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对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育优良的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并以海洋教育为基础,打造一种以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品牌。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从郑和文化中寻求智力支持,紧贴特色,大力推进富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制度创新。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其更好地实现办学目标、获取更多办学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搞好海洋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海洋文化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42-02
  江苏是海洋大省。2005年7月4—7月6日在南京和太仓召开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本次论坛是郑和研究史上一次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交流盛会。同年7月9日中国的第一个“航海日”诞生了。第一个“航海日”的纪念活动在江苏举办,是江苏秉承郑和精神,弘扬海洋文化的重要举措。江苏高职院的迅猛发展适逢江苏经济发展战略重心转移从“沿江”到“沿海”转移的历史时刻。该研究认为,应该从郑和文化中寻求智力支持,加强江苏省高职院的富有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1 积淀历史文化,培育海洋精神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的推进,以及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之后,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文化特色应该根植于该校的发展历史之中。在高等职业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到,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累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造源于传承,要培育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精神,该校历史中闪闪发光的文化精神是最可宝贵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这当然有待于开创和传承。“当前,我国海洋事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1]江苏海事学院在迎接办学五十五周年之际,集思广益,认真梳理学院发展历史脉络,探寻学院文化精神源流,凝炼出以忠于祖国、胸怀世界、献身航运为主线,突出服务服从意识的“海涵地负 德诚志远”的校训,经过宣传学习,富于海洋精神的校训精神深入人心,激励着新一代的海院师生勇敢承担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航海文化艺术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促进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艺术节展示了海院大学生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水上专业学科系部连续举办了四届旨在“弘扬郑和精神、宣传航海文化”的航海文化艺术节活动,激励青年学子投身航海事业的热情。还举办了“航海技能大赛”、“操艇竞技赛”,让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航海专业知识,展示岗位技能。比赛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彰显了学院海洋文化特色。
  2 打造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品牌
  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是每个高校都在认真思考的事情。应当说,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刚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之后,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发展学院的特色文化精神就更应该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海事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与其他高校相同的现代高等教育的一般性特点,又具有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既要注重职业特色,更要注重以海洋文化为核心进行系统的培育。
  海洋文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精神的培养。一是开放的思想,二是创新的勇气,三是民族的精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梅贻琦先生就提倡以“通识教育”的理念来改革当时中国的工程技术教育模式,培养适合中国工业化特点的具有开放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如今,随着知识加速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性人才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普通教育理念之中,航海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应通过海洋文化精神的培育,大力促进开放创新技能型学生的培养。
  自2005年社会各界隆重纪念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开始,国务院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期7月11日定为我国法定的航海日。海院文化建设紧扣国家确定的“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主题,从当代先进的海洋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实训基地“育睿轮”上举行了悬挂满旗和鸣笛等庆典仪式,在江宁主校区举行航海日升旗仪式,开设航海文化讲座、航海仿真体验活动、海洋文化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感受海洋文化和航海文化的魅力。活动不仅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还培养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海院连续4年开展以宣传“航海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活动提高师生的海洋意识,增进师生的科学航海和蓝色国土意识,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海洋文化。
  富有海洋特色的景观环境也是海院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方面。海院校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强调海洋特色的生态化和人性化。整体景观设计以大海的蓝色为主色调,既突出了海洋特色,也体现简洁、和谐的特征,隐喻海洋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院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中心景观轴的南部,是风帆和波浪造型的校门,高大雄伟。教学楼的设计好像蓄势待发的巨轮,也蕴含了校园文化在江苏的海洋地域文化中生长的喻意。建筑的屋顶采用大量的波浪形飘板,和建筑采用蓝、白两种色调对比,充分展示了蓝色海洋背景下的海事学院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两个标志性建筑和图书馆、航海楼一起环绕着学院的中心广场。水面与绿树穿插于建筑和广场的空间中,内外空间有机融合,使人们感受到空间如海洋般流动的气韵。其他建筑围绕这个空间扩散开去,充分体现了大海的包容性和学院发展的穿透力,营造出一个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征的整体环境。学院在发展中充分利用文化主题,塑造艺术空间,融入文化内涵,用独特的园区建设推广学院的文化和品牌。有了这些文化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就不是仅仅流于表面,它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人们参与的内在动力,以强大的文化凝聚广大师生。   3 紧贴高职特色,以海洋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制度创新
  注重内涵的发展,注重培养该校特有的文化精神,形成特色,已经成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共识。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层技术人才为目标,是经济全球化向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也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和必然要求。作为高职教育的主体,更应该去主动地应对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大学不能完全进入市场,面对资本市场、科技市场的种种诱惑,大学要有所选择,有所超越。大学只有与市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引导社会的发展,而不是亦步亦趋,被动地适应社会和市场。”[2]高职院校只有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被社会公认的独具个性的优良学院风格,在办学思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一种浓厚的底蕴和特质,才能以主动的姿态,凭借自己的学校特色文化精神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高职院校文化整体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及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运行主导系统,制度文化是整个高职院校精神依附的体制平台,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的组织文化形态。一所优质高职院校“必须有非常好的法律构架,有保证大学本身是在法律之下独立自主运转、进行知识创新的制度。”[3]通过这种合理的制度文化,来保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同样灿烂辉煌的海洋文化。可以说,海洋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郑和精神的凝聚,随着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繁荣昌盛,始终成为凝结人心的强大力量。海洋文化是海洋与文化的结合。高校作为文化创新的载体,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以多种方式服务社会的责任。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是人类在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海洋文化的内涵除了物质和精神层面还体现到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等制度文化方面。
  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制度的灵魂。作为江苏海洋大省地域的高校,在推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把海洋文化的培育贯穿到学院建设的机制、管理、思路、形式、手段等各个环节中去,并以此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精神的内涵建设。有了这些文化精神,就能为我们的制度建设提供支撑,成为制度执行的强有力的动力。可以说,只有更好地注重海洋精神的培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校软实力。《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高等教育体现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是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实现。
  4 结语
  该研究者认为,江苏的高职院发展在全国居于前列,作为江苏独特的地域和历史文化子文化的高职院校园文化由于受到以“三创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的影响,以及江苏经济发展在全国的独特地位、江苏作为一个海洋大省以及郑和文化的影响,具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海洋性高职院校园文化对于学院内涵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孙志辉.提高海洋意识 繁荣海洋文化求是[J],2008(5).
