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往往把语文作业的功能仅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这样,在设计作业时大都编制大量形式单一的无需调动多种思维方式参与完成的作业,导致学生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题海战术误区。其结果,学生或是不喜欢做这样的作业,或是练得很熟练的内容,在生活中却不能很好的运用。毋庸置疑,为应试而设计出的语文作业缺乏科学性。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才有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①观察性的,如:养小蝌蚪、种蒜苗,观察其发展。观察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写观察记录。②兴趣性的,如:成立童话、故事小组,收集、汇报故事、童话。朗读、演讲小组经常交流。“谈天说地三分钟”等形式。③竞赛性的,赛诗会、速读会、语文智力有奖游艺会、成语接龙等。④游戏性的,如猜谜语、游戏作文、对对联等。
总之,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阅读、表达相互联系起来,构成整体,既促进读写结合,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了古诗《江雪》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身垂钓的冷清景象;学完了《中国石》,可让学生画一画酷似中国版图的中国石,并试着在上面标明祖国的名山大川。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想象文,学完了《画杨桃》后,可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某一个人或某一件物品,然后把观察到的不同点写下来;学习了《滥竽充数》后,可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再比如,学了修改病句,可设计趣味游戏题:学生扮演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学了直述句改转述句,可设计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转述电话人,练习转述别人的谈话。
三、作业设计应层次化
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如中年级写观察日记,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各不相同。对好学生要求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晰、描写较具体。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
此外,年龄的差异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层次化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循序渐进提出不同要求。如:写读书笔记,一、二年级以摘抄为主,三、四年级以概述为主,五、六年级以谈感受为主。
四、作业设计应综合化
(一)课内外联系。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后,教师可推荐学生课外读《大地的儿子》;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
(二)学科间融合。
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鸬鹚》一课第一段非常优美,根据内容画一幅画:夕阳、垂柳、稻田、小船、渔人、鸬鹚。这样作画,其实就是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画好了,也就能背出来了;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在希望的田野上》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唱唱歌,自编舞蹈跳一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课文内容。课后,再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赏析歌词,欣赏旋律。另外,有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算一算,运用自然常识动手做一做实验,还可以把阅读同科技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写观察日记同航模、饲养、天文、地理、劳动等结合起来。
这样在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语文与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校内外沟通。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因特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让学生成“错别字纠察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布置学生从广播中、电视上、报刊里和街头上搜集广告用语,再自己尝试为某种产品拟广告;让学生到花园中、公园里、街头上去摘抄文明警示语,自己也写上几句类似的文明警示语,制作文明警示牌,插到校园的花圃中,挂在本班分包的小树上。
(四)设计“大作业”。
“大作业”没有规定的内容,允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当今社会,各种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怎样捕捉、收集、处理信息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语文应从这里入手,让学生自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学习自己收集资料,组织材料,写“论文”。这类作业涉及面广,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社会领域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才有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①观察性的,如:养小蝌蚪、种蒜苗,观察其发展。观察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写观察记录。②兴趣性的,如:成立童话、故事小组,收集、汇报故事、童话。朗读、演讲小组经常交流。“谈天说地三分钟”等形式。③竞赛性的,赛诗会、速读会、语文智力有奖游艺会、成语接龙等。④游戏性的,如猜谜语、游戏作文、对对联等。
总之,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阅读、表达相互联系起来,构成整体,既促进读写结合,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了古诗《江雪》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身垂钓的冷清景象;学完了《中国石》,可让学生画一画酷似中国版图的中国石,并试着在上面标明祖国的名山大川。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想象文,学完了《画杨桃》后,可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某一个人或某一件物品,然后把观察到的不同点写下来;学习了《滥竽充数》后,可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再比如,学了修改病句,可设计趣味游戏题:学生扮演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学了直述句改转述句,可设计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转述电话人,练习转述别人的谈话。
三、作业设计应层次化
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如中年级写观察日记,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各不相同。对好学生要求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晰、描写较具体。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
此外,年龄的差异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层次化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循序渐进提出不同要求。如:写读书笔记,一、二年级以摘抄为主,三、四年级以概述为主,五、六年级以谈感受为主。
四、作业设计应综合化
(一)课内外联系。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后,教师可推荐学生课外读《大地的儿子》;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
(二)学科间融合。
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鸬鹚》一课第一段非常优美,根据内容画一幅画:夕阳、垂柳、稻田、小船、渔人、鸬鹚。这样作画,其实就是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画好了,也就能背出来了;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在希望的田野上》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唱唱歌,自编舞蹈跳一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课文内容。课后,再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赏析歌词,欣赏旋律。另外,有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算一算,运用自然常识动手做一做实验,还可以把阅读同科技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写观察日记同航模、饲养、天文、地理、劳动等结合起来。
这样在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语文与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校内外沟通。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因特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让学生成“错别字纠察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布置学生从广播中、电视上、报刊里和街头上搜集广告用语,再自己尝试为某种产品拟广告;让学生到花园中、公园里、街头上去摘抄文明警示语,自己也写上几句类似的文明警示语,制作文明警示牌,插到校园的花圃中,挂在本班分包的小树上。
(四)设计“大作业”。
“大作业”没有规定的内容,允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当今社会,各种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怎样捕捉、收集、处理信息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语文应从这里入手,让学生自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学习自己收集资料,组织材料,写“论文”。这类作业涉及面广,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社会领域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