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新“讲故事的人”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unb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讲故事的艺术
  1936年,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一文中分析对比了人类交流的三种模式:故事、小说和消息。首先是故事。本雅明想象了一个前资本主义的古典时代,那个时候,人们围炉夜话,彼此分享故事。讲故事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从远方带回域外传闻的“水手”,一类是“谙熟本乡本土的掌故和传统”的“农夫”。 [1]本雅明认为在希腊人中,希罗多德是讲故事的第一人[2],也就是“把历史作为故事”的一种基本形态。故事的特点是实用关怀,在故事中编织进生活的智慧,对人有所指教。这个时候尚未出现印刷术,故事依赖口口相传,口语是故事最基本的质料。讲故事的艺术,也就是口语的艺术。
  随着印刷术出现,语言可以附着在纸张上,并获得超时间、超空间地广泛传播(古时虽然也有手抄本,但极其稀少,传播力较印刷术是没有可比性的)。语言异化了,口语与书面语发生了显著的分离。小说的兴起,就是要将口语不可说之事,通过书面语表达出来,小说是书面语的艺术。故事支配的是一个可言说的世界,而小说则致力于诠释不可言说的世界。在现代出版业的助推下,数以万计的作家投入这项新兴事业。故事的退隐与作古,不仅仅是一种方式的消亡,这种方式连带着一整个口语世界一齐埋入地下。
  故事传递的经验无法在小说中传递,因为经验是明晰的,是接近于真理的智慧,而小说表现的却是“人生的深刻的困惑”。本雅明写道:“吸引读者去读小说的是这么一个愿望:以读到的某人的死来暖和自己寒颤的生命。”[3]这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变得感伤与渺小有关,古典时代的人类是自信而强壮的。
  随着印刷术进一步发展,比书本更廉价、传播更迅捷的报纸出现了,信息开始铺天盖地。信息交代事实,除了它自身之外,并不传达其他任何东西。它同样无法传递经验,因为经验是被消化之物,经过讲故事人的生活吞吐出来的人生体悟,而信息则直接从事件传递到接受者,记者实际是一个透明的存在。这也是新闻报道再三强调客观的原因。
  在《讲故事的人》中,本雅明没有继续讨论电影是否可视为人类交流的第四种新模式,但在他的另一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摄影术敏锐的关注。电影也是一种复制术.但与印刷术不同的是,它所复制的是动作与声音。因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而长埋于地下的“讲故事的艺术”似乎重见天日,我们再一次看到声音与动作在我们眼前展开。可是性质真的相同吗?电影的现场感是一种虚假的现场,荧幕上活动的演员永远无法穿越“第四堵墙”看到观众。电影想要传递的,依然是小说传递的那一套—不可言说之美。它所依赖的与其说是口语,不如说是图像。即使确实有大量的声音,但声音亦不等同于讲故事,电影中人物的对话,如同小说中人物的对白,语言是面对作品内部的对象的,而不是说给读者与观众听的。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塑封完整的作品,而导演深藏幕后或远方。讲故事则是作品与创作者同时出现,合二为一。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传统戏剧也不是讲故事的艺术。呈现故事的演员并不是剧作者,而剧作者并不上台表演。即使我们刁钻地假设,一部剧由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我们依然不能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他依然在扮演他者。如果他扮演他自身呢?—那就是讲故事了。讲故事的人必须是他自身。
  这样看来,讲故事的艺术确实如本雅明所说“行将消亡”了。[4]资本主义时代,连艺术形态都在发生精密分工。“讲故事的人”在语言和表演的历史分裂中,变成了一个古老的词。一些人只写不演,成为写作者;一些人只演不写,成为表演者。直至今天,脱口秀的异军突起,忽然让我们看到一种艺术形态将两个职业重新结合到了一起,实现了两者中任何一个单拿出来时都不能达到的效果。
  这难道不够令人兴奋吗?
  二、脱口秀与相声
  当然,一定会有人提出,相声呢?如果你把脱口秀视为“讲故事艺术”的复兴,那么相声岂不是早在清末就已经完成了这项伟业?
