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盛行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1964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研究西方前卫艺术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了解中国现当代绘画在中国历史语境中的诠释和发展。在可供参考的文本中找到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特性,是对于符号的诠释还是关于反叛精神的体现?西方结构主义给现代艺术提供了“语言”和“精神层面”的解读方式,在中国本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艺术选择加上绘画的普遍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民族特性。
  关键词:前卫艺术;符号;能指;文人;权力;粗鄙
  一、研究背景——西方前卫艺术历史语境
  (一)前卫艺术的影响
  前卫艺术是20个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起的艺术运动。这项艺术运动主要是以艺术观念决定艺术作品本身,观念决定了一切,包括艺术表现的手法、艺术运用的媒介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前卫艺术的艺术观念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全球性扩张,令中国的当代艺术也受其影响。前卫艺术的开端是从达达艺术开始,达达艺术还未盛行于西方文化之前,西方现代艺术仍然是以架上绘画为其视觉艺术的主要表达形式。之后兴起的达达艺术的艺术观念,是在对美学范畴和美学认识的质询中重新定义艺术体制,这或许是对艺术惯例的一种摧毁。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范畴在哪里?探询艺术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便重新安置艺术的位置(前述所提出的问题都是由历史前卫艺术为开端对艺术本质的探询)。到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又重新将前卫艺术进行了挪用,新的前卫艺术却不是简单的诠释达达的艺术观念和解决艺术的形而上与本体论的问题,而是赋予了更加复杂的文本涵义。
  (二)前卫艺术的符号历史——能指的抽象化
  艺术的文本性的解读成了前卫艺术最为突出的特点。艺术文本意义的解读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影响是显著的。艺术的文本性解读可以说是符号的历史,而符号的能指在今天商品经济化的生活环境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商品的符号化也是商品经济特质的表现,商品符号化将能指和所指模糊化,买到的东西可以卖掉,所指可以成为能指。这种模糊化的表象也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体现。而艺术的商品符号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可供解构的空间,进而引向符号的虚无。符号的解读也为抽象绘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供诠释的空间。指涉的抽象化,意义的创伤,而符号解体却可以从心理学那里得到更为全面的解读,关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运用心理学蓝本为艺术的文本性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分析。
  (三)商品经济——符号的消费
  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如何突出自身的艺术特性,又是如何受到商品符号的影响?而艺术的符号化使艺术本身变成了一堆可供处理、彼此不相干的能指,将历史实践还原成了各种各样的静态符号。对于艺术符号的消费也是商品经济的显著特性,通过对大众艺术的消费拉开与高雅艺术的距离,从而成功引领消费文化的结果,这是通过仿真艺术实现的,更加难以区别艺术品与商品特性的不同,一件作品可以是可供交换的商品,同时也具有艺术品的价值和文化解读。
  能指的解构也是商品经济时代工业化生产的结果,很多画家以系列画来回应这样的符号化进程,模糊了所指与能指的边界。但是这样的仿真主义艺术在中国的实施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系列绘画的开创来源于安迪·沃霍尔,对于图像意义的质疑是从杜尚开始一系列关于艺术的形而上问题的探讨开始的,将探讨符号意义用于艺术解读的各种可能。无论是关于抽象绘画的潜意识学说还是系列化作品的产生都是将绘画本身的视觉艺术转向了文本性的解读。
  (四)前卫艺术向“崇高”的刺探
  系列化的商品符號特征转向了艺术本身创伤写实主义,使得文本性解读的图像意义转向虚无。图像并不具备意义的诠释,回归到图像本身。系列化的重复是对意义的抽空,在创伤中不断重复的“刺点”最终回归平静,图像的虚无是否是向崇高艺术的一种回归?系列化图像的强迫性将图像的意义挤压到了虚无的边缘,超越了“符号的坚持”,也超出了关于艺术文本性解读本身,将视觉艺术拉向了“观看”本身——视觉的凝视。视觉艺术不再是引发“解释”的含义,而是回归视觉本身。
  他者的凝视——在古典艺术中的焦点透视形成图像视觉艺术中可以找到他者文化中所持有的“凝视”,这构成了西方视觉艺术的基础。而西方后现代艺术中引发对于视觉凝视的关注最终回归到了 “存在”,存在的“范畴”在哪里?人们可以接受的“范畴”有多少?于是“粗鄙”之物的衍生在西方现当代艺术中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的艺术家们是如何接受“粗鄙”之物的?这些艺术到底是在刺探“存在”可接受的范围还是在加强艺术的“崇高”性?
