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湾县大泉乡西泉村的邓海玲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在乡村舞台上,她认真扮演着每个角色,在乡亲们亲切的招呼声中,甜蜜地收获著浓浓乡情。
大学生回村开诊所
上大学不就是为了端铁饭碗吗?放着城里的工作不干,回到村里,不会脑子出毛病了吧?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她也呆不了几年……
邓海玲大学毕业后回村里开诊所的事传开后,曾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村民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邓海玲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是因为一时冲动才作出这个决定的。1997年,邓海玲从兰州军区高等专科学校呼图壁分校医疗专业毕业后,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实习。实习期间,邓海玲常看到本村的人半夜到急诊室看病。有本村人见到邓海玲会说:“如果我们村有个诊所该有多好。海玲,你如果能回到村上开个诊所就好了。”
邓海玲听了以后只是笑笑,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1998年春天,邓海玲的妈妈生病了,在村里老卫生员那儿打了3天肌肉针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邓海玲得知后,回到家给妈妈检查诊断是肺部感染。邓海玲在县人民医院开了药,拿回家后给母亲输了5天液体就完全好了。
“我是医生,自己的母亲都差点耽误了病情,更何况其他人呢!”邓海玲感到农村太需要有技术的医生了。
在急诊科,邓海玲经常看到有些村民因延误治疗时间,小感冒引发为大病;小孩子几天不退烧才到医院,结果烧成了肺炎;夏季农民打农药中毒后,觉得休息休息就没事了,结果成了重症病人住进医院。每当此时,邓海玲心里很难受。她有了回到村里开诊所为村民看病的想法。
‘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后,父亲坚决反对,让她安心等着吃财政饭。但这并没有让她动摇。她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诊疗技术、用药方法、扎针技巧等。
1998年9月,邓海玲在亲朋好友的反对声和村民的议论声中回到了村里。在县卫生部门的批准下,她自筹2万元资金,购买了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11月份便在村上开起了诊所。
医术医德赢民心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毛丫头会看病吗?起初,邓海玲的诊所一天来不了几个病人,老百姓都持观望态度。
后来,邓海玲的邻居尝试到她的诊所看病,发现不但花钱少而且病很快就好了。他们成了邓海玲的宣传者,慢慢地,来邓海玲诊所看病的村民渐渐多了起来。
1998年12月的一天,凌晨一点多钟,正在熟睡的邓海玲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原来邻居朵金莲的心脏病犯了。
邓海玲立刻提起药箱直奔朵金莲家。当邓海玲看到朵金莲呼吸急促、脸色发青时,立即给她注射了治疗突发心脏病的药液。
朵金莲患有严重心脏病20多年,家人觉得这次发病很严重,恐怕救不活了。但邓海玲没有放弃治疗,一直陪护在病人的身边,观察病人的情况。
当液体快滴完时,朵金莲的病情明显好转。随后。邓海玲又给朵金莲注射了几天液体,并嘱咐平时在用药、饮食上要注意的事项。自那以后,朵金莲的心脏病再没犯过,她经常说:“是海玲让我活了这么多年。”
村上的哈萨克族村民三白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从1998年开始就在邓海玲的小诊所看病。三白的妻子去世早,3个孩子中1个是肢体残疾,1个智力残疾,只有1个孩子健康,家里生活很困难。邓海玲知道他家困难,三白看病时她从未向他要过医疗费。2004年三自病逝时,还欠邓海玲的医药费600多元。
“他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就是没钱我也一样会给他们看病的。”邓海玲说。
在村上,遇到年龄大腿脚不方便的、半夜孩子发烧的、突然发病等情况时。只要村民上门找她,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邓海玲都会毫不犹豫地出诊。
甘做妇女贴心人
2006年春,西泉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村民推选邓海玲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并兼任计生宣传员。
“我可不能辜负了姐妹们对我的信任,既然干了就要干好。”邓海玲说。
2007年,老周家娶了城里儿媳妇,因儿媳妇不会干农活,也不做家务,婆媳经常拌嘴。时间久了,婆婆在儿子跟前唠叨媳妇的不是,儿子也常常和媳妇闹别扭,一家人过得很不愉快。
一天,老周的儿媳妇到邓海玲的诊所看病,向邓海玲诉说了家里的情况,打算离婚。对此,邓海玲分别找婆婆、儿子聊天,劝说婆婆、儿子体谅儿媳年龄小。从小在城里长大,不会干农活和家务活,慢慢教,她就能学会。同时。引导儿媳学做家务事。
经过邓海玲多次调解,老周的儿媳不但学会了做家务活,干农活,家庭矛盾也没了。
2008年春天,33岁的哈萨克族妇女巴拉古努以为自己怀孕了,就找邓海玲检查。邓海玲检查后确定她并未怀孕,怀疑子宫出了问题,建议她尽快到县人民医院做检查。可巴拉古努没当一回事。
等邓海玲到巴拉古努家随访时,发现巴拉古努没去检查,邓海玲急了,立刻要陪她去县人民医院。巴拉吉努拗不过邓海玲,答应自己一定会去检查。过了3天,巴拉古努哭着找到邓海玲,告诉她,经检查发现。她的子宫里长了瘤子,必须马上手术。
巴拉古努及时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医生告诉她幸亏发现及时,否则病变就会危及生命。如今,巴拉古努很健康,她最感激的就是邓海玲。逢年过节时,她都会把做好的民族特色食品送到邓海玲家。
扎根农村终不悔
邓海玲对人热情,手脚勤快。做事干脆利落,村里人都说,这丫头好像从来不知道累。真是这样吗?
