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课件在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以及教学内容的图像、表格、文本、视频、音频等方面,都体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为语文教学改革和新教材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从实际运用方面看,现实状况跟我们的教学理想相差太远,语文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应用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时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学课件应体现的教学策略和风格,即自主性学习的策略、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智能化教学的策略,人文性风格、科学性风格、艺术性风格,真正让学生在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思想并逐渐形成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课件 策略 风格
2000年6月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观念的提出,对我们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和操作方向。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而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课程中最有效的手段是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更教学行为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组合。语文教学课件在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以及教学内容的图像、表格、文本、视频、音频等方面,都体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为语文教学改革和新教材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理论上讲,在语文课程教学领域应该引起一场全面的、彻底的教学模式改革。但是从实际运用方面看,现实状况跟我们的教学理想相差太远,语文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应用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如课件使用过多过滥,课件风格与教学内容不相协调,衔接过渡不自然,过于注重给人耳目一新的表象效应而忽略了教学策略和教学效益,等等。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时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学课件应体现教学策略和风格,这是语文教学课件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恰恰也是我们现有课件的短缺之处,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一、语文教学课件应体现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课件设计和应用应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并通过课件创设学习情境。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除了内容和质量之外,还应当是先进技术和优秀教学策略的合成。
1.自主性学习的策略
自主性学习就是“自我向导、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策略。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或社会背景中,通过情境和社会背景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而基于网络技术的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至少有三个优势:一是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创设学习“情境”:三是E-learning提供会话和写作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来恰当设置教学目标和问题,实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创设全新的语文教学环境,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其共享功能,为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研究性学习支持网的兴起,也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作为信息合成软件的语文多媒体课件应发挥它在这方面强大的功能。
2.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作为语文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和应用上必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多重智力因素证明,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方面或特长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语文教学课件应注意到学习者的这些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如对视觉特别敏感的学生,这时的文本教学和图表实物教学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往往显著:而对听觉特别感兴趣的,则对阅读解说、音像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可通过语文课件创设课文文字情境、电影画面情境、问题课题情境等情境的交融,形成丰富学生探究的一个个阶梯,来完成学生认知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最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语文多媒体课件应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生成性、教学内容与丰富网络信息的整合、互动式学习的特点和知识的层次性,利用搜索引擎、超级链接、互联网以尽极大可能地追求信息、艺术、方法的多样化,以引导学生多广角、多元化、多层面学习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以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差异性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智能化教学的策略
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作用中,语文教学课件作为信息资源的浓缩体和充分体现超文本教学的现代化学习支持系统,应该是对互联网有效信息进行科学的选择、处理、加工、整合的产品和结果,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产生过程艺术地显现出来,以实现智能化教学和学习。按照新课程教学的观点来说,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教育的需要,全面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学习环境,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不同教学功能的信息媒体,如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操作或认知的技术工具、学习和探究问题或任务的情境等。教师用这些信息媒体,设计出各种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或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或人机对话,或自主学习、实践,或协作、商讨、探究,或反馈、交流等,以充分展示语文教与学的智能化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课件制作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并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具备智能化的优势,方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上的高效率。
二、语文教学课件应体现的风格
语文教学的风格对体现课件主题,增强其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都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产生和应用,不只是一种工具,更应当是一种文化,使人们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处于渐变状态。语文教师首先要适应这 些变革,从关注人文性的角度,从体现科学性的角度,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审视课件的质量,积极探索内涵发展的路子,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丰富课件制作经验,从而使课件提高品位,形成风格,走向完美。
1.人文性风格
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课件应当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关注人的思想感情、体现人的心理需要、构建人的道德体系和塑造人的品格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和整合,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阐释科学和人文关系,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语文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这也是当前以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整合的重要原则。所以语文教学课件的内容不应当只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而要从人文的视野去提升内容的含金量,从根本上突破原先书本单科知识线形、狭窄、不可重组的弊端,进行具有一定广度的文化教学。
2.科学性风格
在开发语文教学课件时,教师还应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防止产生误导,同时,在课件中还要注意渗透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并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方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上的高效益。语文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把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集成功能,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影像、动画和声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体现语文教学深刻的移情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像、食品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适中,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注意引导式启发,防止简单的书本搬家和呆板的说教,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特性,不失时机地穿插学与教的信息交流。
3.艺术性风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审美情趣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记忆里。使其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相反,不注重艺术的教学过程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在艺术性上下功夫。语文课件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屏幕的背景颜色和布局上,字幕的字体、字型、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和录像的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相一致等方面。当然这种艺术性的追求绝不是精美图画的组合、绚烂色彩的堆砌、各种声音的合成、多媒体技术的炫耀,因为过于花哨的表面形式只会冲淡主题、误导学生。成功的课件应当始终将学生牢固地控制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有时朴实、简练的表现形式反而能更好地为师生所接受。语文教学课件只有更加注重艺术性,才能将课件的艺术性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审美的冲动与喜好,并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与艺术交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思想,并逐渐形成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课件 策略 风格
