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情景剧作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然的互动教学交流环境,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从而获得角色体验,解决心理偏差,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龄前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包括助人行为、分享行为与合作行为。自我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学龄前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并且情景剧是培养幼儿形成自我概念的方式之一。借助生动逼真的场景、宽松和谐的氛围,提高幼儿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74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幼儿的语言是在交往和游戏中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语言发展的源泉。经典的情景剧表演能让他们尽情的感受生活的美好,享受传统的文学的熏陶,以及丰富多变的语言带给他们的乐趣。因此,情景剧表演变成了幼儿的最爱。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游戏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单独开展游戏是不够的,语言需要更多的表现形式。而情景剧表演则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最佳语言表达环境,通过情景剧表演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进而提升幼儿语言的综合能力。
一、情景剧来自幼儿生活,能满足幼儿的社会需要
幼儿园教師在保教活动中,发现近年来儿童中出现心理发展偏差,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首先,通过阅读《校园心理剧的研究》《有趣的心理剧疗法》等书籍以国内外对心理情景剧研究应用的现状,设计了幼儿心理品质现状的家长问卷调查表,通过家长问卷的反馈情况,客观了解了目前幼儿各种心理品质状态普遍存在的情况,为情景剧的创编以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客观、科学的目标依据和理论依据。通过家长问卷发现,小班有一半以上幼儿不合群,中班幼儿 68% 的孩子都不太大方,不能够吃亏,不愿意忍让,受不了委屈。17% 的中班孩子不敢和陌生人见面、说话,总是躲躲闪闪,表现非常胆怯。大班只有半数幼儿愿意去尝试和探索新事物,这一系列幼儿常见的行为表现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此进行个案观察记录,了解心理需求。个案观察记录,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教师了解幼儿主要采用观察手段,一般是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
二、生动逼真、形式多样的情境,引发幼儿的社会体验
在情景剧活动中,结合环境的创设、音乐的配合、教师旁观或直接参与的引导语,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情景,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提供给幼儿宣泄情感的机会,调节幼儿的情绪,引发幼儿的社会体验,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2.1 注重心理体验,创设童话情境
童话是为儿童编撰的、表达某种思想声音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幼儿在童话故事中,不仅能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鹿、小乌龟、小老鼠或小公主、小王子产生心灵意义的互动,还常常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进入角色去想象和创造,与自己喜爱的形象同呼唤、共命运。当孩子游历于童话的王国,与可爱的形象进行着心灵的互动时,他们所产生的精神活动是全身心的,并由此共同创造着意义。因此,童话是伴随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伙伴。
2.2 构建生活课堂,创讼现实情境
小班幼儿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低浅的特点,他们很容易投入到童话情景中去,而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随着他们生活经验的逐步积累,思维、情感发展渐渐成熟,需要一种更为直接、更贴近生活的情景剧,现实情景对于他们来说更为亲近,能够帮助其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所碰到的困难和矛盾。例如,在大班社会活动《一个人在家》中,笔者提出了“当你一个人在家时,如果陌生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的问题,然后让两个小朋友一组自己去设计表演时,笔者发现孩子们非常善于与人交往,并能在大家面前自然大方地表演,有的孩子听到敲门声,询问对方并礼貌地拒绝;有的孩子用“小兔乖乖”中的一首歌曲《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与陌生人进行对话,他们在扮演着生活中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也从别人的表演中获得了收益。
三、身临其境、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情景剧根据故事内容和幼儿特点,引入或创设内容浅显、结构单纯、层次清楚、人物性格鲜明、动作性强、富有情趣和游戏性质教学情景,通过身临其境的故事情节、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使幼儿身临其境,引发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中感受到爱与被爱、尊重与平等、自信与成功。
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总之,发挥心理情景剧的互动性,以各种情景来激发幼儿的自我认知与实践的兴趣,使他们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能够培养幼儿自然的社会情感。让幼儿直接体验自我、拓展自我以及认识他人与社会,从而使幼儿在自信心、自制力、荣誉感、好胜心、坚持性合作意识等方面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斌斌,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测量回顾与反思[J]心理研究,2009,(02):16- -21.
[2]陈琴.4 -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4):14-18.
[3]张晓华创造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9.
[4]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录剧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83- -86.