  (五)他者文化的身份认同——民族志的前卫艺术
  前卫艺术一直将艺术大众化,模糊与“崇高”艺术的边界,无论是达达艺术的开始,还是抽象艺术本身,都致力于艺术的大众化,但是从对于艺术符号的解读到“他者”文化的诠释最终仍然将艺术推向了“崇高”,拉开了大众艺术所能指涉的范围,那么观念艺术是成功的吗?而他者文化的定义将文化转向了对于文化身份的定义。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各个国家都卷入以西方为代表的这场文化艺术运动中,一直以文化主体性来评价文化价值本身和对于艺术的诠释,而他者文化的历史语境将艺术引向了民族学的研究范畴之中。对于艺术“反身”性的批判,他者身份的认同,以及不少对他者的运用,大多都将艺术的身份认同解释为无意识,是什么促成了艺术的表现?艺术的来源是什么?这些问题实质上并没有解决艺术的核心问题,只是将艺术的“本质”问题推向了来源。
  (六)前卫艺术关于西方哲学问题的回归
  无边的现代主义也好,还是后现代主义也好,还是以观念取胜的前卫主义也好,所有的问题都不得不回归西方哲学的中心主义,用高更的最知名的画作可以来诠释现代西方艺术的全部进程——《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往哪里去?》。中国当代艺术在受到观念艺术的影响后开始的一系列艺术作品是该如何解读?是商品符号的衍生,还是对“崇高”的试探?西方现代艺术的本质问题似乎在哲学那里得到了最大的诠释。现代艺术的开端都是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对抗和抵制,西方哲学问题在当代艺术中的不断解读是否被认为是对“古典”艺术精神的再次强调?而这场大众文化艺术运动的推行中最有可能面临的是一场文化策略的失败。艺术最终是属于精英阶层的,也伴随着权力意识。那么当代艺术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是如何受到西方前卫艺术的影响,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目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语境
  (一)中国当代艺术的符号解读
  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观念艺术影响了全球艺术的文化进程,将全世界的艺术都卷入了当代艺术的文本性解读,而中国当代艺术是如何受到观念艺术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模式跟西方文化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对于商品符号的解读呈现的可能是另外一种表征。中国当代艺术中部分艺术家也选择系列化作品来诠释其艺术观念,但是中国当代系列化艺术作品的表达跟西方符号化的解构呈现了明显的差异。中国的符号诠释并没有将所有的艺术实践都看成是种种分崩离析、可供操控的能指,无关历史,可供挥霍的惯例。惯例主义并不拘泥于一种风格,它倾向于将这些艺术实践都还原成种种抽象,甚至是“拟像”最终导致符号的虚无化。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系列化作品本身带有强烈商业文化的特质——商标意识,这是中国工业进程受全球经济化影响的必然趋势,系列化和商标化已俨然成为商品文化的显著特征和特权。
  (二)中国当代艺术商标意识——身份的象征
  系列化生产的艺术产品本身带有极强的商品文化特质,那就是关于商标性质的突显。不管是将艺术排除于文化的文本性解读中,还是将“能指”全面推向商业化的进程中,商标意识的出现在中国文化语境下使艺术品自身成为了身份的象征,这种与西方历史前卫主义所推行的艺术观念似乎并不吻合。中国的当代艺术到底是如何接受西方前卫艺术的影响,将艺术作品商品符号转为商标意识本身就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西方的解构主义的去中心化的文化嫁接到了中国文化,却成为了中国“精英”阶层的筹码。中国“精英”式的文化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俨然成了权力的身份象征,最终中国当代艺术不是对视觉艺术的文本性解读,而是阶层权利的分化。而中国的“文人”文化似乎从没有从传统的文化模式中脱离,也没有受到当代艺术的理性批评,所以中国的当代艺术批判到底是什么?——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他者文化的身份认同更加强调了文化本身所持有的社会、种族、性别特征,这种原本是“去中心”化的文化体系反而增强了“父权”意识的文化特性。中国的当代艺术批判“父权”文化——“父权”文化是直接从中国的家庭文化中衍生而来的,权力的文化模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中国特有的“父权”文化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运转下,与商标意识的联合,使得原本当代艺术的批判对象反而成了权力凸显的共谋。
  三、研究结果—中国架上绘画的历史语境研究
  (一)艺术媒介的转变——“受惊”的群体
