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开幕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rti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9日,首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开幕,主题是森林城市与人居环境。会议围绕城市化与森林城市、城市森林与生态系统服务、森林城市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森林城市的文化融合与传承、森林城市发展模式与创新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马培华说,人类社会正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在制定面向未来的国家发展战略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习近平主席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方向,确立了新思路,明确了新举措,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马培华指出,中国自然禀赋分布不均衡,相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人口聚集的大中小城市,如何建设好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并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成为重大课题。多年来,国家林业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创建森林城市、创造宜居环境已成为各地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
  马培华强调,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森林城市建设新的使命。我们要紧紧围绕习近平主席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积极借鉴国际社会森林城市建设经验和发展成果,深刻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抓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创建森林城市活动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动员各界力量投入到森林城市建设中来。希望与会代表围绕主题,深入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积极为推动全世界城市森林建设建言献策,也为中国森林城市建设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寻求共识,共同努力,让绿水青山遍布大地,让森林花园覆盖城市社区,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里,携手走向生态文明的人类新时代。
  马培华就森林城市建设提出3点建议。一是要围绕拓展和改善城市间的生态空间,创新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要重点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等六大城市群生态空间的连接,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扩大城市群生态涵养空间。二是要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重点推进森林进城和森林环城,增加和丰富城市绿色元素。要充分利用城区有限的土地增加森林绿地面积和湿地面积,特别是要将城市功能腾退的土地优先用于建设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三是要传承、创新和弘扬生态文化,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增强居民对生态福利的获得感,建设遍及城乡的绿道网络、生态服务设施和生态文化载体,极大地丰富森林城市的人文底蕴。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发表书面讲话。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国际生态学学会主席休娜·迈尔斯、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主席安德鲁·贝纳特、深圳市市长许勤、希腊雅典市副市长亚历山大德鲁斯·莫迪阿诺在开幕式上致辞。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的主旨报告。开幕式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主持。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国际林联副主席比约恩·哈奈尔出席开幕式。
  首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由国家林业局、深圳市政府、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办,国际竹藤中心、深圳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和国际竹藤组织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多位专家、校长、市长和城市林业官员出席。
其他文献
荣军农场自2000年开始引进繁育大果沙棘种苗,经过4年不懈努力,已经培育出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10个,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育苗经验。在这里向各位专家及同行进行简单的介绍,
由于财务会计和税法的目的不同,对某些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原则与税法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区别在于确认收益实现和费用扣减的时间以及费用的可扣减性。企业在会计
常山胡柚、油茶、食用菌三大产业是“常山三宝”,这三大产业都曾经有辉煌的历史,也有落寞的时光,更有振兴的期盼。近日,常山县出台《“常山三宝”振兴发展行动计划》,为“常山三宝”勾画了发展蓝图。  “常山三宝”有个自然形成的过程,很多常山人士都曾经或还在为“三宝”倾注了特别的感情。记者查阅了档案资料,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人士,了解了“常山三宝”的前世今生。  历史:“三宝”是常山的国字招牌  最早扛回国字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