  并非如此。如果我們把相声中的两位演员视为一体,则相声就是一场“自言自语”的表演。如前文提及小说、电影、戏剧时所说的,逗哏演员所有发言之对象并不是台下的观众,而是他身边的捧哏演员。观众就像是无意经过,恰好见证了一场陌生人的有趣交流。交流只在台上的两个声音之间发生,观众并不参与。相声的观众,作为“听者”,听到的是一场别人的对话;而脱口秀的观众,则是对话两方中直面语言冲击的一方。
  相声舞台与观众之间有一道永远隔离的隐形屏障,相声的安全性被保证了。当郭德纲说“他媳妇一掀被,一个大小伙子!”,所有观众都知道此时“被侮辱与被伤害”的人是于谦—相声的冒犯、讽刺、辱骂,只作用于自身,绝不会危害到观众。但当杨笠说“为什么他明明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一批“开不起玩笑”的男观众感到怒不可遏,他们跳起来反驳道:“我们并非如此!”这种区别,正是因为脱口秀将隐匿在暗处的观众亮了相,使他们站在了灯光中。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相声的基本形式是“对口”,而脱口秀的基本形式是“一个人、一支麦”。有人或许会提到,相声也有仅有一个演员的“单口相声”,脱口秀也有两个人一起表演的“双人脱口秀”。但当我们将单口相声与一人脱口秀、对口相声与双人脱口秀做一番比较时,两者的区分不是变得模糊,而是变得更清晰了。
  颜怡、颜悦是双人脱口秀演员。她们的表演形式即两人一人一句,交替说话:
  颜悦:而且我们虽然要化妆—
  颜怡:但是妆一定要淡,不能让人看出来—
  颜悦:我就是要让你觉得—
  颜怡:我没化妆啊—
  颜悦:我天生就是这样一副—
  颜怡:需要卸妆的样子。
  颜怡、颜悦虽然是两个人在说话,但不是面向彼此的对话。“但是妆一定要淡,不能让人看出来”不是对“而且我们虽然要化妆”的反应,她们内部并不构成闭合的交流场。所以她们的肢体形态,也一直是坚定地面向观众,而不需要彼此间的眼神交汇。从某个程度上说,这个表演完全是可以由一个人完成的。因为它实际只存在一个叙述者、一个人物,只不过由两个人、两种音色去实现了它。对口相声则有明明白白的两个人物,一个叙述者,一个聆听者(给反应者):   郭德纲:后来我又练那个跳台。
  于谦:这也行?
  郭德纲:从那台子上跳到水里边。我先练坐台。
  于谦:不不不不!
  郭德纲:脸皮不能太薄,你知道吗。
  于谦:什么呀!不挨着,知道吗?
  这个表演是不能由一个人说完“后来我又练那个跳台”又说“这也行?”的。郭德纲与于谦之间的一唱一和,是对话。所以他们的身体尽管出于被观看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朝向观众,但在对话设定的情境下,又必然、也必须向彼此倾斜。尤其是作为“给反应者”的于谦,他的语言、视线、肢体必须是指向郭德纲的。
  那么单口相声呢?当相声只由一位演员表演时,他不就和脱口秀演员一样直面观众了吗?有意思的是,当单口相声演员必须直面观众的时候,对口相声中的“第一人称”叙事忽然变成了“第三人称”叙事,叙述者巧妙地抽离出了所叙述的事件。刘宝瑞的单口相声作品,如《刘罗锅别传》说的是清代政治家刘墉的故事,《解学士》说的是明朝内阁首辅解缙的故事,《斗法》说的是明朝永乐年间一个叫孙德龙的人与琉球国真人斗法的故事。即使是所谓“我们街坊的这么一档子事情”的《化蜡扦儿》,说的也是狠老先生一家相互伤害的故事,与叙述者“我”并无关系。观众随叙述者一起审视故事中人物的丑态,无形中将自己置于上帝的位置。叙述者与观众达成一个并无根据的共识:这样可笑的事并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不是这等可笑之人。
  脱口秀则不然,或者说正相反。脱口秀的述说,暗含了被理解、被接受的愿望:一个人即使再怪异、再可笑的行为、想法,再离奇的窘境,都希望获得观众的共鸣。脱口秀演员豆豆讲述自己看到验证系统显示自己的验证时间是一点三秒时,认为这不是他最好的发挥,即使通过了验证,他也要重返上一页,再验证一次。这个行为很荒谬,很可笑,却是一种可爱的可笑;与笑话狠老先生一家一个比一个还狠(单口相声《化蜡扦儿》),是截然不同的笑。
  所以相声与脱口秀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几个人说的问题。单口相声、对口相声都是相声,单人脱口秀、双人脱口秀都是脱口秀。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前者就像我们看到不远处一个人不慎跌倒在泥潭里,而后者则是有人站在泥潭里抓了一手泥巴,向我们投掷过来。一个是封闭自足的世界,一个是开放、等待回应的世界。
  三、脱口秀:口语世界的复兴
  正如讲故事的衰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态的消失,而是失去口语世界的领地;脱口秀的出现,也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态的重生,而是将口语世界重新复兴。
  口語是最生动的语言,几乎每天都有可能有新的表达习惯,而脱口秀演员是站在最前沿、最先锋去驯化口语的人。我们的口语,与脱口秀演员使用的口语,听起来的差别是如此微小,以至于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然而,这种驯化必然是存在的。口语不是文字的读音,它还包含音色、音调、音响、停顿、节奏、情绪等等一整个声音的宇宙。演讲也不是口语。演讲是书面语的生硬语音化,是假的口语。在纸媒时代的统治下,口语被长期地掩埋。作家榨尽书面语体的最后一丝可能,而口语就像被大海吞噬的亚特兰蒂斯城,静待挖掘。
