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9个体检认识误区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区1 等身体不适,再做体检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等到发现症状了,才想起来去医院检查。要知道,早期癌症往往没有任何感觉,等到症状出现了,可能就已经是晚期了。
  误区2 体检没用,体检后没多久就得肿瘤
  现在体检机构设计的体检套餐多数针对常见病,不可能将全身各器官都检查一遍。通常,肿瘤检查有创性较大,比如胃镜、肠镜等,不可能人人都做、年年都做,因此有些疾病会被漏诊。一些发病率不高的疾病,更不可能动辄就做CT、MRI。普通体检套餐使用超声较多,但超声所能检查的器官有限,有时对位置比较深的胰腺癌等易漏诊。这就是为什么之前的体检结果正常,却在不久后被诊断出肿瘤。如今,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的肿瘤检测手段也在发展,有专门针对肿瘤的体检套餐。
  误区3 肿瘤标志物都正常,说明没得肿瘤
  肿瘤标志物确实有预警作用,但不能作为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肿瘤标志物是应用科学方法检测到的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物质,这种物质与肿瘤有关,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存在,且某些肿瘤标志物的高低还能反映肿瘤分期的早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对肿瘤具有非常特异性的标志物,也就是说,没有一项肿瘤标志物能100%查出肿瘤。
  肿瘤标志物升高,也不一定代表有肿瘤,其筛查意义在于提示作用。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见于非肿瘤疾病,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等,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干扰检查结果。
  目前,特异性最高的、用于检查肝癌的甲胎蛋白(AFP)特异性也只有70%到80%。换句话说,在所有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70%到80%的患者会产生肿瘤标志物超标的现象,剩下还有20%到30%的患者,指标是正常的。
  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有持续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如果之前有肿瘤相关病史,或在随后的跟踪检查中发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就需进一步进行CT、MRI等检查。当然,绝大部分肿瘤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误区4 体检就是浪费钱
  我们要算好防病的账:如果一位患者已经到肿瘤晚期,治疗的希望很渺茫,费用一定会比早期肿瘤高很多,5年生存率却很低。体检筛查是一笔小投入、大回报的稳健投资。
  误区5 慢性病,却不定期体检
  近年,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年轻化现象也比较明显。在死因构成中,约70%死于慢性疾病。有些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虽然一直在吃药,却不知道吃药的效果如何。在大部分城市,除了单位团检,每年定期体检的慢性病患者并不多。要知道,预防慢性病,一定要定期体检,这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也为用药提供依据。
  体检并不是单纯要查出危急重症,更重要的是发现某些可能引起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身体隐患,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困扰。这是提高大众整体健康水平的有效形式。
  误区6 体检后发现问题,反而增加心理负担
  健康检查后,受检者大多会有一些异常数据出现,此时不用慌张。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大多有专家解读体检报告,要遵从医生建议,加以随访、治疗或改变生活习惯。疾病刚有苗头,正是防治的大好时机,等到症状出现,届时的负担就不只是心理上的了。
  误区7 辐射会留下健康隐患
  听说X线检查对人体有害,许多人便拒绝透视,就因如此,有人错过了治疗肝癌、肾癌、乳腺癌的最佳时机。实际上,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远远低于国际上规定的人体器官可接受的射线剂量标准,而且一年一兩次、一次几十秒的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大,除了女性妊娠期不宜检查,其他人不必过多担心。
  误区8 一次体检,三五年无忧
  有些人在体检后看到一切正常,就觉得万事大吉,三五年内都不体检了。殊不知,身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变化。一次体检的结果并不具有长期意义,最短的几个月内就会发生改变。体检要坚持定期,因为它可以及时发现疾病,而及时发现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这是体检的真正意义。
  误区9 体检报告随手扔
