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边塞岁月 铁血峥嵘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代诗歌中,边塞诗是一个宏大的体系,它几乎囊括了古代边防地带的政治、经济、军事、战争、和平、地理、自然、文化、民俗等等,那些亲往过边塞的诗人们,都曾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在北方那片荒凉又凶险的战乱之地,溫婉轻柔的诗词显得格格不入,只有雄浑豪放的诗篇才能相得益彰。而那些或高昂、或低沉、或热情、或悲凉的诗句,洋溢着一个时代的风骨和一片国土的风采。
  相对于中原,边塞是遥远的。因为遥远而神秘,因为神秘而多姿多彩:无边的戈壁、无垠的沙漠、高峻的雪山、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情感波澜,这些情感,融入自然与人生、战争与和平、生存与死亡,构成了中国边塞诗宏大的历史画面。
  轮台 风雪千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边塞诗最盛的唐代,诗人岑参唯独对轮台情有独钟。
  公元8世纪,中原地区还是中秋时节,天山脚下已经是狂风怒雪。边关城楼上将士的铁衣已然冷若冰霜,手中的刀矛弓弩似乎也会因脆硬而易损难控。大唐的戍边军人,注定就要与这些武器和塞外的严寒风雪为伴。岑参,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了754年的一个清晨,作为大唐北庭节度使属下的判官,送别他的前任。昨夜的烈酒直到现在仍让他的身体发热,也将温暖武判官东归中原的旅途。而岑参将继续驻守在这里,西域丝绸之路的要冲——轮台。他的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在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他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汉唐文化孕育了轮台的古代文明,也铸就了铁骨铮铮的边塞情结。岑参的轮台在历史的轮回中,已经幻化成一个西北边塞的代名词,一个无上光荣的戍边誓言。
  居延 西域要塞
  在先秦古籍《尚书》中,居延被描述为“弱水流沙”。弱水是指额济纳河以及由它汇成的湖泊。额济纳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自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一路向北跨过河西走廊,流入内蒙古高原。由于沿途地势平坦,河道时常发生改变,河水随处散溢,所以水面看似宽阔平坦,却因太浅而无法行船,故而得名“弱水”。流沙则是指额济纳河流经大片荒漠戈壁时,冲刷携带的大量泥沙。后来小说《西游记》中的流沙河,就是以居延为素材创作的:“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
  循着额济纳河向北,便进入内蒙古高原上广袤的大漠戈壁。曾几何时,它是白草连天的绿洲,汉代建起了对垒匈奴的要塞,在唐代更是承载了无数诗人的边塞豪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37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记述了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过居延”点明出使行程遥远,要经居延国,到达西北边陲。虽是交代出使目的和行程的语句,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抑郁之情,仍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由“归雁”可知,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枯干的蓬草在春风中纷飞飘卷,故称“征蓬”。古代文学中常用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出自己因受到排挤身不由己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诗句将塞外奇特的风光,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如历目前。
  玉门关 域外之界
  玉门关自汉以来,就不仅仅是内地通西域的边关要塞,而是人们心中家乡与域外的界限,出玉门则代表出国门。在唐诗中,有大量诗篇引用班超“生入玉门关”的典故,借汉家英雄之事,以抒一己之怀。既是诗人报国立业的象征,亦表达了边塞军旅征人渴望荣归故土之追求。胡曾的《咏史诗·玉门关》一诗曰:“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班超为实现大丈夫建功立业的理想,投身西域二十余年,累建奇功。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为统治者赏识,封侯荣归故里,实现了个人价值。然而中国历来君臣观念深重,乡土情结浓烈。班超久在绝域,虽功成名就,然对中原之思念却成为其最后寄托。
  “生入玉门关”不仅体现唐人深厚的汉代情结,同时亦继承班超建功立业、思归故里之情感,融入复杂而悲壮的感情基调。唐代边塞诗中,玉门关已成为绝域、苦寒、悬远的代名词。“生入玉门关”做为特殊的文化符号,既可表达报国之坚定,亦可抒苦闷、哀怨之辞。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的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的艺术画面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其他文献
标题的这句话,是《ONE PIECE》里黑胡子第一次见路飞时说的著名台词。  “人的梦想,是不会停止的。”高一时的我被这句话深深地击中,当时我就想,我长大一定要成为像手冢治虫这样伟大的漫画家!这是排在人人都会说的当老师、当医生之后,第一个看似虚无缥缈却如此清晰地烙印在心中的,梦想。  或者,那个时候叫奢望也是可以的。为了触摸这个奢望我执意要去学美术,家里拗不过,勉强给我报了个培训班。从高一后半学期
