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农业大学河边村分校博士毕业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专业是“农村发展与管理”,这个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主要从事农村方面研究的专业。
  之前很多人不解:这个专业都学什么?以后又能做些什么呢?近年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屡见报端,其实,服务乡村扶贫和发展就是我们主要干的事情。

结缘河边村


  河边村位于云南省勐腊县勐伴镇,是个紧邻中国和老挝边境线的瑶族山地村寨,距离北京有3000多公里。从地图上看,它隐藏在连绵起伏的山林之中,像是躲进了大地的褶皱里,一点儿也不显眼。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与这样的一个村寨产生联系。
  我的导师李小云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关注农村发展议题,2001年,开发了村级扶贫规划方法,被采纳成为21世纪农村扶贫战略的基本框架。2015年,他选定河边村開展驻村扶贫,探索村庄深度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微观实验。在这样的影响下,我作为他的学生,也顺理成章进入到了河边村。这些年来,参与其中的学生不少,由于我是硕博连读生,学制上的特殊性让我有机会一鼓作气地、完整地参与到了这场实验之中。

每天三千字


  本科阶段时,我们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到北京周边的村庄进行调研,常常是三五天的时间,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参与式发展”的理念,通过村干部召集村民到活动室,按照一定的比例选取老人、妇女等特定人群,运用“问题树”“季节历”等工具,发现村庄发展面临的困境,再采用讨论的方式得到一个解决的思路。
  没想到读到研究生,情况却不同了。第一次去河边村之前,导师跟我说:“不要有任何的预设,进入村庄后,待着就行。”
  “待着?”我深感惶恐,这是什么科研实践?哪一路的研究方法?但不可否认,我心底随即又感到了一丝轻快,既然导师都发话了,那起码证明我暂时确实不需要出什么成果吧。抱着这样的侥幸,我来到了河边村。
  照着导师说的,我每天跟着师兄师姐,愉快地在村里到处晃荡,与村里人挨个认识,打打招呼,建立联系,甚感轻松。但时间一久,还是不免焦虑起来:博士研究生毕竟学制上有硬性的学术要求,眼看着其他同学都有层出不穷的学术成果,我可怎么办?
  来自同伴的压力督促着我找导师聊了好几次,可他每次都一副不用着急、不担心的态度,让我也只好无奈地接受了“学术是急不来的”这样一个现实。
  当我真心不去在意学术上一时一刻的得失之后,我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处的村庄现实上,留心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在这样的长期驻村生活之中,我开始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村庄发展议题:在大规模扶贫带来了大量公共要素进入到乡村的背景下,乡村作为一个复杂的场域,维系乡村秩序稳定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
  我恍然大悟,不去预设研究问题,意味着我可以在田野中关注任何方面的信息,最终这些信息将会一步步导向我去往我真正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这是与过去我所熟悉的方法完全不一样的研究路径啊。
  现在想来,一开始生活在乡村的那段悠闲日子,我也并不是“晃荡”过来的,在还不知道自己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件事——尽量每天做到写3000字的田野记录。这几年下来,关于河边村的田野记录加起来大概有三四十万字。这些记录零零散散,主题众多:有我们内部工作讨论的会议记录;有一些村庄层面的描写;有第一次召集村民开会,现场发钱的场面;也有农户跟我聊天时讲到的八卦;还有过年时我看到村民们“杀年猪”以及进行宗教仪式活动,如“度戒”等场面的记录。





  很多当下发生的事情,时间久了以后,就难以保持历历在目的感触,但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将记忆保持得更久一些。甚至,我有时可以根据田野记录,唤醒当时我对于某一现象的理解,而与若干年后现在的我的思考做对比,就又一次加深了我对于乡村发展的多维解读。比如,我之前总是想不通乡村社会运作机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看似被政府、公益组织干预很多的村庄,为何能保持内在的稳定性。直到我从乡村内部的社会网络结构出发才得以理解,而笔记中所记载的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拆借的款项、农忙时的换工帮工记录、甚至是过年杀猪分肉时的场景,就能够将乡村社会运作的社会网络一点点呈现出来。日后写论文时,我常常感激自己当时坚持做到了记录这一点,它帮助我累积下了博士论文所需要的二三十万字的内涵与体量。

