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船模型”在动量守恒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ms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规律之一。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人船模型”及其应用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典例。应用该模型分析问题,涉及到参考系的选取、研究过程的选取与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与转移等诸多方面,这就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在简述“人船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分类讨论,并从中归纳总结出解决相应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籍此与同行交流探讨。
  “水平方向上的人船模型”:在平静的水面上,人和船均处于静止状态,人的质量为m1,船的质量为m2。如图1所示。人从船的右端向船的左端运动,不计水的阻力。设人开始走动后的任一时刻,人的速度为v1,船的速度为v2,以向左为正方向。对人和船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
  [JZ]0=m1v1-m2v2,
  即[JZ]m1v1=m2v2,
  由上式可知,由于人和船之间的相互作用,故有人动船动,人停船停,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TP12GW129。TIF,Y#]人右船左。
  设船长为l,在人从船的右端走到左端的时间t内,人发生的对地位移为x1,船发生的对地位移为x2,如图1所示。
  已知[JZ]m1v1=m2v2,
  在任一微小时间Δt内,上式可以表示为
  [JZ]m1v1·Δt=m2v2·Δt,
  上式两边同时对时间t求和,即有
  [JZ]m1∑[DD(X]t[DD)]v1·Δt=m2∑[DD(X]t[DD)]v2·Δt,
  也即 m1x1=m2x2(1)
  同时由图1可知 x1 x2=l(2)
  由(1)、(2)式可得
  [JZ]x1=[SX(]m2[]m1 m2[SX)]l,x2=[SX(]m1[]m1 m2[SX)]l。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例来展示该模型在解决和处理问题中的实际应用。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示例中的“人”或者“船”不一定是我们上述的实际意义上的人或者船,而是泛指与上述“人船模型”中“人”或者“船”具有相同运动性质或受力性质的研究对象。
  示例1 竖直方向上的人船模型
  [TP12GW130。TIF,Y#]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气球载有质量为m的人,均静止在空中距离地面h高的地方,气球下方悬挂一轻绳,人沿绳缓慢地下滑至地面,空气阻力不计。为安全到达地面,试求该绳最短的长度。
  由于人是“缓慢地”下滑,故可认为人和气球组成的系统任一时刻均处于平衡状态,人向下运动的同时气球向上运动,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属于竖直方向上的、系统初速度均为零的“人船模型”。
  设人到达地面时气球向上的对地位移为x气球,此时人发生的对地位移为x人=h,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对人和气球系统,由动量关系(1)式可得
  [JZ]m·x人=M·x气球,
  即 m·h=M·x气球(3)
  又由位移关系(2)式可知
  [JZ]x人 x气球=l,
  其中,l为所求绳的最短长度。
  也即 h x气球=l(4)
  由(3)式及(4)式可得最短绳长l=[SX(]M m[]M[SX)]h。
  本题目属于存在相对运动的动量守恒问题,借助“人船模型”,不难解决。在这里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参考系始终是地面,二是要清晰人和气球各自的对地位移与绳长的关系。
  示例2 “人和船”具有相同方向的初速度
  目前,滑板运动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图3是某滑板运动员在一次表演时的一部分赛道在竖直平面内的示意图。赛道光滑,KA平台的高度为h=1。8 m。B处平滑连接。滑板a和b的质量均为m,m=5 kg,运动员质量为M,M=45 kg。[TP12GW131。TIF,Y#]
  表演开始,运动员站在滑板b上。先让滑板a从A点静止下滑,t1=0。1 s后再与b板一起从A点静止下滑。滑上BC赛道后,运动员从b板跳到同方向运动的a板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0。6 s(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滑板和运动员的所有运动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计算时滑板和运动员都看作质点,取g=10 m/s2)
  (1)求滑板a由A点静止下滑到BC赛道速度为v1。
  (2)运动员跳上滑板a后,在BC赛道上与滑板a共同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3)在运动员离开滑板b的过程中。滑板b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
  解 (1)以滑板a和地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mgh=[SX(]1[]2[SX)]mv21,解得v1=6 m/s。
  (2)在本小题中,研究对象为人和a滑板组成的系统,研究过程为人从b滑板起跳至人与a滑板相互作用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看作人从一只“船”跳上另一只“船”,属于“人船模型”的简单变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a滑板均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并且在人起跳之前二者相距一定位移。
  设人跳离b滑板时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u,人和a滑板的共同速度为v共,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系统动量守恒可得
  Mu mv1=(m M)v共(5)
  又,在t2时间内,人在水平方向上的对地位移为ut2, a滑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对地位移为v1t2,人和b滑板在人起跳前相距v1t1,考虑到位移关系,有
  ut2-v1t2=v1t1(6)
  由(5)、(6)两式可得 v共=6。9 m/s。
  (3)在本小题中,选取人和滑板b为研究对象。设人起跳后滑板b的速度为vb,以水平向右为正。由系统动量守恒得
  [JZ](M m)v1=Mu mvb,   解得vb=-3 m/s,负号表示人跳离后b滑板向左运动。
  对滑板b由动量定理,可得在人跳离的过程中,滑板b所受冲量为
  I=mvb-mv1,
  解得I=-45 N·s,负号表示滑板b所受冲量方向水平向左。
  示例3 人和船具有相反方向的初速度
  如图4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  [TP12GW132。TIF,Y#]
  (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 我们可以将A和B组成的系统视作“人船模型”系统。“人”(物块A)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船”(木板B)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对A和B组成的系统,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
