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代诗歌中,边塞诗是一个宏大的体系,它几乎囊括了古代边防地带的政治、经济、军事、战争、和平、地理、自然、文化、民俗等等,那些亲往过边塞的诗人们,都曾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在北方那片荒凉又凶险的战乱之地,溫婉轻柔的诗词显得格格不入,只有雄浑豪放的诗篇才能相得益彰。而那些或高昂、或低沉、或热情、或悲凉的诗句,洋溢着一个时代的风骨和一片国土的风采。
相对于中原,边塞是遥远的。因为遥远而神秘,因为神秘而多姿多彩:无边的戈壁、无垠的沙漠、高峻的雪山、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情感波澜,这些情感,融入自然与人生、战争与和平、生存与死亡,构成了中国边塞诗宏大的历史画面。
轮台 风雪千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边塞诗最盛的唐代,诗人岑参唯独对轮台情有独钟。
公元8世纪,中原地区还是中秋时节,天山脚下已经是狂风怒雪。边关城楼上将士的铁衣已然冷若冰霜,手中的刀矛弓弩似乎也会因脆硬而易损难控。大唐的戍边军人,注定就要与这些武器和塞外的严寒风雪为伴。岑参,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了754年的一个清晨,作为大唐北庭节度使属下的判官,送别他的前任。昨夜的烈酒直到现在仍让他的身体发热,也将温暖武判官东归中原的旅途。而岑参将继续驻守在这里,西域丝绸之路的要冲——轮台。他的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在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他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汉唐文化孕育了轮台的古代文明,也铸就了铁骨铮铮的边塞情结。岑参的轮台在历史的轮回中,已经幻化成一个西北边塞的代名词,一个无上光荣的戍边誓言。
居延 西域要塞
在先秦古籍《尚书》中,居延被描述为“弱水流沙”。弱水是指额济纳河以及由它汇成的湖泊。额济纳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自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一路向北跨过河西走廊,流入内蒙古高原。由于沿途地势平坦,河道时常发生改变,河水随处散溢,所以水面看似宽阔平坦,却因太浅而无法行船,故而得名“弱水”。流沙则是指额济纳河流经大片荒漠戈壁时,冲刷携带的大量泥沙。后来小说《西游记》中的流沙河,就是以居延为素材创作的:“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
循着额济纳河向北,便进入内蒙古高原上广袤的大漠戈壁。曾几何时,它是白草连天的绿洲,汉代建起了对垒匈奴的要塞,在唐代更是承载了无数诗人的边塞豪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37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记述了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过居延”点明出使行程遥远,要经居延国,到达西北边陲。虽是交代出使目的和行程的语句,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抑郁之情,仍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由“归雁”可知,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枯干的蓬草在春风中纷飞飘卷,故称“征蓬”。古代文学中常用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出自己因受到排挤身不由己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诗句将塞外奇特的风光,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如历目前。
玉门关 域外之界
玉门关自汉以来,就不仅仅是内地通西域的边关要塞,而是人们心中家乡与域外的界限,出玉门则代表出国门。在唐诗中,有大量诗篇引用班超“生入玉门关”的典故,借汉家英雄之事,以抒一己之怀。既是诗人报国立业的象征,亦表达了边塞军旅征人渴望荣归故土之追求。胡曾的《咏史诗·玉门关》一诗曰:“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班超为实现大丈夫建功立业的理想,投身西域二十余年,累建奇功。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为统治者赏识,封侯荣归故里,实现了个人价值。然而中国历来君臣观念深重,乡土情结浓烈。班超久在绝域,虽功成名就,然对中原之思念却成为其最后寄托。
“生入玉门关”不仅体现唐人深厚的汉代情结,同时亦继承班超建功立业、思归故里之情感,融入复杂而悲壮的感情基调。唐代边塞诗中,玉门关已成为绝域、苦寒、悬远的代名词。“生入玉门关”做为特殊的文化符号,既可表达报国之坚定,亦可抒苦闷、哀怨之辞。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的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的艺术画面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相对于中原,边塞是遥远的。因为遥远而神秘,因为神秘而多姿多彩:无边的戈壁、无垠的沙漠、高峻的雪山、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情感波澜,这些情感,融入自然与人生、战争与和平、生存与死亡,构成了中国边塞诗宏大的历史画面。
轮台 风雪千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边塞诗最盛的唐代,诗人岑参唯独对轮台情有独钟。
公元8世纪,中原地区还是中秋时节,天山脚下已经是狂风怒雪。边关城楼上将士的铁衣已然冷若冰霜,手中的刀矛弓弩似乎也会因脆硬而易损难控。大唐的戍边军人,注定就要与这些武器和塞外的严寒风雪为伴。岑参,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了754年的一个清晨,作为大唐北庭节度使属下的判官,送别他的前任。昨夜的烈酒直到现在仍让他的身体发热,也将温暖武判官东归中原的旅途。而岑参将继续驻守在这里,西域丝绸之路的要冲——轮台。他的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在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他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汉唐文化孕育了轮台的古代文明,也铸就了铁骨铮铮的边塞情结。岑参的轮台在历史的轮回中,已经幻化成一个西北边塞的代名词,一个无上光荣的戍边誓言。
居延 西域要塞
在先秦古籍《尚书》中,居延被描述为“弱水流沙”。弱水是指额济纳河以及由它汇成的湖泊。额济纳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自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一路向北跨过河西走廊,流入内蒙古高原。由于沿途地势平坦,河道时常发生改变,河水随处散溢,所以水面看似宽阔平坦,却因太浅而无法行船,故而得名“弱水”。流沙则是指额济纳河流经大片荒漠戈壁时,冲刷携带的大量泥沙。后来小说《西游记》中的流沙河,就是以居延为素材创作的:“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
循着额济纳河向北,便进入内蒙古高原上广袤的大漠戈壁。曾几何时,它是白草连天的绿洲,汉代建起了对垒匈奴的要塞,在唐代更是承载了无数诗人的边塞豪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37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记述了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过居延”点明出使行程遥远,要经居延国,到达西北边陲。虽是交代出使目的和行程的语句,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抑郁之情,仍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由“归雁”可知,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枯干的蓬草在春风中纷飞飘卷,故称“征蓬”。古代文学中常用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出自己因受到排挤身不由己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诗句将塞外奇特的风光,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如历目前。
玉门关 域外之界
玉门关自汉以来,就不仅仅是内地通西域的边关要塞,而是人们心中家乡与域外的界限,出玉门则代表出国门。在唐诗中,有大量诗篇引用班超“生入玉门关”的典故,借汉家英雄之事,以抒一己之怀。既是诗人报国立业的象征,亦表达了边塞军旅征人渴望荣归故土之追求。胡曾的《咏史诗·玉门关》一诗曰:“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班超为实现大丈夫建功立业的理想,投身西域二十余年,累建奇功。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为统治者赏识,封侯荣归故里,实现了个人价值。然而中国历来君臣观念深重,乡土情结浓烈。班超久在绝域,虽功成名就,然对中原之思念却成为其最后寄托。
“生入玉门关”不仅体现唐人深厚的汉代情结,同时亦继承班超建功立业、思归故里之情感,融入复杂而悲壮的感情基调。唐代边塞诗中,玉门关已成为绝域、苦寒、悬远的代名词。“生入玉门关”做为特殊的文化符号,既可表达报国之坚定,亦可抒苦闷、哀怨之辞。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的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的艺术画面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