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3例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21例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切口愈合率与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8.7%,住院时间为(5.8±1.5)d,治疗费用(2541.54±150.5)元;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3.8%,住院时间(12.8±5.5)d,治疗费用(4526.47±125.8)元;两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87.O%,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改善预后,值得采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31-02
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切口感染,尤其是胃肠道疾病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更增大了患者治疗痛苦,影响预后,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死亡。由此,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干预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研究选取本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研究,排除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3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中,男16例,女7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7.5±2.5)岁,阑尾炎14例,肠梗阻6例,结直肠癌3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7例,年龄50-63岁,平均年龄(56.5±2.8)岁,阑尾炎13例,肠梗阻7例,结直肠癌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病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生命体征监测、告知禁食禁水时间,术后指导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
1.2.1术前护理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病例仔细阅读,由主管医师与护理人员沟通,告知术前准备事项同时了解患者病情,由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与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术前3d禁食禁水及这一做法的重要性;同时,要求患者术前1d沐浴彻底清洁皮肤,更换干净、整洁的衣物。
1.2.2对术区消毒进行改进术区的皮肤消毒面积需大于切口周围皮肤的20cm,准确测量,不能出现盲区。使用3M皮肤保护膜;腹腔打开后使用洁净袋与全层保护器对切口进行保护,以有效对细菌、粪便、消化液、周围组织等污染进行预防;在切口胃肠道前在切口周围皮肤处使用保护垫保护切口;使用聚维酮碘严格消毒,在胃肠道断端吻合前使用;在将腹腔关闭前医师需更换新的手套;使用吸附性强的敷料覆盖缝合后的切口。
1.2.3聚维酮碘冲洗完成腹膜的缝合后需使用聚维酮碘液全面清洗,取聚维酮碘液2000mg/L对切口及周围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全面清洗,也可以使用聚维酮碘液浸泡切口,时间为1-3min,充分吸收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一遍,后使用干净医用纱布擦干,将肌层缝合后再次使用聚维酮碘液与生理盐水对皮下组织与皮肤进行冲洗,后逐层缝合好。
1.2.4手术室管理加强手术室管理也是预防切口的关键,急诊手术或者非急诊手术均需要按照先清洁、后污染的原则,连台手术患者手术间隔>30min为宜,且对手术间进行彻底消毒与空气清洁处理,存在特殊感染的患者使用含氯的消毒剂对物品与地面彻底擦拭,将层流自净开启。
1.2.5规范开展无菌操作监督医护人员的洗手质量,由巡回护士负责,医师在穿戴好手术衣物后活动仅能在无菌区域内进行,且只能碰触无菌器械与药品;用于切皮的手术刀或者相关器械仅能适用1次,不能重复适用,如果手套出现破损需马上更换新的手套;术中传递手术器械及药品不能经患者背后传递,所有在手术床边缘以下的物品、器械均存在污染危险,不能在术中应用。
1.3切口愈合标准
术后切口未出现感染且无不良反应,视为甲级愈合;术后切口出现感染、血肿或者皮肤坏死视为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要切口引流为丙级愈合。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8.7%,住院时间为(5.8±1.5)d,治疗费用(2541.54±150.5)元;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3.8%,住院时间(12.8±5.5)d,治疗费用(4526.47±125.8)元;两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有报道显示,胃肠道手术感染发生率为8.0%-25.0%,在普外科手术中是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治疗时间、花费更多治疗费用,更增大了患者治疗痛苦,影响预后,成为医院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前提是将细菌源、细菌传播载体及细菌进入到切口的机会消除,由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就是杜绝细菌进入切口的防范过程。术前对患者进行探访,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及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杜绝因不良情绪引发的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将切口感染几率减少。此外,术前探访还可以使医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可以进一步获知患者病情,提高感染防范的针对性,术前指导患者清洁皮肤,以经皮肤及胃肠道内细菌减少,可有效杜绝细菌进入到切口,引发切口感染。加强术中空气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加强洗手监督并使用皮肤保护膜、切口全层保护器与洁净袋等有效预防感染,按照先清洁、后污染顺序,保持两台手术间距,做好手术室空气与地面、物品消毒,遵循无菌操作,将污染源全面消除。通过实施以上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8.7%,住院时间为(5.8±1.5)d,治疗费用(2541.54±150.5)元;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3.8%,住院时间(12.8±5.5)d,治疗费用(4526.47±125.8)元;两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87.0%,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手术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针对性、有准备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切口愈合率,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值得采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31-02
