的声誉也逐渐响亮起来。
二 Bella Union代表乐队简介
1 Dirty Three
Dirty Three有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脏三,这队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三人组从1992年至今,已经发行了7张唱片。Dirty Three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们是后摇乐队,那么我们姑且把他们看做一支纯器乐实验即兴团体,乐队配置只有一个拉小提琴的Warren Ellis,一个弹吉他的Mick Turner和一个打鼓的Jim White。Warren Ellis是Nick Cave&The Bad Seeds的御用小提琴手,自然是功力非凡,小提琴拉得忧伤婉转。作为最早前来中国大陆演出的器乐摇滚乐队,Dirty Three在国内乐迷的心里必然有一定的地位,如果没有记错,Dirty Three享受到了另外一个第一——那就是首张被正式引进国内的器乐摇滚唱片《Cruder》。
Dirty Three的音乐因为小提琴的原因缠绵得让人心醉,伤感的主旋律催人泪下,营造出一份幽静,低调,悲伤的氛围。核心人物Warren Ellis是一个十足的艺术追求者,他经常参观画展,所以你看到的每一张Dirty Three的唱片封面都是浓墨重彩的油画风格,其实这些华丽的画作非常适合DirtyThree的音乐风格,晦涩但舒服,色彩偏向冷灰色调。实际上,Dirty Three习惯于缓慢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有别于Godspeed You!Black Emperor的长篇叙事,Dirty Three更加喜欢有意拖长的韵律来抒情感叹。
2 Departure Leunge
Departure Lounge是Bella Union厂牌旗下的一支后摇乐队。这个来自英国的4人乐队是幽静音乐取向的偏执狂,他们热衷于讨论“Die”这个单词,无论是在把人们迷得神魂颠倒的经典唱片《Jetlag Dreams》,还是在他们另外一张精彩的唱片《Too Late to Die Young》里,这种对细节的讨论体现在曲子的每一个音符上,这些被赋予了血液的旋律,不停在人的耳朵旁周游辗转不休,这也许就是他们的情绪吧!Departure Lounge十分合理地把情绪融入了他们的乐器里,而器乐的优点就在于它们可以迂回地闪现,又迅速的隐藏起来,当然,这些都是在乐队成员们的驾御下激发出的乐队的丰富表达方式,一种属于冷灰色调的曲子,自然而然就把“Die”的味道给体现出来了。
Departure Lounge够得上小众,也够得上每一个满怀心事的人的留恋与夸奖。
3 Gwei—LO
Gwei-lo,也许是后摇滚历史上寿命最短、同时又最耀眼的一颗流星,吉他手Al Brooker是支撑整个乐队的灵魂,Bella Union发行了他们唯一的一张同名唱片。Gwei-lo不是一支拘泥于传统后摇器乐的乐队,他们开创了一种近似于间歇式爆炸的后摇模式,在07年的很多新唱片里,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间歇式的爆炸已经在Beware of Safety的《It ls Curtains》和Pg.Lost的《Yes I Am》等这些后起之秀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当然,Gwei-lo的作品也少不了急促的狂轰滥炸,而在曲子最高潮的时刻,他们往往会选择来个骤然疾停,并且屡试不爽,这使得作品变得更有回味了。
其实对于习惯了Explosions in the Sky式爆炸的听众来说,Gwei-lo并不是一个易于消化的乐队——因为一个”噪”宇,Gwei-lo不拘一格的特点也可以从此处找到蛛丝马迹,例如在唱片的第一支曲子“U.R.R”当中,没有过分复杂繁琐的静谧氛围来做过渡,一上来就是猛烈的吉他噪音声墙,爆炸性与紧密有致的节拍把曲子衔接得天衣无缝。一个伟大的乐队总是能在整体与细节中合理安排他们对于器乐的掌控,听听Gwei-lo骚动迷人的吉他音色,那种刷出来的快感淋漓尽致,寂寥、孤寂仿佛是在一个庞大的空间里炸开了锅,层次分明,偶尔几下重重的鼓击更是捶得人的心空荡荡的。个人认为Gwei-lo将吉他和鼓声穿插起来表现是一种很得体的表现方式,忽略掉贝司在其中的作用,仍然还是吉他更加适合作为情绪喷发的载体,两把吉他重复的构成音效更是要命的一招险棋,这颗棋子下好了当然就会让音乐的整体感上升不止一个档次,若是下不好,那只会让人感到无趣、生涩,Gwei-lo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甚至将丰富的乐器技巧与多姿多彩的音色做了详尽的浓缩,期间只是在很多角点上做出转折,提升一些间奏的高低。
这些独一无二的Gwei-lo特质造就了他们不平凡的音乐,毫无疑问,Gwei-lo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深深烙上 了他们自己的气质与色彩的后摇之路。
4 The Dears
