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问难”的有效运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ffx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校也积极参与其中。校领导派教师到教育改革的前沿地区去学习、取经,分别尝试着学案教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身处教学一线的我们,自然成为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在教学改革的这几年里,课堂悄然发生着改变:学案教学的实施,让学生依托学案自学,培养了他们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小组合作式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共同探究问题,从而使课堂活了起来。而“质疑”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则是提高自主学习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一项就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提高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
  二、案例描述
  《满井游记》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在教改前通常是由老师带领学生疏通文意,学生记好笔记,然后在课下去背笔记的内容。这让学生感到文言文学习完全就是死记硬背,是枯燥、乏味的,因此他们都不爱学习文言文。
  这篇课文我按照“三六”模式进行教学。在第一课时,依照学案,学生完成了重点字词读音的学习。熟读课文之后,下一步是对内容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自学课文。然后,我问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只见学生们个个低着头,无人响应。我又重复了一遍问题,还是没人回答。于是我说:“难道没有问题吗?看来你们都学会了呀!那么谁来讲一下文章的意思呢?”话音刚落,只见有些学生在摇头,意思是在告诉我自己是有问题的。我叫了一个摇头的同学A,对他说:“看来你有问题,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他便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是什么意思?”问题刚一提出,同学B立刻不屑地说道:“书下注释不是有吗?还问!”我就让同学B来帮助同学A回答,同学B很流利地念了一下书下有关这句话的注释。为了给同学A个台阶下,我说道:“同学A提的问题很重要,他能在课堂上提出来,就是让我们更好地记住这句话的意思。”我接着又问:“那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问题吗?”仍然没有同学主动举手发言。
  这时,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样僵持下去,一定会冷场,直到下课铃响起。毕竟学生已经养成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还没有养成“质疑”的习惯。难道要回到老路—教师问、学生答吗?不!不能就此善罢甘休。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当初可能是因为从全文入手范围太大,于是我缩小范围,重整旗鼓。
  “请同学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我让一位学习不错的同学流利地读了第一段,然后请同学C翻译这一段(同学C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下),同学C翻译到“未百步辄返”时遇到了困难,他不会解释“辄”这个字,书下也没有这个字的注释。这时,我顺势说:“你看,这个字你不会解释就应该大胆提出来呀,不要害怕,也许别的同学也不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接着,我问:“还有哪些同学不知道这个字的意思?请举手。”结果有十三位同学都举起了手。我并没有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将问题抛给了其他同学:“有谁知道‘辄’字的准确解释?”这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學E回答道:“‘辄’是‘于是、就’的意思,我们在学习《五柳先生传》时学到过这个字,原文是‘造饮辄尽’,就是‘去那里喝酒就要喝完’的意思,所以‘辄’是‘就’的意思。”听了他的回答,同学们恍然大悟,有的急忙翻看前面学过的内容,并纷纷向E同学投去佩服的目光。我心中暗自叫好,本想自己引出前文所学的内容,没想到,学生也能够联想到以前学到的知识。我对E同学的回答给予了肯定,表扬了他懂得运用知识的迁移来解决问题,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自学第二自然段,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交由全班解决。这下学生们来了兴致,纷纷抛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这节课在热闹的“质疑—解疑”中顺利而圆满地结束了。
  三、案例反思
  通过以上案例的描述,我们发现,学生最初不会提问题。教师让学生“质疑”,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冷场,无人响应;二是喧哗无度,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意义不大,偏离了教学目标。而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长期以来,教师进行的是“听讲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有时要求学生将笔记背下来。这种教育反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学生听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视教师所讲的内容为唯一正确的观点,过度依赖教师,而完全没有问题意识。这根本起不到提升阅读能力的作用。
  其次,教参、教辅成为学生的宝典,使他们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和惰性,自然丧失了提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是老师预想不到的。如果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没有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就会感到很尴尬。正是由于这种“好面子”的思想,使教师不愿意让学生提问题,于是干脆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有这样几种方法:
  1.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最开始,学生的“质疑”可能会脱离文本,甚至脱离主题,但教师仍要加以鼓励,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则应大加赞赏,以示鼓励,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2.掌握一些质疑的方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
  (1)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主要内容的缩影。抓住题眼,从课题入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读书,在书中寻找答案。
  例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课文。根据题目,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闻一多”是何许人?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便开始读文章,找答案。再如《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学生会问:悲剧为什么是伟大的?发生了什么样的悲剧呢?