邓海玲说:“我有时真想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美美睡上3天,要么到外面好好玩上几天。”
2008年秋天,她感觉太累了,索性放下手头的工作,到乌鲁木齐同学家玩。可她晚上睡在同学家,总觉得有人在敲门。她和同学聊天时老走神,结果她只待了两天,就匆匆赶回村里。
“海玲,你可回来了!”这是她一进村碰面的村民说的第一句话。听到这暖暖的话语,邓海玲感到村民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村民。只有回到村里。她的心才踏实。
2007年和2008年,邓海玲所在的西泉村连续两年被大泉乡评为“妇女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名”。她个人也先后多次被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优秀妇代主任”、“计划生育优秀宣传员”等荣誉称号。
“我是农民的女儿。村里的人都是我的亲人,我愿为他们做事。”邓海玲用这句朴实的话语回应她所获得的荣誉。
“有机会到大医院再好好深造一番,多学点知识,多给村民普及一些保健常识,让每个家庭和睦相处,健健康康地生活。”这是邓海玲最大的愿望。
今年33岁的邓海玲和丈夫、5岁的女儿快乐地生活在西泉村,她说:“西泉村永远是我的家。”
大学生回村开诊所
上大学不就是为了端铁饭碗吗?放着城里的工作不干,回到村里,不会脑子出毛病了吧?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她也呆不了几年……
邓海玲大学毕业后回村里开诊所的事传开后,曾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村民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邓海玲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是因为一时冲动才作出这个决定的。1997年,邓海玲从兰州军区高等专科学校呼图壁分校医疗专业毕业后,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实习。实习期间,邓海玲常看到本村的人半夜到急诊室看病。有本村人见到邓海玲会说:“如果我们村有个诊所该有多好。海玲,你如果能回到村上开个诊所就好了。”
邓海玲听了以后只是笑笑,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1998年春天,邓海玲的妈妈生病了,在村里老卫生员那儿打了3天肌肉针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邓海玲得知后,回到家给妈妈检查诊断是肺部感染。邓海玲在县人民医院开了药,拿回家后给母亲输了5天液体就完全好了。
“我是医生,自己的母亲都差点耽误了病情,更何况其他人呢!”邓海玲感到农村太需要有技术的医生了。
在急诊科,邓海玲经常看到有些村民因延误治疗时间,小感冒引发为大病;小孩子几天不退烧才到医院,结果烧成了肺炎;夏季农民打农药中毒后,觉得休息休息就没事了,结果成了重症病人住进医院。每当此时,邓海玲心里很难受。她有了回到村里开诊所为村民看病的想法。
‘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后,父亲坚决反对,让她安心等着吃财政饭。但这并没有让她动摇。她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诊疗技术、用药方法、扎针技巧等。
1998年9月,邓海玲在亲朋好友的反对声和村民的议论声中回到了村里。在县卫生部门的批准下,她自筹2万元资金,购买了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11月份便在村上开起了诊所。
医术医德赢民心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毛丫头会看病吗?起初,邓海玲的诊所一天来不了几个病人,老百姓都持观望态度。
后来,邓海玲的邻居尝试到她的诊所看病,发现不但花钱少而且病很快就好了。他们成了邓海玲的宣传者,慢慢地,来邓海玲诊所看病的村民渐渐多了起来。
1998年12月的一天,凌晨一点多钟,正在熟睡的邓海玲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原来邻居朵金莲的心脏病犯了。