2000年6月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观念的提出,对我们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和操作方向。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而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课程中最有效的手段是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更教学行为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组合。语文教学课件在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以及教学内容的图像、表格、文本、视频、音频等方面,都体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为语文教学改革和新教材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理论上讲,在语文课程教学领域应该引起一场全面的、彻底的教学模式改革。但是从实际运用方面看,现实状况跟我们的教学理想相差太远,语文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应用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如课件使用过多过滥,课件风格与教学内容不相协调,衔接过渡不自然,过于注重给人耳目一新的表象效应而忽略了教学策略和教学效益,等等。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时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学课件应体现教学策略和风格,这是语文教学课件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恰恰也是我们现有课件的短缺之处,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一、语文教学课件应体现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课件设计和应用应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并通过课件创设学习情境。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除了内容和质量之外,还应当是先进技术和优秀教学策略的合成。
1.自主性学习的策略
自主性学习就是“自我向导、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策略。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或社会背景中,通过情境和社会背景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而基于网络技术的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至少有三个优势:一是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创设学习“情境”:三是E-learning提供会话和写作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来恰当设置教学目标和问题,实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创设全新的语文教学环境,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其共享功能,为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研究性学习支持网的兴起,也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作为信息合成软件的语文多媒体课件应发挥它在这方面强大的功能。
2.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作为语文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和应用上必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多重智力因素证明,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方面或特长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语文教学课件应注意到学习者的这些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如对视觉特别敏感的学生,这时的文本教学和图表实物教学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往往显著:而对听觉特别感兴趣的,则对阅读解说、音像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可通过语文课件创设课文文字情境、电影画面情境、问题课题情境等情境的交融,形成丰富学生探究的一个个阶梯,来完成学生认知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最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语文多媒体课件应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生成性、教学内容与丰富网络信息的整合、互动式学习的特点和知识的层次性,利用搜索引擎、超级链接、互联网以尽极大可能地追求信息、艺术、方法的多样化,以引导学生多广角、多元化、多层面学习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以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差异性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智能化教学的策略
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作用中,语文教学课件作为信息资源的浓缩体和充分体现超文本教学的现代化学习支持系统,应该是对互联网有效信息进行科学的选择、处理、加工、整合的产品和结果,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产生过程艺术地显现出来,以实现智能化教学和学习。按照新课程教学的观点来说,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教育的需要,全面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学习环境,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不同教学功能的信息媒体,如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操作或认知的技术工具、学习和探究问题或任务的情境等。教师用这些信息媒体,设计出各种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或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或人机对话,或自主学习、实践,或协作、商讨、探究,或反馈、交流等,以充分展示语文教与学的智能化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课件制作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并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具备智能化的优势,方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上的高效率。
二、语文教学课件应体现的风格
语文教学的风格对体现课件主题,增强其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都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产生和应用,不只是一种工具,更应当是一种文化,使人们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处于渐变状态。语文教师首先要适应这 些变革,从关注人文性的角度,从体现科学性的角度,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审视课件的质量,积极探索内涵发展的路子,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丰富课件制作经验,从而使课件提高品位,形成风格,走向完美。
1.人文性风格
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课件应当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关注人的思想感情、体现人的心理需要、构建人的道德体系和塑造人的品格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和整合,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阐释科学和人文关系,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语文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这也是当前以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整合的重要原则。所以语文教学课件的内容不应当只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而要从人文的视野去提升内容的含金量,从根本上突破原先书本单科知识线形、狭窄、不可重组的弊端,进行具有一定广度的文化教学。
2.科学性风格
在开发语文教学课件时,教师还应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防止产生误导,同时,在课件中还要注意渗透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并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方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上的高效益。语文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把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集成功能,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影像、动画和声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体现语文教学深刻的移情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像、食品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适中,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注意引导式启发,防止简单的书本搬家和呆板的说教,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特性,不失时机地穿插学与教的信息交流。
3.艺术性风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审美情趣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记忆里。使其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相反,不注重艺术的教学过程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在艺术性上下功夫。语文课件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屏幕的背景颜色和布局上,字幕的字体、字型、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和录像的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相一致等方面。当然这种艺术性的追求绝不是精美图画的组合、绚烂色彩的堆砌、各种声音的合成、多媒体技术的炫耀,因为过于花哨的表面形式只会冲淡主题、误导学生。成功的课件应当始终将学生牢固地控制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有时朴实、简练的表现形式反而能更好地为师生所接受。语文教学课件只有更加注重艺术性,才能将课件的艺术性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审美的冲动与喜好,并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与艺术交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思想,并逐渐形成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