  Mv0-mv0=(M m)v共(7)
  解得[JZ]v共=[SX(]M-m[]M m[SX)]v0,
  由于m0,即系统共同速度方向向右。
  (2)在本小题中,当“人”向左的速度为零时,距离出发点最远。设“人”和“船”的初速度均为v0,“人”向左达到的最远距离为xm,加速度为am,由运动学公式
  [JZ]02-v20=-2amxm,am=μg,
  由系统能量转化与守恒
  [SX(]1[]2[SX)]Mv20 [SX(]1[]2[SX)]mv20=[SX(]1[]2[SX)](M m)v2共 μmgl(8)
  联立解得[JZ]xm=[SX(]M m[]4M[SX)]l。
  “人船模型”问题是中学物理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以上所呈现的应用“人船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在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时,首先需厘清与问题相关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状态,同时还应注意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参考系的同一性、动量求和的同时性,以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认为激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采用多种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增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 “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结合起来,使课堂活动任务化;进而通过英语课堂——实施育人的核心“育德”。  关键词:创新激活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
电学中的知识点即为电场及其衍生出来的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及电势能等知識,在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物理思想方法.这些是学生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和目标要求,这些从深远意义上说比知识更为重要,对学生终身发展甚为重要.  电场知识是从电荷守恒定律开始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的,到点电荷和电场强度,还有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等蕴含了大量的物理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细细渗透它们,会让学生获益匪浅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次省级物理微型课大赛,受益匪浅.大赛中教师的精彩创新小实验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就创新物理小实验在微型课中的科学作用与同行交流.  1究思微型课中小实验的科学特点  物理微型课是近年来物理创新教学的一种模式,微型课是一节完整课的教学过程的浓缩,但没有学生的参与,常态课的基本环节,如导入、讲授、总结、板书、练习、作业等要素,在组织者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都应该具备.微型课具有
1教学课例的背景  “分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分类的思想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中的基本逻辑方法.在中学物质科学领域的教学中,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倘若学生理解并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并加以运用,那么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和完整性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可见重在科学探究的理念下,分类教学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上升知识的高度,深化知识,提高能力.本课例就是
美国著名教师哈里德·颜森有句格言:“讲给我听,我将忘记……演示给我看,我将记得;与我有关,我将要学……”这是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非常精确的描述.一般说来,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是获得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体验是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以生命存在为前提的,体验主体往往是用自己整个生命去领悟和体会生活的意义,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原
201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科学素养? 关于科学素养众说纷纭,科学素养指一个人对科学所应了解的程度.我国科学(7-9年级)的课程标准认为,科学素养包括四个维度: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教学的永恒主题和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将课堂变为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的根本环节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我们提出物理课堂教学的“六主”教学理念,即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方法为主略(策略)、思维为主攻(攻略)、能力为主标(目标).为使之形象,可将“六主”类比于植物生长之根、气(魂)、茎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篇章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笔者从篇章教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篇章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方法、策略和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步骤。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篇章出发,从大处着眼,真正掌握篇章意识和阅读技巧,从而有效地优化阅读效果。  关键词:篇章教学高中英语阅读    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
传统观点把蒋介石定为负面人物,认为蒋介石"背叛总理(孙中山)遗志
物理课堂教学情境是以物理知识通过物理情境的有机融合.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来渗透情感,利用教学技术手段渲染出物理教学环境和氛围,在物理教学环境和氛围中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启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达到理解物理规律与认识物理知识,并在物理情景中使物理知识得到升华.  1情境教学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