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转移CT影像学表现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淋巴结CT影像征象,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CT影像表现,总结其影像特点及特征性征象。结果 孤立及散在淋巴结45枚,融合淋巴结灶4个;增强呈环形强化淋巴结38例,结节直径大于5mm;均匀明显强化灶7例,直径均小于8-10mm;融合淋巴结灶呈花环状、网格状强化。结论 颈部转移瘤多为环形强化,早期以孤立或散在结节表现为主,晚期结节融合呈环状或块状。
  【关键词】 转移瘤;淋巴结;CT/X线计算机
  颈部淋巴结临床表现多发结节或团块状占位,触诊可以了解结节的疼痛感及活动度。通过CT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病变的分布、大小及强化情况,本文旨在通过总结转移淋巴结结节的CT影像增强表现,尽早明确诊断,以利于进一步积极寻找原发灶,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瘤15例CT影像资料。15资料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58岁。临床表现为病变结节、肿块;活动度差;轻压痛6例,9例无明显压痛。
  1.2 检查方法 均为SEMENSE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15例均为二期增强扫描,均有MIP、冠状、矢状位重建图像。层厚、层间距2mm;矩阵512X512。
  2 结 果
  15例病例共发现孤立或散在淋巴结结节45枚,融合淋巴结灶8个;孤立或散在淋巴结结节中增强呈环形强化者38例,环厚薄不均,结节直径大于5mm;均匀明显强化结节灶7例,直径均小于8-10mm;淋巴结融合灶4例,均呈花环状、网格状不均匀强化。
  3 讨 论
  3.1 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判断淋巴结肿大标准:影像上常以淋巴结大小、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分布来判断淋巴结是否有异常。淋巴结最小径线在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2区)小于11mm,其他淋巴结小于8-10mm,大于此数值提示异常。在原发肿瘤淋巴结引流区域见到3个或3个以上淋巴结(2区淋巴结最大径线8-15mm,其他区域8-9mm)也应视为异常。正常淋巴结常呈椭圆形,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最长径线与最短径线之比常大于2,小于2常提示转移,超声上容易观察,因为超声能很方便获得淋巴结长轴和短轴。或者螺旋CT、MRI多平面重建也能获得淋巴结长轴和短轴。不管淋巴结大小,在增强CT和MRI上淋巴结中心坏死是一个诊断转移最可靠的征象。
  颈部淋巴结增多、增大原因较多,主要与淋巴结非特异性炎性改变、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①淋巴结炎:常有典型红肿热痛临床症状,强化后常呈不规则后壁,边界不清,周围有蜂窝织炎,一般源于同侧扁桃体炎、咽部炎症。②淋巴结结核:通常有结核感染病史,无恶性肿瘤病史,颈内静脉淋巴链和颈后三角淋巴结最常受累,受累淋巴結较多且互相融合。③淋巴瘤:常双侧多发淋巴结肿大,受累淋巴结肿大明显,均匀或薄环状强化,中心坏死。
  3.2 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转移瘤常来源于头颈部鳞癌、甲状腺癌以及淋巴瘤。鳞癌是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鳞癌生存率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有无淋巴结转移,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其生存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生存率下降5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多样,包括均匀强化淋巴结、出血、囊变、坏死以及钙化。囊性转移含有高浓度甲状腺球蛋白,CT低密度,MRI上T1WI、T2WI均呈高信号;CT、MRI增强灶周通常可见异常强化。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内钙化相对来说较常见。其他部位恶性肿瘤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更常见,肾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颈淋巴结转移血供丰富,可见出血,结肠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可伴有钙化。
  影像检查还可以了解淋巴结转移有无包膜外浸润,淋巴结肿大越明显,包膜外浸润几率越大,淋巴结直径小于1cm,包膜外浸润几率为25%,小于2cm为40%,2-3cm为50%,大于3cm为75%。包膜外浸润增强CT和MRI示淋巴结强化壁厚薄不均,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放疗及颈部手术患者也可有此征象)。淋巴结外侵犯后,肿瘤可侵犯胸锁乳头肌、颈动脉、颈内静脉以及第10-12对颅神经。
  颈部淋巴结转移均位于脂肪间隙中。CT上能很好地与周围组织分开,能发现毫米级淋巴结。MRI压脂像也能很好显示淋巴结,但颈部常有呼吸伪影感染,加上分辨率不如CT,因此常用CT来检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快捷方便,而且能直观多方位观察淋巴结形态,在判断有无淋巴结肿大上有一定优势,超声上如果淋巴结失去其正常椭圆形形态、呈混杂回声以及淋巴门边界不清常提示异常。淋巴结边界模糊时常提示结外侵犯。CDFI上恶性结节常提示周边灌注增加,以及局灶性无灌注区、中心血管缺如及灌注不规则,但淋巴瘤以及淋巴结炎有相似表现。
  参考文献
  [1] 邵明海,王建华,胡炜,等.鼻咽癌腮腺淋巴结转移2例[J].肿瘤学杂志,2012,18(1):74-76.
  [2] 王孝深,胡超苏,吴永如,等.218例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影像学分析[J].癌症,2004,23(9):1056-1059.
  [3] 张国义,胡伟汉,刘立志,等.PET/CT与MRI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和N分期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5):381-384.
其他文献
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中抗血管生成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类(代表药物贝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代表药物索拉菲尼、舒尼替尼)以及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剂等。不同类别的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掌握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对接受该类药物治疗患者的耐受性会得
【摘 要】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达到缩短患者的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关键词】腹腔镜;宫外孕;护理  宫外孕是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的妊娠,常引起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达到缩短患者的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在临床已广泛应用。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7月,我院开展腹腔镜宫外孕治疗50例,年龄21~45岁,未破
期刊
1977年,Gruentzig完成了全世界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纪元.近10年来,以PTCA为代表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查结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妇科疾病患者,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对白带、阴道菌群的变化和清洁度进行分析。结果 经检测可以发现:滴虫性阴道炎27例,检出率13.5%;真菌性阴道炎50例,检出率25.0%;细菌性阴道炎42例,检出率21.0%;淋菌阴道炎5例,检出率2.5%;其他阴道炎19例,检出率9.
期刊
期刊
期刊
患者男性,79岁.于2000年10月20日因心悸、胸闷、气短6h入院.入院后查体:平卧位,无明显紫绀,血压210/110mmHg(1mmHg=0.133kPa),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0/min,律不齐,频发早搏.心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超声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口腔门诊牙髓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4例(50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根冠治疗中运用超声荡洗技术后,只有1例(1颗患牙)患者术后出现了疼痛症状,占总数的2%;43例(49颗患牙)痊愈,占总数的98%。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超声根管技术以其快速、安全、反应低等优势,并且能够对根管治疗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