  ② 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64.
  ③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91.
其他文献
摘 要: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水的激发极化效应的差异为物性前提,用人工地下直流电流激发,以某种极距的接收装置,测量地层的不同激发效应,研究地层横、纵向激发极化效应的特点,以查明矿产资源和有关地质问题的方法。激电测深和联合剖面测量是激发激化法的常用方法,在硫化物金属矿的勘查过程中有较好的效果。该文简述了激电测深、联合剖面方法在威宁二塘镇铅锌矿勘探中的综合应用,并介绍了激电测深、联合剖面测量概念、
期刊
摘 要: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核心思想,在传统音乐中的体现也非常明显,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诸多论作中有很多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不仅如此,很多传统美学学派尽管其美学方向不一样,但不论是提倡兴乐的儒家思想,还是反对音乐的墨家思想,都能体现出一定的天人合一这一核心思想观点,该文从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的概念出发,从儒家与墨家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这一核心思想在二个学派中的体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推广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体系,拓展课外第二课堂与自主学习,建立多重评估体系,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 网络环境 分级教学 分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62-01  1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分析  《高等职
期刊
摘 要:在高校深入开展廉洁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可促使学生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党员具有明确的廉洁理念,进而增强反腐倡廉意识。J学院积极拓展廉洁教育有效途径,构建起“主导载体、内涵载体、外延载体”三位一体的廉洁教育网络,开展基本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意识教育等,提升了学生廉洁自律党性和人格修养,从而使得廉洁教育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
期刊
摘 要:笔者从事化工厂的建筑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理相关工作已有三十年,从80年代海洋集团的建厂和拉芳集团工厂施工管理至尼日利亚度国际集团公司机油精炼1000T/D工程管理以及二十一世纪广州植之元油脂大型化工厂工程、某国防机电工程监理等等。从而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监理工作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有一定的认识。该文结合工作实践叙述了化工设备安装工程监理工作应该把好的几个关卡,并就如何防治化工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通病
期刊
摘 要:2014年5-9月,我们对吉林省西部不同封育年限草地中昆虫群落进行了连续地系统地调查,基本明确了各类型草地昆虫群落的组成结构格局、多样性,并分析了封育时间、封育方式对昆虫组成结构及时空动态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昆虫群落组成结构的的变化和季节动态,说明不同封育阶段对昆虫群落的组成影响。为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害虫防治和昆虫物种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摘 要: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在学习经历、学习年限、生活环境以及群体数量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机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如何根据专接本学生的特点,加强专升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探析,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该文结合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和感悟,就普通高校专升本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进行一些探讨及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一
期刊
摘 要:迅速的发展前沿时代,科技信息获取已不只局限于纸质文献上,目前国内外数字图书馆资源繁多,种类齐全,形式多样。而在如何快速有效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方面,依然有大部分的读者时间浪费在寻找信息资源上,这也是大部分新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缺陷之一。高校图书馆是教学科研信息的重要来源,而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形成后,图书数字资源整合大多是简单合并,为使读者方便快速获得相关信息资源,该研究分析当前新建地方本科
期刊
摘 要:自2014年清华学生首次通过慕课获得在线课程学分,慕课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式来到中国大学,该文从资源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将《Photoshop图像处理》这种操作类的课程搬上慕课的舞台。  关键词:Photoshop 图像处理 慕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36-01  全球慕课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三年后清华大学第一批
期刊
摘 要: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七成左右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教师在亚健康状态中解脱出来呢?教育家孔子培养君子的“六艺”中,有“射”和“御”两项身心保健课程,可见身心活动在孔子心中的地位。然而,当今中小学中传统国学和养生健身技术的作用与地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却没有被充分彰显。事实上,传统文化养生健身技术对中小学教师的身心成长都有深远影响。优秀传统养生健身文化技术,不仅能成就中小学教师健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