邓海玲立刻提起药箱直奔朵金莲家。当邓海玲看到朵金莲呼吸急促、脸色发青时,立即给她注射了治疗突发心脏病的药液。
朵金莲患有严重心脏病20多年,家人觉得这次发病很严重,恐怕救不活了。但邓海玲没有放弃治疗,一直陪护在病人的身边,观察病人的情况。
当液体快滴完时,朵金莲的病情明显好转。随后。邓海玲又给朵金莲注射了几天液体,并嘱咐平时在用药、饮食上要注意的事项。自那以后,朵金莲的心脏病再没犯过,她经常说:“是海玲让我活了这么多年。”
村上的哈萨克族村民三白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从1998年开始就在邓海玲的小诊所看病。三白的妻子去世早,3个孩子中1个是肢体残疾,1个智力残疾,只有1个孩子健康,家里生活很困难。邓海玲知道他家困难,三白看病时她从未向他要过医疗费。2004年三自病逝时,还欠邓海玲的医药费600多元。
“他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就是没钱我也一样会给他们看病的。”邓海玲说。
在村上,遇到年龄大腿脚不方便的、半夜孩子发烧的、突然发病等情况时。只要村民上门找她,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邓海玲都会毫不犹豫地出诊。
甘做妇女贴心人
2006年春,西泉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村民推选邓海玲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并兼任计生宣传员。
“我可不能辜负了姐妹们对我的信任,既然干了就要干好。”邓海玲说。
2007年,老周家娶了城里儿媳妇,因儿媳妇不会干农活,也不做家务,婆媳经常拌嘴。时间久了,婆婆在儿子跟前唠叨媳妇的不是,儿子也常常和媳妇闹别扭,一家人过得很不愉快。
一天,老周的儿媳妇到邓海玲的诊所看病,向邓海玲诉说了家里的情况,打算离婚。对此,邓海玲分别找婆婆、儿子聊天,劝说婆婆、儿子体谅儿媳年龄小。从小在城里长大,不会干农活和家务活,慢慢教,她就能学会。同时。引导儿媳学做家务事。
经过邓海玲多次调解,老周的儿媳不但学会了做家务活,干农活,家庭矛盾也没了。
2008年春天,33岁的哈萨克族妇女巴拉古努以为自己怀孕了,就找邓海玲检查。邓海玲检查后确定她并未怀孕,怀疑子宫出了问题,建议她尽快到县人民医院做检查。可巴拉古努没当一回事。
等邓海玲到巴拉古努家随访时,发现巴拉古努没去检查,邓海玲急了,立刻要陪她去县人民医院。巴拉吉努拗不过邓海玲,答应自己一定会去检查。过了3天,巴拉古努哭着找到邓海玲,告诉她,经检查发现。她的子宫里长了瘤子,必须马上手术。
巴拉古努及时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医生告诉她幸亏发现及时,否则病变就会危及生命。如今,巴拉古努很健康,她最感激的就是邓海玲。逢年过节时,她都会把做好的民族特色食品送到邓海玲家。
扎根农村终不悔
邓海玲对人热情,手脚勤快。做事干脆利落,村里人都说,这丫头好像从来不知道累。真是这样吗?
邓海玲说:“我有时真想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美美睡上3天,要么到外面好好玩上几天。”
2008年秋天,她感觉太累了,索性放下手头的工作,到乌鲁木齐同学家玩。可她晚上睡在同学家,总觉得有人在敲门。她和同学聊天时老走神,结果她只待了两天,就匆匆赶回村里。
“海玲,你可回来了!”这是她一进村碰面的村民说的第一句话。听到这暖暖的话语,邓海玲感到村民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村民。只有回到村里。她的心才踏实。
2007年和2008年,邓海玲所在的西泉村连续两年被大泉乡评为“妇女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名”。她个人也先后多次被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优秀妇代主任”、“计划生育优秀宣传员”等荣誉称号。
“我是农民的女儿。村里的人都是我的亲人,我愿为他们做事。”邓海玲用这句朴实的话语回应她所获得的荣誉。
“有机会到大医院再好好深造一番,多学点知识,多给村民普及一些保健常识,让每个家庭和睦相处,健健康康地生活。”这是邓海玲最大的愿望。
今年33岁的邓海玲和丈夫、5岁的女儿快乐地生活在西泉村,她说:“西泉村永远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