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口头表达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这显然是片面的。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也许有的人再也不会去写文章,但话却是天天要说的。如何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得清、说得精、说得好、说得巧,需要严格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从学生自身情况看,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都面临重要转变。据研究,15岁前后的中学生脑容量已十分接近成年人,思维品质也在迅速完善,其视觉和听觉的灵敏度甚至超过了成年人。所以,对初中生进行严格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可行的。其次,初中学生“知识增强了,感情丰富了”,“独立意识和遇事想要表达自己见解的愿望大大增强”;“他们可塑性强,天真烂漫,在说话和交际中没有高中生那么多羞涩感,更没有成年人那样复杂的心理障碍。”(《大语文教学法》,姚竹青)这也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话要清清楚楚地说”的要求。初中语文六册课本中,就有13篇“听说训练”文字,对说话从内容、中心、条理、态度、口齿等方面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规范化要求。从初中课时的安排、教材的内容与数量等方面看,对初中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是有时间和精力的乃至情绪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应抓住初中阶段这个训练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段,进行以下训练:
  
  一、明确要求,循序渐进。初中新生一入校,就明确提出努力方向和长远目标,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每节课前3-
  -5分钟口头作文练习,分三步走。
  第一步:基本要求训练。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按记分册顺序由一位同学作口头作文训练,基本要求: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目光注视至倒数第二排同学的脸,可使全班同学感受到你的目光),不能望天望地望窗外,不能抓耳挠腮。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调要有起伏顿挫。在内容要求上相对较松,讲清一件事即可。但对基本要求却要一丝不苟,采取评比打分的办法,先由教师示范评议一两次,以后均由学生评议、打分,教师总结后将分数记入记分册作文成绩栏。经过一学期的严格训练,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本素质上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第二步:在素质训练的基础上,从初一第二学期到初二第二学期,从口头作文的内容、质量方面作重点训练。具体要求是说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景和物。要求①文体特点突出,主题鲜明,观点正确;②层次清楚,首尾照应;③用词准确恰当;④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各种描写方法;⑤对所讲事件作适当评论。在第一步素质训练的基础上,新的要求一项不足扣一分。这一阶段,已经过良好的素质训练的学生,主要精力就转向口头作文的内容。由于受这个年龄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很注意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露怯”。因此,他们对周围的人、事、景、物注意观察、分析;主动阅读优秀范文,从中学习观察、命题、选材、构思、布局谋篇的各种方法,还要力求新鲜、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视野日渐开阔,选材日渐丰富,分析、评论也越来越深刻。他们说学习的苦与乐,倾诉“乘车族”的艰辛,对桩桩件件震撼了自己心灵的社会现象谈感想;进而谈环境污染,谈限制人口发展,谈“我们呼唤和平”……我再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异同,使他们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书面作文的水平,使“说”与写的训练结合起来。
  第三步:初三年级,要求由自拟题目、自选体裁内容改为抽签。预备铃一打即上台抽一条由教师和同学拟好的题目,略作思考后即席作文。(这个要求在初二年级期末即明确提出,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思考时间短、发言时间有限制,初一、初二训练的各项要求不变,口头作文的难度明显提高。我又注意命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按月提高作文题目的要求,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有神秘感,带点紧张与不安,而后又获得成功的喜悦。一开始难度较大,准备时间可稍长,但不超过三分钟,发言时间可稍短,但不少于两分钟。起初学生略感困难,很快也就适应了,而且思维更加敏捷,语言更加凝炼,态度也更加自然,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训练。
  
  二、创造环境,提供条件,加强实践
  
  对学生的语言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周围的语言环境。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说普通话,教学语言干净、精炼、逻辑性强、有趣味性,以优美的语言范例影响学生。同时要提醒、教育学生注意分辨、分析周围的语言环境,从语法、修辞、逻辑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语言,抵制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初一年级有位同学看了电影《狮子王》之后,以《也说口语》为题,批评了配音中的“广东普通话”,如“哇噻!好酷噢!”等;他还列举了一些同学说话中的“好看噢!好高兴好凉爽好快活啦!”一类语言,指出这种不规范的语言不利于推广普通话,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教师要在努力引导学生营造班级语言规范化“小气候”的同时,又要注意为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提供各种机会。
  1、推荐评选优秀作文。无论是每日一篇的优秀作文推荐还是学生互评的作文,都由学生上讲台逐条分析、评价。
  2、提高对口头作文评价打分者的要求。评价并打分的同学由教师指定。对这些同学,说话的基本要求与作文者相同,还要求他们以友善、认真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评价,既有与全班同学的横向比较,又有与作者自身情况的纵向比较,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3、搞班干部“竞选”。人人都要当值周班长,有“竞选宣言”“施政演说”,卸任时要作“工作总结”,发言均限制在三分钟以内。这既施展了才能,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4、家长会以学生汇报为主。在个人“述职”的基础上,由小组长向家长汇报本组每个成员的品德、学习、纪律等情况,由班长汇报全班的情况及小组长的个人情况。小干部们的汇报既有表现、又有各种数据,非常明确具体。不少家长转而向小组长、班长询问孩子的情况。学生看到自己的发言这样被大人重视,积极性大为提高。
  5、组织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由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演课本剧;由学生组织、主持演讲比赛和辩论会,并观摩高年级同学的辩论会,增强兴趣,提高能力。
  (河北省平山县杨家桥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美是大脑思考所产生的思想结构上的精神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没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不可能感悟数学美,更难以发现数学美。  关键词: 对称 简单 严谨 奇异    如果说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由视觉、听觉等感官所接受的美感。数学美则是大脑思考所产生的思想结构上的精神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没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不可能感悟数学美,更难以发现数学美。    首先,数学语言具
期刊
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X”形式中无论“X”是文理小综合还是文理大综合,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  关键词:高考 生物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X”形式中无论“X”是文理小综合还是文理大综合,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为此笔者认为高考生物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为
期刊
摘要: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科学地安排课的练习密度,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体育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工作中往往是难以掌握好的。多年
期刊
1探究内容的选择    正如所有的课都采用讲授法是不可取的,“一刀切”地运用探究学习是我们要避免的。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适应空间的局限,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能一统天下。加涅于1963年在《探究所需的学习技能》一文中提出,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要有广泛的,概括化的背景知识,学生对某一话题一无所知的话,也就不能做相应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能探究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探究的
期刊
摘要: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迅速接受文中观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最主要的是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情感教学 思想政治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或社会要求而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学生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大量记忆性的东西厌烦,不知该怎么记忆,总是杂乱无章的感觉。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历史教学 记忆能力 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初中的基础知识在标准中明确提出,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数学 思想 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作这样的描述:“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
期刊
摘 要:什么是语感?不少专家、学者分别从语言学、教学论、哲学、心理学、语用学等不同角度来描述、分析、探讨语感的定义,虽各有侧重,但归纳起来可以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是感性中粘附理性的悟性;或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直感:是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历史教材,以专题史的形式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编年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对于专业班的学生,不但要对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有进一步的认识,还要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历史现象,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分层评价的基本要求使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并对达到本层目标,特别是取得递进的学生加以鼓励。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悬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的学。因此“分层递进教学”它是一种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