  书面语中大量解释说明的文字,在脱口秀中只需要简单的动作即可表明,而不需要额外的语言。比如演员做出单手转方向盘的动作,眼睛往斜上方看,立即提示观众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出租车老司机,正在看后视镜里的乘客。
  口语是经验的传递媒介。当脱口秀以口语为质料时,它就能天然地输送“经验”,就像血管输送血红蛋白那样。这里的“经验”是本雅明语境中的“有所指教”。脱口秀有鲜明的“真理”输出,杨笠讲述与男性朋友分享心事的故事,揭露现今男性群体普遍存在的“普通而自信”的怪状。杨笠通过简洁细密的叙述风格,将她所讲述的经验融入听众的经验,听众忍不住将它转述给别人。所以,杨笠的“普信男”的故事一出,网络上立刻出现大量“普信男”的故事集锦。它们就像故事的变文,但万变不离其宗,杨笠最初想要传达的经验是所有这些故事都秉持的。我们看到“经验”得到了交流。
  脱口秀全然不同于小说的气质,一个畏缩胆小的人可以通过文字展示幽微的心理活动,而一个脱口秀演员则需要自信和坦然。不论他的真实处境有多惨,地位有多卑微,脱口秀演员都更像是古典时代的人。
  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抱着深深的遗憾写道:“我们要遇见一个能够地地道道地讲好一个故事的人,机会越来越少。若有人表示愿意听讲故事,十之八九会弄得四座尴尬。”[5]今天,我们收看《脱口秀大会》的节目,或者走进哪个脱口秀俱乐部,我们可以看到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台上一个人、一支麦,讲述自己的故事,台下的观众翘首期盼。曾经从我们身上剥夺的“交流经验的能力”,重新交回了我们手上。
  注释:
  [1] [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8年,第96-97页。
  [2] [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第101页。
  [3] [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第111页。
  [4] [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第95页。
  [5] [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第95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围绕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全国众多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呈井喷式涌现。6月23日,江西省杂技团创排、著名杂技剧编导董争臻编导的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在南昌首演,以此向党的百岁诞辰献礼。这也是江西省杂技团创排的首部红色题材杂技剧。  该剧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江西瑞金等地的革命斗争故事。出身豪门的富家小姐杜鹃,思想活跃进步,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她和同伴一道,义无
期刊
德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哲学家和诗人辈出的国度。其实,德国还是一个建筑王国,孕育了众多著名建筑师,影响了全世界的建筑风格。  伴着2010上海世博年的来临,德国建筑将以德国馆为代表在中国大地上一展风采。这座名为“和谐都市”的德国馆将于今年四月竣工。(图1)   “和谐都市”展示了一座处处均衡、和谐的都市。馆名取自于英文的“均衡”和“城市”。在德国馆内,和谐都市的参观者将进行一次穿行创意都市的旅行。
期刊
主持人语:“生态与文学”近几年来似乎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很多人常常忽略其中的地理空间维度—生态写作很多时候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息息相关的。这使得生态写作常常与“作为方法”的“民族视角”联系在一起,生态作为“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成為“关系”的隐喻性表达。而当生态作为一种“关系”呈现,如何在文学中寻找“生态学”主题便构成了“生态文学”的宿命,“生态文学”越来越向“主题先行”靠拢。讨论文学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不
期刊