期刊
拿着小小胶片机,带着一点点文艺腔,披着一丝丝森女风衣物,拍着一张张细腻美好的照片。这就是我当下生活的小姿态。  记忆中,我拿起相机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并非是人,而是物。对于摄影这个略带模糊的概念,起初在我认为只不过是将画面定格在了一秒的空间里。渐渐地,我越拍越多,按快门的次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底片更是垒得似一座座小山峰。  我喜欢胶片的独特质感,喜欢按下快门后独一无二的呈现状态,那是现在的数码相机永远
期刊
Cambridge,Churchill College,Natural Sciences,我是个想搞化学搞出个大新闻的理想主义者。  进入剑桥大学的确是我高中三年的梦想,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但后来想想,被录取其实在意料之中,因为剑桥就是个分控。  我在国际高中上学,高一的时候在麻省理工和剑桥之中不知道该选哪个作为奋斗目标,结果当时觉得MIT太难录了而Cambridge好像年年
期刊
不知不觉我已经习惯了在填写自己的职业介绍时,在“作家”之后再写上一个”编剧”。虽然我知道自己实打实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但成为编剧这件事,对我来说算得上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过程。  我是个小时候梦想很多的人,一会儿想做老师,一会儿想做漫画家,一会儿想去考古,一会儿又想着做服装设计师……总之一会儿一个主意,说得多了,爸妈也就不太当真了。这倒也并非完全因为我三心二意喜新厌旧,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是早
期刊
凌晨五点,戈壁滩只有几点星光。一支身着橄榄绿服装的“队伍”正快速行进,穿过戈壁,穿越染毒地带、防空袭、口令传递,每项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支在戈壁滩茫茫夜色中亮起一抹橄榄绿的队伍,并不是来自部队的官兵战士,而是来自第二届甘肃省学生军事训练营的省内高校和市县高中的参训师生,这个夏天,他们从甘肃各地汇聚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某基地,在自己青春最火热的日子里,赴一个和军营迷彩有关的约会。  既苦又酷,把坚韧
期刊
我妈为啥总说我在玩手机?   我那么优秀,为啥没选上三好学生?   我为啥总觉得星座说的都那么准?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认识与态度总会有与客观事实不符的时候。每当这时,我们不禁会疑惑,我们的理解到底哪里出错了呢?别着急,等你读完下面的文字,你将会恍然大悟:“噢,原来这是证实策略的锅!”  偏见意识与证实策略   偏见——见解背离了事物或事件的本来面目。  
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南京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离得很近,地铁直通校门口。因为靠着交通枢纽,所以去南京哪一个方向都很便捷,就说你想去南京哪里玩吧。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組建南京林学院。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
期刊
家与国,哺育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亦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归属。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小家与大国,始终是镌刻在中华儿女灵魂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情怀如同一条柔韧的纽带,将每个人的成长与家国紧密相连,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幸福、國家的前途,同频共振、相偎相依。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毋宁说是一种历史积淀的生命自觉,千百年来,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最纯朴的
期刊
今年是2018年,最早的一批00后也成年了,他们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发光发亮,文中这位名叫晏劭廷的00后凭着好奇、敢做和创意,一举拿下了设计界的奥斯卡奖——红点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下面让我们和他对话,看看这个获奖时不足17岁的少年,“何德何能”得到这份殊荣?  我是设计“小白”,酷爱挑战  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能获奖非常意外。我发现我们平常挂画钉钉子的时候,经常会因为难以钉到合适的位置和合
期刊
林业大学?是不是学种树的?几乎所有人在听到林业大学的名字后都会这样想。实际上,林业大学的确以林学为特色,但若因此认为林业大学只有林学的话,那可真是太小瞧她们了。围绕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她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是共和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的夙愿,也是我们与自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