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藏族邦典的发展与传承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cis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族传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千年的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继承和创新。邦典作为藏族服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浓厚的藏族传统文化内涵和长远的发展前景。藏族邦典也是根据藏族不同的区域分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特征风格却反映着人们共同的纯朴干净的内心世界。邦典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是在文成公主入藏时,当地的人们看到文成公主的穿着,感觉非常好看,都纷纷效仿,后来邦典也就一直延续至今,仍被人们所喜爱。在西藏毛织品中,邦典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这种用五彩丝线手工织造的两色横条围裙,从古至今一直被当地妇女所穿戴,也是藏族妇女服饰的一种穿戴标志之一。
  【关键词】:邦典;工艺;传承发展;创新
  邦典,古代本意是治理邦国六典,到现代延伸为国家的法典。《周礼·秋官·大司寇》:"凡诸侯之狱讼,以邦典定之。"但在藏语中的意思却是一种彩色的,类似于汉语中围裙的围在藏族女性腰间的装饰物,被看作是藏族妇女的象征。
  邦典的概况
  一、邦典的文化内涵
  邦典据说是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在民间,已婚妇女邦典上方有三角金丝缎,藏语成为卓典,具有稳定的含义,未婚姑娘的邦典则没有三角卓典装饰。邦典在藏族的拉萨地区、山南地区、昌都地区等地都是深受妇女喜爱的一种服饰。邦典是与制作氆氇原料相同的羊毛织品,以前藏族地区的妇女把邦典看做是抵御严寒、遮挡身体的一种功能性服饰,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迅速的藏族地区,邦典就被人们看作是一种装饰品,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审美的一种表达。
  二、邦典的制作工艺
  邦典根据绵羊毛的质地和做工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邦典一般都是比较精巧、细致、柔软的。邦典除了被藏族妇女围在腰间外,藏族妇女还用邦典来制作她们的坎肩、布包、或者在藏袍的边缘上镶嵌上邦典,发展到现代,人们还把它挂在自己家里当做一种装饰。
  在西藏地区,有一个小镇是邦典的制造之乡——杰德秀镇,坐落于雅鲁藏布江畔,是西藏的八大古镇之一。在这个古镇里,每家每户的妇女基本上在农闲的时候,都会在这里制作邦典贴补家用。从街道的每个角落传来的哒哒声打破了静谧的环境,寻声从窗户和门缝里向院内望去,之间每个女性手里都在熟练地操作着一台木质、古老的类似于织布的机器,大家都在认真的织造邦典。织造邦典时,首先把经线固定在机器上,然后用脚来回踩踏板,使经线上下移动,将手中带有纬线的梭子在经线中来回穿梭,每穿过一次就要用类似于木板一样的东西向上推打一下纬线,使纬线紧密的固定在经线上。如此循环直至一块邦典织造完成。邦典颜色是五彩缤纷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装饰价值,但是在古代,邦典却是有很重要的使用价值的,人们在远古时期用邦典来遮羞蔽体,在田地里干活时,可以擦汗、挡雨、遮太阳。
  三、邦典的色彩运用
  邦典一般由红、黄、绿、蓝、白等十多种颜色组成,高级的邦典成为斜玛,其色条多而密,用14至20种染色毛纱,精工织成。一般的成为布鲁,其色条少而且比较宽疏。邦典的色彩配比除了一定的流传因素外,当地的人们也有一定的身份区分,一般年轻的女性多佩戴彩色的邦典,年长一些的则为稍微黯淡一点的,年老的人一般喜欢佩戴灰色系的邦典。在社会进步发展的现代,邦典在发展原有民族特点的基础上,也在借鉴着当今世界流行的元素和趋势,做到既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又与世界流行接轨,使邦典文化能够向多元化持续的发展和延续。在制作材料上,邦典不仅仅只局限于原来的羊毛织物原料,而是积极开发其他新的原料,例如丝织品也成为现在邦典的新的制作原料之一,丝织品制作的邦典一般色彩比较淡雅素净,质地非常柔软舒适,高档别致织造的条纹也更加密集,一般象征着一种成熟女性别有的身份。
  邦典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一)邦典的审美价值
