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药基础研发:探底药市蓝海的大陆架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p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3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基础科研的战略部署将极大影响我国在2020年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在我国多方面的基础科研布局中,生物医药产业可以说在新兴产业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在《规划》中,国家明确生物医药方面要重点在药物创制、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及规模化制备、疾病早期诊断等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方面取得突破,并获得4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药物产品,获得关键专利700~800项,形成关键生产工艺及相关标准100项,建设抗体、疫苗、诊断试剂等新型生物医药开发及产业化基地30~40个,培育10个龙头企业。
  面对如此规划,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如何迎战未来?《中国科技财富》就此专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吴松教授。
  
  欧美主导国际市场 中国药企艰难突破
  
  目前所谓新药大部分都是仿制药,我们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根据不同的统计,真正由自己创制的药物所占比例在3%-5%。在创新药物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有些逊色,但是在临床应用上落后并不太大。
  有资料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自主研发的新药还不如美国一家药企研发的多,全国全年在生物医药产业上的利润也不如西方一家跨国药企一年的回报多。
  对此吴教授表示:“新药的研究这些年来受到国家很大的重视,过去整体上支持的力度相对偏小,尤其是跟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所谓新药大部分都是仿制药,我们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主要指西药,包括生物药、化学药。根据不同的统计,真正由自己创制的药物所占比例在3%-5%”。
  “现在很多人觉得生物医药是个特别典型的产业,我个人倒不这样看,因为这是整体科技实力的体现。在药物研发上,这些年来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比如青霉素的研究。尽管我们在创新药物方面没有取得比较大的突破,但是在医药产业方面成绩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常规用的药,基本上已经接近西方国家的水平。国外现有的药物,国内大部分都能够生产”。
  据了解,近些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逐步收紧了新药研发的数量,但实际上数量的减少是因为对新药研发的要求越来越高,真正新药创制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药品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要创制一个新的药物就必须比已经有的药物有优势,才能够在市场上站住脚。
  吴教授介绍:“虽然现在很多疾病,药物还没有办法根治,但是很多疾病已经有药物可以控制,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比较常见的病。在现有基础上要发明一些新的药物的话,势必要比现在的药物更好,这个难度本身起点就高了”。
  目前,国内在新药研发水平上与国外的差距还比较大,中国整体上新药研发的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国内现在上市的药物和国际的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虽然国际医药发达国家因为门槛升高导致新药数量减少,但正是因为我国还远远未达到这样的门槛,所以我国医药产业会有一个比较快速增长的阶段,这和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一样,当时日本上市的新药在世界上是最多的,比美国、欧洲都要多,但是它的质量和水平比欧美都要低。到21世纪以后,日本也逐步提高了它的新药研制的门槛。
  “原来日本一年新药上市有十几个,现在也就一两个,日本一开始也是仿制,仿中有创,后发的国家一般都是这样一条道路,我们国家也是这样。在现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门槛相对低,所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负担相对会小些。健康费用的支出在各个国家,不论是欧美还是我国都是很大的负担,政府希望价格越来越低,可是民众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里是一个矛盾,制药行业都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
  
  中国药市蓝海初现端倪
  
  中国新药研发的起点比较低,所以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可以预见至少在十年之内,生物医药产业可以保持一个快速的增长。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很大的农村市场,一个是人口老龄化,这都造成了对健康需求的增加。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快速的发展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医疗改革和新农合等政策,能够看得起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每年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长大概20%左右,远远高于GDP的增值”。从增长速度上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反映了新兴市场的表征,这意味着药市蓝海初露端倪。
  到2014年,美国将有2500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保护,国内很多业内人士对此摩拳擦掌。吴教授解释说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因为这些所谓的专利药我们国家绝大多数都已经有了。这里有个特殊情况,中国在93年以前是没有化合物专利的,当时只有工艺专利,93年以后才有化合物专利,现在这些美国专利药失去保护,大部分药物都是93年之前注册专利的新药,20年的专利保护到了2014年到期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实际上,除了个别药物,这些新药的仿制任务我们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比如世界上出售量最大的药物立普妥就是那个阶段的新药,这个药物我国起码上市十年以上了,和国外基本上是同步的,晚不了两三年。在这些到期的药物中,部分国内的仿制药还不止一家。还有治疗心血管病的波立维,也上市差不多十来年了。
  “所以说抓这个机遇,不是很符合中国现在的情况,实际上我们已经抓住了。但是在以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五年、十年以后,中国的相关专利保护和国际上就是同步的了,届时会出现专利的仿制问题。以前我们出于保护民族工业或者满足老百姓购买药物的目的,国家不承认化合物专利,尤其是药品专利。但是现在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尤其在加入WTO以后,中国不能再过度保护自己的产业而不重视知识产权。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再也不能廉价地仿制别人的产品,所以我们要加强创新药物的基础研发工作,用自己的创新来提升整个中国民族医药产业的实力。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相关内容的制定,目的正在于此,如果不抓住这样一个机遇期,到时候中国受到西方药品专利制约的影响将十分明显。
  