[5]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01);6-9.
[6]郭忠玲关于3.5- -5.5岁幼儿分享水平发展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6.,05):37.
[7]周念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74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幼儿的语言是在交往和游戏中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语言发展的源泉。经典的情景剧表演能让他们尽情的感受生活的美好,享受传统的文学的熏陶,以及丰富多变的语言带给他们的乐趣。因此,情景剧表演变成了幼儿的最爱。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游戏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单独开展游戏是不够的,语言需要更多的表现形式。而情景剧表演则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最佳语言表达环境,通过情景剧表演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进而提升幼儿语言的综合能力。
一、情景剧来自幼儿生活,能满足幼儿的社会需要
幼儿园教師在保教活动中,发现近年来儿童中出现心理发展偏差,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首先,通过阅读《校园心理剧的研究》《有趣的心理剧疗法》等书籍以国内外对心理情景剧研究应用的现状,设计了幼儿心理品质现状的家长问卷调查表,通过家长问卷的反馈情况,客观了解了目前幼儿各种心理品质状态普遍存在的情况,为情景剧的创编以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客观、科学的目标依据和理论依据。通过家长问卷发现,小班有一半以上幼儿不合群,中班幼儿 68% 的孩子都不太大方,不能够吃亏,不愿意忍让,受不了委屈。17% 的中班孩子不敢和陌生人见面、说话,总是躲躲闪闪,表现非常胆怯。大班只有半数幼儿愿意去尝试和探索新事物,这一系列幼儿常见的行为表现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此进行个案观察记录,了解心理需求。个案观察记录,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教师了解幼儿主要采用观察手段,一般是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
二、生动逼真、形式多样的情境,引发幼儿的社会体验
在情景剧活动中,结合环境的创设、音乐的配合、教师旁观或直接参与的引导语,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情景,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提供给幼儿宣泄情感的机会,调节幼儿的情绪,引发幼儿的社会体验,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2.1 注重心理体验,创设童话情境
童话是为儿童编撰的、表达某种思想声音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幼儿在童话故事中,不仅能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鹿、小乌龟、小老鼠或小公主、小王子产生心灵意义的互动,还常常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进入角色去想象和创造,与自己喜爱的形象同呼唤、共命运。当孩子游历于童话的王国,与可爱的形象进行着心灵的互动时,他们所产生的精神活动是全身心的,并由此共同创造着意义。因此,童话是伴随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伙伴。
2.2 构建生活课堂,创讼现实情境
小班幼儿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低浅的特点,他们很容易投入到童话情景中去,而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随着他们生活经验的逐步积累,思维、情感发展渐渐成熟,需要一种更为直接、更贴近生活的情景剧,现实情景对于他们来说更为亲近,能够帮助其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所碰到的困难和矛盾。例如,在大班社会活动《一个人在家》中,笔者提出了“当你一个人在家时,如果陌生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的问题,然后让两个小朋友一组自己去设计表演时,笔者发现孩子们非常善于与人交往,并能在大家面前自然大方地表演,有的孩子听到敲门声,询问对方并礼貌地拒绝;有的孩子用“小兔乖乖”中的一首歌曲《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与陌生人进行对话,他们在扮演着生活中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也从别人的表演中获得了收益。
三、身临其境、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情景剧根据故事内容和幼儿特点,引入或创设内容浅显、结构单纯、层次清楚、人物性格鲜明、动作性强、富有情趣和游戏性质教学情景,通过身临其境的故事情节、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使幼儿身临其境,引发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中感受到爱与被爱、尊重与平等、自信与成功。
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总之,发挥心理情景剧的互动性,以各种情景来激发幼儿的自我认知与实践的兴趣,使他们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能够培养幼儿自然的社会情感。让幼儿直接体验自我、拓展自我以及认识他人与社会,从而使幼儿在自信心、自制力、荣誉感、好胜心、坚持性合作意识等方面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斌斌,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测量回顾与反思[J]心理研究,2009,(02):16- -21.
[2]陈琴.4 -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4):14-18.
[3]张晓华创造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9.
[4]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录剧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83- -86.
[5]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01);6-9.
[6]郭忠玲关于3.5- -5.5岁幼儿分享水平发展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6.,05):37.
[7]周念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