  很多人读完体检报告,习惯随手一扔。其实,即便去年、今年的体检结果都正常,但如果其中某项指标有了很大变化,就有必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提示有某种疾病的倾向。经过医生对不同时间体检结果的比较,发现身体状况的变化,有利于及时做出诊断和防范。因此,体检报告要好好保存,切勿乱扔。
  (摘自《通辽日报》2019年11月12日,流雪离烟荐)
其他文献
西班牙人爱养狗,但狗屎、狗尿影响环境。2018年,西班牙出台法律,规定遛狗要带“狗屎袋”,不及时清理狗屎的主人,被发现后格“罚”勿论。由此,狗屎少了,但狗尿仍是问题。  据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电视台报道,一项新法规正在该市进行试点实行。根据规定,狗主人在遛狗时必带3件物品:牵狗绳、狗屎袋和一个装醋的瓶子,并且:①不在狗乐园内,主人不能解开牵狗绳;②一旦狗拉屎,主人必须用狗屎袋清理狗屎,然后再用醋清潔地
期刊
腾讯110平台2019年10月9日发布的《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書》(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仅在2019年上半年,该平台受理的中老年人受骗举报就超过2万次。其中,97%的受骗者有资金损失,损失金额过万的占7%。什么样的中老年人容易被骗?中老年人最易掉进什么样的骗局里?大数据带您了解全貌。  ◆特点:51~55岁被骗金额最大  白皮书分析,45~50岁的“70后”是网络诈骗重灾区,受骗占比超过65%
期刊
座位不够用、报名排长队、熬夜抢名额—这不是在抢购降价商品,而是部分老年大学招生时的情景。  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亿人。老年人如何利用闲暇时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书画、摄影甚至英语培训的老年大学,正在成为很多老年人的“时髦选择”。  教育资源下沉
期刊
巴西圣保罗大学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从青少年17岁开始,每天坚持60分钟适度体育锻炼,其健康益处累積一生。  研究团队对2.8万名美国女性展开追踪调查,收集了参试者提供的青春期(12~22岁)阶段身体运动数据,之后每年对其体检结果和运动情况进行随访。研究发现,青春期身体活动较多(每天运动时间超过60分钟)的人,腺瘤风险降低7%;成年期(23~64岁)开始锻炼,该风险降低9%;青春期至成年期一直坚持
期刊
1.小剂量降压药会让体重上升  【流言】  服用降压药会导致体重上升。  【真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表示,可以明确,服用降压药物本身不会导致体重上升,降压药物中也不含导致人体肥胖的激素。从理论上讲,有少数降压药物如果一段时间内大剂量服用,会使得某些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导致体重上升。有些患者血压升高的时候,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和乏力等症状,这期间患者一般不
期刊
我的邻居是一对60多岁的夫妻。有一次,我去串门时,看到阿姨戴着老花镜翻看一本旧影集,里面多是他们夫妻年轻时的照片。奇怪的是,他们有许多单人照片,分明是在不同的地方拍摄的,背景却基本相同:比如都在图书馆看书,在草地上休息,在餐馆吃饭。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拍照时身上穿的衣服大多颜色相同,类似情侣装,就连细节方面也有呼应,比如他戴着红领带,她就系了红色的围巾……  面对我的好奇,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
期刊
失眠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中醫认为睡眠受气血、五脏的影响,建议这类人群睡觉前可以先用热水泡脚,然后把手心搓热,用手心搓脚心。只要每天临睡前搓5~10分钟,坚持就能见效。此外,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涌泉穴,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疏肝明目、促进睡眠、预防早衰。 
期刊
科技感和专业范十足,看病从此变得“不一样”。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记者探访乌镇互联网医院,了解高科技怎样解决“看病难”。  4层古香古色的建筑,里面没有消毒水的味道、没有手术台……乌镇互联网医院看上去不像医院,却有着超乎任何医院的能耐:迎面大屏幕“微医大数据”实时更新的问诊数据充分证实了它的超高人气—签约全国3200多家医院和30万名医生,建立了12个专病专科远程会诊中心,累计服务10亿人次,日均接
期刊
人们都说,李白不会老,李白到死都是青春洋溢的。確实,李白的诗,除了早年的几首有点儿稚嫩,比较青涩,晚年的几首略带沧桑,缺少一点儿流动感外,基本上,他的气势一直在,连用词和句式几乎都没变。  只要看待世界的方式没变,人就无所谓衰老。  人要保持初心。不曾遗失,则无须恢复。古代文人作《遂初赋》,出于对入世的懊悔。入世不是一个选项,是必然的路,就像身体必然成熟和衰老一样。唯一应当懊悔的,是经验使灵魂的镜
期刊
用加湿器自带的软毛刷蘸白醋,轻轻刷洗水槽和传感器,然后注入清水,多刷几次即可。注意:①一定要及时清洗加湿器水槽,这是减少细菌滋生的基础。②使用加湿器要避免局部加湿,注意加湿器水雾的射程,让整个屋子均匀加湿。③出于健康考虑,建议选擇非化学除菌方式的加湿器,比如可以考虑选择采用紫外线杀菌技术的加湿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