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西学东渐对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影响”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学东渐对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影响很深,其中许多知识教材讲得很清楚。本文主要从几个例题的解析加以说明。
  例1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解析 本题容易产生误读与误判,解题关键是对题干中主要信息的准确把握。从材料“最初觉醒”和“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综合来考虑,时间应定位在鸦片战争前后,那时近代先进中国人认识到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其中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魏源,林则徐被称作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根据林则徐提供的材料编撰《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鸦片战争前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后所做出的一次积极回应。
  答案 B
  点拨 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要抓住,要结合所学知识对题目涉及的场景进行准确的时间定位,明确试题的考查点。
  例2 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
  解析 考查对标点断读(或句读)的准确把握。通读材料,可知是对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的抨击之语,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深刻反思与批判。材料强调说明议院等政治制度是西方的“本”与“体”,轮船大炮等科学技术是西方的“末”与“用”。准确理解了“本”“末”“体”“用”这些概念的含义,就很容易作答。
  答案 B
  点拨 注意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历史学科术语或概念,不要被其中的①②③等数字符号迷惑。
  例3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解析 本题题干提供的历史信息比较多,甚至可以说有些杂乱,容易让同学们迷失方向。因此抓住“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的设问就特别重要。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但放弃“天朝”观念与中国文化优越的观念,总体来看成效不大,“中体西用”的思想就是证明。戊戌变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思想的启蒙。材料中“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答案 D
  点拨 从今年湖北省高考历史选择试题看,简单的排除法已不适用。对于此类试题,同学们要把材料解读时的发散点与题干的要求密切结合,以求所选答案恰如其分。
  例4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维新派的理解,特别是维新派对中西学认识的解读与理解。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维新派则主张大力学习西方知识,变法革新,力图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维新派在政治体制上革新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同学们明确了这些,再阅读选项就显得轻松些。如A项体现中体西用的特点,属于洋务派的言论,排除A。B项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主张用中国文明救西方文明,显然与维新派的主张不同,应排除。D项属于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舟车之有两轮),排除D。C项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设置的樊篱,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符合维新派既重视学习西方技术,也重视学习西方制度的观点,符合题意。
  答案 C
  点拨 本题考查同学们把握“史论一致”的观念。解答此类题一定要抓准题干设问的关键词,关键词其实是思维的发散点。另外,对先有史论要找出史实的试题,一定要明确历史结论的内涵,界定思考的区域,例如本题就是用思想观点证明政治立场。
  由于西方思想文化对近代中国冲击巨大,影响深远。从宏观上把握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也是必要的。从“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器物到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到深逐次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就要求大家在学习文化科技模块内容时,要考虑与经济发展模块及政治发展模块的关联。这样的操作有助于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记忆。
  
  1.从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长远影响来看,林则徐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引导关注世界,打破了国人愚昧和闭塞
  B.领导禁烟斗争,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的骄纵
  C.精心编著《四洲志》与《各国律例》   D.提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建议
  2.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下面与“新”相关的是( )
  
  ①同文馆的建立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汉阳铁厂 ④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
  A.国内政局动荡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未能真正明确西方富强的缘由
  D.面临西方国家军事侵略而终止
  4. 有人针对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的作为说:“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对维新运动的结局有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参半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5. 某历史研究小组成员小明、小刚、小宁、小敏,要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言论进行研读,其中他们找到了四则材料并进行了分析, ①“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 “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③“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④“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认为①中有“道亦不变”,该观点属于道家的观点
  B.小刚提到②中有“先有君臣之理”, 该观点属于董仲舒的观点
  C.小敏认为③中有“受命之君”,该观点属于法家的主张
  D.小宁提到④中有“所谓大盗窃国者耳”,是维新派的说法
  
  1~5 ADCBD?
其他文献
The Londoner didn’t make it very far before having to be rescu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helicopter.  Olympic athletes can make competing in their events look simple. But one man found out swimming d
期刊
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邀请,“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代表团”于8月10日至15日访问香港、澳门。  爱国精神,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无怨无悔的坚守。“老一辈航天人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得到了传承。”北京飞控中心党委书记刘清华说,“中国载人航天正是有这样一支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年轻队伍,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和辉煌。”20载岁月飞逝,作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期刊
组合式选择题由过去的不定项选择题变形而成,通常采用等量和不等量选项两种组合形式。等量型的四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题肢组合而成;不等量型的四个备选项由一至多个不等的题肢组合而成。此题型因其考查知识范围广、迷惑性强的特点而备受考试命题专家青睐,成为了同学们的分数杀手。快速准确地解答组合式选择题需主要掌握以下方法:  一、否定排除法  例1 2012年广东全省共有动漫企业近1000家,占全国的近1/
期刊
易错点1 “非等可能”与“等可能”混淆  例1 如图,在等腰[RtΔABC]中,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任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求[AM  错解 在[AB]上取[AC=AC],在[∠ACB]内作射线[CM]看作:在线段[AC]上任取一点[M],过[C],[M]作射线[CM]. 则概率为[ACAB=ACAB=22].  错因分析 属策略性错误.这种解法看似很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代则表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本文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发展大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五个方面对“中华文化”的重难点加以例析,希望同学们在解这一类题的时候能从中得到启发。  例1 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晚”都有一个民族歌舞大串联的节目,诸如《和谐大家园》《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卓玛》等。这表明
期刊
计算型选择题从整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显性计算题,即要进行具体的数学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具体的数学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类并举例解析。  一、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例1 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种甲种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
期刊
纵观人类历史,从物质层面上来说亦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本文主要通过精选的材料型例题,对科技史内容从多个角度展开,化难为易。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例1 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革命”主要是指( )  A. “日心说”提出,将近代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期刊
一、专门化、商品化的农业  例1 读美国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物的分布,这三种图例△●○对应的农作物依次是( )  [图1][甲][乙][丙][丁]  A.小麦、玉米、棉花 B.玉米、蔬菜、水稻  C.大豆、甜菜、蔬菜 D.甜菜、小麦、棉花  (2)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历史上用水量曾较少,现在是该国农业用水量最大的区域,其主要原因是农业地域类型发生了
期刊
“新文化运动”的拟题范围很广,既可以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拟题,又可以其核心内容作为考查点,还可就其主要功绩设置考点。看下面的例题。  例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解析 “分析历史背景”即概括总结导致此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从横向的角度,一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纵向的角度,可以从历史因素、现实因素、主观因素等方面
期刊
有人说:过去的就过去了。  有人说:过去的还没有过去。  看到这个悖论的人最初可能都会陷入迷茫和沉思:“过去的”是什么?它去过哪里?又留在哪里?  过去对人很重要。  过去对有些人来说是荣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个个都是丰碑屹立,碑文闪闪熠熠的是傲世功绩,被一茬一茬的文人书生作为典例而颂之赞之。  过去对有些人来说是屈辱。勾践沦为奴仆,卧薪尝胆,李煜身陷囹圄,痛省当年奢靡,司马迁受宫刑,遭百夫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