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传承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音乐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粹,是扎根于这个民族和学校音乐教育土壤中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本质上就是发展这个民族追根溯源的音乐教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音乐文化,而音乐文化传承的最好途径就是发展学校音乐教育。本文以阿坝地区的M学校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探索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可行性途径,以实现通过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促进阿坝地区音乐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文化;文化传承;阿坝地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2-069-03
  【本文著录格式】魏晓.发展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传承——以阿坝地区M学校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2):69-71.
  基金项目:成都师范学院蜀地音乐研究所资助项目:阿坝地区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项目编号:SD202005)。
  一个民族的音乐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粹。其中里面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精粹。民族音乐既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本质和特征,又是对这个民族情感性的集中体现。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包含了一个民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学校作为音乐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阵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民族音乐文化引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势必对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积极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價值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阿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以羌族为主,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现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北川等地。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所用羌语属汉藏语系羌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长期使用汉文。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从文化价值观上拓展视野,熟悉和掌握本民族的音乐语言,通过聆听和学习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可以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构建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促进民族音乐教育与音乐课程的综合研究
  现如今,“弘扬民族音乐”已然成为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导向,音乐课程是实施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实现中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在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学校音乐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将本民族音乐课程资源与实际课程教学结合得很好的例子不是很多。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以更好地促进阿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地传承。
  (三)指导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
  在我国音乐课程新课标的宏观指导下,尤其对弘扬我国民族音乐赋予了新的使命,在具体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当中,例如对“学校类型”“师资建设”“教材开发和使用”“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安排”“教具投入”等方面如何安排和应用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发展阿坝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为我国其他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教学提供实际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
  (一)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树立民族精神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和树立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 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1]”所以,通过发展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弘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时代要求。
  (二)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对本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不足成为了非常普遍的现象。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不断改革,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我国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应该重视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提倡科学综合,应将弘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操。[2]”新课标也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强调了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也引领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
  (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主要是依靠学习者的听觉、视觉,从具体的音响当中去感受。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化,不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以通过发展学校音乐教育来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将民族音乐以采谱的方式进行记录与整理,形成教材文本不仅可以保留濒危的民族音乐曲目,还能将民族音乐通过学校音乐教育的方式进行更好的传承,这样不仅能使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得到一定的保护并传承得更为广泛,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本民族的音乐文化。[3]
  三、阿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对阿坝地区M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统计分析
  M 学校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中心区域,是马尔康市的省级重点中学。学校现有 52 个教学班,2400余名学生,256 位教职工,其中音乐教师6人,目前学校的音乐教学使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版)的音乐教科书。为深入了解阿坝地区中学民族音乐教育实施的情况,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开展调查研究。基于本篇论文是个例分析,所以研究对象只选取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M学校,并发放关于开展阿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相关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于 2020 年9 月14 日在 M学校随机抽取了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 6 个班级共发放了 200份调查问卷,其中学生问卷194份,教师 6份;有效问卷共 190 份,其中学生问卷 184 份,教师问卷6份。同时对个别音乐教师进行了访谈。   (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学校音乐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讲授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经过发放的问卷统计分析得出:有 22%的学生认为老师会在课堂上经常讲授本民族的音乐;有64%的学生认为老师会较少地把本民族的音乐进行课堂教学,有 10%的学生认为老师只是偶尔会涉及到一些关于本民族的音乐,还有4%的同学认为老师根本不会讲授本民族的音乐。
  笔者在调研部分学生演唱本民族歌曲时发现,M 学校有接近1/3是羌族和藏族的学生,他们当中有90%的人表示自己不会演唱本民族的歌曲,8%的同学表示偶尔有听到过,知道本民族几首流传较广的曲目,还有2%的同学表示自己会演唱本民族的传统民歌。同样,还有针对民族乐器使用的问题(例如演奏羌笛、羌箫、口弦等民族乐器),针对这个问题,5%的同学提到自己会演奏一点民族乐器,95%的同学并不会演奏民族乐器。
  笔者在调研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于学习本民族音乐的学习态度这一问题上,约有70%的学生表示愿意学习,选择一般态度的占人数的 22%,有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2%的学生对于本民族音乐表示完全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
  (三)师资情况
  通过调研,M学校的音乐教师都具备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均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对于教师所学专业的调查,M学校的音乐教师共计6人。其中有2人是声乐专业,1人是钢琴专业,2人为器乐专业,1人为音乐理论专业;具有本科学历的有5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有1人;年龄在40岁以上者有4人,年龄在50岁以上者有2人。
  四、阿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以M学校为例
  (一)缺乏对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重视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在M学校的实际音乐课堂教学中,尤其涉及对本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比重严重不足。在音乐教材的选用和使用上主要是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版)的音乐教科书为主;尤其在本民族的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和民族乐器的使用上还未起步;学校在音乐课的课程设置上是每周一节;此外,学校组织的相关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和开展情况也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缺乏对本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重视。
  (二)教师团队有待优化
  以M学校的音乐教学师资为例,即便配置有6名音乐教师,然而大部分教师年龄偏高、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访谈发现,学校的6名音乐教师在相关的师资培训和深造进修等方面也严重不足,使得其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音乐的视野和眼界难以拓展,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尽如人意。
  (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足