学在河边村分校


  我从2015年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就跟着导师李小云教授来到河边村,开始了实地工作,至今已是6个年头。这期间,我们团队帮助过去长期处于贫困陷阱的村寨建立了新产业、成立了合作社,让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把村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建立了“青年创业小组”,开展公共景观绿化、小型生态养殖等项目。此外,我们还在河边村建立了以休闲旅游为主体的新业态产业,并培训村民相应的服务技能,支持这里的年轻人组成村庄合作社管理团队。过去,只能在大城市餐厅后厨当小工的小周,在建设早期就回到了家乡,和我们一起摸索乡村发展道路,如今也成为了合作社的CEO,数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更多人分享河边村的故事。小进,也逐渐学会了财务方面的基础知识,负责合作社的收入登记、定期给村民发放款项等。可以说,他们真正成为了乡村发展的自主力量、核心力量。
  基于我们团队在河边村的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乡村CEO计划”的发展框架,旨在培养出既身处乡村、了解乡村,又能有效对接城市、对接市场的乡村青年领袖,探索2020年后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框架。
  每一年,我都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在河边村度过。甚至有两个春节,我都和团队一起留在河边村工作和研究,没有回家。熟悉我的朋友们甚至会开玩笑,说我读的是“中国农业大学——河边村分校”。
  大家提起河边村,总是关注河边村的改变,而我觉得,我们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河边村一起成长了,这6年,我读书、实践、科研都在“河边”,而今,博士论文也即将完成。我长时间在村庄生活和实践,积累了很多的素材,这些素材很多并不能靠问卷、数据就可以简单获得,而是需要沉浸在村庄中生活,事无巨细地参与到项目实施之中,才能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这个村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迁。也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中,我才有可能理解,通过公共资源的大量引入去改变乡村秩序的过程,也就是乡村公共管理的过程的复杂性。我的博士论文则基于在河边村的深度实践,尝试性提出一个可能的乡村治理框架,呈现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村庄自身三者是如何相互嵌入、构建起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来实现有效互动,从而来帮助转型时期的乡村实现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6年前,农大教授李小云带领团队来到河边村,看到村庄贫穷落后的景象,进行多年扶贫研究的他决定在此开展扶贫实验,改变村庄的面貌。初遇河边·见证  6年时间过去了,河边村整体的景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村庄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民们低收入、高支出、高负债的窘困状况也发生了改变,依托小云助贫中心设计的扶贫方案,传统的瑶族村落拥有了更多现代的事物,也有了更多和外界交流的机会。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前往河边
期刊
2020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开放新一轮选课系统。一篇名为《又是一年选课时》的石墨文档,在高校风靡一时。该文档汇总各式课程信息和评价,经过上百人的随时增补,截至2021年5月16日,总计超过10万字,导出word文档255页。  自发汇总老师信息、制作和传播选课指南,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老师好吗?任务多吗?给分严吗?此类选课指南,往往通过微信朋友圈或私聊,在学生间隐秘且广泛地传播,一年年流传下来,
期刊
2018年8月,中國农业大学中级摄影班的同学在侯玉峰老师的带领下,远赴河边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调研,在此期间同学们亲近乡土,用照片定格了发展中的村庄,后又两次前往河边村补充拍摄,并于2019年10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图书馆举办“觅境河边”摄影展,用照片讲述扶贫故事,向更多的师生揭开了河边村的神秘面纱。
期刊
全球日益增加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通过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工艺生产具有重要价值的基础化学用品,既有利于解决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原料。通过发展电化学转化技术将空气中大量存在的气体O_2和N_2转化为具有高附加产值的化学用品H_2O_2和NH_3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潜力的方法。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产生H_2O
河边村是位于西双版纳雨林腹地的瑶族村寨,自2015年以来在政府、高校、公益组织和村庄多方努力下,这个深度贫困村走向了整体脱贫。与之相伴的是农大师生长期以来对河边脱贫历程的影像记录。在2020年1月,我所在的摄影团队在侯玉峰老师带队下从北京出发,一路颠簸深入滇南,用镜头记录扶贫成果,追溯脱贫故事。  好的器材能幫我们记录美,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帮我们发现美,而发现美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村民的生产生活,
期刊
《重新构想大学:高等教育创新的十种设计》的作者戴维·斯特利(DavidJ.Staley)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美国公立常青藤之一)的博士,现任该校历史系副教授,曾出版《历史与未来:用历史性思维想象未来》(HistoryandFuture:UsingHistoricalThinkingtoImaginetheFuture)、《头脑、心智与互联网:深度历史与未来》(Brain,MindandI
期刊
网课“文物精品与文化精品”  在中国大学生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网课平台上,一些课程颇为火爆,其学习者可达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它们火爆的原因:一是相关领域受到人们关注;二是课程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且安排得当;三是主讲老师极富个人魅力,课讲得生动、活泼。  计算机编程是热门的学习领域,在大数据时代,Python编程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Python。“Python网络
期刊
麦自立的妻子薛梅实名举报马帅,结果半路被清洁车撞死后埋尸荒野。马帅在监狱中抽雪茄吃海鲜,监狱上下都被他贿赂了。孙兴放高利贷祸害少女,自己背负人命却逍遥法外……在《扫黑风暴》的影视剧文本中,人物设置不是非黑即白的单一性格的扁平人物,反之,在剧中的人物设置都存在着多面性,用立陶宛语言学家格雷马斯的语义矩阵可以清晰地解读剧中人物的多面性。格雷马斯提出了一套研究角色行动逻辑的模式,让创作者可以从更宏观的视
期刊
2020年的夏天,全球疫情此起彼伏,国内虽已基本稳定,但是戴口罩、保持距离已经成为一种自我防护的习惯,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拉开了社交距离。重归“河边”,不再是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新奇和兴奋,更像是一种在外游子重返故土的踏实感。没有了初次踏访时冬日的寂寥,也不同于奔波时外面世界的疏离,村民们热情地同我们打招呼,一句“你们回来了!”,让我们卸去奔波的疲惫。  半年的疫情,河边村的“客房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
期刊
“答辩答辩,只答不辩,要是敢辩,等着二辩。”“问啥答啥,不会的说不会,不确定的还说不会,认错道歉态度诚恳是关键。”这些都来自网络上已经毕业多年的前辈们,对即将答辩的后辈们的“谆谆教导”和“友情提示”。  網络上的各种词条,“一周搞定毕业论文”“论文写作的10个步骤”“论文拯救指南”等速成论文教学,一度让很多同学放松心态,加之部分导师的放养模式,拖延症持续在线,直到最后1个月,更甚者最后10天,才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