  (2)中心句质疑
  很多经典文章,都有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中心句,抓住中心句进行质疑,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会尽收眼底,文章的脉络也会清晰可见。
  四、结论
  在课改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具备“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以学生的“质疑”代替教师的问题设计,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情为出发点,把“教什么”放在首位,同时也明确了应该“怎么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判和质疑。由此,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质疑行为走进课堂,成为习惯。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也让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课堂因此而有了深度,也变得高效。
  目前来说,“质疑问难”的方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但这将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其他文献
为何要学习文言文,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文言文“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继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汲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撑起学生心灵上广袤的文学天空,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我们教师面前。正如某些同行所说:“要是我们进行单一的写作或单一的阅读,是把丰富变成单一的做法,是对不起生活的。”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处理课内讲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以及阅读与写作的关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没有哪个老师能上出完全相同的两节课。为什么?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学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不管面对怎样的学生都能上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顺畅呢?我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掌握追问的艺术。  在教授《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我根据所教两个班学生对问题的不同反应,采用追问的方式确立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上课时,在讲解了说明文的一些文体知识后,我
互联网的普及和推广,为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面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难点,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微课便成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人教版初中语文部编教材不断改版,使得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没有完整成型的微课资源。焦作市第九中学语文教研组于2016年申报并参加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微课的研究”“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微课的研究”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微课的研究”等。历
无论是在中考还是高考中,语文学科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发现很多同学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特别是初三,漠视语文,偏重数理化。这实在是令人揪心。“语文生态”在初中教学中显得如此的脆弱。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在此剖析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其成因,力求从中获得解决这种“疑难杂症”的方法。  一、被动茫然的现状  1.冷冷清清待语文  “冷眼看语文”的学生,往
我一辈子和语文打交道,一辈子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是专职的语文教师。三句话不离本行,现在就结合自身经历和人生体验,谈谈学习语文的问题。  学习语文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读”和“写”。  关于“读”,或者说“读书”,有一段话写得很深刻,值得我们好好玩味,仔细解读。这段话是:  读书是学习,更是一种生活;是提升,更是一种滋润。读“有用”之书,让我们得到生活的技能;读“无用”之书,令我们收获精神的丰盈。在
若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备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是前提条件。而这种教学氛围往往与班级管理的约束作用有着紧密联系,既要减少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的行为,又要保证学生对语文具有积极的学习热情。这种相互统一的教学氛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班级的管理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关系  以往许多教师都将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分割开来,并没有将班级管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意识到班
如今,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停留于识文断字的表层,而应渴求更为深层的“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价值”,提高“自身素养”,可谓任重而道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把人文性定位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让初中语文教学充满人文精神呢?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一首伤春伤怀词。词的上阕写暮春之景,意在表现词人的伤春之意。词的下阕写人。“墙外行人”偶过,墙里秋千高荡,佳人笑声飞扬,令“墙外行人”心荡神弛,心生爱慕,但是不为佳人所知。佳人荡罢秋千,翩然离去,留下的那串笑声深深印在行人的脑海,使得“行人”烦恼倍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关于写作的课题研究越来越多,写作课堂也越来越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写作教学时,我们还是能感觉到许多“尴尬”之处。写作课堂要想突破困境,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就要防止让课堂成为写作技巧的演练场,而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思想或精神生长,让写作课堂时时处处洋溢着生长的气息。  一、聚焦初中写作课堂的现状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应该是书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