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古文化素养。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较为系统高效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八步教学法 ”模式。
【关键词】新高考 古典诗词 课堂教学 八步法
【正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古文化素养。在高中新课程标准【1】中,明确指出“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些“说明”都对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给了我们很好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但落实到新高考背景下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贯彻和执行呢?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较为系统高效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八步教学法 ”模式——“一预二导三巧查,四读五抓鉴赏法。六读破译重难句,七读归总八伸花。”以飨同仁,相互切磋。
一预:即第一步老师借助《学生导学案》【4】或《点金训练》【3】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全堂讲述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已让位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预习成为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教授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我在教学《念奴娇 赤壁怀古》【2】时,就布置学生课前自行阅读原文两遍,并阅读勾画配套资料《导学案》,并完成《导学案》 预习作业,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有效性。
二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如能精导妙引,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为整个教学过程创设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入时,我借用了播放豪放深沉的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来引入。(板书课题)
三巧查: 作业检查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一方面反映了教师自己课堂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接受能力。而作业的检查评改、及时反馈对培养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四读:此处既指第“四步”要朗读,也指第四步要“四次”朗读。学生“一读”正音准,学生“二读”知大意,教师“三读”作范例,学生“四读”强韵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诗词的教学是需要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韵律美、绘画美以及情感美的。
五抓鉴赏法:即指“抓标题、抓注释、抓作者、抓关键词句、抓景事情”的“五抓”阅读法,这是读懂古诗词的重要方法。
1.1抓标题。
标题是诗词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④揭示作品的线索;⑤表明诗词的题材;⑥暗示诗词的表达技巧。
2.2抓注释所蕴含的信息【5】
。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
3.3抓作者
。“知人论世” “愤怒出诗人”,诗歌本身就是作者当时心境、感情的一种表现,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经历,就会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较直接、准确的把握。
4.4抓关键词句【5】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如:表明诗眼的字句和结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
5.5抓景、事、情【5】
。任何类别的诗词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的主旨。
六读破译重难句:在上“五抓”之后,学生就基本读懂这首词了。第六步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的、重音律的、有节奏的朗读,读出苏轼的慷慨激昂、豪放豁达之情及人生如梦的五味杂陈之感。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借助《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8】参考书,破译文本重难句。而后就重难点句设置一些问题,再深入理解苏轼的情感。
七读归总:第七步强化朗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要声情并茂,更加充分的理解全文内容及苏轼情感。这样规范的高质量的六次朗读,加上预习的两次阅读,本文至少就有八次朗读了,大多数记忆力强的同学几乎就能熟读成诵了。然后对课堂进行小结或总结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八“伸”花: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
总之,这“八步法”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流程、一种模式,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八步法”做到了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合作探究性的人本思想和原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 《高中新课程标准》
2.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
3. 《点金训练高中语文必修四》(四川教育出版社)
4. 《新都一中“三优”课堂导学案高中语文必修四》(校本教材)
5. 《2017高考总复习语文三维设计》(光明日报出版社)
6. 《唐诗宋词三百首》(航空工业出版社)
7. “搜狐”“百度”等网文
8. 《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2011年版》(长春出版社)
【关键词】新高考 古典诗词 课堂教学 八步法
【正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古文化素养。在高中新课程标准【1】中,明确指出“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些“说明”都对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给了我们很好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但落实到新高考背景下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贯彻和执行呢?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较为系统高效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八步教学法 ”模式——“一预二导三巧查,四读五抓鉴赏法。六读破译重难句,七读归总八伸花。”以飨同仁,相互切磋。
一预:即第一步老师借助《学生导学案》【4】或《点金训练》【3】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全堂讲述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已让位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预习成为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教授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我在教学《念奴娇 赤壁怀古》【2】时,就布置学生课前自行阅读原文两遍,并阅读勾画配套资料《导学案》,并完成《导学案》 预习作业,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有效性。
二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如能精导妙引,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为整个教学过程创设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入时,我借用了播放豪放深沉的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来引入。(板书课题)
三巧查: 作业检查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一方面反映了教师自己课堂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接受能力。而作业的检查评改、及时反馈对培养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四读:此处既指第“四步”要朗读,也指第四步要“四次”朗读。学生“一读”正音准,学生“二读”知大意,教师“三读”作范例,学生“四读”强韵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诗词的教学是需要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韵律美、绘画美以及情感美的。
五抓鉴赏法:即指“抓标题、抓注释、抓作者、抓关键词句、抓景事情”的“五抓”阅读法,这是读懂古诗词的重要方法。
1.1抓标题。
标题是诗词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④揭示作品的线索;⑤表明诗词的题材;⑥暗示诗词的表达技巧。
2.2抓注释所蕴含的信息【5】
。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
3.3抓作者
。“知人论世” “愤怒出诗人”,诗歌本身就是作者当时心境、感情的一种表现,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经历,就会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较直接、准确的把握。
4.4抓关键词句【5】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如:表明诗眼的字句和结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
5.5抓景、事、情【5】
。任何类别的诗词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的主旨。
六读破译重难句:在上“五抓”之后,学生就基本读懂这首词了。第六步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的、重音律的、有节奏的朗读,读出苏轼的慷慨激昂、豪放豁达之情及人生如梦的五味杂陈之感。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借助《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8】参考书,破译文本重难句。而后就重难点句设置一些问题,再深入理解苏轼的情感。
七读归总:第七步强化朗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要声情并茂,更加充分的理解全文内容及苏轼情感。这样规范的高质量的六次朗读,加上预习的两次阅读,本文至少就有八次朗读了,大多数记忆力强的同学几乎就能熟读成诵了。然后对课堂进行小结或总结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八“伸”花: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
总之,这“八步法”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流程、一种模式,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八步法”做到了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合作探究性的人本思想和原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 《高中新课程标准》
2.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
3. 《点金训练高中语文必修四》(四川教育出版社)
4. 《新都一中“三优”课堂导学案高中语文必修四》(校本教材)
5. 《2017高考总复习语文三维设计》(光明日报出版社)
6. 《唐诗宋词三百首》(航空工业出版社)
7. “搜狐”“百度”等网文
8. 《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2011年版》(长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