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城区6月~6岁儿童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中卫市城区城镇6月~6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城镇6月~6岁的入保和入托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检验。结果 中卫市城区城镇6月~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2%。各年龄组贫血患病率以6月~1岁组最高,2岁~6岁组最低。低出生体重、辅食添加不合理、不吃或少吃深色蔬菜,反复呼吸道感染、早产腹泻等。结论 中卫市城区城镇6月~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2%,应加强防治。
  关键词:贫血 铁缺乏 营养 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66-02
  
  针对病因为更好地开展贫血的防治工作,2010年1~6月份对中卫市城区城镇4302例6月~6岁的儿童进行了血红蛋白的测定,并分析了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干预措施。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4302例儿童中男童2275例,女童2027例。6月~1岁以内289例、1岁~2岁以内512例、2岁~3岁以内420例、3岁~4岁以内588例、4岁~5岁以内1265例、5岁~6岁以内1043例、6岁185例,其中6月~2岁为散居婴幼儿,3岁~6岁为幼儿园儿童。
  1.2方法
  采左手无名指末端血20µl加入500µl稀释液中混匀,采用自动进样方式,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公司生产的BC-53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专职检验医师检验。10d~7岁血红蛋白<100g/L诊断为贫血。对每个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2 结果
  2.1各年龄组贫血发生情况
  调查的4302例儿童中,贫血人数为181例,检出率为4.2%.血红蛋白均在90~109g/L之间,为轻度贫血。60~89g/L为中度贫血,仅在6月~1岁以内组和1岁~2岁以内组,各分别为3例,都在80~89g/L之间。各年龄组贫血检出率以6月~1岁以内组最高,为6.57%,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2岁~3岁以内组最低为1.42%。见下表各年龄组贫血检出情况:
  年龄组(岁) 调查人数 贫血人数 检出率(%)
  6月~1岁以内 289 19 6.57
  1岁~2岁以内 512 32 6.25
  2岁~3岁以内 420 6 1.42
  3岁~4岁以内 588 34 5.8
  4岁~5岁以内 1265 61 4.8
  5岁~6岁以内 1043 25 2.4
  6岁 185 4 2.16
  合计 4302 181 4.2
  2. 2 引起贫血相关因素分析
  从贫血儿童问卷调查中发现,引起贫血发生的因素有:低出生体重、辅食添加过晚、单纯以奶类食品为主,挑食、不吃或少吃深色蔬菜。胃纳差、反复呼吸道感染、鼻衄、早产、腹泻等。
  3 讨论
  3.1中卫市城区城镇
  6月~6岁儿童贫血检出情况 缺铁性贫血迄今为止仍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世界性营养性疾病,特别是6月~1岁以内婴幼儿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本调查中发现的贫血儿童以6月~1岁以内组检出率最高,而2岁~3岁以内组最低,与文献报道不相符,可能与这组的儿童由家长自己带、定期体检有关,吃饭多数由家长喂,3岁以上都上幼儿园,吃饭与自己吃有关。以后随年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一致。本调查中小儿贫血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国内有关资料37.9%。而且均为轻度贫血,仅有6例为中度贫血,分别是6月~1岁以内3例,1岁~2岁以内组3例。说明定期进行体格检查、血红蛋白的监测,随着儿童贫血防治工作的深入展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喂养知识的普及,儿童贫血的检出率已逐年下降。
  3.2合理的膳食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极为重要
  本调查资料表明,辅食添加过晚、以奶类食品为主、添加食物单一、不良的饮食习惯、挑食、不吃或少吃深色蔬菜是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因此,纠正婴幼儿及年长儿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合理科学的安排小儿膳食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和幼儿园的有关人员科学喂养儿童,尽量采用含铁量多、吸收率高的食物,注意食物的搭配,以利于铁的吸收;另一方面,在家庭和集体儿童机构,要提倡用铁锅炒菜,这样也可以增加铁的来源,对预防缺铁有一定的作用。
  3.3注意预防贫血相关的疾病发生
  本调查资料还表明,纳差、反复呼吸道感染、鼻衄亦是本组贫血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铁缺乏和患缺铁性贫血的小儿易发生反复感染,两者易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也是降低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有效措施。
  3.4 贫血的防治措施
  做好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做好儿童喂养指导,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注意预防补充铁剂。预防和控制孕妇、哺乳期妇女缺铁性贫血,减少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改善儿童智力和行为,提高儿童生存质量。同时,大力向家长和托幼机构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纠正小儿不良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是降低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关键。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14.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73-01     2011年5月,我院产科剖宫产娩出一男婴,见脐带绕颈5周合并脐带真结,经过积极处理和精心护理,母婴均安康出院。现将病历报告如下:  1 病历报告  孕妇身体健康,29岁,因孕39+2周妊娠、G2P0、臀位入院。孕28周时产检,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1.单活胎、臀位;2.脐带绕颈2周。39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死胎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山东省汶上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要求终止死胎妊娠12~16周的女性60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23~72小时死胎排出100%;流血量不超过100ml者为86.7%;随访对象2月内转经者100%,且无一例出现流、引产术后并发症。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68-02     医用电子内窥镜,简称为电子胃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内镜、视频处理器和电视监视器。它无光导纤维导像束,导像系统由CCD和电缆代替,不像光导纤维容易折断,因而更加耐用。电子胃镜可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进行三维显像、测定粘膜血流、粘膜局部血色素含量及局部温度等。上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6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69-02     皮下埋植避孕剂是一种缓慢释放孕激素的埋植剂,它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液的黏稠度,阻止精子穿透,干扰受精卵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其优点为避孕有效率高、长效、可逆。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月经异常、阴道不规则的少量出血、闭经、少数人可发生头痛、体重增加、痤疮等,极少数人手术部位有异物刺激反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59-02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20年来其发生率已增加4倍。由于快速敏感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放射免疫法连续测定的使用和阴道超声诊断,使异位妊娠的诊断率不断提高。以下是我院对100例异位妊娠采用了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
期刊
关键词:5-氟尿嘧啶 黑色素 黑色素沉着  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75-01     1 病例报告   1.1患者,女,66岁,以左乳癌术后于2010年8月28日入院进行化疗,用林格1000ml,5%葡萄糖250ml+盐酸吡柔比星60mg,生理盐水250ml+环磷酰胺0.8g,生理盐水250ml+5-氟尿嘧啶0.75g静点,静点2天后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80例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及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每次导管维护时进行提问式的方式施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陪伴的家属)。结果 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穿刺点感染、穿刺点渗血、导管的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73-02   患儿男,2岁,因“发热3天,手足部皮疹1天”于2010年6月15日入院。3天来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之间,当时无皮疹及抽痉,不伴咳喘,无呕吐、腹泻,在家自行予以巴米尔口服,热退而反复。近1天来,患儿出现手足部皮疹,无肢体抖动,遂来就诊,门诊拟“手足口病”收住院。有“手足口病”接触
期刊
【摘要】提高配置中心人员手卫生意识与手卫生执行效率,自觉养成规范洗手的习惯,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手卫生 感染控制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75-02     手卫生(hand hygiene):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其中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81-02     1 祖国医学认为颈痹系外感风寒湿邪,客于太阳经使静脉不通;  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使经脉闭阻;或因年老,体弱,劳损造成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所致,故在用针法辩证施治时,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不同,将颈椎病分为三型;即:痹阻型,瘀阻型,肝肾不足型。  1.1 痹阻型  主证:颈、肩、背放射痛,肢体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