  邦典是藏族人们从古到今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财富,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是藏族审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藏族服饰中邦典的审美是直观的,但又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邦典是社会的產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穿戴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邦典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迎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比如性格活泼开朗豪迈的女性比较喜欢穿着一些色彩艳丽的邦典,来表达她们的性格特点,也能给身边的人带来一种欣欣向荣,轻松活跃的情绪和氛围;色彩比较淡雅的邦典则能够体现一些人内敛、平静的内心,给人一种平和、安静、与世无争的淡雅心态。
  (二)邦典的发展
  随着经济快速地发展,藏族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技艺和文明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改变。当今的藏族邦典虽然保留着原来的大体面貌,但是其本质的内涵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由于国家对于西藏地区的扶持,很多汉化元素和一些西方元素也在慢慢的融入到藏族服饰文化和邦典中,一些外地游客都纷纷被西藏的美景、神秘纯朴的民俗文化深深吸引,因此西藏每年都会接待很多外来游客。受汉化和西洋文化的影响,现在西藏穿邦典的人已经不多了,很多织造邦典的农妇也被商业化所熏染,制作的程序和工具也已经被现代化的机器和技术所替代,少了很多传统的技法和风格。制作的目的也从为了装扮自己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缺少了内心最原始的情感寄托,缺少了藏族地区本有的文化特征。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来,却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从邦典的用色和织造方法来看,又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通过再创新来应用到我们现代的服装设计中。
  (三)邦典的创新与机遇
  邦典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只遵循传统的制作手法和风格特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变化,邦典也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进行一定的创新。对于邦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政府应该建立起一个邦典文化民俗保护区域,重点保护这个区域内最纯正的邦典文化,不受现代文化的熏染,让我们的后代来了解西藏邦典文化;国家和政府可以支持当地藏民把藏族邦典向游客进行销售,融合现代的技术和时尚元素,制作成装饰品,进行售卖。但是,要想通过向外来游客出售邦典来带动藏族当地人们的经济发展,在现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西藏地区,以为没有完善的企业,劳动力也相对缺乏,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人才不够充足,当地的人们虽然熟悉制作邦典的工艺,但是以往的织造方法太过传统和老旧,生产效率低下,仅仅能够满足自家穿戴,还达不到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一般也只有年老一点的人懂得这个技艺,很多现代的当地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学习这个传统的手法,这种技艺也在慢慢的消失。另外,没有一些专业的人员来管理藏族邦典的生产和研究,缺乏这类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以及保护人员,整体来说都是非常不完善的,但是这却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事业。
  如果一件传统的邦典文化,只被人们一直保护在博物馆或不创新的话,它就会是一件没有价值的艺术品,对人们也产生不了任何的作用,那么它再如何美丽,也是无用的。因此,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参考文献:
  [1] 探析藏族邦典民俗文化功能及其保护和发展——以山南杰德秀邦典为例[J].西藏研究,2010:3.
  [2] 藏族的邦典民俗禁忌及其社会作用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2010:4.