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切口感染,尤其是胃肠道疾病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更增大了患者治疗痛苦,影响预后,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死亡。由此,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干预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研究选取本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研究,排除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3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中,男16例,女7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7.5±2.5)岁,阑尾炎14例,肠梗阻6例,结直肠癌3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7例,年龄50-63岁,平均年龄(56.5±2.8)岁,阑尾炎13例,肠梗阻7例,结直肠癌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病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生命体征监测、告知禁食禁水时间,术后指导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
1.2.1术前护理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病例仔细阅读,由主管医师与护理人员沟通,告知术前准备事项同时了解患者病情,由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与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术前3d禁食禁水及这一做法的重要性;同时,要求患者术前1d沐浴彻底清洁皮肤,更换干净、整洁的衣物。
1.2.2对术区消毒进行改进术区的皮肤消毒面积需大于切口周围皮肤的20cm,准确测量,不能出现盲区。使用3M皮肤保护膜;腹腔打开后使用洁净袋与全层保护器对切口进行保护,以有效对细菌、粪便、消化液、周围组织等污染进行预防;在切口胃肠道前在切口周围皮肤处使用保护垫保护切口;使用聚维酮碘严格消毒,在胃肠道断端吻合前使用;在将腹腔关闭前医师需更换新的手套;使用吸附性强的敷料覆盖缝合后的切口。
1.2.3聚维酮碘冲洗完成腹膜的缝合后需使用聚维酮碘液全面清洗,取聚维酮碘液2000mg/L对切口及周围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全面清洗,也可以使用聚维酮碘液浸泡切口,时间为1-3min,充分吸收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一遍,后使用干净医用纱布擦干,将肌层缝合后再次使用聚维酮碘液与生理盐水对皮下组织与皮肤进行冲洗,后逐层缝合好。
1.2.4手术室管理加强手术室管理也是预防切口的关键,急诊手术或者非急诊手术均需要按照先清洁、后污染的原则,连台手术患者手术间隔>30min为宜,且对手术间进行彻底消毒与空气清洁处理,存在特殊感染的患者使用含氯的消毒剂对物品与地面彻底擦拭,将层流自净开启。
1.2.5规范开展无菌操作监督医护人员的洗手质量,由巡回护士负责,医师在穿戴好手术衣物后活动仅能在无菌区域内进行,且只能碰触无菌器械与药品;用于切皮的手术刀或者相关器械仅能适用1次,不能重复适用,如果手套出现破损需马上更换新的手套;术中传递手术器械及药品不能经患者背后传递,所有在手术床边缘以下的物品、器械均存在污染危险,不能在术中应用。
1.3切口愈合标准
术后切口未出现感染且无不良反应,视为甲级愈合;术后切口出现感染、血肿或者皮肤坏死视为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要切口引流为丙级愈合。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8.7%,住院时间为(5.8±1.5)d,治疗费用(2541.54±150.5)元;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3.8%,住院时间(12.8±5.5)d,治疗费用(4526.47±125.8)元;两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有报道显示,胃肠道手术感染发生率为8.0%-25.0%,在普外科手术中是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治疗时间、花费更多治疗费用,更增大了患者治疗痛苦,影响预后,成为医院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前提是将细菌源、细菌传播载体及细菌进入到切口的机会消除,由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就是杜绝细菌进入切口的防范过程。术前对患者进行探访,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及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杜绝因不良情绪引发的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将切口感染几率减少。此外,术前探访还可以使医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可以进一步获知患者病情,提高感染防范的针对性,术前指导患者清洁皮肤,以经皮肤及胃肠道内细菌减少,可有效杜绝细菌进入到切口,引发切口感染。加强术中空气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加强洗手监督并使用皮肤保护膜、切口全层保护器与洁净袋等有效预防感染,按照先清洁、后污染顺序,保持两台手术间距,做好手术室空气与地面、物品消毒,遵循无菌操作,将污染源全面消除。通过实施以上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8.7%,住院时间为(5.8±1.5)d,治疗费用(2541.54±150.5)元;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3.8%,住院时间(12.8±5.5)d,治疗费用(4526.47±125.8)元;两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87.0%,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手术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针对性、有准备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切口愈合率,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