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体育的认识变得更进一步,更全面了。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价值观念;实践体会
1.中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体育价值与修身立人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一提起体育,往往只注重其在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体育的其它方面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体育的认识变得更进一步,更全面了。体育不只是作为一种强身祛病的方法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文化现象而深入人们的生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德、智、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各个方面,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补充,运用体育的手段来影响学生,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体育的育人、益智功能主要是通过其丰富多彩、紧张激烈的活动,以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形式来实现的。它较少说教,更多的是自身的实践体会,并具有肌肉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的特点,这就是体育对人影响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体育在影响人的发展过种中的特殊作用。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作用的探索,有规范的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每周两次的课外活动,运动队训练,课间操,每学期都有竞赛活动,所有这一切体育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发展过程。
2.中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
在体育活动中,每一个学生经常不仅是代表自己,还代表自己所在的班级或学校,个人行为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集体的荣誉。因此,集体主义意识自然地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增强,而一些学生所缺的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特别是在接力、拨河、篮球、广播操等集体比赛项目中,同学们心往一处使,大大增强了集体凝聚力,随着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多次重复体验,学生的集体生义意识升华后,将开始与祖国与社会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人生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国际比赛中,每一次国歌的响起都来之不易。这不仅代表运动员的成绩,也代表着幕后许多人的努力。任何好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单枪匹马练出来的,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乒乓球世界冠军吕林说过:“我们参加奥运会的人有目标,有激情,练起来自然带劲。可人家不参赛的(指陪练),虽说没什么个人目标,但照样练得格外认真。我们拿了冠军,全世界都知道了,可谁知道他们呢?谁知道他们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呢?所以拿下奥运冠军后,我边哭边想,我对得起这些关心我、帮助我、支持我的人们了。”一名优秀运动员,在获得巨大荣誉时刻,能够为所有共同付出劳动的人感动,流泪,确实是可贵而可敬的,又是合乎情理的。
3.中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对对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
青少年学生是精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时期,不少学生违纪、犯法是由于把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没有用在正道上,他们乱交三朋四友,结伙成群地游逛电影院、录像室、游戏厅,在马路上东摇西撞,由此诱发违纪甚至犯罪。一些学生不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常常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违法犯罪。有没有有效的方式使他们守纪律呢?
一位家长曾说过他儿子变得守纪律的故事。他说他的孩子以前打架斗殴,不守任何规矩,他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孩子喜欢拳击,他打架斗殴时只是想施展一下手脚,欺负同学有时只是要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弄清了这一点之后,他把孩子送到了少体校业余时间练拳击,没想到几个月下来,孩子不但不再在班里打架斗殴,变得彬彬有礼、遵守纪律,甚至成了班里的一名“小义士”。
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和要求。在体育活动中每一位参加者都必须严格地执行规则、服从才判,必须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服从整体的需要。否则将导致失利,如犯规后被判罚或取消比赛资格等。队列训练、广播体操等项目则要求学生按统一的口令完成动作,统一步骤、统一行动,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让学生参加这样的体育训练,其自觉性、自制力必然得到不断的提高。当他们被体育的魅力所吸引后,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在球场上、跑道上得到有益的利用,其违纪犯法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减弱了。
4.中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欲”,认识自身的价值
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表现欲,特别男同学更为明显。这种表现欲实际上是一种“求上进”的萌芽状态,引导得法,可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刻苦认真,在锻炼中顽强拼搏,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忘我奉献。反之,则可能导致个别同学好勇争强,惹事生非。体育活动实际上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尽情表现自己的机会,一些喜欢在同学中挥拳头、显示力量的差生在紧张激烈的体育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并由此而引导他们分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所以不少使班主任头疼的屡次违反纪律的学生参加业余运动队后,反而逐步成了好学生。一些“差生”参加业余运动队后,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改变了其所在班级中的地位(在群体中各人都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时甚至成了英雄。这时“差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原来所以为的那样差(主要为文化学习成绩差),我有能力不但在体育比赛中而且在文化学习中取得同样的胜利。一些同学参加运动队后,文化学习反而大幅度提高的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张华新等,中学生体育课中矫正学生自卑心理的探究,体育学刊2000.3P44.
[2]陈佩辉,论体育教师产生心理偏差的原因及解决策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 P1 86.