  [3]祁春英.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研究 出版地: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9月
  [4]张鹰.西藏服饰 出版地: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4月
  [5]李玉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 出版地: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年5月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人物画与欧洲人物画在16、17 世纪的历史时期里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欧洲的人物画一派繁荣,伦勃朗(1606-1669)便是欧洲17 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然而此时的中国人物画却在历经了唐宋的繁华后,如林风眠言“已如水流花谢,春事都休,连一点回光返照的影子都没有了”。但也出现了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一个肖像画派“波臣”派的开山鼻祖曾鲸(1568-1650) 。曾鲸和伦勃朗二人虽同时代,但
期刊
【摘要】:中国画承载着其千年的文化传统一路走来,在经历了近代一场名为东学西渐的飓风之后,使今人对中国画的本体意识的淡化和认识不足,是导致了今日中国画圈内各种乱像横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前途令人堪忧。如此一来,我们对中国画的传统绘画精神的反思和追溯,在现在看来就显得必要了。  【关键词】:传统临摹;溪山行旅图;实践;创新  技法的学习是研究学习中国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更深层面的研习并不止于单纯的手上功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在物质基础得以保障的情况下,对于建筑景观建设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精神追求亦随之提升。然而,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致使园林设计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综合多种生物,要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一致的。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期刊
【摘要】:张抗抗,作为一名知青作家,她善于揭露人性恶的写作风格一直备受争议。然而,无论众人对知青“人性恶”这一理论是否肯定,张抗抗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她深深思考的智慧结晶,它们经过时间的冲刷和历史的考验,愈来愈显现出其珍贵的价值。单从《隐形伴侣》和《残忍》这两部作品就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她善于运用高超的写作手法铺叙故事并将人带入其中,深刻揭示出人性中不忍卒视的一面,令人扼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汉传佛教是其源,中原礼法改其制,鲜卑传统绪其流,道教文化附其形,民间艺术予其动,从而构成了潇洒飘逸、凌空翔舞的飞天这一灵动的艺术形象。敦煌飞天与佛教元素融会贯通,彰显出佛教的奥妙深邃、雄伟肃穆、祥和静谧的文化现象,更多的是掺杂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佛理的感悟。  【关键词】: 敦煌飞天;风格特征;佛教;禅意  敦煌艺术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大瑰宝,敦煌舞则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部分,是集独
期刊
【摘要】:摄影在长时间里被人们作为一种再现的方式而使用,这种再现让我们看到了物质的物理属性,更让我们得以把握一种长久以来的历时图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摄影逐渐地被人们熟练的掌握,我们从黑白的世界里走出来,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然而,摄影的意义在哪里?它对于日常、对于艺术、对于世界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值得你我思考的重要命题。文章通过对日本著名摄影大师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的
期刊
【摘要】:我国戏曲文化在如今的发展面临着比较关键的时期,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进行继承,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内容和表演形式。事实上我国的戏曲艺术一直在主动创新之中,并且对大众的审美进行很好的适应。以丑角为例,是我国戏曲表演中的四大行当之一,在戏曲舞台上身为配角的丑角,给整个舞台所带来的表演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丑角自带的喜剧效果,让戏曲表演的趣味性更足,对于观众而言也更具吸引力。因而本文就对戏曲
期刊
【摘要】: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报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每个小说家所孜孜以求的。但由于中国古代小说源于神话传说,街谈巷议,志怪志人之作以及传奇讲史,宋元明清华本小说,章回小说由初具雏形渐趋完善。其中明初小说十分注重情节,人物性格塑造上比较粗糙,直到明中叶至明末清初,小说才从类型化的人物典型向性格化的人物典型过渡。  【关键词】:明清;
期刊
【摘要】:本文概述了民族创新精神对我国动画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实验动画的主要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的实验和内涵方面的探索,而我国实验动画的主要特征就是民族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然后结合我国民族动画的发展分别对我国实验动画的艺术风格、题材、动画形象及音乐等方面,对我国实验动画中的民族创新精神进行系统的研究,梳理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深化认识新时代我国动画艺术的民族创新精神。  【关键词】:动画;民族性;艺术发
期刊
【摘要】:室外演出的环境较为嘈杂,因而在器材的选配上需要更为合理,才能够确保演奏效果。除此之外,在乐器的调音技巧方面,需要与实际的表演相结合,以此来获得更为优秀的演出效果。本文就对室外演出时的器材选配与调音技巧进行分析,以此来得出结论。  【关键词】:室外演出;器材选配;调音技巧  在室外的表演中,以乐队的方式进行民乐的演奏,因而对于民乐的器材而言,需要能够有合理的搭配和出色的调音技巧,才能够获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