我并不是要发表关于种族的言论,但如果一支摇滚乐队里出现了一位黑色皮肤的主唱,往往就会让这支乐队更加容易受到关注并走红,例如Bloc Party、Tv On The Radio,还有加拿大的The Dears。来自蒙特利尔的Indie-rock乐队The Dears在加拿大音乐浪潮的大潮中被大众欣喜的发现,黑人主唱Murray Lightburn嗓音独特浑厚,有黑人歌手特有的唱腔与奇特的韵律感。这个时候也许会有很多人会想起另一支乐队——Bloc Party的黑人主唱Kele Okerero,这是一个存在着误差的看法,毕竟Bloc Party的风格根源于纯正的后朋克,Kele Okerero的嗓音和自己乐队的感觉都是如同刀子般锋利冷峻,MurrayLightburn就不一样!他擅于温柔的演绎歌曲,深情款款。可是The Dears的音乐是非常正宗的Indie-rock范儿,英国知名音乐媒体NME就曾给Murray Lightburn扣上了“由Marvin Gaye领军的The Smiths”、“骚灵派的Morrissey”等特殊称号。
2004年The Dears加入Bella Union后发行的《N0 Cities Left》获得了满堂喝彩。在这张唱片里TheDears依旧延续了他们旧有的风格,在音符与旋律中填满了暖色调色块,主唱Murray Lightburn更是赋予了这些歌曲神奇的柔软与光泽,令人惊异!在蒙特利尔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The Dears却有着如此温暖的曲调。《No Cities Left》的成功让The Dears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摇滚张力都足够狂放、大气,美丽淡然而情感丰富,充满情趣。
三 Bella Union经典唱片浅窥
1 RObin GuthriO—Imperial
作为厂牌老板之一的Robin Guthrie在Cocteau Twins解散后在自家厂牌发行了自己的首张创作专辑《Imperial》,也许是对Cocteau Twins的爱太深,很多乐迷都没有客观地看待这张质量很高的“处子”唱片。在Cocteau Twins的仙乐里沉溺了数十年,Robin Guthrie不可能一时半会儿就改掉他演奏吉他的方式。因此,在这张唱片里你还是可以找到大量Cocteau Twins中后期音乐的影子,特别是Robin对于吉他音色的使用上,在某些段落里甚至就是直接了当的仙乐白色噪音声墙,Robin当然也想从Cocteau Twins的影子里走出来,这也是他选择做氛围音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灵透空旷的各种不同的吉他演奏方法下,《Imperial》这张唱片营造的氛围还是颇有分量的,时而如黄昏般垂暮,时而又像潮水般不断拍打海上的礁石,如果要找一个形容词,我更加倾向于“空灵”或者“飘渺”,这些算是CocteauTwins流淌在Robin身上的他最不愿意割舍的那一部分血液,同时也是他迈步于氛围音乐的一个天赐的快捷途径,也许你会责怪他急于立异求新,这都是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从前和未来的一种急于摆脱和憧憬的实践罢了。再看看如今的Robin Guthrie,早就已经成熟了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如的周旋在音乐与氛围的交杂中。无论你是爱着CocteauTwins的飘飘仙乐,还是被Robin Guthrie如痴如醉的吉他技巧所吸引,都应该给他更多的宽容,他已经不止一次给人带来惊喜了。
2 Doperture Louflge—Jetlag Dreams
这张专辑属于纯器乐演奏,以钢琴为主线,电吉他、Bass、鼓、三角铁穿插其中,整体感觉安静,优美,稍显迷幻。整张唱片如流水一样,清静,唯美,唱片的封面也是标准的唯美范儿,黄昏的天色,一架飞机停留的落魄身影,十分符合我的封面审美准则。从音乐上来说,按照一般的后摇滚的审美观念,这张唱片并不是标准的后摇,它几乎没有出现过一次吉他音墙的爆炸,也没有一般后摇作品中动辄十多分钟的歌曲长度。可以说这是一张能让人安下心来静静倾听的唱片,需要再强调一次的是钢琴在整张唱片中处于一个绝对占统治地位的位置,它带动其他乐器的发挥,何时该出现鼓声,何时吉他偷偷地飘荡出来诉说,都在钢琴的指挥下显得不慌不忙,任凭这个“大师”挥舞着指挥棒指挥。其实任何一个乐器都是不可缺少的,钢琴只是在表面不断的发泄着,在深处,它需要其他的乐器互相地诉说,快乐和痛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仿佛在一个空荡荡的候机室,等待那一趟永远都不会到来的航班,它总是你在看到一丝希望的同时又摧毁你的希望,这是这张唱片的一种思绪,它和情绪又有所不同。唱片的情绪显而易见,充满了忧伤的情怀,一种淡淡的小忧伤。
《Jetlag Dreams》里最出彩就是“Too Late To Die Young”这首歌曲,它从容不迫,并且一直如流水般地冲洗着听者的心,如果在它所营造的氛围里略微动情,也许就会使人泪流满面,一直到曲子结束,它都是平静的,但就是这平静,蕴涵的却是一种内在的爆破。
3 My LateSt Nevel—Wolves