清代石涛有言:“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绘画的本质性问题,也就是境界。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啮雪一团,是精神上的超升,是艺术家自身修养的外在体现。  技巧是绘画之必备,绘画者都需呕心沥血的下功夫,但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能只停留在对技巧的追求上,而应超越技巧,由技进乎道。因为水墨画强调的是“心印”,绘画的外在其实就是画家心灵的显现。绘画不仅靠学,还应靠养,养得宽厚、仁爱、
期刊
预约了许久,在新天地的一个茶座,有机会与谷文达交谈。    记者:谷老师,您好!   谷老师,一般认为,人的大脑是以串行方式思维的,而您一向擅长多个大规模系列作品的并行思考、并行运作,您是怎么做到的?  谷文达:我确实经常同时运作好几个项目。就说今年吧,日前,我正在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创作一件装置作品;五月份,我的《中园》项目几乎同步世博会实施推广宣传。接下来的亚运会,我策划的天堂红灯项目
期刊
已有的生态小说研究,“生态”和“民族”两个概念并不孤立。介绍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意识,或者论述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生态书写其实并不鲜见。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如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1]、雷鸣《危机寻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现代性反思—对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小说的一种综观》[2]、王静《人与自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态创作概述》[3]等。尽管如此,如果生态文学研究中的“民族”
期刊
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是以“一个人,一支麦克风”作为表演形式,以笑话、段子作为表演内容,以引人发笑作为表演目的的喜剧模式。单口喜剧起源于18—19世纪英国的音乐厅,但它兴盛和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多见于夜场、酒吧和俱乐部等场所,“单口喜剧”的概念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并通用于美国的商业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单口喜剧演员开始由剧场转向电视领域,荧幕上陆续出现了《今夜秀
期刊
徐春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宁红》以江西修水县宁红工夫茶的百年历史为线索,用心挖掘宁红茶深刻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国运的兴衰展现宁红茶人的人生,揭示出茶文化与民族命运的深刻关系。与此同时,作品立足现实民生,翔实地描写宁红工夫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支柱作用,突出表现宁红茶的发展与当前脱贫攻坚、探索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引领作用,从而提炼出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深刻思想主题。  中国是茶叶大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期刊
左志红:在您的创作中,客家主题居多,这跟您是客家人有关吗?  温燕霞:有关系。创作是作家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作家生长的环境必然在其作品中打下极深的烙印。我是土生土长的赣南客家人,而赣南地区是客家先民的最早聚居地及客家发祥地之一,是闽赣粤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客家的摇篮。身为客家人,我对家族的历史特别感兴趣。据温氏家谱记载,温氏源于河南温县,望著于山西太原,因此温氏祭祖时用的堂号为山西“太原
期刊
中国当代文学在1980年代开启文学新时期,同时也开启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切关注。这样一种开启意义深远,曹文轩在其关于1980年代文学颇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了1919年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自然崇拜。”[1]中国文学在对大自然的关注与崇拜中掀起生态写作的热潮。这一热潮持续至今,并且随着国家提倡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自成一体,生态写作受到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