  中国当代艺术在受到西方前卫艺术的影响后,艺术家会用不同的艺术媒介来表达艺术的观点,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空间艺术等,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实际上是对西方前卫艺术的一种挪用或者说是借鉴。但是这样的艺术形式却在中国没有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感,反而是处处“受惊”。21世纪初很多行为艺术让国内的普通民众难以接受甚至是专业的艺术人士也感到困惑:艺术到底发生了什么?却鲜少关心“什么是艺术”,这就是中国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的反应。中国当代艺术使一般观众的反应要么震惊,要么嗤之以鼻,要么嘲笑,所以关于中國当代艺术的反应只是针对这类现象的连锁回应,却不是关于“本质”问题的探讨。而这些新型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可接受范围的反应和西方对于前卫艺术的反应是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西方达达主义兴起的关于装置艺术的开端并不是独立于整个西方文化体系之外的,而是内置于西方视觉艺术的体系当中。其次,从文艺复兴起,基于透视学的视觉效果到印象派的关于捕捉光线变化的视觉效果,西方艺术史俨然是视觉艺术的发展史,所以构建视觉艺术本身就是西方艺术文化的视觉语言,从中不难看出从西方现代艺术衍生下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仍然是一种视觉艺术的体现。
  (二)中国“文人”艺术的发展——“精英”阶层的特权象征
  在中国,视觉艺术又是怎么发展的?中国绘画艺术从元代开始进入了文人画的范畴,职业画家的绘画作品逐渐被中国画坛边缘化,文人画的传统模式筑成了中国艺术的“精英”阶层,成为了权力象征的表现。这种“精英”式的特权艺术造成了中国视觉艺术的不断退让,反而让本应该构成视觉艺术的职业画走向“文人”阶层关于自身身份认同的“业余画”,由此中国艺术的身份认同的“文人画”成了中国“权力”意识的载体。中国当代艺术从“内省”的层面来说都是在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力”意识。关于西方前卫主义的文本解构,还是关于前卫艺术对于“崇高”的试探,在中国却成为了对传统文化的巩固,而非“反身性”的思考。
  (三)中国“古典”艺术的安置
  那么所说的西方传统文化是从哪里来的?西方古典艺术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西方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古典艺术的兴起或是古典艺术文化模式是来自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艺术与哲学的共建。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之后的巴洛克、古典艺术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再塑造。近现代西方的一系列艺术潮流兴起到前卫艺术的艺术解构,最终又回归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化体系的构建——文化的“解构”是否是文化策略的“共谋”?相比于西方,中国的古典艺术在哪里?在中国艺术史中似乎很难对等地找到西方的“古典艺术”的复兴,而是不断强调“复古”的文人文化,而这样的文化特性反而强化了中国“权力”文化的核心结构,致使以“解构”为目的的西方前卫艺术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实施困难,甚至在接受的范围不能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
  (四)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对“持有物”的迷恋
  在“权力”意识的文化背景下,中国“贵族”对于持有实物的架上绘画更情有独钟。观念艺术引领下的“极简艺术”或是装置艺术本身强调的是事物的“在场”,这是关于空间艺术的延续。反之中国的“文人”艺术一直在构建“精英”阶层,对于“实物”持有才是身份的象征,比起空间艺术不断受难的符号意义的西方艺术文化体系,中国“贵族”对持有 “实物”的迷恋才是“权力”文化更为凸显的特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当代艺术的系列化生产不是关于符号的解构,而是具有了商标特性的表征,中国架上绘画产品的“商标”特性最终满足了中国“贵族”的身份需求。那么西方前卫艺术在中国的影响最终强化了中国“精英”文化的特质,与普通大众或大众文化拉开了一道鸿沟。西方架上绘画作品的表达形式迎合中国贵族对于“持有物”的迷恋。也许从反向层面来看“文人”艺术的文化氛围在中国从未消失过,无论中国的绘画是否是西学中用,还是改变艺术表达的方式,最终都是对身份的强调。
  (五)中国语境下“粗鄙”之物—— 文化的妥协选择
  上述西方文化符号的解构到文本意义的虚无,最终将回归“在场”。关于“粗鄙”之物的探测终究是对于“崇高”的一种刺探或是美学范畴的质疑。如此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引发的“粗鄙”之物的显现,包括一些过激的人体行为艺术,还有关于粪便等污秽物的表达,“崇高”的刺探是西方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自虐式的行为艺术则可以看成是西方宗教情怀的一种体现,古典的“崇高”和宗教“献身”都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体系。反之中国关于“粗鄙”之物的表达是否跟西方前卫艺术同样是刺探“崇高”的范畴和对“本体”的自我强化,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这些文化体系的构成,那么“粗鄙”之物在中国的当代艺术语境当中究竟在表达什么?