My Latest Novel是一个怪胎乐队,这支来自苏格兰的五人乐队由兄弟Chris Deveney和Gary Deveney,另有LauraMcFarlane,Paul McGeachy以及Ryan King组成。在成名之前,My Latest Novel已经先后为The Pixies,Smog、BritishSea Power和Arab Strap做过暖场乐队,由此可见他们受到了很多:来自前辈乐队的关注。把他们称做“怪胎”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个性,Folk、Post Rock、Indie-rock甚至是Alternative Rock都是他们所乐于表现的,My Latest Novel的心思细腻、多愁善感,音乐的内里明显受到Belle&Sebastian、Mogwai和Sigur Ros的影响,所以在那些唯美清凉的乐章里面同时露出丝丝亲切的和煦光彩。也就是说,My Latest Novel又是一个暖色团体。
2006年,My Latest Novel在Bella Union正式发行了他们的处子作《Wolves》,几乎在同一时刻,NME对他们进行了天花乱坠的吹捧,仿佛是迎来了一个独立音乐的救世主,NME把所有美妙的赞美都给了My Latest Novel和《Wolves》。事实证明,My Latest Novel带来的惊喜确实是有些出乎意料,那种把民谣和后摇结合的套路显然很得人心,更特别的是,My Latest Novel的结合玩法是在把民谣和后摇分开界限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他们可以在于城市游走的音乐诗人和“氛围控”两种身份之间自如的来回穿梭。印象中,是曾经有媒体把这张《Wolves》提名为最不可错过的后摇唱片之一,这也难怪,任何一个人在“Ghost in the Gutter”的前奏响起来的时候,都会有这种 错觉,小号、提琴还有摇滚三大件暂时性地编织了一个谎言,当主唱的声音出现,你才恍然大悟:怎么会如此的充满了民谣味!这还得称赞My Latest Novel对乐器的适当使用,特别是小号的音色实属画龙点睛之笔,把那些微小的细节都衬托得如此恰到好处。
4 Al Brookor—Quixotic
天嫉英才,当你打开Bella Union官方网站的Al Brooker的个人专属页面时,一个显眼的“Death”瞬间映入了眼帘,没错,这位Gwei-lo乐队的灵魂人物在2000年6月4日一场表演中,心脏病突发逝世。命运是那样地喜欢捉弄人,Al Brooker只能在天堂看到评论界对《Gwei-Lo》的一致好评。Bells Union为了纪念这位天才的吉他艺术家,特别发行了这张《Quixotic》,此唱片收录了Al Brooker未在Gwei-Lo发表过的10首作品。不得不佩服Al Brooker的创作天赋,相比Gwei-Lo的作品,他的个人作品更加抽象,并且把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得天马行空,无论是Post Rock的厚重感、IDM的特异性、Glitches的节拍还是流畅的钢琴都被他拾掇得服服贴贴,细细听下来有些许独立电子的味道渗透在内,极简的电子节拍与钢琴背景十分和谐。还有那些掺杂了人声作品,无不是出色的Sadcore风格的上等之作。一直弄不明白的是,Al Brooker是如何制造了这些声响,并且那样的完美,既有迂回诉说的痛楚,也有空间的爆破,在现实与虚幻中来回穿梭。
笔落至此,仍然对Al Brooker的死感到郁郁,因为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天才在成熟之后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作品,可惜,这些只能是Al Brooker留给我们的遐想,“如果Al Brooker在世,Gwei-lo也许会是当今最好的PostRock乐队之一,Al Brooker会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大师”。
5 Bonevill—Pelican
你是否觉得Dirty Three过于悲伤痛苦?先别着急,Dirty Three的吉他手Mick Turner会通过他另外一个身份告诉你真的悲伤是什么形态的。Bonnevill的唱片《Pelican》是一幅延绵缠绕的忧伤交响乐,乐队中的女提琴手Jessica Billey把小提琴的悲痛表现得活灵活现,就如同一个怨妇在哭诉一样,Mick Turner的吉他只是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不至于让小提琴显得形单影只。所有的悲伤来到《Pelican》都会显得相形见绌的,短短七支曲子,没有一秒钟的时间让人体会到哪怕一点欣喜,如同世上那么多的伤心的人儿,Bonnevill的小提琴仿佛已经到了黄昏,日晕的落幕引出了月光的清凉,愁郁,沉寂,但那不正是Bonnevill的超本质吗?
如果你能从Bonnevill制造的伤感中逃脱掉,那么你无疑将是一个幸福的人!
四 Bella Union的诺言
在4AD的神话烟消云散之后,更多的独立厂牌揭竿而起,或许,Belle Union就是我们一直最期待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