  基础科研制胜未来市场
  
  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的成果,在应用研究上就不可能有重大的突破。国内制药产业的政策是多头管理,药物研发是药监局,药物的使用包括采购是卫生部门,定价是发改委,这样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所以造成很多混乱。
  
  目前国内一些药物作用的靶点还是探讨国外的,真正的基础研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的。吴教授表示,政府应该从基础研究开始加大投入,而且要采取长远的眼光,现在政府的支持包括自然基金都要求要有应用前景,要有申请专利之类的东西,这种急功近利的结果就是很少有原创性的重大突破。
  要想马上取得成果就只有在非常成熟的一些技术上做一些小改小造,而真正重大的基础研究很可能很多年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在我国现在的科技环境里,不太容忍失败。这样的话就没有人真正能够沉下心来做研究。吴教授指出:“就像现在一些靶向抗癌药,我们报到药审中心(SFDA)几十个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都是在国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大量的去做一些小改小造的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做这样的工作很有必要,所谓me-too,me-better,但是如果大家都集中精力把国家有限的经费集中在少数这种非常成熟的靶点上,我觉得这无形当中也是一种浪费,所以说还是鼓励原创性的研究,要有真正原创性的研究就要容忍有一部分是失败的,这种考核指标对中国科技的发展是很有害的”。
  国内制药产业的政策是多头管理,要突破“九龙治水”的体制问题,就要从科技资金来源上做文章。在国际上新药研发主要是在企业里完成,近些年中国政府也非常明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在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将很大比例的资金放在企业中,趋势还是很明显的。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在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比如像恒瑞,石药,海正,科伦等国内大型制药企业,在创新药物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上都很大,并且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我国的制药企业正在迅速的成长,一些上市的制药公司所表现出的融资力度很大,从各方面来讲这种趋势正在迅速向积极的方向变化。
  
  全面认清中外生物医药差距
  
  “很多成果被外国买去而国内的企业没有买可能是没有眼光看到其潜在的价值,这是企业的战略选择,是企业的选择问题,如果现在有一个技术能把癌症治好了,就算一百亿、两百亿中国的企业也能买得起。有的企业可能觉得风险大不愿意买,但是外国企业愿意冒这个风险。”
  
  国内很多新药研发单位存在缺乏后续科研资金的情况,这样产生的后果是有不少科研单位将尚未完成的科研成果半途而废卖给外国的制药企业。国内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出极大的忧虑,但客观上说这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关系。
  能够大量被外企买走成果一定意义上说是件好事,这说明我们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生物医药的研发上作出了很大的投入,像鲁南、恒瑞、石药、华药从研发到产出达到全产业链,当然和国际的差距还是有的。实际上,这个产业本身的兴起时间就不长,包括治疗性的疫苗,比如病毒的疫苗国外也是刚刚上市的,这样来说中国即使比外国落后也是有限的。
  “后来有这样一种论调说中国生物医药和国际上的差距是最小的,其实这种说法是脱离了国外发展阶段性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生物药和国外的差距有五年,化学药有十年,可是国外生物药上市本身就只有五年,因此差距自然也就只有五年,不能以此来说因为差距小所以国家更应该加大投入,这是不合适的,是脱离现实的”。
  
  中国新药踏上“新长征”
  
  中国医药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而且总值相对比较大。在将来全球药市版图上,几乎和中国同时入场的印度当是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通过逐步发展,将来中国一定会逐步产生一些真正的“重磅炸弹”式的产品,这个时间大概要五年或者十年。
  