[3]蔡春华,田径差生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办法的探析,体育学刊1997.1P101.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价值观念;实践体会
1.中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体育价值与修身立人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一提起体育,往往只注重其在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体育的其它方面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体育的认识变得更进一步,更全面了。体育不只是作为一种强身祛病的方法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文化现象而深入人们的生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德、智、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各个方面,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补充,运用体育的手段来影响学生,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体育的育人、益智功能主要是通过其丰富多彩、紧张激烈的活动,以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形式来实现的。它较少说教,更多的是自身的实践体会,并具有肌肉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的特点,这就是体育对人影响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体育在影响人的发展过种中的特殊作用。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作用的探索,有规范的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每周两次的课外活动,运动队训练,课间操,每学期都有竞赛活动,所有这一切体育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发展过程。
2.中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
在体育活动中,每一个学生经常不仅是代表自己,还代表自己所在的班级或学校,个人行为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集体的荣誉。因此,集体主义意识自然地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增强,而一些学生所缺的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特别是在接力、拨河、篮球、广播操等集体比赛项目中,同学们心往一处使,大大增强了集体凝聚力,随着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多次重复体验,学生的集体生义意识升华后,将开始与祖国与社会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人生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国际比赛中,每一次国歌的响起都来之不易。这不仅代表运动员的成绩,也代表着幕后许多人的努力。任何好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单枪匹马练出来的,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乒乓球世界冠军吕林说过:“我们参加奥运会的人有目标,有激情,练起来自然带劲。可人家不参赛的(指陪练),虽说没什么个人目标,但照样练得格外认真。我们拿了冠军,全世界都知道了,可谁知道他们呢?谁知道他们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呢?所以拿下奥运冠军后,我边哭边想,我对得起这些关心我、帮助我、支持我的人们了。”一名优秀运动员,在获得巨大荣誉时刻,能够为所有共同付出劳动的人感动,流泪,确实是可贵而可敬的,又是合乎情理的。
3.中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对对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
青少年学生是精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时期,不少学生违纪、犯法是由于把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没有用在正道上,他们乱交三朋四友,结伙成群地游逛电影院、录像室、游戏厅,在马路上东摇西撞,由此诱发违纪甚至犯罪。一些学生不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常常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违法犯罪。有没有有效的方式使他们守纪律呢?
一位家长曾说过他儿子变得守纪律的故事。他说他的孩子以前打架斗殴,不守任何规矩,他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孩子喜欢拳击,他打架斗殴时只是想施展一下手脚,欺负同学有时只是要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弄清了这一点之后,他把孩子送到了少体校业余时间练拳击,没想到几个月下来,孩子不但不再在班里打架斗殴,变得彬彬有礼、遵守纪律,甚至成了班里的一名“小义士”。
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和要求。在体育活动中每一位参加者都必须严格地执行规则、服从才判,必须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服从整体的需要。否则将导致失利,如犯规后被判罚或取消比赛资格等。队列训练、广播体操等项目则要求学生按统一的口令完成动作,统一步骤、统一行动,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让学生参加这样的体育训练,其自觉性、自制力必然得到不断的提高。当他们被体育的魅力所吸引后,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在球场上、跑道上得到有益的利用,其违纪犯法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减弱了。
4.中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欲”,认识自身的价值
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表现欲,特别男同学更为明显。这种表现欲实际上是一种“求上进”的萌芽状态,引导得法,可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刻苦认真,在锻炼中顽强拼搏,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忘我奉献。反之,则可能导致个别同学好勇争强,惹事生非。体育活动实际上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尽情表现自己的机会,一些喜欢在同学中挥拳头、显示力量的差生在紧张激烈的体育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并由此而引导他们分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所以不少使班主任头疼的屡次违反纪律的学生参加业余运动队后,反而逐步成了好学生。一些“差生”参加业余运动队后,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改变了其所在班级中的地位(在群体中各人都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时甚至成了英雄。这时“差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原来所以为的那样差(主要为文化学习成绩差),我有能力不但在体育比赛中而且在文化学习中取得同样的胜利。一些同学参加运动队后,文化学习反而大幅度提高的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张华新等,中学生体育课中矫正学生自卑心理的探究,体育学刊2000.3P44.
[2]陈佩辉,论体育教师产生心理偏差的原因及解决策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 P1 86.
[3]蔡春华,田径差生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办法的探析,体育学刊1997.1P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