  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当代艺术关于污秽物的表达还是系列画作当中人物形象滑稽性的表达,这些似乎跟“崇高”的刺探划不上等号,反而是带有“伤痕”文学的特质,以及自嘲式,那么可否将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伤痕”和“自嘲”解读为中国“文人”艺术的无奈选择?
  参考文献:
  [1]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佛朗索瓦·多斯.解构主义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4]哈尔·福斯特.实在的回归[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漆愛琳、李翼丞、黄苏格尔、邓佳丽作品
期刊
摘 要:油画作为西方艺术的杰出代表,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其本土化的进程从未停歇过。文章简要梳理了油画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以及相关的美术事件,提出“油画山水”作为一种新的绘画形式,以西式的绘画材料与技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审美观,是中西绘画交流融合的时代产物。“油画山水”代表了中国近百年来油画民族化探索的结果,在油画本土化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油画;本土化;传统审美
期刊
摘 要:绘画创作的本质特征是表现“美”,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过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表达出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没有情感的作品只能沦为一块画布。千百年来,国画的创作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西方文化的浸透下,中国画的创作思想受到了冲击,走向表现主义,整体的内涵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让人读出深层次的东西,艺术的创作变得有些浮夸。  关键词:自身修养;情感;自律;国画;传统  
期刊
摘 要:对于中国艺术而言,“道”是其精神追求,也是其固有的哲学品格,中国艺术的最高精神追求就是道、自己与宇宙。道家思想作为山水画艺术的思想根基和源泉,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文章从“天人本一”的审美观、虚实相生与大象无形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受道家思想美学影响的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状态和变化历程。  关键词:道家;中国;山水画;美学;艺术  中国艺术由古至今绵远流长地传承下来,“道”是其精神追
期刊
中国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家刘新华,用清新典雅的美学风貌重新诠释古代院画的写实传统,以现代人的情感、意识为工笔花鸟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他倘佯在动植物构成的自然世界中,用诗意的营造让工笔重彩花鸟散发出幽幽文人情怀。  他用在东瀛习得的重彩技法探索中国工笔花鸟画语言创新的表现可能,无论是对于重彩材质性能的发挥,还是其独创一格的技法体系都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本土文化传统与外来艺术资源的交融中左右逢源,在工笔重
期刊
摘 要:作者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作为自我剖析对象,用具体的绘画行动来应对存在的现实困境。其自身的处境,可梳理为身体与异乡、乡土与自我、身体与经验、绘画与原乡等问题,最终将艺术实践的目标定在乡土、乡亲、乡遗的艺术观照上。在绘画的内部的场域的构建中,作者介入到故乡村庄的社会结构,通过在场的方式来构建绘画,将眼光越过具体的现实的事物的物理表象,去强化事物内部所潜在的情境,提炼能够还原物象的空间,以及空间在
期刊
摘 要:唐代安西大都护府设立,龟兹石窟艺术出现“回流”现象。文章以龟兹地区阿艾石窟、库木吐喇石窟中汉风“卢舍那佛”为例,探讨敦煌壁画粉本对龟兹石窟艺术的影响。同时对比龟兹汉风石窟与克孜尔石窟、于阗地区发现的“卢舍那佛”,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区域间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以增添美术粉本的实证。  关键词:粉本;敦煌壁画;龟兹石窟;“卢舍那佛”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术学重点学科项目“敦煌壁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多样。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全面推进加强素质教育课程,根据地区、学校、师生的差异努力开发建设好自
期刊
摘 要: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能否培养高质量担当历史使命的人才,是决定高校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鉴于多年传统绘画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高校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局限,我国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的总体创新能力普遍略低。加大文化修养课程涵量,紧密结合地域性文化产业,重视师资与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完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落实实践教学与就业对接教学等是美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美术
期刊
摘 要:“责妻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属于《女史箴图》中第七段的内容,此图是对张华所做《女史箴》文章的图像化阐释。文章通过分析顾恺之创作“责妻图”的目的,并对比了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对此图的解释,发现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原作者顾恺之与欣赏者贡布里希所站的不同立场造成的,因而文章就二者不同的立场观点进行解读,进而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女史箴图;责妻图;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