  中国药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世界各大新兴市场国家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都做出了符合自己国情的政策,中国受到的国际压力不容忽视。中国医药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而且总值相对比较大。在将来全球药市版图上,几乎和中国同时入场的印度当是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据吴教授介绍,印度作为英语国家,由于在历史上和英国有很深的联系,因此和西方国家交往之间占有某些优势。比如他的出口,我国出口的药品大多是低端产品,就是没有经过认证或者政府正式批准的,有的甚至以化学原料的名义出口,尽管出口的量很大但是价格比较低。而印度很多产品是经过FDA和欧盟认证的,这样他出口的产品就像正品一样,价格比较高。现在有一种趋势是国内将一些原料药出口到印度,也就是说国产的一些原料药把污染留在中国,经过印度包装或者简单的处理再出口到发达国家,这样印度赚取了大量的附加值。可见,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在国内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要想真正探底药市蓝海,实现国际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目前,我国自己的创新药物还没有一个打入国际主流市场,但是我们有一些仿制药物通过美国FDA、欧洲COS认证,进入到发达国家,不过离重磅炸弹的水准还很远。中国个别具有特色的产品,比如青蒿素,在国际市场上使用量很大。不过这个产品有局限,因为它是治疗疟疾的。疟疾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比较贫穷的国家,像非洲、东南亚,这样虽然出口量很大但价值并不高。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长远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通过国家的支持,企业的努力我们会有产品能够真正成为“重磅炸弹”。我们现在也有一些药物在研制,像恒瑞这样一些企业在国外也有一些产品,虽然还称不上是“重磅炸弹”,但是这也表明了一种趋势。通过慢慢地发展,这么多的科学研究正在进行,将来中国一定会逐步产生一些真正的“重磅炸弹”式的产品。我们现在刚开始走出去,要想马上产出“重磅炸弹”是很困难的,至少现在还看不出真正突破性、革命性的产品出现。或许到了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将会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其他文献
去冬今春,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旱象凸显,旱情严峻。河北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干旱,安徽部分田块麦苗青枯,山东气象干旱60年一遇,河南山丘区13万饮水困难,山西受旱面积达2380万亩。随之而来的兔年首场降雪也未能缓解旱区旱情。有媒体称,抗旱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旱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抗旱救灾的政策措施,各部门、各地区也纷纷行动起来,掀起抗旱保苗热潮。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
期刊
在全球面板业掀起区域贸易战之时,当日本官民共同出资的产业革新机构(INCJ)主导东芝、日立、索尼三家企业中小面板业务合并的消息使全球面板业再掀波澜,业界纷纷认为这一举动意在对抗韩国面板业时,我国面板业却悄然加快发展步伐。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的8.5代面板生产线相继投产,特别是与之配套的液晶面板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曾表示,对于下一代现实技术来说,到底什么技术是未来的技术重点,这
期刊
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将为教育行业IT投资增长提供有利支撑教育行业信息化在“十二五”时期将快速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
期刊
近来,杭州众泰汽车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但早已被媒体传得沸沸扬扬、  2011年4月11日,杭州市武林路段一辆正在运营的纯电动汽车发生意外自燃事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该事件的发生使纯电动汽车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故原因,本刊记者专程致电杭州市经委机械处处长魏兆宏,但魏处长表示:“正在开会讨论这件事情,事情的结果还未出来,结果出来之前不好说,还是等结果出来后才方便说。”  截止到记者发
期刊
早在我国先秦时就有“情发于声,生成文谓之音”之说。声学作为一门经典学科,始终是最具生命力的学科之一。它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国防事业的现代化以及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文,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中国声学学会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lEEE会员。多年来在通向科学高峰的路上,他品尝着希望与困难,交融着荣耀与汗水,不断
期刊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建兴教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徐建兴教授花费毕生的精力,专注于呼吸链酶系结构与功能研究,孜孜不倦地求索,在线粒体基础研究与医学应用的结合上打开了一扇门,引入了新思想,取得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他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科技创新的赞歌。    矢志不移潜心科研    徐建兴教授数十
期刊
第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于1985年7月3日在上海工业展览馆(今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开幕的第一天共有两万多人参观了车展。当时的报道称,“这是一次展示80年代汽车工业新成就,谋求汽车工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会”。参展厂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共328家厂商参加,展馆面积一万平方米。整个展会共分为5个展区,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展区展出了桑塔纳轿车、天津大发微型车、南京依维柯货车等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产品。在当年的车展中
期刊
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的时代,各国日益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应用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实现绿色环保的关键。相对燃油汽车百年的发展史,新能源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技术未达到成熟,如何保障安全是发展新能源汽车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课题。西方发达国家注重从安全标准、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和安全培训等方面确保实现新能源汽车“安全永远第一”    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从经济衰退中走
期刊
在荒郊野外,他探寻着宝藏;18年的艰难探索,使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以天为盖地为庐的生活,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神秘的大山揭开了面纱,让一座座山峦起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重见天日。公而忘私的精神,为我国矿产资源探索带来了希望。为党分忧,为国尽忠,为民造福,他在从事矿产地质研究与找矿勘查工作中,用创新智慧浇铸起一座座金色的丰碑。    积极进取不忮不求为工作 
期刊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Oxide Fuei Cell SOFC)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技术。该技术具有效率高、CO2排放少、无噪声、无NO2、SO2等酸性废气排放等优点,被称之为21世纪的一种绿色发电技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绍荣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坚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取得了重重突破。    SOFC技术成果显著    由于SOFC的运行温度使得燃料的内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