  通过对M学校的实际调研可以看出,M学校作为阿坝地区的省级重点中学,学校音乐课程的实施和开展尚且存在诸多的问题。可以看出阿坝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容乐观,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学校通过从进一步提高传承理念入手,充分重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从改善师资水平入手,提高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力;从音乐教材入手,有效整理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等有效方法,推动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在阿坝地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五、阿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措施
  (一)民间歌曲进入课堂教学
  阿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以羌族为主,羌族的民间歌曲主要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和劳作。茂县羌语对劳动歌的称谓叫作“织布勒惹木”,汶川方言叫“日布谷勒察”,理县方言叫“织布如”。它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歌声来鼓舞劳动者生产的热情, 起到指挥生产,协调动作,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作用。歌曲类别主要分为耕地歌、砍柴歌、下种歌、打场歌、收割歌、除草歌、積肥歌等。 按不同工种分为生产劳动节奏和生产劳动演唱两类,前者节奏较轻快明亮,情绪激昂,后者节奏较舒缓,曲调悠长,旋律都非常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类似我国川北地区的劳动号子。阿坝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应当充分开发和挖掘,把经典、优秀的民族民间歌曲引入到学校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为培养新一代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做好准备,从而大力推进阿坝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二)加强相关师资培训,开发乡土教材、加大相关投入
  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强相关的师资类培训,提升和更新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阿坝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可以对民族类的音乐乡土教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整理;对使用的音乐教室和音乐类教学设备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投入。只有大力地推进以上的举措,才能确保阿坝地区的民族音乐教育得以发展。
  (三)倡导民族音乐文化进校园,大力宣传、开展相关活动
  学校应当把民族音乐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紧密充分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让阿坝地区羌族和藏族的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为学生表演和讲解羌族的传统音乐。同时阿坝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包括羌族的民间歌曲,例如“劳动歌”“山歌”等,民族乐器的演奏,例如“口弦”“羌笛”等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4]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在校园里得以“生根”“开花”“结果”,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学校音乐教育这一传播途径对年轻一代的学生进行有效地传承,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并在他们地心中播下本民族音乐的种子,接纳并喜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5]。
  (四)创新传承内容、提高传承效率,推进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
  现如今,互联网和新媒体已成为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由于阿坝地区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为了更好地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适当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可以有助于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效率。若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承内容,构建新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必然能够大力推进阿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阿坝地区M学校的充分调研,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M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的措施,最终旨在通过发展阿坝地区的学校民族音乐教育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随着阿坝地区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不断成熟,也可以为我国其他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从而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01-25].http://www.Mov. cn/zhenM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泓鉴.教育均衡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策略[J].中国音乐,2019,60(4):113-119.
  [4]吴丹. 四川阿坝州藏族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研究[J].艺术教育,2015,21(5):209.
  [5]罗佳.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校园研究[J].音乐创作,2016 ,32(6):176-178.
  作者简介:魏晓(1988-),男,汉族,在读博士,成都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礼仪来源于生活,重“礼”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礼与饮食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了交融互嵌的关系,北京的饮食礼俗可谓是中华饮食礼俗的缩影。独具特色的北京餐桌饮食礼俗体现了北京人的礼节与规范,展现着北京的文明与包容。饮食礼俗本质上保证了上下有礼、不逾矩的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礼仪;餐桌饮食礼俗;规范;秩序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一、礼与饮食的交融  中国素有“礼仪
【摘要】本文以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农讲所旧址)为例,对红色文化品牌的错位发展、开发具有农讲所特色的红色文化创意品牌产品、红色文化品牌活动的规划与管理、红色文化品牌的持续创新动力等四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文化;品牌;农讲所旧址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一、新时代红色文化及其品牌的定义  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百年一世纪,六十一甲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华誕,也是世界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开工修建六十一周年。在这个特殊意义的日子,我想,最好的纪念莫过于认真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奋力弘扬宝贵的民族精神;如何扎实践行党的宗旨目标;把习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在今年2月由中央党史办编发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再次把红旗渠精神联同大庆、焦裕禄、雷锋、“两弹一星”等五种
【摘要】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在我国多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中,是一朵璀璨的奇葩。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亦有复杂的地理、自然成因。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独特的舞蹈语汇和艺术特征,深刻反映出彝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继承和发扬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优良传统,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社会的关注,更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既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进步;同时,也有助于边疆民族地区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本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本文以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临沧为例,研究和探索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以期指导、推动和实现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边疆
【摘要】课前准备是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课前准备不理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并从知识与技能的准备、活动材料的准备以及学生参与课前准备等几方面论述了课前准备在中学美术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前活动准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  【关键词】
【摘要】在当下社会,电视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而电视主持人作为节目控制节目 流程和引导情感的人,是整个节目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人·间》作为笔者电视节目类 型的作品,笔者在文章中分析了主持人与情感引导的作用和相关定义,以及电视节目 主持人进行采访时的准备工作,深入研究了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进行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并 且阐述了在作品《人·间》当中的运用方法,结合当下形式,以探索主持人情感引导 的方
【摘要】民间音乐舞蹈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在研究甘南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的特点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将甘南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融入音乐舞蹈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以传承和弘扬甘南藏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  【关键词】甘南藏族民间歌舞;音乐舞蹈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民间音乐舞蹈
【摘要】在世界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传统文化中唯一未曾断裂的一脉。历史的瑰宝,需要保存、传承,更需要发扬光大。图书馆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中的作用更是当仁不让。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秉承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宗旨,树立“立德树人,智慧阅读”理念,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典藏数量、空间拓展、形式创新方面,屡屡突破旧制,以崭新姿态在全校师生和北京高校面前亮相。  
【摘要】在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唐传奇到宋话本属于重要的构成部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唐传奇中的侠女形象开展分析,明确存在武艺高强的侠盗形象、嫉恶如仇的刺客形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侠形象、身世困苦的复仇者、知恩图报的侠奴等。并以李翠莲为例,探究了宋话本的侠女,如大胆泼辣真性情的侠女、打破传统终不悔的侠女等,以期明确她们的性格和行为,深入了解唐传奇与宋话本女性形象差异性,为关注此类